商务星球版八上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地形 复习课件(4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商务星球版八上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地形 复习课件(42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商务星球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0-02-21 16:56: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42张PPT。 第二章 自然环境 地形地势特征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我国地势特点:
地势:
分布:以 为主
类型:第一节 地势和地形西高东低,分为三级阶梯山地、高原复杂多样 图A和图B所显示的地势特点,
我国属于哪种情况呢? 1、标出第1—第3 阶梯的名称。
2、找出第1、2 阶梯的分界线(山脉)和第2、3 阶梯的分界线(山脉) 。第一级阶梯第二级阶梯第三级阶梯三级阶梯示意图西高东低对我国的影响:
1、对气候:有利于来自海洋上的夏季风深入内地,带来丰沛降水;
2对河流:决定了我国的河流多从西向东流,
2对交通:沟通了东西之间的海陆交通;
2对水能:在阶梯交界处落差大,河流落差大,水流急,水能丰富12347651高原1盆地 3
高原
3
盆地3平原 3丘陵(1)四大高原及其特点?青藏高原

内蒙古高原
黄土高原
云贵高原①②③④我国主要的地形区我国四大高原的特点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我国四大高原的特点我国四大高原的特点我国四大高原的特点陕西省境内的黄土高原我国四大高原的特点我国四大高原的特点
1.青藏高原:
2.内蒙古高原:
3.黄土高原:
4.云贵高原:
我国四大高原的特点我国第一大高原,世界最 高 的大高原,大 ? 雪山、冰川。远看成山,近看成川我国第二大高原
风吹草低见牛羊。地面平坦,一望无垠。世界上黄土分布最深、广的地区,
水土流失、沟壑纵横。
黄土直立性-- 窑 洞----冬暖夏凉的功能。 喀斯特 地形。
地面崎岖不平。(2)四大盆地准噶尔盆地
西部有山口,降水稍多柴达木盆地
海拔最高,第一阶梯塔里木盆地
塔克拉玛干沙漠。四川盆地
紫色土①②③④四大盆地景观图1.柴达木盆地:在第一级阶梯上,我国海拔最高2.塔里木盆地:我国面积最大的盆地,我国最大的沙漠。3.准噶尔盆地:纬度最高,三山夹两盆4.四川盆地:在第二级阶梯上,天府之国。
海拔最低和最湿润的盆地我国四大盆地的特点塔克拉玛干沙漠
成都平原
阿尔泰
天山
昆仑山
(3)三大平原东北平原 “黑土地”
包括C松嫩平原、
B三江平原、
A辽河平原。华北平原
海拔多在50米以下长江中下游平原
有“水乡”
“鱼米之乡”①②③CAB 被誉为黑土地,是我国面积
最大的平原,土地肥沃 华北平原也称黄淮海平原,是黄河,淮河,海河冲积成的 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有“鱼米之乡”的美誉,河网密布,水量充足,江南水乡的气候 长江中下游平原东北平原
华北平原
长江中
下游平原面积最大,黑土地三面环山,一面临海,黄土地鱼米之乡我国三大平原的特点连线题(4)三大丘陵辽东丘陵
位于辽东半岛山东丘陵
位于山东半岛东南丘陵
我国东南部,包括江南丘陵、浙闽丘陵、两广丘陵等,面积最大①②③山东丘陵辽东丘陵东南丘陵大多在地势第三级阶梯上主要丘陵:东南丘陵、
山东丘陵、
辽东丘陵。地形区回顾我国各种地形占陆地总面积的比重崎岖的高原、丘陵和山地占69%。合称山区我国地形特征:
西高东低
地形复杂多样,
高原山地面积广大。我国山区开发利用有哪些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
有利条件:自然 资源-采矿业
人文 经济-林业、农业多种经营
文化- 旅游业
不利因素: 人文--交通 地面崎岖 、交通不便、
自然-- 地形 泥石流、山体滑坡
合作探究:
1.东西走向的山脉
北列:
中列:
南列:天山山脉----阴山山脉昆仑山脉----秦岭南岭天山山脉昆仑山脉阴山山脉秦岭南岭②①⑤④③2.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
西列:
中列:
东列: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雪峰山长白山脉----武夷山脉台湾山脉天山山脉昆仑山脉阴山山脉秦岭南岭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雪峰山长白山脉武夷山脉台湾山脉②①⑤④③⑥⑦3.南北走向的山脉:
4.西北----东南走向的山脉:
5.孤形走向的山脉:
横断山脉、六盘山等祁连山、阿尔泰山、巴颜喀拉山喜马拉雅山BCLMGHKDEPIF
NA天山山脉昆仑山脉阴山山脉秦岭南岭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雪峰山长白山脉武夷山脉台湾山脉祁连山脉喜马拉雅山脉横断山脉六盘山巴颜喀拉山小兴安岭阿尔泰山山脉天山山脉昆仑山脉秦岭大兴安岭太行山脉武夷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云贵高原青藏高原江西福建内蒙古高原柴达木盆地黄土高原四川盆地朝鲜巫山长江中下游平原华北平原东北平原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地形区的分布1、看图想一想,我国主要的地形区?
2、试一试,你掌握的情况,说出山脉两侧的地形区ABCDEFGHIJK天山山脉昆仑山脉大兴安岭太行山脉横断山脉巫山武夷山脉A青藏高原H四川盆地H四川盆地渝K长江中下游平原鄂C华北平原晋J黄土高原冀B内蒙古高原I东北平原E塔里木盆地A青藏高原藏E塔里木盆地新F准葛尔盆地赣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