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1张PPT。学习目标1. 结合案例分析掌握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2. 结合案例和图文材料,分析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和原则。
3. 举例说明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4. 结合实例说明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主要途径。第二节 走向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预习清单一、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1. 环境问题是人地关系不协调的突出表现。
2. 在解决环境问题的实践中,如果单纯依靠科学技术和工业文明去修复
遭到破坏的环境,是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
3. 协调日渐紧张的人地关系,人类意识到不能再一味追求经济的快速增长,必须改变发展观念。
4. 20 世纪 70 年代以来,可持续发展的思想逐步形成并得到公认。联合国召开了一系列环境与发展会议,推动全球的可持续发展。5. 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而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
6.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包括生态持续发展、经济持续发展和社会持续发展。生态、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共同组成可持续发展系统。
7.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公平性原则、持续性原则、共同性原则。
8. 公平性原则:包括同代人之间、代与代之间、人类与其他生物种群之间、不同国家与地区之间的公平。
9. 持续性原则:地球的承载力是有限的,人类的经济活动和社会发展必须保持在资源环境承载力之内。
10. 共同性原则: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是世界各国共同的任务,需要各国的积极参与。二、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1. 实现可持续发展意味着世界观、价值观、伦理观的变革,是人类行为方式的深刻变革。
2. 实现可持续发展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政府、企业和公众的共同努力。
3. 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有消除贫困、发展绿色经济、提倡可持续消费。
4. 贫困是许多发展中国家环境恶化的根本原因。贫困是发展中国家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障碍。
5. 从公平性原则看,消除贫困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目标,需要国际社会的共同努力。
6. 人们将基于煤炭、石油等化石能源的经济称为“褐色经济”。7. 绿色经济追求经济发展、环境保护、社会包容三方面的平衡,强调节能减排、资源高效利用和社会公平。
8. 我国在建设生态文明背景下,积极发展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推进我国绿色经济的发展。
9. 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依靠公众的支持和参与。可持续消费旨在通过每个人负责任的行为,建立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反对奢侈浪费和不合理消费。
10. 在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方面,可持续消费倡导“减量、重复使用、回 收、再生”的原则。问题探究一、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例1 按常理,鸭子长得越快鸭农越赚钱。但在湖北云梦、京山等地,一些鸭农却养起了
“慢生鸭”。在自然环境捕食,辅之以麦麸、玉米、谷糠和青饲料,这样养的鸭比用有添加
剂的浓缩饲料喂养的晚 2 个多月才能出栏,但肉质好,价格高,成为更有赚头的绿色食
品。据此完成(1)—(2)题。
(1)“慢生鸭”饲养者在保障消费者健康前提下获取高利润的做法,体现了可持续发展
的 ( )
A. 公平性原则 B. 持续性原则 C. 共同性原则 D. 公正性原则
(2)为了生产“绿色食品”,下列措施中合理的是 ( )
① 使用剧毒农药防治病虫害 ② 引进抗病虫害的优良品种 ③ 在面粉中添加增白剂、
防腐剂 ④ 利用作物害虫的天敌防治虫害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解析:(1)这种做法既保障了消费者的健康,又保证了鸭农的高利润,体现了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公平性原则。
(2)“绿色食品”指在种植、生产加工等环节中做到无毒、无害。①③ 的生产方式有害人体健康,不属于“绿色食品”生产方式。
答案:(1)A (2)B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某著名球星在出席某护鲨行动时郑重地声明:今后我本人在任何时间、任何情况下都拒绝食用鱼翅。为了我们的未来,请和我一起来保护濒临灭绝的野生动物。
材料二 漫画如下图所示。变式训练(1)该球星的话体现的可持续发展原则是 。
(2)图甲反映的问题主要违背了可持续发展的哪些原则?理由是什么?
(3)图乙主要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什么原则?理由是什么?答案:(1)公平性原则和持续性原则 (2)违背的原则:公平性原则和持续性原则。理由:鱼类资源的数量是有限的,人类过度捕捞使渔业资源衰退,影响后代人的生活质量,违反了公平性原则,也违反了持
续性原则。(3)体现的原则:共同性原则。理由:臭氧层破坏是一个跨国界的问题,只有进行国际合作才能有效保护臭氧层,保护我们的生存环境。二、 可持续发展的途径1.可持续发展的实践模式——循环经济
循环经济指建立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模式,其根据资源输入减
量化、资源再利用、废弃物再生资源化三个原则,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物质反复循环
流动的过程。
2.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模式——生态农业
(1)生态农业指用生态系统的观点,将农业生产和生态平衡纳入协调一致的轨道,充分
发挥生态经济效益以促进持续增产的农业经营方式。
(2)生态农业的特点。
① 农业资源得到再生:生态农业利用生态学理论调整了农业结构,保护了农业资源,使
资源再生、永续利用。② 综合效益突出:生态农业科学地增加物质和技术投入,提高了农业生态系统物质能量
的利用率,提高了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③ 实现良性循环:生态农业可以优化农业结构,使农、林、牧、副、渔五业合理发展,并可调节局部气候,减少灾害。
3.工业可持续发展的模式——清洁生产
清洁生产是贯彻污染预防原则,通过在设计、原料选择、生产等各个环节实行全过程控制,从源头减少污染物的产生,促进资源循环利用,从而达到控制污染、保护环境的目的。工业是推行清洁生产的主战场,为确保顺利完成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各项目标任务,必须在工业领域进一步加大清洁生产推行力度,全面提升清洁生产水平。例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近年来,江苏某发电厂积极倡导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推行绿色清洁生产,既取得
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又取得生态效益,成为“江苏省循环经济示范单位”。目前,烟气脱硫
系统在该公司投入商业化运行,系统脱硫率大于 90%。同时,脱硫过程中生成的副产品脱
硫石膏也是一种再生原材料,纯度高,可广泛用于石膏板、水泥缓凝剂的生产。电力生产
产生的大量粉煤灰,也成为制造砖瓦和水泥的原料。该电厂清洁生产过程如下图所示。材料二 北京留民营村是我国生态农业的典范,下图为该村生态农业循环利用关系示意图。(1)该发电厂是如何在发电过程中推行清洁生产的?
(2)清洁生产和传统工业生产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3)从循环经济角度看,该发电厂的综合效益有哪些?
(4)北京留民营村发展生态农业主要采取了哪些措施?
(5)留民营村生态农业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与社会效益。试简述其环境效益。
(6)从留民营村的成功经验中,我们可以得到什么启示?解析:理解并掌握循环经济、清洁生产、生态农业的内涵,结合具体实例进行分析。
答案:(1)该发电厂在生产全过程中推行清洁生产工艺,所有生产环节中出现的“废弃物”都进入到新的生产环节,成为新的资源,污染物充分利用,排放量减到最小。
(2)清洁生产是从原料开采—生产制造—消费使用—废弃物处理的全过程进行控制,体现了循环经济理念;传统工业生产只重视末端治理,对环境影响大。
(3)该发电厂的清洁生产工艺,实现了煤炭发电的良性循环,向环境的排废降到了最低程度,同时废物综合利用也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实现了发展经济与环境保护兼顾的可持续发展。
(4)以生态学理论为指导,调整产业结构。以循环经济为模式,实行资源综合循环利用。以清洁生产为目的,开发新能源。
(5)降低了污染,净化了环境;改变农田施肥结构,有效地保护了土地资源。
(6)发展生态农业,把保护生态环境和发展农村经济有机结合起来,不仅能充分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有效地提高农业生产力,而且可以维持自然界良好的生态平衡,使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相协调。变式训练1.下图为某制糖厂废水的末端处理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
(1)判断该制糖厂的厂址可能位于( )
A. 北京 B. 黑龙江C. 云南 D. 台湾
(2)下列关于该厂生产过程的叙述,
正确的是 ( )
A. 实现了无废弃物排放
B. 生产重点转向对废弃物的综合利用
C. 隔断了与其他工厂的联系
D. 重视从废弃物中回收有用成分B D2.鱼菜共生是一种新型的复合耕作体系,它把水产养殖与水耕栽培这两种原本完全不同的农耕技术,通过巧妙的生态设计,达到科学的协同共生,从而实现养鱼不换水而无水质忧患,种菜不施肥而能正常生长的生态共生效应。读下图,完成(1)—(3)题。
(1)下列地区最适合发展鱼菜共生模式的是 ( )
A. 黄土高原 B. 长江三角洲C. 湟水谷地 D. 河西走廊
(2)鱼菜共生模式的优势有 ( )
① 解决鱼塘水体富营养化问题 ② 蔬菜可从鱼塘中
汲取养分 ③ 鱼类主要以蔬菜的根系为食 ④ 丰富
农产品供应,增加农民收入
A. ①②③ B. ②③④C. ①②④ D. ①③④
(3)该农业模式分布的决定性因素是( )
A. 市场 B. 地形C. 水源 D. 技术BCD读下面漫画,完成 1—2 题。
1 这幅漫画说明 ( )
A. 山区的经济发展必须以旅游资源开发为中心
B. 过度砍伐森林,使水土流失严重,湖泊面积缩小,
经济受损
C. 山区交通落后,开发旅游资源十分困难
D. 山区旅游开发不能建设度假村
2 下列表述中,可以使漫画所示地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是( )
A. 从外地引水,发展该地水上度假村 B. 开展滑沙、沙浴等活动,发展旅游业
C. 进行沙疗,建立疗养院 D. 植树造林,几年后发展成为林果加工厂课堂检测B D 本栏目下题目解析见《中学教材全解》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生产、生活、思维方式的根本变革,也是解决全球环境问题的根本途径。据此完成 3—4 题。
3 可持续发展理念在我国源远流长。下列说法或做法中,可以证实的有 ( )
①“竭泽而渔……而明年无鱼;焚薮而田……而明年无兽” ②历朝历代均大兴土木建宫殿等大型建筑 ③盛世滋丁,永不加赋 ④封山育林,定期开禁以保护繁育期的鸟、兽、鱼、鳖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4 在青藏铁路建设中,我国首次引入了国外野生动物通道的理念,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设计了 3 种基本类型的野生动物通道。人类的发展不应危及其他物种的生存,主要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 ( )
A. 公平性原则 B. 持续性原则
C. 共同性原则 D. 综合性原则D A下图是可持续发展图解。据此完成 5—6 题。
5 E、F、G 的内容分别是 ( )
A. 人口持续发展、社会持续发展、经济持续发展
B. 第一产业持续发展、第二产业持续发展、第三
产业持续发展
C. 农业持续发展、工业持续发展、交通运输持续发展
D. 社会持续发展、经济持续发展、生态持续发展
6 E1、F1、G1 的内容可能分别是 ( )
A. 自然资源保护与利用、控制人口规模、提高生活质量
B. 健康与卫生、能源生产与消费、保护生物多样性
C. 农业与乡村的发展、保护大气层、荒漠化防治
D. 消除贫困、城市发展、防灾与减灾配套新教材-地理-人教版-必修第二册-第五章-第二节DB 下图为近年来山东半岛部分城市可持续发展水平的三角形统计图据此完成 7—8 题。
7 可持续发展水平较高的两个城市为 ( )
①日照市 ②潍坊市 ③青岛市 ④威海市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8 与 N 类城市相比,M 类城市可持续发展状况表现为( )
①单位产值能耗大 ②城市调控能力好 ③单位产值污染小 ④城市发展水平低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B B 浙江省东南部青田县地处瓯江中下游地区。地形崎岖,多山地、丘陵地貌,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境内溪谷纵横,烟江秀丽,山峦连绵,奇峰挺拔,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称,境内形成了独特的“青田稻鱼共生系统”,被列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之一。读下图 , 完成 9—10 题。
9 保障该种农业生产模式稳定发展的主要措施是 ( )
A. 进行农业结构的调整 B. 修建温室,改善热量
C. 兴修排灌水利设施 D. 拓展市场,推进产业化
10 从生态持续发展的角度评价,该农业模式 ( )
A. 能灵活地适应市场 B. 农产品的类型多样
C. 提高了生产效率 D. 稻鱼共生,保护环境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