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三大改造 课件(共25张PPT+视频)

文档属性

名称 第5课三大改造 课件(共25张PPT+视频)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6.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02-21 18:51: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5张PPT。第二单元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第5课 三大改造(1953年-1956年) 一、导入历史回顾01史料研读1952年土改结束后,在对山西省49个村的农民调查中发现,农民刚获得的718公顷土地被出卖;山西2486个农户中,有20户放高利贷,月利率最高达10%,1953年湖南、湖北、江西农村调查发现,靠租种他人土地生活的贫农占农村总户数18.69%。农民遇到了什么困难?
国家将会采取什么措施来解决?问题展示02一、导入第二单元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第5课 三大改造(1953年-1956年)二、明确目标知道农业、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形式通过土地改革和农业合作化的比较,认识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的变化了解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政策理解三大改造的实质以及三大改造完成的重要意义知识要点01明确要点02二、明确目标史料研读1952年土改结束后,在对山西省49个村的农民调查中发现,农民刚获得的718公顷土地被出卖;山西2486个农户中,有20户放高利贷,月利率最高达10%,1953年湖南、湖北、江西农村调查发现,靠租种他人土地生活的贫农占农村总户数18.69%。问 题
思 考农民遇到了什么困难?
国家将会采取什么措施来解决?缺乏生产工具,资金;难以解决水利问题;难以抵御自然灾害;
不能合理地使用耕地;不能使用先进的机械化农具。引导农民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问题思考03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二、明确目标 1953年12月,中央通过了《关于发展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决议》,指出:“引导个体农民经过具有社会主义萌芽的互助组,到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初级社,再到完全社会主义性质的高级社,这是党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正确道路。”中央决策04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二、明确目标自愿互利 典型示范改造的过程05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生产资料 私有制生产资料 公有制 对农业改造
的实质是二、明确目标三、合作探究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01 看图思考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有什么好处?集中力量、优势互补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01知识归纳农产品满足不了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1953年——1956年引导他们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① 1955年,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的高潮。
② 1956年,全国绝大多数农户参加了农业生产合作社。三、合作探究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01合作探究比较新中国成立后农村生产关系的两次调整: 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 农产品满足不了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 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把土地等生产资料由私有制转变为公有制,实现集体经营在一定的形势下,都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为国家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1950年——1952年底1953年——1956年底三、合作探究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02看图思考如何理解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953年11月,中华全国合作社联合总社召开了第三次全国手工业生产合作会议,确定了对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方针和政策,即“从方针上,应当是积极领导,稳步前进;在组织形式上,应当是手工业生产小组、手工业供销生产合作社到手工业生产合作社;在方法上,应当是从供销入手,实行生产改造;在步骤上,应当是由小到大,由低级到高级。”实质也是采取合作社的方法把个体所有制逐步改造成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三、合作探究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02合作探究1953年——1956年引导他们参加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1956年,90%以上的手工业者参加了手工业生产合作社1953年--1956年引导他们参加手工业生产合作社1956年,90%以上的手工业者参加了手工业生产合作社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生产资料公有制三、合作探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03自主学习观看视频、图片,速读课文,明确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时间、形式、政策、结果:三、合作探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03自主学习明确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时间、形式、政策、结果 一些私营工商业主为牟取暴利而不顾国家和民众的利益,甚至采取种种不法手段,严重扰乱经济秩序,人民政府不得不同其进行多次斗争。1954年——1956年公私合营1956年初,出现了全行业公私合营的高潮赎买政策(创举)三、合作探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03难点突破什么是公私合营?如何实现公私合营?公私双方共
同经营企业国 家资本主义工商业中的资本家赎


策国 家有偿私 营 企 业 资本主义私有制国 有 企 业 社会主义公有制公私 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实质生产资料从私有制转变为公有制三、合作探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03难点突破什么是公私合营?如何实现公私合营?赎


策国 家有偿私 营 企 业 资本主义私有制国 有 企 业 社会主义公有制全行业公私合营:采取定息制度:十年内每年由国家按照企业合营时核定的私股额,发给股息,年息为5%,1966年9月,定息年限期满,公私合营企业最后转变为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 单个企业公私合营:在私营企业中增加公股,国家派驻干部(公方代表)负责企业的经营管理。利润分配实行 “四马分肥”,大致是资本家的红利占20.5%,国家占34.4%,工人福利占5%,公积金占30%。三、合作探究大改造基本完成04自主学习三大改造完成的时间、历史意义、不足是什么?1953年——1956年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②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在社会主义改造工作的后期,存在着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等缺点。三、合作探究四、拓展延伸社会性质的三次变化01 思 考中国近现代史上社会性质发生的三次变化鸦片战争1949年1956至今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新民主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1840年新中国成立三大改造五、总结提升农 业手工业工商业
资本主义建立农业
生产合作社建立手工业
生产合作社公私合营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六、巩固练习1、1956年底,我国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三大改造”。“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 ) ①社会主义公有制形式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
②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 ③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④我国已成为世界强国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A六、巩固练习2、“三大改造”中,农业、手工业的改造形式主要是( )
A、公私合营 B、赎买
C、建立生产合作社 D、全行业公私合营 3、解放前,上海水泥厂的最高产量达不到设计能力的90%,1957年 ,还是原有的设备,该厂的产量却超过了设计能力的40%,产量变化的关键原因是( )
A、市场需求增大了 B、该厂的工人人数增加了
C、政治环境变了 D、实行了公私合营 CD六、巩固练习4、我国社会主义改造中的创举是( )
A、引导农民走社会主义道理 B、没收官僚资本
C、实行赎买政策 D、实行综合平衡,稳步前进的方针5、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制定
C、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D、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开始 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