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讲 最值问题(一)
知识目标:
目标一 掌握线段条件产生的隐圆问题的解题思路
目标二 掌握角度与线段条件的隐圆问题的解题思路
模块一 线段条件产生的隐圆
若OA=OB=OC,则以O为圆心OA为半径作圆,B、C两点在圆上. 到平面中定点O等于定长r的点A,可看作在以O为圆心半径为r的圆上运动.
题型一 以等长线段构造隐圆
例1
如图,四边形ABCD中,AB=AC=AD,E是CB中点,AE=EC,∠BAC=3∠DBC,BD= +,求AB的长度 .
练
已知四边形ABCD中,AB∥ CD,BC=6,AB=AC=AD=5,则BD=
题型二 以定长线段构造隐圆
例2
在坐标系中,点A坐标为(4,0),点B为y轴正半轴上一点,点C是坐标系中一点,且AC=2,则∠BOC度数取值范围 .
练
在△ABC中,∠ACB=90°,∠ABC=30°,将△ABC绕顶点C顺时针旋转,旋转角为(0°<<180°),得到△MNC,P,Q分别是AC、MN的中点,AC=2t,连接PQ,则旋转时PQ长度的最大值是
A.t B. t C. t D. 3t
模块二 角度与线段条件中的隐图
BC为定长线段,A为动点,∠BAC=90°时,A可以看作是以BC为直径的圆上的动点. BC为定长线段,A为动点,∠BAC为一定值,则作△ABC的外接圆,A可以看作是上的动点.
题型一 定边对定角
例3
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y=-x+6分别与x轴、y轴交于点A、B两点,点P在y轴左边,且∠APB=90,则点P的横坐标a的取值范围是 .
2.如图,E、F是正方形ABCD的边AD上两个动点,满足AE=DF,连接CF交BD于点G,连接BE交AG于点H ,若正方形的边长为2,则线段DH长度的最小值是 .
3.如图,线段AB上有一动点M,分别是以AM、BM为边作正方形AMFE、MBCD,正方形AMFE、MBCD的外接圆⊙O、 ⊙O′交于M,N两点,则直线MN的情况是( )
A.定直线 B.经过定点 C.一定不过定点 D.以上都有可能
例4
1.如图,⊙O的半径为2,弦AB的长为,点P为优弧AB上一动点,AC⊥AP交直线PB于点C,则△ABC的面积的最大值是 .
2.如图,△ABC中,BC=4,∠BAC=45°,以为半径,过B、C两点作⊙O,连OA,则线段OA的最大值为 .
练
1.如图,P为正方形ABCD的边CD上任意一点,E为AP上一点,BE=AB,∠CBE的平分线交AP延长线于点Q,若正方形的边长为a,当点P在CD边上由C移动到D时,则点Q到CD的最大距离为 .
2.如图,已知在等边△ABC中,AB=AC=BC=8,点D、E分别是边AC、AB上两点,且AE=CD,BD交CE于F,连接AF,则AF的最小值为 .
例5
1.如图,在弓形BAC中,∠BAC=60°,BC=,若点A在优弧BAC上由点B向点C移动,记△ABC的内心为I,则△ABC内切圆半径的最大值为 .
2.如图在扇形AOB中,OA ⊥OB,D是上一动点,DE⊥OA于E,若OA=,记
△DEO的内心为I,则△DEO内切圆半径的最大值为 .
3.如图,已知△ABC,外心为O,BC=10, ∠BAC=60°,分别以AB,AC为腰向形外作等腰直角三角形△ABD与△ACE,连接BE,CD交于点P,则OP的最小值是 .
题型二 定边对动角
例6
1.已知A(2,0),B(4,0)是x轴上的两点,点C是y轴上的动点,当∠ACB最大时,则点C的坐标为 .
2.如图,在展览大厅中,墙壁上的展品最高处点P距离地面2.5米,最低处点Q距地面2米,观赏者的眼睛(在E点)距离地面1.6米,当视角∠PEQ最大时,站在这个位置的观赏效果最理想,求此时E到墙壁的距离为 米.
3.如图,P为的⊙O内的一个定点,A为⊙O上的一个动点,射线AP、AO分别与⊙O交于B、C两点,若⊙O的半径长为3,OP=,则弦BC的最大值为( )
A.2 B.3 C. D.3
第5讲 【课后作业】 最值问题(一)
1.如图,已知矩形ABCG(AB
2.如图,∠XOY=45°,一把直角三角尺ABC的两个顶点A、B分别在OX、OY上移动,其中AB=10,那么点O到AB的距离的最大值为 .
3.如图,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4,∠AED=45°,P为AB的中点,当点E运动时,求PE的最值.
4.如图,半径为4的⊙O中,CD为直径,弦AB⊥CD且过半径OD的中点,点E为⊙O上一动点,CF⊥AE与点F,当点E从点B出发顺时针运动到点D时,点F所经过的路径长为 .
5.如图,△ABC中,∠BAC=60°,∠ACB=45°,AC=,D是线段BC上的一个动点,以AD为直径画⊙O分别交AB、AC、于E、F,连接EF,则线段EF的最小值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