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张PPT)
从飞机上看上去,褐黄色的原野,几乎看不到一丝绿色。
从出发地看目的地并不远,但车子上坡下坡,绕了好几道梁子才到。
这里的人们因地制宜,挖了窑洞居住,冬暖夏凉。
黄河穿过,成了地地道道的黄河。
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
——黄土高原
1、位置: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区,东起(太行山),西至(乌鞘岭),北连(内蒙古高原)(大致以长城为界),南抵(秦岭)。
2、省份:山西(晋)、陕西(陕或秦)、宁夏(宁)、甘肃(甘)。 黄帝陵位于(陕西省)黄陵县。
3、(窑洞)是黄土高原特有的传统民居。
4、(信天游)是一种富有地方民俗特色的陕北民歌,具有浓郁的“黄土风情”。
5、黄土地形的分类:黄土塬、黄土峁、黄土梁、川。
6、成因:(风成说):黄土高原的黄土物质来源于(中亚、蒙古高原和我国西北部内部)。
7、黄土高原的地表特征是:(千沟万壑、支离破碎)。形成该地表特征的主要原因是(水土流失)。
9、后果:
三、向下游输送大量泥沙,淤塞河道,黄河年平均输沙量达(16亿吨)。
1、指出黄土高原的位置。跨越哪些省区?
2、结合24、25页教材,介绍黄土高原为什么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
3、阅读教材,说说黄土高原是如何形成的。并通过完成27页活动题,了解都有哪些证据能支持“风成说”。
4、读图6.29,介绍黄土高原的地貌景观是如何形成的?
5、运用图文资料分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和危害。
6、完成29页活动题1、2,分析黄土高原植被、土质、降水、地形、河流等自然要素对水土流失的影响。
7、黄土高原的环境综合治理都有哪些措施?
1组
3组
2组
4组
5组
6组
10组
目前,黄土高原地区总面积64×104km2,水土流失面积达到45.4×104km2,严重的水土流失,形成了黄土高原千沟万壑、光山秃岭的景象。黄土高原输入黄河下游的泥沙多年平均为16亿t,其中有4亿吨淤积在黄河下游的河道上,平均每年淤高10cm,造成下游河床高出两岸地面3~10cm,最高处达15cm,成为举世闻名的“地上悬河”,使1亿多人口受到洪水的严重威胁。每年进入黄河的泥沙相当于尼罗河、密西西比河、亚马孙河和长江4条大河输沙量的总和。据水土保持部门观测,在黄土高原常年平均流失的16亿t泥沙中,含有氮、磷、钾总量约4000万t,这就使黄土地生产能力大大降低,甚至失去生产能力,从而导致和加剧贫困;
黄土高原变绿了——大规模植被建设前后对比
四、水土保持
1、( )是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区。
2、黄土高原东起( ),西至( ),
北连( )(大致以长城为界),南抵( )。
3、( )是黄土高原特有的传统民居。
( )是一种富有地方民俗特色的陕北民歌。
4、黄土高原的形成,“( )”学说得到了
泛的认可。
5、黄土高原的地貌景观有( ),( ),
( ),( ) 。
6、黄土高原的地表特征是:( )。形成该地表特征的主要原因是( )。
1、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区。
2、黄土高原东起太行山脉,西至乌鞘岭,北连内蒙古高原(大致以长城为界),南抵秦岭。
3、窑洞是黄土高原特有的传统民居。信天游是一种富有地方民俗特色的陕北民歌。
4、黄土高原的形成,“风成说”学说得到了广泛的认可。
5、黄土高原的地貌景观有源,梁,峁,川。
6、黄土高原的地表特征是:(千沟万壑、支离破碎)。形成该地表特征的主要原因是(水土流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