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2第二章第三节 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课件(共2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2第二章第三节 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课件(共26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98.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0-02-22 18:56: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6张PPT)
第三节 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
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
(一)定义:
化学反应速率通常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
的减少量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量(均取正值)
来表示。
v(B)=

△c(B)
△t
反应速率单位:
mol/(L?min) 或mol/(L ?s)
请做好笔记
第三节 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
一、化学反应的速率
2.化学反应速率的特点
①均取正值,是某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率,非瞬时速率。
②同一反应,可用不同物质在单位时间内浓度的变化来表示反应速率,但必须指明是用哪种反应物或哪种生成物来表示。
③用不同物质的浓度变化表示在同一时间内的化学反应速率,数值可能不同,但意义相同,即:
反应速率比等于方程式中的系数比.对于任意的化学反应:aA+bB cC+dD有“VA:VB :VC :VD=a:b:c:d”
④固体或液体的浓度视为常数,不能用固体或液体浓度的变化表示化学反应速率.




请做好笔记
练习:反应 A + 3B = 2C + 2D 在四种不同条件下的反应速率为:
(1)v(A)=0.3mol/L·s (2)v(B)=0.6mol/L·s (3)v(C)=0.4mol/L·s (4)v(D)=0.45mol/L·s
则该反应速率的快慢顺序为—————————。
(1)>(4)>(2)=(3)
比较反应的快慢,应取同一个反应的同一参照物
比较下列每组化学反应的速率,并分析引起速率不同的可能原因:
4. 夏天米饭变质
冬天米饭变质
1. Mg + HCl
Al + HCl
2. 块状CaCO3、粉末状CaCO3与0.1 mol/L的盐酸
3. 硫在空气中燃烧
硫在氧气中燃烧
讨论: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外部因素有哪些?
反应物本身的性质
温度
反应物的浓度
固体的接触面积
(二)、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条件: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条件

内因
外因
物质的性质
温度、浓度、压强、催化剂等
[小结]
影响因素 影响结果
内因 物质本身性质
外因 温 度
催化剂
浓 度
压 强
表面积
其 他
在其他条件相同,反应物性质越活泼,化学反应速率越快;反之则越慢
在其他条件相同,升高温度,化学反应速率加快;反之则减慢
在其他条件相同,使用催化剂能极大地加快反应速率
在其他条件相同,增大反应物(气体或溶液)的浓度,反应速率加快;反之,反应速率减慢。
在其他条件相同,增大气态反应物的压强,反应速率加快;反之,反应速率减慢。
在其他条件相同,增大固体反应物表面积,反应速率加快;反之,则减慢。
溶剂、光、电磁波、激光、超声波等都会影响化学反应速率。
例:在下列事实中,什么因素影响了化学反应的速率?
⑴集气瓶中有H2和Cl2的混合气体,在瓶外点燃镁条时发生爆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KI晶体和HgCl2晶体混合后无明显现象,若一起投入水中,很快生成红色HgI2:____________________。
⑶熔化的KClO3放出气泡很慢,撒入少量MnO2很快产生气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同浓度、同体积的盐酸中放入同样大小的锌粒和镁块,产生气体有快有慢: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⑸同样大小的石灰石分别在0.1 mol·L-1的盐酸和
1 mol·L-1的盐酸中反应速率不同:______________。
⑹夏天的食品易变霉,冬天就不易发生该现象:_____
⑺葡萄糖在空气中燃烧时需要较高的温度,可是在人体内,在正常体温(37 ℃)时,就可以被氧化,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体里生物酶起催化作用,可以降低葡萄糖氧化反应所需要的能量,所以在人体温度的范围内就可以发生反应

在溶液中,水做溶剂,增大了接触面积
催化剂
反应物本身的性质
反应物的浓度
反应温度
思考?
我们知道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之间是按照化学方程式中的系数比进行反应的,那么,在实际反应中,反应物能否按相应的计量关系完全转化为生成物呢?(见教材50-51“科学史话”)。
典型的可逆反应还有:
N2+3H2 2NH3




催化剂
高温高压
2SO2+O2 2SO3




催化剂
高温
SO2 +H2O H2SO3








NH3 +H2O NH3 ·H2O

启示:化学反应是有限度的,有些能进行地较彻底,有些反应是不彻底的,甚至是可逆的。
二、化学反应的限度
科学研究表明,不少化学反应都具有可逆性
即正向反应和逆向反应能同时进行。
正反应:反应物→生成物
逆反应:生成物→反应物
H2 + I2 2HI
正反应
逆反应




可逆反应:在相同条件下能向正、逆两个方向同时进行的化学反应称为可逆反应。
可逆反应和一般的反应有什么区别呢?






反应速率
v(正)
v(逆)

t1
时间(t)
0
(1)0~t1:v(正)>v(逆)
(2)t1: v(正)=v(逆)
平衡状态

N2+3H2 2NH3




催化剂
高温高压
交流与讨论
1.定义:在一定条件下的可逆反应中,当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浓度保持不变的状态。
㈡.化学平衡状态
前提(适用范围):可逆反应
内在本质:v(正)= v(逆) ≠0
外在标志:反应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浓度保持不变

⑴理解
⑵.当一个可逆反应进行到正向反应速率与逆向反应速率相等时,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不再改变,达到表面上静止的一种“平衡状态”,这就是这个反应所能达到的最大限度,决定了反应物在该条件下的最大转化率。
如何判断一个化学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状态?
平衡状态的标志 :
从平衡状态的定义入手,平衡状态强调两方面:各组分的百分含量保持不变;正反应速率等于逆反应速率。
任何化学反应的进程都有一定的限度,只是
不同反应的限度不同罢了。化学反应的限度
可以通过改变条件而改变,同学们可以在选
修模块《化学反应原理》中学习。
2.化学平衡状态的特征
⑶动:动态平衡(v(正)= v(逆) ≠0)
⑵等:v(正)= v(逆)
⑷定:反应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浓度保持                        定,各组分的含量保持不变。
⑸变:条件改变,原平衡被破坏,在新    
    的条件下建立新的平衡。
⑴逆:对象为可逆反应
3.达到化学平衡的标志
⑴直接标志
①V正=V逆
②各组分的m、n(单一量)不变
③各组分的浓度或百分含量不变。

⑵间接标志
①总量:对△n≠0的反应,n总(或恒温恒压下的V总,恒温恒容下的P总)不变。
②平均量:混合气体的相对平均分子量、密度。
③其他:平衡体系的颜色。

例题与习题
随堂练习1
对于可逆反应M+N Q达到平衡时,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M、N、Q三种物质的浓度一定相等
B.M、N全部变成了Q
C.反应物和混合物的浓度保持不变
D.反应已经停止
C
随堂练习2
在一定条件下,某容器中充入N2和H2合成
NH3,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
A.开始反应时,正反应速率最大,逆反应速
率为零
B.随着反应的进行,正反应速率逐渐减小,
最后减小为零
C.随着反应的进行逆反应速率逐渐增大,后
保持恒定
D.随着反应的进行,正反应速率逐渐减小,
最后与逆反应速率相等且都保持恒定
B
随堂练习3
下列哪种说法可以证明反应
N2 + 3H2 2NH3达到平衡状态
A.1个 键断裂的同时,有3个 键形成
B.1个 键断裂的同时,有3个 键断裂
C.1个 键断裂的同时,有6个 键断裂
D.1个 键断裂的同时,有6个 键形成




N
N



N
N



H
H

N
N



N
N



H
H

N
H

N
H

( )
AC
14CO2 + C 2 CO,达到化学平衡后,
平衡混合物中含14C的粒子有 。
随堂练习4




14CO2、14C、14CO
例2.化学平衡状态的判定
对于可逆反应m A(g) n B(g) + p C(g) 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平衡状态可作为其平衡的标志的有:
(1)A的生成速率和分解速率相等
(2)单位时间生成nmolB和pmolC的同时,生成m mol A




(3)A、B、C的物质的量不再改变
(4)A、B、C的浓度不再改变
(5)A、B、C的百分含量不再改变
⑴⑵⑶⑷⑸

化学平衡计算的一般步骤: “三步曲”
1.写出有关平衡的化学方程式
2.找出各物质的 起始量 转化量 平衡量
3. 根据已知条件列式:
⑴各组分的含量
⑵名组分百分含量
⑶平衡混合物的平均量
⑷反应物的转化率及产物的产率等.
㈢.有关化学平衡的计算
例1.在一定温度下,发生如下反应:N2+3H2 2NH3,起始时,充入的N2和H2的物质的量分别是3.0 mol和6.0 mol,平衡时生成NH3的物质的量是2.4 mol。已知容器的容积为5.0 L,试求: (1)H2的转化率。(2)平衡时混合气体中N2的体积分数。
【解析】 N2 + 3H2 2NH3
起始量: 3.0 mol 6.0 mol 0 mol
转化量: 1.2 mol 3.6 mol 2.4 mol
平衡量: 1.8 mol 2.4 mol 2.4 mol
(1)H2的转化率= 。
(2)N2的体积分数=
答:(1)60% (2)27.3%
2.在合成氨工业中,由a mol氮气, b mol氢气混合反应达到平衡,有 c mol 氨气生成,则氨气在反应混合物中所占的体积分数为( )
c/(a+b-c)×100%
[练习题]
1.在密闭容器中充入4mol HI,在一定温度下,反应
2HI (g) H2 (g)+I2 (g)达到平衡时,有30%的HI分解,则平衡时混合气体中氢气的物质的量为多少,
混合气体总物质的量为多少?




nH2=0.6mol;n总=4mol
三、化学反应条件的控制
在生产和生活中,人们希望促进有利的化
学反应抑制有害的化学反应,这就涉及到反
应条件的控制
下面以“提高煤的燃烧效率”为例
(1)将煤气化比固态煤燃烧速率更快且使煤
充分燃烧。
(4)将废气通过装有冷却水的管道,充分吸收
还可以使用助燃剂等
(2)空气不足,煤得不到充分燃烧;且污染环境。
空气过量,废气要带走能量,浪费能源。
(3)应选择保温性能好,提高炉膛温度的材料
归纳:提高煤的燃烧效率的措施
(1)尽可能使燃料充分燃烧,提高能量
的转化率.关键是燃料与空气或氧气要尽
可能充分地接触,且空气要适当过量。
(2)尽可能充分地利用燃料燃烧所释放
出的热能,提高热能的利用率。
提高燃料的燃烧效率实质上是从多方面
控制燃烧反应的条件(包括环境)
意义:节约能源、节省资源、减少污染
(煤在气化过程中可以脱硫、除去灰分)
我们在生产、科研和生活中都需要控制
化学反应的条件。
有利的反应,要想办法增大反应速率:
(1)升高温度,使用催化剂,增大反应物浓度…
有害的反应,要设法降低反应速率:
(1)降低反应温度,使用负催化剂
(2)或隔离会引发反应的物质……
知识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