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科学下研究与实践《专题1寻找达尔文的足迹》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六年级科学下研究与实践《专题1寻找达尔文的足迹》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64.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青岛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0-02-22 09:05: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专题1寻找达尔文的足迹

【教学内容】:小学科学青岛版六年级下册 科学专题1
【教学目标】:
1.通过对搜集的有关进化问题的资料分析,体验到科学探究中证据、逻辑推理及运用想象建立假设和理解的重要性;能尝试运用不同的方式分析信息资料,对现象进行合理的解释。
2.在探究生物进化的问题中尊重证据,不迷信权威,敢于提出自己的观点。
3. 能根据事实资料解释适者生存、自然选择的含义;能根据自己的理解,
阐释人类的进化历程。
【教学重点】:
学生对恐龙灭绝,生物进化的认识和理解。
【教学难点】:
生活中存在的自然选择和认为选择的分析。
【教学准备】:
1.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课前对搜集的资料进行归类整理,按生物进化问题、达尔文探究科学的精神、达尔文的主要贡献等进行分类。
  2.教师帮助学生搜集目前生物种类及存在数量方面的资料以及生物繁殖能力的资料,便于学生有充足的事实依据来研究生物相对平衡的问题,为获得“适者生存”、“自然选择”的论点打下基础。另外,教师最好准备丰富的图片、视频、文字及ppt课件等资料,以此开阔学生的视野。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谈话: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已经掌握了一定的生物知识。同学们有没有思考过这样一个问题:“今天的动植物是怎么来的?“今天,我们就沿着生物学家达尔文的足迹来研究一下这个问题。课前我已经安排同学们搜集有关达尔文的故事,都准备好了吗?大家来分享一下你们自己搜集的有关达尔文的故事。
学生交流。
谈话:通过刚才的交流,发现大家对达尔文都有了一定的了解,下面就请同学们寻找达尔文的足迹,把自己当作一个“小小达尔文”。你们想研究什么问题?
预设:1.鸟是怎么来的?
2.恐龙是怎么灭绝的?
3.从什么时候开始有人类?古代的人和现代的人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出现这些不同?
4.地球上的生命是从哪里来的?
······
带着这些问题来观看一个《侏罗纪公园》的视频,并提出问题:“大家从视频资料中发现了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播放《侏罗纪公园》中恐龙追逐的宏大场面,带给学生震撼的视觉效果,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能够在视觉欣赏中感受恐龙力量,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和学习兴趣。】
二、小组学习,自主探究
A:设计研究方案:
分组: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研究条件,自由组合成研究小组。
各组自愿选择研究主题。
制定小组研究方案。
B:活动实施
各小组围绕确立的研究主题及制定的研究方案,分头实施研究活动。
搜集、整理资料
针对选定的主题,通过网络、图书馆等,搜集有关资料并进行加工整理。
C:活动过程
活动一:同学利用收集到的资料,探讨鸟儿是从哪里来的?
交流引导:“既然在视频资料中,我们发现各种恐龙,那么大家有没有想过我们天空中飞行的鸟儿是从哪里来的呢?”
鼓励学生运用自己收集到的资料进行探讨和研究,发现恐龙既有在地上行走的,也有在天空中飞行的!提出自己的假设。
鼓励学生小组探讨,同时教师展示相关的图片资料,激发学生的思考,教师播放相应的视频,在潜移默化中,验证学生的假设。


4. 在学习探讨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认识观点,逐步验证自己的假设。
教师参与学生交流,及时发现问题,帮助学生理解、解决所遇到的困难,并联系困难,为下一步的学习验证做好铺垫。
由学生进行总结,鸟儿是由恐龙进化来的。
【设计意图:这样设计的目的是激发引导学生团结合作,结合已经搜集到的资料进行分析,自己动手发现问题,提出假设,验证假设。播放相应的资料图片,在学生能够拓展眼界的同时,以好奇心为动力源,进而掌握知识。】
活动二:达尔文的行程之旅。
课本中出现了一个有名的科学家:达尔文。达尔文的故事深入人心,那么大家知道了鸟是怎么进化而来的,有没有想过人类是如何产生的呢?
向学生展示相应的资料和图片,引发学生的思考
师生进行交流“人类有没有可能像鸟儿一样也是由恐龙进化来的呢?”
学生回答。引发学生的思考的争论,并保留问题进入下一环节。
学生们利用自己搜集到的资料进行讨论,提出假设,并且进行总结,是否能利用自己的假设来说服其他人。
4.教师以故事的形式引出话题:
达尔文的另一环球航行之旅:

环球航行的路线:

达尔文在环球航行中发现了一种动物
鸭嘴兽
普通的鸭子
5.设想人是由什么来的呢?
6.小组探讨结论,教师播放相应的图片:

【设计意图:小组交流,便于相互取长补短,给使学生能通过自己动手,小组交流,自已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体现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让学生自己选择解决问题的方法,发现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而教师则是成为引导者和参与者进行教学,缩小与学生距离感,进而更好的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概括。】
三、汇报交流,评价质疑
播放视频和图片资料:
科学界中,地球的生命起源有很多种说法
海洋说:古代的地球上曾经连续下来几千年大于,剩下很少的陆地,所以生命源于水。生命在海洋中完成了分子的基本构造

彗星创世说:大约40亿年前,地球遭到彗星或小行星撞击,并将有机分子带到地球,播下了生命子。

恐龙灭绝——小行星撞击说
有些科学家认为小行星撞击地球使恐龙突然灭绝。
鸟的起源——恐龙说
从我国出土的大量鸟类化石的情况来看,鸟类与恐龙的关系比较密切。
并随之播放相应的科技视频,留下疑问和思考。
根据以上假说和同学们自己搜集的资料,分组讨论:提出你们的假说,发表你们的见解。
汇报交流:其一:我认为恐龙的灭绝是因为······
其二:我认为鸟起源于······
······
教师总结:科学家提出的科学论断都是以科学事实为依据的,科学的假说的提出也不是盲目的。既然是假说,就说明还没有被科学证实,还需要大量的科学事实来对假说进行证明,科学家正是这样做的。由此引出科学家探究生命起源的故事。向学生介绍米勒进行放电实验的资料。
【设计意图:本环节的重点则是引发学生思考,教师根据学生的思考过程随时调整教学节奏。有些未知的问题需要留给大家来解决,鼓励学生们勇于探索和发现!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探索精神。】
四.总结概括,抽象提升
通过这节课的探究,你有何收获?
在最后通过一个小问题让学生自己对本节课进行总结和回顾,自己提出我们在这节课遇到了什么问题,自己又发现了那些问题,自己又解决了哪些问题。
在最后一个环节中引出世界诞生的未解之谜,无论是恐龙灭绝也好,无论是人类进化也好,科学的探索是永无止境的。保有一颗探索的心才是最重要的!就像伟大的科学家达尔文一般,经历无尽的探索才得出进化论,在兴趣驱动的同时,还包含了更重要的科学精神吧。

【设计意图:课本的相关知识注重引发学生思考,关注自身周围的生活问题,进而能够达到从生活中到课本知识,在从课本知识到生活中这样一个循环。这里着重表现教师的教育机制,引发学生对生活的反思。】
五、巩固运用,拓展延伸:
1.谈一谈:达尔文的精神对自己的影响。
2.开展“劳动在人类进化过程中的作用”主题队会。
3.召开“生物进化”主题知识竞赛。
【板书设计】

专题:寻找达尔文的足迹
恐龙的灭绝
鸟从恐龙进化而来
人类从猩猩进化而来
(板书右侧可添加一定的绘画说明)
【使用说明】:
1.存在的不足:
农村六年级的学生的知识储备不足,扩展眼界和知识面是一个必要的特点,如何拓展和拓展的方式是一个着重点,诸多之处还需要多多研究。
2.教学反思:
学生通过本课的学习目的不仅仅是了解生物进化,更重要的是学生能够了解些许的科学文化知识,并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开拓学生的视野。比如恐龙的灭绝,灭绝的原因,灭绝的时间等等。而后顺应了鸟类的产生,由此是否可以联想到人类是否也是这样产生的呢?或许可以到处自然界的事物的运用都要遵循一定的规律。
由于我的教学对象是乡村小学,在试验器材上对学生的要求或许可以放宽,最好是进行演示试验,而相比城市小学的学生拥有诸多信息获取渠道,我认为应当是开拓学生的知识面和视野,激发学生的兴趣,因为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
3.使用建议
1.交流资料,增强认识。
本专题研究要让学生课前搜集大量的资料,并在搜集阅读资料的过程中,对达尔文以及达尔文进化论思想有初步的认识,了解人们对生命起源、恐龙灭绝、鸟的起源等生命问题的各种认识和假说。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课前搜集的资料进行归纳整理、分类,为交流活动做好准备。
2.提出问题,搜集证据。
教师可以先让学生提出问题,问题是开放的,只要是有关本专题研究的内容,都可以提出自己的疑问。问题以小组为单位提出的,也可以全班交流,将提出的问题加以整理归类,为下一步的研究活动做好准备。
3.在教学中,引起学生的联想也是教学的一个重要的表现内容,丰富的想象力是推动学生进步,开拓思维的一个重要方式,我们应该把握这个规律,去运用这个规律定能获得好的教学效果。
4.科学想象,建立假说。
学生在占有充足资料的情况下,自主想象、推测人的进化过程、生命如何起源、恐龙怎样灭绝。可以用文字表达出进化的过程,可以画出来,也可以只说一说,谈一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