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同步测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对图1两份文件共同点的解读,正确的是( )
A.得到各界人士支持????????????????????????????????
B.贯彻西方民主原则
C.反映时代发展需求????????????????????????????????
D.深入结合中国国情
2.诵读毛泽东诗词不仅能重温历史的峥嵘岁月,更能领略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情怀。下列诗词反映的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②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③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④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
A.①②③④???????????? B.②④①③?????????????
C.④①③②???????????? D.④②③①
3.下列哪些制度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和各民族平等,并且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组成部分( )
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②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③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④社会主义公有制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4.某学生搜集了关于中国史的相关资料:“三大改造、中共八大召开、大跃进运动、人民公社化运动”。据此推断,该学生研究的主题是( )
A.救亡图存???????????? B.政权巩固?????????????
C.曲折探索???????????? D.改革开放
5.1953~1957年我国工业产值平均增长的速度达到18%,农业产值平均每年增长4.5%开始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这些成就的取得主要得益于( )
A.土地改革的全面完成??????????????????????????? ?B.“大跃进”运动的开展
C.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 D.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
6.观察下图,中国工业总产值的增长主要是当时进行了( )
A.抗美援朝????????????
B.土地改革?????????????
C.“一五”计划??????
D.“大跃进”
7.“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是指我国“一五计划”期间建设的( )
A.武汉长江大桥???????????????????????????????????????? B.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
C.鞍山钢铁公司???????????????????????????????????????? D.沈阳第一机床厂
8.伟大的中国人民从未停止探索复兴道路的步伐。中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面貌,建立工业化初步基础的历史事件是( )
A.开国大典?????????? ?? B.土地改革???? ????? ????
C.一五计划 ???????????? D.三大改造
9. 下图为建国初期我国主要工农业品产量变化柱状图。其中数据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土地改革的完成????????????????????????????????????
B.西藏和平解放
C.“大跃进运动”的发动??????????????????????????
D.“一五计划”的实施
10.太原重型机械厂是新中国自行设计建造的第一座重型机械制造企业。1953年到1957年,太原重型机械厂生产总值完成7352万元,利润完成1687万元,上缴利润完成1546万元,五年内各项技术经济指标逐年成倍增长,1957年与1953年相比生产总值增长14.6倍。这表明太原重型机械厂的建设( )
A.与三大改造密切相关???????????????????????????? B.得到苏联专家的帮助
C.在“一五”计划期间取得突出成就???? D.在全国同类工业企业中遥遥领先
11.“一五”计划期间,国家在内地安排的基本建设占全国投资额的一半左右,在限额以上的工业建设单位中,有53%分布在内地。这反映了我国( )
A.注意统筹城乡发展???????????????????????????????? B.重视地区平衡发展
C.优先发展内陆地区???????????????????????????????? D.优先发展重工业
12.下图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的封面。这部宪法是在下列 哪次会议上制定的?( )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B.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七届二中全会
D.中共八大
13.下列历史事件中,见证了我国开始由照搬西方民主模式向新型人民民主政治模式转变的是( )
A.《青年杂志》创办?????????????????????????????????? B.《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
C.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D.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
14.创建于 1669 年的中药品牌老店同仁堂,伴随着 1954 年的公私合营,工人们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在生产、销售和开发新药等方面都有进一步发展。这是因为公私合营后的同仁堂 ( )
A.变资本家所有制为工人和资本家共有 B.变资本家所有制为工人所有制
C.变资本家所有制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D.变手工劳动为机器生产
15.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的确立,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之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制定?????????? B.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C.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开始???????????????????????? D.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提出
16.莫言在小说《生死疲劳》中有这样一段描写:“住在东厢房里的另一户人家,在这段时间里的一个狂风暴雨日,生了—对双胞胎女婴。这两个女孩,长名互助,幼名合作。”小说情节反映的历史背景是( )
A.土地改革???????????? B.三大改造?????????????
C.艰辛探索???????????? D.改革开放
17.下图展示的是20世纪50年代,我国在某行业进行生产资料所有制转变的情况。下列做法,与图示目的相同的是( )
A.颁布《土地改革法》,将地主的土地分给农民
B.实行包产到组、包干到户,打破农业生产上的“大锅饭”
C.成立缝纫社、铁业社等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D.创办经济特区,引进资金、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
18.1958年掀起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反映了人民群众迫切要求( )
A.获得土地的愿望???????????????????????????????????? B.独立自主的愿望
C.当家作主的愿望???????????????????????????????????? D.改变我国经济落后状况的愿望
19.习近平称赞他“路漫漫其修远矣,两袖清风来去,为官一任,造福一方,遂了平生意。”兰考人民评价他“心里装着全县的干部群众,唯独没有他自己。”材料中的他是( )
20.“英雄者,国之干,族之魂。”他出生于甘肃玉门,身上体现出来的“铁人精神”激励了一代代的石油工人,他是一个为民族争光争气、顶天立地的民族英雄。他是( )
A.雷锋???????????????????? B.焦裕禄?????????????????
C.王进喜???????????????? D.邓稼先
21.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过程中,既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就, 也有过曲折和失误。下列属于“曲折和失误”的是( )
①“一五计划” ②“大跃进” ③人民公社化运动 ④“文化大革命”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2.图1、2、3是我国20世纪50年代的新闻报道图片。这些图片反映了当时我国( )
?
A.完成了国民经济调整任务???????????????????? B.工农业生产高速发展
C.对国内主要矛盾缺乏认识???????????????????? D.强烈的富国强国愿望
23.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涌现出了王进喜、雷锋、焦裕禄、邓稼先等许多英雄模范人物,他们身上共同体现出的精神是( )
A.大庆精神???????????????????????????????????????????????? B.“两弹一星”精神
C.长征精神???????????????????????????????????????????????? D.艰苦奋斗精神
24.邓小平指出:“过去的成功是我们的财富,过去的错误也是我们的财富。我们根本否定‘文化大革命’,但应该说‘文化大革命’也有一‘功’,它提供了反面教训。”这个“反面教训”是( )
A.坚持“两个凡是”的方针???????????????????? B.急于求成,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
C.过度依赖苏联政府???????????????????????????????? D.以阶级斗争为纲和严重的个人崇拜
25.《人民日报》元旦社论见证了时代风云、书写了社会变迁,勾勒出国家民族发展的历史轨迹。依据所学知识判断,1967年《人民日报》元旦社论的标题应该为( )
A.《将革命进行到底》?????????????????????????????? B.《把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进行到底》
C.《把主要精力集中到生产建设上来》?? D.《迈进光辉灿烂的新世纪》
二、材料题(本大题共3小题,26题17分,27题20分,28题13分,题共50分)
26.(17分)从专制到民主是人类社会政治发展的潮流。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历代历史研究者认为,唐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最为人津津乐道的不仅是“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还有贯穿朝廷作为封建社会政治制度成熟标志的三省六部制。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封建社会政治制度成熟标志的三省六部制初创于哪个朝代?(2分)
材料三 倘使我们说,中国传统政治是专制的,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这一说法,用来 讲明清两代是可以的。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2)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说明明清两代采取的什么措施加强君主专制?(4分)
材料二 第一条 中华民国由中华人民组织之。第二条 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 体。……第四条 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
(3)据材料二,请写出中华民国颁布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法律名称。(2分)
材料三 西方国家对于中国的政治状况误解太深,而中国共产党所做的解释太少,以致让西方以为中国人民渴望西方民主。
——[美]约翰·奈斯比特《中国大趋势》
(4)结合所学知识,请你写出我国实行根本政治制度、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和国家统一方针来说明“以致让西方以为中国人民渴望西方民主”的荒谬。(6分)
(5)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政治制度发展的认识。(3分)
27.(20分)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产生与发展经历了很多波折,在新中国成立后又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从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前半期的20多年间,民族资本工业有160多家,投资额仅约460.5万元,主要是缫丝、棉纺、火柴等轻工业,且集中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发昌机器厂制造小火轮时虽然“俱用华人”,但是自身技术力量还很薄弱,“发动机系英国制造”;受外商企业的排挤,后来被英商在上海开办的耶松船厂吞并。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近代民族业自身发展情况与分布各有何特点。(6分)
材料二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图中A段被称为中国民族工业的什么时期。发展的原因是什么? B段反映民族工业呈现萎缩状态,分析其原因。(8分)
材料三
(3)根据图的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我国对近代民族工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实质是什么。在这一进程中有何创举?(6分)
28.(13分)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人民经过一百多年前赴后继、英勇不屈的奋斗,终于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迎来了崭新的人民共和国。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它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阶段,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从此,中国成为一个真正独立自主的国家,人民大众成为国家的主人,开启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
——据部编教材、中华书局版教材《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意义。(7分)
材料二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指出,图4“铁人”、图5“两弹一星”元勋分别是谁?他们身上体现出来的时代精神是什么?(6分)
参考答案
1——10:CCACC CACDC 11——20:BBDCB BCDAC 21——25:DDDDB
26.(1)隋朝。
(2)明:废除了宰相制度,清:中央设立军机处。
(3)《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4)人民代表大会制、民族区域自治制、“一国两制”。
27.(1)自身情况:发展速度慢、数量少、投资额少,自身力量薄弱,主要集中在轻工业部门,受外来势力排挤。分布特点: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
(2)时期:“短暂的春天”。原因:一战期间,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华的经济侵略;中华民国的成立,奖励实业,推动民族工业发展;封建帝制被推翻;实业救国思潮的影响等。原因:战争影响(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官僚资本的压迫、国民政府的反动统治、美国商品大量涌人等。
(3)实质: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改变,使生产资料由私有制转为公有制;创举:对资本主义工商业采取“和平赎买”政策。
28.(1)伟大意义: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阶段,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中国成为个真正独立自主的国家。人民大众成为国家的主人,开启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
(2)图4“铁人”:王进喜;图5“两弹一星”元勋:邓稼先。时代精神:自强不息,艰苦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