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春季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课后练习: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文档属性

名称 2020年春季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课后练习: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46.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02-22 08:23: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一.选择题:
1.(2018·四川成都)唐朝时,新科进士们在长安大雁塔上题写自己的姓名以作长久的纪念,此举被称为“雁塔题名”。产生这些“新科进士”的选官制度是( )
A.世袭制 B.九品中正制 C.三省六部制 D.科举制
2.(2018·湖南永州)16.宋代诗人汪洙《四喜》曰:“久早逢甘露,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下列与“金榜题名”最相关的制度是( )
A.禅让制 B.行省制 C.科举制 D.分封制
3.(2018·山东聊城)下列哪一成语的来历与古代科举制无关?( )
A.金榜题名 B.连中三元 C.名落孙山 D.卧薪尝胆
4.(2018·广东)这一制度使少数下层士人得以参政,影响到文官队伍的整体素质与结构。它所造成的是一个庞大的读书人阶层。“这一制度”最早出现在( )
A.秦汉时期 B.隋唐时期 C.宋元时期 D.明清时期
5.(2019年四川内江)隋朝是一个短暂王朝,但统一全国的伟业确立了它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其结束南北长期分裂局面的时间是( )
A.581年 B.589年 C.605年 D.618年
6.(2018·江苏南京)结束魏晋南北朝长期分裂局面,重新统一全国的是( )
A.秦灭六国 B.西晋灭吴 C.隋灭陈朝 D.元灭南宋
7.(2014年德州)右图是我国古代一项著名的水利工程,下列对它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①该工程是元世祖下令开凿的 ②开凿目的是为了南粮北运 ③该工程以洛阳为中心
④它是古代世界最长运河
A.②③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8.(2019年湖北孝感)钱穆在《国史新论》中说:“唐代制度,在下有……为政府公开选拔人才;在上有……综合管理全国行政事务。这两种制度,奠定了中国传统政治后一千年的稳固基础。”材料中“公开选拔人才”的制度是指( )
A.分封制 B.三省六部制 C.科举制 D.八股取士
9.(2019年湖北恩施州)盘点中国古代繁荣强盛的时代,唐朝当位列其中。唐朝之盛始于贞观年间,开元时达极盛。下列关于“开元盛世”的相关表述不准确的是( )
A.姚崇、宋璟、杜如晦协助皇帝处理政务,能干廉洁、办事效率高
B.全国各地兴修水利,耕地面积扩大
C.召集县令进行考试,结果有40多人因不合格而被淘汰
D.倡导节俭,抑制奢侈风气
10.(2018·四川绵阳)古代的日本、朝鲜等国仿照我国的科举制度选任官员,近代西方文官制度的产生也借鉴了我国科举制度的一些办法。这些主要说明( )
A.朝鲜、日本的政治制度落后 B.科举制度有利于人才的选拔
C.隋唐时期中国领先于全世界 D.科举制度优于西方三权分立
11.(2018·江苏泰州)某选官制度“以试艺优劣为决定及第与否的主要标准,以进士科为主要科目”,“明经科主要测试考生记诵儒家经典的能力”。这一制度创立于( )
A.秦朝 B.汉朝 C.隋朝 D.明朝
12.(2018·山东青岛)“贫苦子弟,类皆廉谨自勉,埋首窗下……即纨绔子弟,亦知苦读,以获科第,否则虽富不荣。”与材料相关的制度是( )
A.世袭制 B.郡县制 C.科举制 D.行省制度
13.(2018·黑龙江大庆)科举制度在我国封建社会延续了一千三百多年。我国科举制度创立于( )
A.秦朝 B.隋朝 C.元朝 D.清朝
14.(2018·山东菏泽)有学者认为科举制所体现的许多有价值的观念具有永久的生命力……成为人类共同的基本理念。科举制“具有永久的生命力”主要是指( )
A.平等竞争 B.注重实践 C.分科考试 D.以德取才
15.(2018?岳阳)对南北政治经济文化交流起巨大促进作用的古代伟大工程是(  )
A.长城 B.大运河 C.都江堰 D.赵州桥
16.(2018?江西)“炀帝此举,为其国促数年之祚(国运),而为后世开万世之利,可谓不仁而有功者矣。”“炀帝此举”是指(  )
A.建立隋朝 B.统一全国 C.开通大运河 D.创立科举制
17.(2018?贺州)古人评论隋朝大运河:“天下转漕,仰此一渠。”这主要是肯定大运河(  )
A.促进南北经济交流 B.便利人们游玩江南 C.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D.加快了隋朝的灭亡
二、综合题:
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隋朝大运河示意图
材料三 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
(1)根据材料一可知,材料三 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南北朝时期,中国长期分裂,战乱不断,时间长达近200年之久。581年,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的是谁?(1分)589年,隋灭陈的意义何在?(1分)
南北朝时期长期分裂,战乱不断,是隋朝结束了这种局面。581年,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的是谁?589年,隋灭陈的意义是什么?
(2) 根据材料二回答,隋朝大运河的中心在哪里?根据所学知识指出,从这一中心到涿郡、江都分别要经过哪几条渠道?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大运河开通的重要作用。
19.(2019年湖南衡阳)人才选拔制度和教育制度的建立和改革是社会发展的重要体现,也推动着社会的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科举入仕是1300年间几乎所有的知识分子梦寐以求的共同理想和奋斗目标,就像当代知识分子多数参加过高考一样,科举时代读书人从未参加过科举考试的只是少数……科举制与现代的文官制度无论是在考试内容上,还是在实施环境上,都有根本的差异,但两者采用公开考试、公平竞争的精神却是相同的。
——摘自《中国科举文化》
(1)“科举入仕”是哪朝确立的?该制度与现代文官制度都采用什么方式选拔人才?












答案
一.选择题:
1.(2018·四川成都)唐朝时,新科进士们在长安大雁塔上题写自己的姓名以作长久的纪念,此举被称为“雁塔题名”。产生这些“新科进士”的选官制度是( )
A.世袭制 B.九品中正制 C.三省六部制 D.科举制
【答案】D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进士是科举考试的重要科目,所以唐朝时期“新科进士”的选官制度是科举制度。A项是继承制度;B项九品中正制是魏晋南北朝时期重要的选官制度;C项三省六部制是古代的中央官制。故选D。
2.(2018·湖南永州)16.宋代诗人汪洙《四喜》曰:“久早逢甘露,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下列与“金榜题名”最相关的制度是( )
A.禅让制 B.行省制 C.科举制 D.分封制
【答案】C
【解析】结合所学可知,科举制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的权力,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使有才学的人能够参政,同时也推动了教育的发展,成为历朝选拔官吏的主要制度。隋朝创立科举制,唐朝设立进士科,考中第一名被称为状元,科举考中的被称为金榜题名。故选C。
3.(2018·山东聊城)下列哪一成语的来历与古代科举制无关?( )
A.金榜题名 B.连中三元 C.名落孙山 D.卧薪尝胆
【答案】D
【解析】本题是否定式的选择题。依据题干关键词“与古代科举制无关”,结合课本所学,春秋末年江南的吴国和越过进行争霸战争。武王夫差大败越国,越王勾践被迫向吴王称臣。勾践立志雪耻,卧薪尝胆,发愤图强,最终灭掉了吴国。隋朝创立科举制。D项符合题意;唐朝设立进士科,考中第一名被称为状元。科举考中的被称为金榜题名。A项不合题意;科举制度称乡试、会试、殿试的第一名为解元、会元、状元,合称“三元”。接连在乡试、会试、殿试中考中了第一名,称“连中三元”。B项不合题意;名落孙山源于科举考试的失败,考试或选拔未被录取。C项不合题意。由此可知ABC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D。
4.(2018·广东)这一制度使少数下层士人得以参政,影响到文官队伍的整体素质与结构。它所造成的是一个庞大的读书人阶层。“这一制度”最早出现在( )
A.秦汉时期 B.隋唐时期 C.宋元时期 D.明清时期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史料的理解能力,从题干中“这一制度”使“少数下层士人得以参政”.....造成“庞大的读书人阶层”可以判断这一制度是科举制,科举制最早产生隋炀帝时期,完善于唐朝时期,清末1905年废除,因此B答案正确。
5.(2019年四川内江)隋朝是一个短暂王朝,但统一全国的伟业确立了它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其结束南北长期分裂局面的时间是( )
A.581年 B.589年 C.605年 D.618年
【答案】B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589年,隋炀帝灭掉陈国,实现了全国的统一,B符合题意;581年是隋朝建立的时间,A不符合题意;605年是修筑大运河的时间,C不符合题意;618年是隋朝灭亡的时间,D不符合题意。故选B。
6.(2018·江苏南京)结束魏晋南北朝长期分裂局面,重新统一全国的是( )
A.秦灭六国 B.西晋灭吴 C.隋灭陈朝 D.元灭南宋
【答案】C
【解析】581年杨坚建立隋朝,杨坚就是隋文帝,589年隋朝灭亡南方的陈,结束了东汉末年以来400多年的分裂局面。故结束魏晋南北朝长期分裂局面,重新统一全国的是隋灭陈朝。故选:C。
7.(2014年德州)右图是我国古代一项著名的水利工程,下列对它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①该工程是元世祖下令开凿的 ②开凿目的是为了南粮北运 ③该工程以洛阳为中心
④它是古代世界最长运河
A.②③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隋朝大运河的相关内容。从图片可以看,这一水利工程是隋朝的大运河,因为这一条运河有经过洛阳,而元朝的运河没有经过洛阳。从605年开始,隋炀帝开凿大运河的目的是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朝对全国的统治,这条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全长两千多千米,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它的开通,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故答案选C。
8.(2019年湖北孝感)钱穆在《国史新论》中说:“唐代制度,在下有……为政府公开选拔人才;在上有……综合管理全国行政事务。这两种制度,奠定了中国传统政治后一千年的稳固基础。”材料中“公开选拔人才”的制度是指( )
A.分封制 B.三省六部制 C.科举制 D.八股取士
【答案】C
【解析】依据题干关键词“唐代制度、公开选拔人才”可知,此制度是科举制,故C符合题意;分封制属于西周实行的政治制度,故A不合题意;三省六部制是隋唐实行的政治制度,故B不合题意;八股取士是明代实行的科举制,故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C。
9.(2019年湖北恩施州)盘点中国古代繁荣强盛的时代,唐朝当位列其中。唐朝之盛始于贞观年间,开元时达极盛。下列关于“开元盛世”的相关表述不准确的是( )
A.姚崇、宋璟、杜如晦协助皇帝处理政务,能干廉洁、办事效率高
B.全国各地兴修水利,耕地面积扩大
C.召集县令进行考试,结果有40多人因不合格而被淘汰
D.倡导节俭,抑制奢侈风气
【答案】A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开元是唐玄宗前期的年号,姚崇、宋璟协助皇帝处理政务,能干廉洁、办事效率高,杜如晦是唐太宗时期的贤臣,故A表述错误,符合题意;唐玄宗统治前期,全国各地兴修水利,耕地面积扩大、召集县令进行考试,结果有40多人因不合格而被淘汰、倡导节俭,抑制奢侈风气,故BCD表述正确,不合题意。故此题选A。
10.(2018·四川绵阳)古代的日本、朝鲜等国仿照我国的科举制度选任官员,近代西方文官制度的产生也借鉴了我国科举制度的一些办法。这些主要说明( )
A.朝鲜、日本的政治制度落后 B.科举制度有利于人才的选拔
C.隋唐时期中国领先于全世界 D.科举制度优于西方三权分立
【答案】C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隋唐时期科举制度领先于全世界,由于中国科举考试的示范以及文官考试制度自身发展的内在动力驱使,西方国家在19世纪前后纷纷建立了文官考试制度。科举制对欧美现代文官制度建立的影响,是我国对世界文明的一大贡献。A项表述错误;B项与题意表达的含义不符;D项表述错误。故选C。
11.(2018·江苏泰州)某选官制度“以试艺优劣为决定及第与否的主要标准,以进士科为主要科目”,“明经科主要测试考生记诵儒家经典的能力”。这一制度创立于( )
B.秦朝 B.汉朝 C.隋朝 D.明朝
【答案】C
【解析】依据题干“以试艺优劣为决定及第与否的主要标准,以进士科为主要科目”、“考试内容大都不出儒学经义的范围”可知,该制度是科举制,结合所学可知,科举制的选官标准是考试成绩,科目是进士科,内容是儒家经典,故C项正确。
12.(2018·山东青岛)“贫苦子弟,类皆廉谨自勉,埋首窗下……即纨绔子弟,亦知苦读,以获科第,否则虽富不荣。”与材料相关的制度是( )
B.世袭制 B.郡县制 C.科举制 D.行省制度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科举制的知识点。“贫苦子弟,类皆廉谨自勉,埋首窗下……即纨绔子弟,亦知苦读,以获科第,否则虽富不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与材料相关的制度是科举制。故选C。
13.(2018·黑龙江大庆)科举制度在我国封建社会延续了一千三百多年。我国科举制度创立于( )
A.秦朝 B.隋朝 C.元朝 D.清朝
【答案】B
【解析】依据题意可知,科举制最早产生隋炀帝时期,完善于唐朝时期,清末1905年废除,因此B答案正确。
14.(2018·山东菏泽)有学者认为科举制所体现的许多有价值的观念具有永久的生命力……成为人类共同的基本理念。科举制“具有永久的生命力”主要是指( )
A.平等竞争 B.注重实践 C.分科考试 D.以德取才
【答案】A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科举制度改善了用人制度,改变了封建社会前期豪门士族把持朝政的局面;广大庶族地主通过科举入仕做官,体现了公平竞争的原则。所以说科举制“具有永久的生命力,其体现的平等的原则成为人类共同的基本理念。BCD项不符合题意,故选A。
15.(2018?岳阳)对南北政治经济文化交流起巨大促进作用的古代伟大工程是(  )
A.长城 B.大运河 C.都江堰 D.赵州桥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隋朝大运河,知道隋朝开凿的大运河,大大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交流。注意题目的时间限制和关键信息点“促进南北经济文化交流”;A项长城是秦、明两朝建造的;隋朝开凿的大运河,大大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交流。C项都江堰是战国时期秦国修建的;D项赵州桥是隋朝李春所建,但并没有促进南北经济文化交流。故选:B。 
16.(2018?江西)“炀帝此举,为其国促数年之祚(国运),而为后世开万世之利,可谓不仁而有功者矣。”“炀帝此举”是指(  )
A.建立隋朝 B.统一全国 C.开通大运河 D.创立科举制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隋朝大运河。注意掌握相关基础知识。“炀帝此举,为其国促数年之祚(国运),而为后世开万世之利,可谓不仁而有功者矣”一句话肯定了隋朝大运河的开凿大大促进南北经济文化发展与交流。“炀帝此举”是指开通大运河。隋朝大运河开凿后,成为南北政治、经济、文化联系的纽带,也成为沟通亚洲内陆“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枢纽。运河的通航还促进了沿岸地区城镇和工商业的发展,而且直至交通高速发展了的今天仍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故选:C。
17.(2018?贺州)古人评论隋朝大运河:“天下转漕,仰此一渠。”这主要是肯定大运河(  )
A.促进南北经济交流 B.便利人们游玩江南 C.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D.加快了隋朝的灭亡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隋朝大运河,识记隋朝大运河开通的重大意义。“天下转漕,仰此一渠”指的是隋朝大运河的运输功能,大运河的开通促进了南北经济的交流。故选:A。
二、综合题:
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隋朝大运河示意图
材料三 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
(1)根据材料一可知,材料三 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南北朝时期,中国长期分裂,战乱不断,时间长达近200年之久。581年,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的是谁?(1分)589年,隋灭陈的意义何在?(1分)
南北朝时期长期分裂,战乱不断,是隋朝结束了这种局面。581年,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的是谁?589年,隋灭陈的意义是什么?
【答案】(1)隋文帝杨坚。隋统一全国,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顺应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大趋势。
【解析】第(1)问,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隋朝历史的准确识记。依据已学知识可知,581年,杨坚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定都长安;589年,隋军南下,灭掉南朝最后一个朝代陈,隋灭陈的意义就是使得南北重归统一。

(3) 根据材料二回答,隋朝大运河的中心在哪里?根据所学知识指出,从这一中心到涿郡、江都分别要经过哪几条渠道?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大运河开通的重要作用。
【答案】(2)洛阳。到涿郡经过永济渠,到江都依次经过通济渠、邗沟。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
【解析】第(2)问,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隋朝大运河的准确识记。依据已学知识可知,隋朝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从洛阳到涿郡和到江都分别要经过永济渠、通济渠、邗沟;大运河全长两千多公里,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

19.(2019年湖南衡阳)人才选拔制度和教育制度的建立和改革是社会发展的重要体现,也推动着社会的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科举入仕是1300年间几乎所有的知识分子梦寐以求的共同理想和奋斗目标,就像当代知识分子多数参加过高考一样,科举时代读书人从未参加过科举考试的只是少数……科举制与现代的文官制度无论是在考试内容上,还是在实施环境上,都有根本的差异,但两者采用公开考试、公平竞争的精神却是相同的。
——摘自《中国科举文化》
(1)“科举入仕”是哪朝确立的?该制度与现代文官制度都采用什么方式选拔人才?
【答案】隋朝公开考试方式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隋炀帝时,进士科的创立,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确立。该制度与现代文官制度都采用“公开考试”的方式来选拔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