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第三节重力同步练习 含答案
基础提升
1.下列现象与重力无关的是( )
A.吊灯把悬线拉紧
B.台灯压着桌面
C.成熟的苹果从树上掉下来
D.投出去的手榴弹继续向前飞行
2.运动员将足球从后场踢到前场,足球在空中运动的过程中,不计空气阻力,其受力情况是( )
A.只受踢力
B.只受重力
C.受踢力和重力
D.不受力的作用
3.“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这一谚语中,水往低处流的原因是水受到________的作用,该力的施力物体是________
4.关于g=9.8N/k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受到的重力是它质量的9.8倍
B.物体的质量是它所受重力的9.8倍
C.质量是1kg的物体受到的重力是9.8N
D.1kg=9.8N
月球对它表面附近的物体也有引力,这个力大约是地球对地面附近同一物体引力的1/6.一个一连同随身装备共90kg的宇航员,在月球上的质量为________kg,重为________N.(g取10 N/kg)
请画出图中潜水艇所受重力的示意图.(小黑点O表示潜水艇的重心)
7.一带盖金属罐头盒内盛有水,盒的底部有一小孔,在水从小孔流出的过程中,盒连同盒中水的共同重心将( )
A.一直下降
B.一直上升
C.先升后降
D.先降后升
8.(1)知识扫描:重心----重力的作用点.质地均匀、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在其几何中心上,如方形物体的重心在其________,球的重心在________,粗细均匀棒的重心在它的________
(2)知识积累:物体的重心位置一定总在物体上吗?________试举一例:________
9.能表示出物体的重力与物体质量关系的图象是( )
10.如图所示是描述地球上不同位置的人释放手中石块的四个示意图,图中虚线表示石块下落的路径,则对石块下落路径的描述最接近实际的示意图是 ( )
11.建筑工人在砌房子时,用如图所示的水平仪R来检查所砌墙面是否水平,当AB中空气泡在AB的________位置,表示墙面水平;若空气泡在A端,则表示A端墙面________(填“高”或“低”)
12.“神舟”号飞船发射成功,中国人的“登月梦”指日可待.已知月球上的物体被月球吸引也受到“重力”作用,月球上物体的“重力”与其质量是否成正比呢?假如你是一名航天员,驾驶飞船到达月球,请对此问题进行探究
(1)要完成实验,除需要若干个质量均为50g的钩码外,还需要的测量器材是________
(2)请你设计一个记录实验数据的表格,画在下面的线框内
(3)测量结束后,你如何根据实验数据判断物体受到的“重力”与质量是否成正比?请说出一种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蜂鸟是人们已知的质量最小的鸟,它的卵也是人们已知的最小的卵,有一种蜂鸟,产下了一只卵后自己的质量仅为2g,若这枚卵仅仅重1.96×10-3N,那么这只蜂鸟产卵前的质量为多少克?
三、拓展提升
14.阅读短文并回答下列问题
超重和失重
物体在竖直方向上受力不平衡时,就会产生失重或者超重.无论物体处于超重还是失重状态,地球作用于物体的重力始终存在,且大小不变,只是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悬挂物的拉力)发生了改变,这样物体的重量好像就有了变化。
当物体向上加速运动或向下减速运动时,物体处于超重状态,反之则处于失重状态
(1)当发生超重现象时,物体受到的支持力或拉力________(填“大于”或“小于”)其所受重力
(2)高处的物体由静止开始下落,速度越来越快,物体处于________状态(填“超重”或“失重”).在日常生活中,你还遇到过哪些超重或失重的现象,请举出一例,并说明所举实例是属于超重还是属于失重:________
15.下列物体重力约为1N的是 ( )
A.一枚大头针
B.两个鸡蛋
C.一头奶牛
D.一个篮球
16.如图为掷出的实心球的运动轨迹,实心球离开手后在空中飞行过程中最高点所受到的力 ( )
A.只有重力
B.重力和空气阻力
C.重力和手的推力
D.重力、空气阻力和手的推力
17.如图所示,一小球正在斜坡上向下滚动,请画出小球在斜坡上受到重力的示意图
18.在“探究重力与质量的关系”的实验中:
(1)测量物体重力前,除了观察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和分度值外,还应将弹簧测力计在________方向调零
(2)测量物体重力时,应将物体挂在弹簧测力计下并让它处于_____状态,这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即拉力大小)就等于物体的重力
(3)实验小组的同学测量出了不同质量钩码所受重力的多组数据,其中一次测量时弹簧测力计指针位置如图所示,其读数为_____N.
(4)实验小组的小虹同学提出:“还可以测量钩码以外的其他物体的质量和重力,将这些数据与钩码的数据放到一起来寻找规律.”而同组的小宇同学不赞同,他认为“必须全部用钩码的重力与质量的数据来寻找规律”你认为_____同学的观点是正确的
答案
D
B
重力 地球
C
90 150
略
D
几何中心 球心 中点 不一定 圆环
C
B
中间 高
12.弹簧测力计 略 作出G--m图象,若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则说明二者成正比;或算出重力G与质量m的比值,若为一定值,则说明二者成正比
13. 2.2g
14.大于 失重 蹦极
15.B
16.B
17.略
18.竖直 静止 1.8 小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