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阿长与<山海经>》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重点语句的含义,把握文章的思想感情。
2.学习选取典型事例表现人物性格的手法,品味细节描写。
3.感悟作者对长妈妈的真切怀念之情。
【教学重难点】
1.选取典型事例生动、传神地表现人物性格,研读重点语段和细节描写。
2.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课时安排】二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
在鲁迅的童年生活中,长妈妈是个很有影响的人物。她讲的美女蛇的故事神秘莫测,给百草园蒙上一层神秘的面纱。那么,长妈妈是个什么样的人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鲁迅先生的散文《阿长与〈山海经〉》。
二、作者简介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集《朝花夕拾》。
三、进入文本
整体感知,把握文意。
1.感知人物。
根据你对课文的理解,用“阿长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说话,可以从人物外貌、身份、细节、性格等方面说。
学生可能有以下的理解:
阿长是一个黄胖而矮的人;
阿长是一个不注意姓名的人;
阿长是一个喜欢切切察察的人;
阿长是一个不许我走动的人;
阿长是一个迷信的人;
阿长是一个善良的人;
阿长是一个具有伟大神力的人;
……
2.感知事件。
课文围绕阿长写了哪些事情,重点写的是什么
文章先介绍了人们对长妈妈的称呼,称呼的由来和她的外貌特点,以及她的一些不好的习惯。如写她喜欢“切切察察”、喜欢“告状”、睡觉爱摆“大”字等;接着写她懂得的许多“我听不耐烦”的规矩。比如元旦、除夕吃福橘、人死了要说“老掉了”等;最后写了长妈妈为“我”买《山海经》的事,而且叙述得很详细,是课文记叙的重点。
3.感知情感。
跳读课文,找出文中表示作者对阿长情感的词语。感受这些词语表达了作者对阿长的什么感情?
4.交流对话。
话题一:你喜欢长妈妈吗 为什么
话题二:作者先后两次提到对阿长的“敬意”,两次"敬意”有何不同
四、课外作业
1.朗读课本。
2.与父母交谈昔日的情感故事。
第二课时
一、品味语言
1.找出文中写得最细、最精彩的地方,用“__________________写得好,写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句式进行品析。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精彩细节:她“低声絮说些什么事,还竖起第二个手指,在空中上下摇动,或者点着对手或自己的鼻尖”;第二天“我”醒来时,她“一把将我按住”、 “惶急地看着我”、 “又有所要求似的,摇着我的肩”,在“我”道了"恭喜”之后,她“十分喜欢似的,笑将起来”,将福橘“塞”在“我”嘴里……
2.就你喜欢的语段,有感情地朗读。
3.文中哪句话直接抒发了作者对长妈妈的怀念 谈谈你对这句话的认识。
二、美点探寻
教师组织学生分组探究作品的不朽魅力,然后各组选一名代表发言。
学生可能从以下几个方面归纳:
1.性格刻画方面。
2.细节描写方面。
3.情感抒发方面。
4.文章写实方面。
5.详略处理方面。
……
教师对学生归纳只要符合本文的特点,即给予肯定。
三、链接生活
我们的身边有许许多多真实而普通的人,请试举几例,谈谈你对他(她)的新认识。
四、课外作业
1.阅读《朝花夕拾》,把你喜欢的文章讲给大家听。
2.对你所熟悉的人物,捕捉他(她)生活中的某个片断进行描写,要求写出人物特有的性格,字数不少于300字。
【资料宝藏】
1.《阿长:一个艺术形象》(段崇轩)
1926年初春的鲁迅,正是“运交华盖”的时候,写下了《阿长与〈山海经〉》。先是头年秋天肺病复发,几次住院治疗,拖延数月之久;再是投身北师大青年学生的进步学潮,与北洋军阀政府作着艰苦的斗争;还有同教育总长章士钊打官司一事,虽然获得胜诉,但把心情搞得很坏……正如鲁迅在1925年年底《〈华盖集〉题记》中说的,他这一年屡遭军阀官僚、帮闲文人的围攻迫害,过着一种"悲苦愤激”的日子。尽管鲁迅没有妥协、休战,但内心的疲惫、烦躁、悲观却像洪水一样泛滥、暴涨。为了在“纷扰中寻出一点闲静来”,为了逃避精神上的重压和悲观,他从1926年的2月开始创作系列散文《旧事重提》。第一篇是《狗·鼠·猫》,第二篇就是《阿长与〈山海经〉》。既然是一种逃避式的怀旧,那就不需要绷紧神经,横刀立马,而需要沉下心来,回到过去,重新唤起和体验儿时的那些人和事。鲁迅不愧是一位杰出的艺术家,在战斗的间隙写下的这些怀旧散文,依然保持着艺术的纯粹性和丰富性。《阿长与〈山海经〉》只有3400字,但它的生活内涵却是广阔的,作者的人生体验也是深远的。
在塑造人物上,散文与小说有着很大的不同。小说可以通过较大的篇幅和较复杂的情节结构,展示人物的性格发展过程,凸现人物性格的各个侧面,乃至揭示丰富多姿的心灵世界。而散文因为篇幅的短小和它内在格局的单一性,只能选择典型的情节和细节,展示人物性格中的那些“闪光点”,“以一斑窥全豹”,从而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因此,一般地讲,小说的人物是写实的、多面的、立体的,有点像工笔细描的西洋油画;而散文的人物是写意的、单纯的、浓缩的,有点像重神不重形的写意画。阿长在鲁迅的少年生活中,是一个很重要的人物,是看护、带领鲁迅的保姆。应该说,在鲁迅的记忆中,阿长的故事很多,但鲁迅写这篇散文,却没有堆砌材料,而是精选了几个极富表现力的情节和细节,集中展示了阿长作为一个女佣人在周家的位置和她淳朴、热心、粗俗、迷信的性格特征,表现了鲁迅对她深厚而复杂的思想感情。阿长是一个极普通的佣人,但她对作者"我”的影响却是深刻的,留下了不可磨灭的记忆。"我”正是从阿长身上看到了底层人民的可贵精神和品格,使我在“运交华盖”的时候,感受到了一种来自童年的、社会底层的力量和慰藉。
“长妈妈,已经说过,是一个一向带领着我的女工,说得阔气一点,就是我的保姆。”作品一开头就用“长妈妈”起笔,可以说饱含了鲁迅的怀念和尊重之情。接下来的两个自然段,完全是围绕阿长的名字展开的,从名字切入,表现了阿长真实的社会地位和她在周家大院的重要地位。阿长在周家,只是一个带孩子的保姆,乡下人称“老妈子”,她的地位是卑贱的。她连名字也没有,她曾经说自己叫什么姑娘来着,但大家并没有在意,也没有记住。她沿用的只是在她之前的一个女工的名字。可见这“阿长”只是一个代号而已,一个佣人的代号。作者又从“阿长”这个名字,巧妙地转到她的长相描写上,说她“黄胖而矮”。地位卑贱,长相又丑,阿长的命运可真够惨了。可就是这样一个阿长,却在周家有着不一般的,无可替代的重要地位。为什么呢?作者也没有正面去写,只是从周家众人的称呼中含蓄地表现了出来。母亲和别的人都客气、尊敬地称阿长为“长妈妈”,祖母则直呼其名,称为“阿长”,在随意中表现出一种亲切。而童年的“我”呢?则把阿长当作母亲,唤为“长阿妈”和“阿妈”,几代人不同的称呼,充分地表现了阿长在周家的特殊地位。这使人不由地联想到《红楼梦》里贾府里的焦大。阿长何以在周家有如此重要的地位呢?作者没有说,但这正是让读者充分发挥想象的地方。也许是阿长在周家年代很长,劳苦功高?也许是阿长淳朴、勤劳、热心,深得周家上下的喜欢?作者的两段“名字的由来”,使我们联想到了很多。由小见大,迂回深入,这是鲁迅散文创作中的惯用手法。
但鲁迅并没有拔高、美化阿长,而是真实地刻画了阿长作为一个乡下妇女的局限和缺点。这些缺点也正是儿时的鲁迅不佩服她的地方。阿长的缺点有这样几个方面。首先是“喜欢切切察察,向人们低声絮说些什么事,还竖起第二个手指,在空中上下摇动,或者点着对手或自己的鼻尖。我的家里一有些小风波,不知怎的我总疑心和这‘切切察察'有些关系。”这是一段多么简洁、精彩、含蓄的描写,把阿长的缺点神态活灵活现地写了出来。阿长喜欢“切切察察”,表现了她的热心、爱管闲事,以及在周家的地位,但也反映了她的曲意逢迎和有心计。鲁迅自小就是一个正直、坦率的人,他当然"最讨厌”阿长的这种性格。其次是阿长对鲁迅的管束太多、太严,这自然是阿长认真负责、小心谨慎的一面,但也反映了她的无知,不懂得给孩子以必要的自由,更好地发展他的天性。还有她睡觉时的丑相以及对小主人的挤兑,这自然是乡下佣人的一种粗俗了。而最让鲁迅不耐烦的是阿长知道很多规矩,还要让小主人去遵守。譬如过年时的说吉言、吃福橘,譬如吃饭时必须把落在地上的饭粒拣起来,譬如不可钻过晒裤子的竹竿底下……鲁迅从小就喜欢自由、蔑视清规戒律,却恰恰遇到了这样一个思想守旧、循规蹈矩的老妈子,他对阿长的“不耐烦”也就是必然的了。鲁迅感激阿长的养育之恩,从她的身上看到了下层民众的可贵品格,但他同时也洞察到了她身上那种根深蒂固的局限和缺点,把它真实地揭示出来,塑造了一个活生生地底层妇女的形象。
从“然而我有一时也对她发生过空前的敬意”开始,鲁迅写了阿长正面的性格品格,这是全文的重心所在。但鲁迅最初对阿长的敬意源于什么呢?源于童年鲁迅对阿长"神力”的敬仰。而阿长的“神力”,就是在“长毛”的逼迫下,脱掉裤子站在城墙上,抵御官兵的大炮。阿长给鲁迅讲的太平天国以及女人的故事,纯系没有是非观念、荒唐可笑的传说,但却把天真的鲁迅给吸引了、震慑了,让小小的鲁迅感到"意外”、"惊异”,觉得阿长是那样"神奇”,有一种"伟大的神力”,不能不产生"特别的敬意”。这是一段充满了幽默感的描写,鲁迅回忆儿时的那种天真、好奇,也一定会哑然失笑吧?但当时他对长妈妈的佩服和敬意,也就是从这些传说故事开始的。而真正使鲁迅对阿长产生感激和敬意的,是阿长给他买到了《山海经》。这是一部鲁迅渴望已久的神话传说图画书,但一直难以得到,大字不识的阿长却急小主人所急,想小主人所想,设法买回了《山海经》,这不能不让鲁迅感到意外、惊喜!"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惊起来”。"这又使我产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阿长不识字,错把"山海经”听成"三哼经”,她一定为买这几本小书下过不小的辛苦,她对小主人的热心、忠诚,通过这件事表现得十分充分。而正是这个偶然的事件,不仅满足了鲁迅的愿望,同时激发了鲁迅大量买书的热情,特别是作为少年鲁迅的一部文艺启蒙书,对他以后的创作产生过深刻的影响。这正是鲁迅对长妈妈念念不忘,几次在作品中写到她,对她充满了感激、怀念、敬意的原因所在。至此,一个有点粗俗、迷信、守旧,但却善良、热心、忠厚、真诚的阿长的形象就完成了。
作品的最后两段,表现了鲁迅对长妈妈的怀念、内疚、祝愿之情。在鲁迅的人生历程中,长妈妈曾起过那样重要的作用,但他竟不知道她的姓名和经历,这是多么叫人内疚的事情,他所能做的,只有祈祷仁厚的地母,安息阿妈的灵魂。鲁迅对阿长的深沉感情在这里表现得深切感人。
(《语文教学通讯》2001年第2期)
2.《阿长与〈山海经〉》解读 (杜苏)
初读鲁迅先生的《阿长与〈山海经〉》,常不免疑惑,文章不就是在回忆童年与长妈妈相处的点滴往事以寄托怀念之情吗,干嘛不就用《回忆阿长》等一类的题目,为什么要用“阿长与《山海经》”呢 然细品后却恍然大悟,《山海经》正是文章的动情点,也正是作者情思的触发点。正因为《山海经》,长妈妈才会让鲁迅先生如此感激和怀念。
长妈妈买来《山海经》,最先带给少年鲁迅的是强烈的“震悚”和无比的"敬意”。何以如此呢 且让我们先来看一看长妈妈与《山海经》间的巨大反差。
长妈妈何许人也 是"我”家一个姓名都不太为人所知的保姆。她喜“切切察察”,常有惹事生非之嫌;她“不许我走动”,动辄告我的状;她夏天在床上好摆“大”字,挤得“我”无法翻身;她规矩烦琐,有时啰嗦迂腐得让人心烦;她神秘而严肃地讲有关“长毛”的故事,真是天真愚昧得可笑。这就是长妈妈,“我”家一个一向带领着“我”的有着许多繁文缛节的“不大让我佩服”的女工而已,她目不识丁,当然对《山海经》一无所知,她甚至连《山海经》的名字都还说不准呢。
而《山海经》,是“我”从一个家中藏书甚富的远房叔祖那儿听说的有着许多奇异图画的绘图书,在“我”的心目中,它应是学者类的人方才懂得的。它让“我”渴慕至极却又无计得到:叔祖的疏懒不好力逼,别人不以为意而“不肯真实回答”,自己想买却没有好机会,阿长来问了她却又“并非学者”。《山海经》对当时的“我”来说,是一桩多么无可奈何的少年心事啊!
如此《山海经》,那样的阿长,相距何其遥远!
然而有一天,阿长与《山海经》,这毫不相干的两者突然统一地呈现在了“我”的面前,怎不令少年的“我” “震悚”而产生“敬意”呢 “她确有伟大的神力”,这油然而生的钦佩与敬重固然带有少年的稚气与天真,但它不更能令人刻骨铭心吗
长妈妈何以能如此 何以能悄无声息地就给“我”买来了别人不肯买或不能买的《山海经》呢 她真是有“伟大的神力” 这“伟大的神力”具体的又是什么呢 我们可以肯定地说,长妈妈买《山海经》,一定没想过这几本书会给“我”什么教益或影响之类的“深沉”问题,但它一定想过这几本书会给“我”带来怎样的惊喜和欢悦。因为它只是凭她的细心体察到“我”想要,然后凭她的善良、纯朴和热心要尽自己所能地去满足孩子这个正当的、小小的心愿。在她的意识中,买《山海经》与元旦逼“我”吃福橘、“不许我走动”等并无本质的区别,因为一切为着孩子。她一直就是这样用自己的方式在教化、规范和影响着孩子,用善良、纯朴和真诚的爱心在呵护着孩子。至于夏天在床上摆“大”字的不雅、讲“长毛”故事的愚妄等,那正是作为一个乡下妇女的阿长、作为一个封建社会下层劳动者的阿长的真实,这就是一个活生生的阿长。她既有缺点,也定会有优点。而正是她这难能可贵的善良、纯朴、率真和热心,使反差巨大的“阿长”与“《山海经》”和谐地统一在一起,使买《山海经》的阿长与礼节烦琐的阿长融为一体,使不拘小节的阿长与细心体贴的阿长合二为一。
由以上分析,我们再回到散文的题目《阿长与〈山海经〉》,我们是否可以这样理解:题目本身就向我们暗示了二者间的反差与和谐。这“反差”让鲁迅先生震悚和敬重,这份“和谐”让先生感动而永难忘怀,于是在温馨的回忆中提笔满怀深情地写下了《阿长与〈山海经〉》。
(语文天地网·中学教师)
3.阿长与《山海经》中的几个问题 (郭壮)
隐鼠是怎样被“谋杀”的
文中数次提到因隐鼠被谋杀而怨恨阿长,那么,隐鼠到底是如何被杀的?课下注释及教参均未注明。其实,鲁迅散文集《朝花夕拾》中的第一篇《狗·猫·鼠》对此有详细记述。隐鼠只有拇指那么大,也不很畏惧人,满屋乱跑。“我”非常喜欢。正月十日夜,“我”想看“老鼠成亲”,等了半夜,也没看见穿着“红衫绿裤”的成亲仪仗,“仍然只看见几个光着身子的隐鼠在地面游行,不像正在办喜事。”“我”十岁上下的时候,发现过一只被蛇咬伤的隐鼠,把它放在纸盒子里,第二天就复原,但是不逃走。“放在地上,也时时跑到人面前来,而且缘腿而上,一直爬到膝髁。放在饭桌上,便捡吃些菜渣,舐舐碗沿;放在我的书桌上,则从容地游行,看见砚台便舐吃了研着的墨汁。一两个月之后,隐鼠失踪了,我忽然感到寂寞,若有所失地等了很久。阿长看我等得太苦,就告诉我说,隐鼠是昨天晚上被猫吃了.于是有大半年,“我”与猫为敌。这之后”我竟偶然得到一个意外的消息:那隐鼠其实并非被猫所害,倒是它沿着长妈妈的腿要爬上去,被她一脚踏死了。于是“我”就开始憎恶她了。
愚昧与麻木--阿长形象分析
阿长在鲁迅作品中曾数次提到,《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曾给“我”讲过美女蛇的故事的就是这位长妈妈。本文是专写阿长的。是一个孩子眼里的保姆。她没有真正属于自己的姓名和经历,(没有姓名这一点和“大堰河”很相似)没有美丽的外貌,甚至完全可以说相貌丑陋,即使品德方面也乏善可陈,“喜欢切切察察”,而作者记述更多的却是她头脑中的混沌一片的向往、信念、忌讳。详细记述了她元旦如何热切地期盼着一声孩子的祝福,这样就能带来一年的“顺顺流流”;她所谓的“长毛”不但有洪秀全而且包括所有的土匪强盗,她怕的就是他们杀人;她尤其相信,只要自己这样的女人脱下裤子就可以使大炮放不出来。--总之,她脑子里充满着愚昧和麻木的思想。阿长一点都不可爱。但正是她这些麻木的思想,混沌一片的向往、信念、忌讳,既属于那个时代,又属于整个历史;既属于她个人,又属于旧时代所有的妇女。即使是唯一给“我”留下温馨回忆的买《山海经》那件事,阿长也是在懵懂无知中做的,因为她根本不知道《山海经》是本什么书,在她嘴里《山海经》变成了《三哼经》。鲁迅写《阿Q正传》说“要画出这沉默的国民的魂灵来”,这里塑造的阿长形象同样是要画出国民的魂灵。祥林嫂用多年的积蓄捐门槛来消解本不存在的罪孽,阿长要借一声孩子的祝愿和一个福橘来求得渺茫的幸福,二者同是愚昧和麻木。还有她的名目繁多的禁忌、她的对长毛的恐惧,都属此类。尤其麻木到极点的是她竟然相信“自己的伟大的神力”可以使"“大炮放不出来”,男权社会的性禁忌得出的荒唐结论竟然使女人也深信不疑,这种可悲的局面怎能不叫人惊心动魄呢 鲁迅笔下的阿长形象既不是魔鬼也不是天使,而是一个真实的人,一个不幸、麻木、善良的女人,一个特定时代的下层妇女的代表。过去的分析多强调其朴实善良的一面,认为作者对她寄予了充分的赞扬,这偏离了作品的主旨。
“哀”与“爱”--阿长的情感态度
怀人文章多易流于浪漫,把自己所敬所爱的人写得像天使,把自己所厌所憎者写得像魔鬼。虽然态度鲜明,但过多地染上了作者的主观色彩,进而失去了真实,也就失去了认识价值。全文毫无浪漫情调,所有的只是真实、惊心动魄的真实。同样是写自己的保姆,艾青的长诗《大堰河一一我的保姆》和鲁迅此篇写作态度,文章意蕴截然不同。艾诗激情奔涌,用充满感激、怀念的语言展示了大堰河的所有美德,为我们塑造了一个圣母形象;而鲁迅此文则用清醒的理智之光,照出一个可悲悯的愚妇。
鲁迅经常引用“嘉孺子而哀妇人”这样一句话。正是这一"哀”字代表了鲁迅对阿长的情感态度。此种“哀”情除了渗透在字里行间外,最集中地体现在文章最后两段,尤其是最后一段“仁厚黑暗的地母呵,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魂灵!”哀怜之情真可谓溢于言表了。
“哀”是"哀其不幸”,但这种不幸主要不是遭遇上的(年轻时就死了丈夫),而主要是心灵上的,是心灵上那种彻底的麻木、无知和愚弱。文章主体是写儿童心灵观照下的阿长,所以,对待阿长有因“谋杀了我的隐鼠”带来的“憎恶”;有因经常“切切察察”,"晚上的睡相”不好带来的“讨厌”;还有对她“神力”的“惊异”;更有为自己买来《山海经》后生出的“敬意”。不要简单地认为最后一个情节完成了对阿长情感态度的转变,是对阿长的歌颂,这样主题也许更鲜明些,但却背离了原文的主旨,是一种简单化,是明显的误读。“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别人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这里的“敬意”、 “神力”都和前文“脱下裤子可以使大炮放不出来”连在一起。仔细品味,这绝不是“赞颂”而是亦庄亦谐,寓谐于庄。应该说,这既是客观记述当时的儿童心理,又包涵不可否认的谐趣。所有这些情感都被一个“哀”字统率着,或者说,那些憎恶讨厌等情感都是儿童的、表面的,而“哀”(就是哀怜、悲悯)才是现实的、深层的。而这种"哀”中又含蕴着深厚的“爱”,但绝不是因敬而生,却是因怜而生,此种心态就像痴心的父母述说自己的傻儿子,就像孝顺的子女讲着自己痴呆的父母。
另一条隐线
鲁迅在《朝花夕拾·小引》中明确表示他是怀着温馨的情感回忆自己的童年的,这种“思乡的蛊惑” “也许要哄骗我一生,使我时时反顾”。在本文中也有许多细节显示了这一点。思乡又总是和童年的回忆连在一起,如《故乡》、《社戏》等。写童年,写童年时经历的种种人事,鲁迅总是以儿童作为观察的主体,写儿时的“我”看到的世界。此篇尤其涉及了许多儿时的感受,完成了对儿童心理的准确描摹,更体现了鲁迅对儿童命运的关切。当写到我的各种爱好感受的时候,观察的主体变而为被关照的客体。对小动物的喜爱,对玩具的向往,对神奇怪异事物的贪恋等等。尤其详细记述了得到《山海经》的过程及以后的影响。可以说在鲁迅的时代,儿童和妇女一样都是“被侮辱与被损害的”,儿童的各种正当要求不断受到干涉和压抑,如阿长对“我”心爱的隐鼠的“谋杀”(可以联想到《野草》中的《风筝》)、她灌输的种种忌讳即是此类。所以,鲁迅充满温情地回忆起那位“寂寞的” “和蔼的”老人,因为他竟“爱和孩子们往来”。阿长也是这样,虽然,她有种种可厌之处,但她毕竟无意中做了一件大好事,正是那几本《山海经》开启了一扇神奇的大门。如果说,鲁迅在百草园中发现了自然的奇妙,那么,正是这四本《山海经》使鲁迅感受到书的魅力,使后来出入于药店和质铺中的“我”还有画书可以作为心灵的安慰。鲁迅曾在许多文章中倡言要尊重儿童的正当权利和要求,要重视儿童教育,更多次慨叹中国的儿童没有好书读。“每看见小学生欢天喜地地看着一本粗拙的《儿童世界》之类,联想到别国的儿童用书的精美,自然要觉得中国儿童的可怜。但回忆起我和我的同窗小友的童年,却不能不以为他幸福,给我们的永逝的韶光一个悲哀的吊唁。”(《朝花夕拾·二十四孝图》)这实在是慨乎言之了。这无疑又是书中的一条隐线了。
4.写真事,诉真情--《阿长与〈山海经〉》导读(高爱华)
新的初中语文课本第三册选入了鲁迅先生的散文《阿长与〈山海经〉》一文。文章虽然写了一个保姆的形象。(从文中我们可以得知她不过是一位“一向带领我们的女工,说得阔气一点,就是我的保姆”)但却给我们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掩卷闭目,一个个性鲜明、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赫然眼前。同时也能感受到作者对长妈妈那真挚、深深的怀念之情。
是什么样的写作诀窍使文章能产生如此的魅力?细细品味文章至少有两点值得我们学习。那就是,一写真事;二是诉真情。
先看文章的叙事。
--开始先介绍了人们对长妈妈的称呼、称呼的由来。然后写她喜欢“切切察察”,而且还“竖起第二个手指,在空中上下摆动,或者点着别人或自己的鼻尖”的神情;喜欢到母亲那里去告我的状;夏天睡觉喜欢摆成“大”字。这些生活的琐屑虽写的简略,作者却抓住了一些重要的细节,活画出人物鲜明的个性特征--一个饶舌多事而又不拘小节的农村妇女形象。
接下来围绕长妈妈写了三件事,第一件写长妈妈懂得许多规矩的事。尤其突出了“元旦吃福橘”的事。这桩“我”认为"元旦劈头磨难”的事,却寄托着长妈妈对“我”的真诚的祝愿。她希望自己和孩子"一年到头,顺顺流流”。这许多的繁文缛节后面,是长妈妈一颗真诚、善良的心!“长毛”的故事看似可笑,作者虽然似用戏谑的笔调来写,可我想长妈妈的用意也无非是想吓唬吓唬"我”。(前文有“又不许我走动……就说我顽皮”)而第三件事则是文章的重点,我渴慕《山海经》而不得的时候,探家回来的长妈妈却给我带来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他却能够做成功。”这使我又产生了“新的敬意”。
纵观全文的叙事,作者没有采用“杂取种种,合成一个”的典型化手法,也没有把人物按“高大全”的形式来刻画。而选择的都是生活中的一些平常之事,更难得的是,作者并没有因为“感激”和“敬意”而集中选择"正面”的事。但这却丝毫不影响这位普通劳动妇女身上的美德。反而使长妈妈更加可亲可敬,也使我们觉得文章内容真实可信。
再看抒情。
文章没有集中的抒情段落,但字里行间洋溢着炽热的抒情气息。文章的感情基调明显是对长妈妈的怀念,但并没有因此回避“我”对她的反感和厌恶,甚至是憎恶。(当我知道是她谋害了我的隐鼠时)文章虽写于“我”的中年时期,相信对于长妈妈的行为"我”现在已经能够完全理解了,却仍真实再现了我当时(童年)的感受。使文章情真意浓。
古人就非常重视文章的真实性。“故文能宗径。体有六义:一则情深而不诡……三则事信而不诞……”(刘勰《文心雕龙》)。他们认为文章应该情真、理真、事真。否则,就如剪彩为花,刻纸为叶,不可能有生命的活力。奥地利著名小说家卡夫卡说过:“什么叫写作?写作就是把自己心中的一切敞开。直到不能再敞开为止。写作也就是绝对的坦白。没有丝毫的隐瞒,也就是把自己的整个身心都贯注在里面。” 鲁迅先生的《阿长与〈山海经〉》一文正是做到了写真事,诉真情,才使文章产生了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这对我们的写作有很大的教益的。
5.阿长和〈山海经〉》美点探析(郑文华)
抑扬错落的传情美。本文字里行间涌动着"我”对长妈妈深深的敬爱与怀念之情,但作者并没有一味地歌颂或赞美,而是将褒贬爱憎结合起来,写出对阿长的深挚感情。文章先写出对阿长的“憎恶”、 “讨厌”,写她“常喜欢切切察察”、睡觉时“挤得我没有余地翻身”、 “满肚子是麻烦的礼节”等,而后写她“常常对我讲'长毛',写“我”对她"伟大的神力”的“惊异”,"讨厌”之情为"特别的敬意”所取代;接下来,因她“谋取害了我的隐鼠”,"我”对她的“敬意”不由变成满含怨恨的“诘问”,而正当“复仇”时,又有了“我”对《山海经》的渴慕和阿长为“我”买来《山海经》,“怨恨”骤然化为"新的敬意”。这感情的曲折变化,最后自然归结为一声动情的呼唤:"仁厚黑暗的地母啊,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魂灵!”如九曲回肠的江水奔腾入海,作者对长妈妈的敬爱与怀念因此得到了尽情的宣泄,读罢让人不由得潸然落泪。
(2001年第7期《中学语文》)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