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02-22 12:46: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教七年级历史下册课时教案
学科: 历史 年级: 七年级 主备人: 审批:
课题
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课型
新授
周次
序号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唐朝建立、贞观之治、武则天的统治、开元 盛世等基本史实,为进一步学习和掌握唐朝的历史奠定基础。
教学重点
“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
教学难点
如何帮助学生对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等历史人物作出 恰当的评价。
—、复习提问
隋朝大运河开凿的目的、起始位置;
科举制创立的标志。
二、导入新课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多媒体播放影视剧《贞观长歌》片断。学生漫谈“你所熟悉的唐太宗是一位怎样的皇帝?”
师:大家刚才看到的是电视剧《贞观长歌》的片段,结合这个片段和自身的知识积累,哪位同学来谈一下“你所熟悉的唐太宗是一位怎样的皇帝?”
学生活动
师:在同学们眼中的唐太宗是一位怎样的君主,历史上真实的唐太宗是怎样的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唐太宗其人”
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唐太宗画像,简介唐太宗其人
唐太宗李世民,唐朝第二位皇帝,他是唐朝的开国皇帝李渊次子,善骑射,喜好读书文史,在反隋和唐朝统一的战争中功勋卓著,李渊曾为其加号“天策上将”,任尚书令。于公元626年7月2日通过历史上著名的“玄武门之变”夺得政权,走上皇帝之位,励精图治,成就了彪炳千古的治世佳话“贞观之治”。
教师总结:唐太宗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皇帝,他在位期间出现了政治清明、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贞观之治局面。
三、 讲授新课
(一)唐朝的建立与贞观之治
1.618年李渊称帝,建立唐朝,都城长安,李渊就是唐高祖。随后平 定了全国。
继唐高祖之后,626年,李世民即位,次年改年号贞观。李世民就 是唐太宗。
唐太宗吸取隋亡的教训,勤于政事,虚心纳谏,从善如流。广纳人才,知人善任。
唐朝时沿用并发展了隋朝的三省六部制、科举制(以进士科最为 主要),唐太宗重视文化教育,大力兴办学校。
在经济上,轻徭薄赋、发展生产。
6.击败东、西突厥,加强对西域的统治。
7.唐太宗时期,政治比较清明,经济进一步发展,国力增强,文教昌 盛,历史上称当时的统治为“贞观之治”。
“贞观之治”是本课的重点,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唐太宗开明的治国思想;二是唐太宗治国的政策和措施;三是治世局面的形成。
女皇帝武则天
唐太宗的儿子高宗多病,皇后武则天掌权,高宗死后,武则天做了 皇帝,改国号为周。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武则天统治措施:打击敌对的官僚贵族,大力发展科举制,创立殿 试制度;继续推行唐太宗以来减轻人民负担的政策和措施、重视发展生 产;还破格提拔许多有才能的人。
武则天在位期间,社会经济得以持续发展,人口持续增长,边疆得 到巩固和开拓,这为后来的“开元盛世”局面的出现奠定了基础。(郭沫若这样评价她“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教师引导学生完成讨论:你怎样评价武则天这个人物?
学生分小组讨论交流然后回答。
(三)开元盛世
唐玄宗励精图治,任用姚崇、宋璟为相。整顿吏治,发展经济,改革 税制,注重文教,编修经籍。
唐玄宗统治前期,政治比较稳定,经济繁荣发展,唐朝进人鼎盛时 期,这个时期的年号叫开元,史称“开元盛世”。
学生讨论归纳:唐玄宗和唐太宗有哪些相同的地方?
政治上(开元之治):唐玄宗即位后,励精图治,他采取的措施有: 任用贤能(如熟悉吏治、富有改革精神的姚崇等人当宰相);整顿地方吏 治;崇尚节俭。这些措施,使开元年间政局为之一新,史称“开元盛世”。
他们都善于任用贤才,重视吏治,注意“戒奢从简”,使政治较清 明,经济有发展,出现了封建社会里著名的“治世”——“贞观之治”和“开 元盛世
教师小结: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都推行了比较开明的政治经济措 施,促进唐朝的繁荣强盛,对他们的统治应给予肯定。
四、课堂小结
唐朝前期处于繁荣阶段,是我国历史上少有的封建盛世时期。唐太 宗统治时期,他吸取了隋朝灭亡的教训,任用贤臣,善于听取大臣们的批 评和意见,从而形成了 “贞观之治”的局面,为以后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之后的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她继承了唐太宗时期的一些 政策,下令奖励农桑,发展农业生产。还重用有才能的人做官,社会经济 继续发展。武则天的统治,上承唐太宗的“贞观之治”,下启唐玄宗的“开 元盛世”,唐玄宗统治前期,唐朝达到了全盛时期。
五、巩固练习
一、选择题
1、敢于直言,向唐太宗进谏200多次的大臣是( )
A、房玄龄 B、杜如晦 C、魏征 D、姚崇
2、下面有关“贞观之治”出现原因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唐太宗吸收隋亡的教训,轻徭薄赋减轻人民负担
B、唐太宗注意任用贤才和虚心纳谏
C、皇帝要勤于政事,大臣要廉洁奉公
D、人口大幅度增长
3、毛泽东的诗词《沁园春·雪》中有“唐宗宋祖”之句,“唐宗”指的是(  )
A、唐太宗 B、唐玄宗 C、唐高祖 D、唐高宗
二、材料题???
材料一: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材料二: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联独爱如一。
材料三: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
(1)这几句话出自哪一位皇帝之口?
(2)材料一是什么意思?说明他认识到什么问题?如果你现在是一位国家公务员,你觉得从材料中可以获得什么启示指导自己的工作?
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