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5课三大改造(共1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5课三大改造(共17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02-22 13:19: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7张PPT)

第5课 三 大 改 造

农业、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
1.农业合作化运动
(1)开展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必要性
①土地改革后的农业实行__________,难以解决______问题,难以抵御__________,也不能使用先进的________农具。
②农业发展的落后使农产品满足不了国家____________的需要。
③农民也有进行互助合作的要求。
分散经营
水利
自然灾害
机械化
工业化建设
(2)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开展
基本形式:_________________。
三个阶段:农业互助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开始时的工作原则:___________,通过典型示范逐步推广。
高潮:______年掀起农业合作化高潮。
完成时间:1956年。
2.手工业合作化运动:
1956年,90%以上的个体手工业者参加了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1955
农业生产合作社

自愿互利
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背景
(2)方式
(3)结果
农业合作化运动的推动
建立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1956年,90%以上的个体手工业者参加了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手工业者踊跃报名入社
材料:
许多木器手工业者看了合作社的锯板机,都看了又看,舍不得离开。他们说,一部锯板机可抵40个锯木匠的劳动,这在个体分散生产的情况下,即使不吃饭也要积上十七八年收入,才能买上一部。真是“想想合作实在好,个体分散办不到,组织起来乐道道,机器生产效率高。”

手工业者组织的木器生产合作社
想一想材料中反映手工业合作社有哪些优越性?

1.改变了个体经济的分散性和落后性,提高了生产效率高。
2.调动了他们的生产积极性
3.为工业化的开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党和政府对个体农业和手工业的改造,采取了积极发展、稳步前进的方针,实行自愿互利的原则,走合作化道路。之所以如此,是由我国的国情所决定的。
这个做法一方面保证了社会主义改造的顺利进行,改变了个体经济的分散性和落后性;另一方面也能够得到广大农民和手工业者的支持,从而调动了他们的生产积极性,为工业化的开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团结合作促发展
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

民族资产阶级在革命的过程中作出过很大的贡献,财产没收显然有失公允,可不没收,他们又存在剥削,有一些资本家不顾国家和民众利益,甚至采取不法手段,严重扰乱经济秩序,显然与社会主义不相吻合。
怎么办?
公私合营:
企业
国家所有(公有)
资本家所有(私有)

合作

赎买

赎买的政策:
在全行业公私合营以后,采取定息制度:十年内每年由国家按照企业合营时核定的私股额发给股息,年息为5%,同时对资方从业人员保留高薪,这一方式减少资产阶级对社会主义改造的阻力,便于使资本家成为一个自食其力的劳动者,有利于将资产阶级的生产资料收归国有。

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
时间 20年代-解放前
设备 陈旧
劳动条件 差
管理制度 资本主义剥削制度
工人积极性不高 不高
产量 不到设计能力的90%(不高)
材料二:随着大规模经济建设的开展,个体经济和私营资本主义工商业愈来愈不适应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不仅工业资本比重小,而且缺乏重工业的基础,依靠它本身的力量无法有力地推进工业化的发展。
材料三:在国家的领导和支持下,经过公私合营,企业克服生产任务和原材料不足等困难,在资金、技术、设备等方面获得巨大的帮助,规模扩大,销售额上升,逐渐发展成社主义公有制企业。
探究活动:“我劝股东来合营”
提示:根据所学的知识,结合下列材料,从私营企业当时经营状况、社会发展趋势、合营政策的合理性、未来企业发展等角度思考
材料一:右面表格为上海水泥厂公私合营前的生产状况。
探究活动:“我劝股东来合营”
1956 年掀起全行业公私合营的高潮
1、企业经营不利,公私合营是大势所趋。
2、合营后,公方居领导地位,私方有职有权
3、赎买政策,和平过渡
4、合营后,企业发展有规划,有优势。

1956年实现公私合营后,“鼎丰真”获得了壮大与发展,成立了“鼎丰真”食品店。











你还知道哪些历经改造发展至今的中华老字号?
公私合营后,同仁堂企业面貌大改观。1959年比1948年,产值由16万元增加到1251.9万元,增长78.3倍,2018年实现净利润超百亿
三大改造 (1953-1956)
内容
形式
生产资料的变化
实质
意义
农业生产合作社
生产资料由私有转化为公有制
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生产资料由私有转化为公有制
公私合营创举赎买
生产资料由私有转化为公有制
社会主义制度建立(1956)
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
农业
手工业
资本主义工商业

①1840年,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后,中国由封建社会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②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标志着新中国成立,中国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进入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中国现代史的开端;
③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把生产资料私有制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中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即社会主义社会)。
中国的社会性质在近现代发生了哪三次变化?
想一想

青春勇担当,同心共筑中国梦
2018年10月24日港珠澳大桥建成通车,全球最具挑战的跨海项目。
2017年6月19日神威太湖之光第三次获评“全球最快超级计算机”,由此实现“三连冠”
相关链接
时间 20年代—解放前 实行公私合营后
设备 陈旧 陈旧
劳动条件 差 改善了劳保条件
管理制度 资本主义剥削制度 改善了管理制度
工人积极性 不高 充分发挥
产量 不到设计能力的90% 超过设计能力的40%
上海水泥厂
个别企业的公私合营,是在私营企业中增加公股,国家派驻干部(公方代表)负责企业的经营管理。由此引起企业生产关系在多方面发生深刻变化:
辩论赛
甲方:国家代表 观点:劝说资本家合营(理由要充分)
乙方:资本家 观点:不想合营 (理由要充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