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浙江省高中生物课堂教学评比课件 种群的增长方式(郑超)

文档属性

名称 2010年浙江省高中生物课堂教学评比课件 种群的增长方式(郑超)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6.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科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0-10-10 00:28:00

文档简介

(共11张PPT)
种群的增长方式
杭州市余杭高级中学
郑超
需要解决的问题
1、如何使发酵罐内的酵母菌更多?
2、如何更快达到酵母菌的最大数量?
工业发酵罐
A
B
每3小时换
一次培养液
不换培养液
棉塞
每天相同时间取样,利用血球计数板进行细胞计数,记录数据如下:
Ⅰ.实验目的:探究不同培养条件下酵母菌种群的增长方式
Ⅰ.实验目的
Ⅱ.实验步骤:A、B两个锥形瓶中分别加入10mL培养液,接种等量的酵母菌,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
Ⅱ.实验步骤
时间(天) 0 1 2 3 4 5 6 7
酵母菌数
(105mL-1) A组 6 18 53 152 451 … … …
B组 6 17 46 99 143 175 191 191
Ⅲ .实验结果
1.绘制A、B组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曲线
Ⅳ.数据处理与分析
A组
B组
J形
S形
K
酵母菌数量(105mL-1)
酵母菌数量(105mL-1)
时间(天)
时间(天)
时间(天) 0 1 2 3 4 5 6 7
酵母菌数
(105mL-1) A组 6 18 53 152 451 … … …
B组 6 17 46 99 143 175 191 191
2.画出A、B组每天的增长速率的变化曲线,分析增长速率变化的原因。
A组增长速率(105mL-1·d-1)
第1天 第2天 第3天 第4天
12 35 99 299
B组增长速率(105mL-1·d-1)
第1天 第2天 第3天 第4天 第5天 第6天 第7天
11 29 53 44 32 16 0
K/2
生殖数量
死亡
数量
生殖数量
死亡
数量
Ⅳ.数据处理与分析
增长速率=单位时间生殖数-死亡数
增长速率=
增长量
时间
14
A组
B组
K
K/2
Ⅳ.数据处理与分析
时间(天) 0 1 2 3 4 5 6 7
酵母菌数
(105mL-1) A组 6 18 53 152 451 … … …
B组 6 17 46 99 143 175 191 191
J形
3.画出A、B组每天的增长率的变化曲线,分析增长率变化的原因。
S形
A组增长率
第1天 第2天 第3天 第4天
2.0 1.9 1.9 2.0
B组增长率
第1天 第2天 第3天 第4天 第5天 第6天 第7天
1.8 1.7 1.2 0.4 0.2 0.1 0.0
出生率
死亡率
死亡率
出生率
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增长率=
增长量
初始总量
J形
K
K/2
S形
种群数量
生殖数量
死亡数量
出生率
死亡率
死亡率
出生率
增长率
增长速率
Ⅳ.数据处理与分析
生殖数量
死亡
数量
指数
增长
Nt=N0·λt
λ(倍数)=增长率+1
29
反馈练习
如图为两种生物种群数量变化的曲线,以下说法错误的是(多选)
A.甲曲线的增长方式无K值,无种内斗争,增长率始终不变
B.按乙曲线增长的种群,b点 时的增长率最大
C.甲乙曲线之间的阴影部分表 示影响种群增长的环境阻力, 在a点时达到最大
D.在b点时捕捞鱼类最易获得最大日捕捞量
BD
增长速率最大
持续捕捞量
32
1、如何使发酵罐内的酵母菌更多?
2、如何更快达到酵母菌的最大数量?
搅拌器
加料口
放料口
冷却水
进口
冷却水
出口
通气口
排气口
培养基
pH检测
及控制器
工业发酵罐
K值更大?
K值?
K
K/2
S形
A
B
接种一定量菌种
37
反馈练习
如图为两种生物种群数量变化的曲线,以下说法正确的是(多选)
A. 培养酵母菌,a点时突变产生对营养物质的需求量减少的新菌株,种群数量变化如甲曲线
B. 培养酵母菌,a点时突变产生能利用代谢废物的新菌株,种群数量变化如乙曲线
C. 可以通过建立自然保护区,使 金丝猴种群数量增加如甲曲线
D. 向鼠害严重的草原投放灭鼠药, 能使鼠群数量下降如乙曲线
AC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