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食盐和水泥
【教学内容】青岛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六课《食盐和水泥》。
【教学目标】
1.能用简单的器材做简单的观察实验,探究物质的变化,并作实验记录。
2.愿意合作与交流;乐于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改善生活;意识到科学技术会给人类带来好处,也可能会产生负面影响。
3.认识物质的变化有的可逆,有的不可逆;认识可逆变化与不可逆变化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物质的可逆变化和不可逆变化。?
教学难点:探究可逆变化和不可逆变化的过程。。
【教具、学具】
学生准备:杯子、玻璃棒、食盐、火柴、水泥、盘子、小勺、锤子、水泥等。
教师准备:铁架台(带铁圈)、石棉网、酒精灯、实验记录卡、水泥块、课件。
【教学过程】
创设情景,提出问题。(2分钟)
(出示食盐和水泥)食盐和水泥是我们比较熟悉的两种物质,谁来说一说它们的形态特点?(食盐是颗粒状的,颗粒有大有小;水泥是粉末状的。)
那么食盐和水泥除了这些特性外,还有没有其他特性呢?今天我们就来探究这两种物质。板书课题:食盐和水泥
二、小组学习,自主探究(15分钟)
(一)猜想假设。
1. 请同学们猜想一下食盐和水泥在水中会有什么变化?它们还能变回原来的样子吗?
2.小组交流把猜想填入下表。
名称 我的猜想 能否还原
食盐
水泥
(二)制定方案。
1.学生分组讨论实验方案。
2.集体汇报交流、补充方案,然后课件出示完整的实验方案。
探究食盐组方案:
(1)取适量食盐放入水中,用玻璃棒搅拌,让食盐完全溶解,进行观察。
(2)取部分食盐溶液放入蒸发皿,用酒精灯加热,观察现象。
探究水泥小组方案:
(1)取适量水泥在盘子里,加水搅拌,观察现象。
(2)用酒精灯加热水泥浆,观察现象。
(3)取部分凝固的水泥块,用锤头敲碎,加水搅拌,看能不能和成水泥浆。
(三)实施探究,教师巡视指导。
1.教师提示学生看一下各小组桌子上的实验用品是否齐全。
2.让学生说一说在实验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3.学生分组按自己的方案完成实验。学生边实验边记录。
实验记录卡
物体名称 实验方法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食盐
水泥
三、汇报交流,评价质疑。(10分钟)
1.展示实验记录卡,分组汇报,全班交流。
(1)通过实验,食盐发生了什么变化?
学生汇报:把食盐放在水中,用玻璃棒搅拌,食盐在水中溶解了,看不到了。
把食盐水加热,在坩埚上可以清晰地看到已经析出的食盐颗粒。
(2)通过实验,水泥发生了什么变化?
学生汇报交流:把水泥和水混合,水泥凝固,凝固的水泥不能恢复原状。
(3)分析比较,通过刚才的实验,食盐的变化和水泥的变化有什么不同?
学生讨论后汇报,教师板书:能恢复原状 不能恢复原状。
2.认识其他物质的变化。
(1)想一想,生活中还有类似的变化吗?学生自由回答后,出示“水的变化”和“玻璃的变化”图片。按箭头的方向观察水和玻璃有哪些变化?
学生观察讨论后汇报结果:
第一幅图: 水一水蒸气一雨或雪一水
第二幅图: 碎玻璃一熔融状态的玻璃一玻璃制品
(2)课件出示教材中五种物质变化图。
谁来说说这都是哪些物质的变化?
这些物质的变化与前两幅图片的变化有什么不同?
学生小组讨论并汇报:花生到花生油的变化、种子发芽的变化、西瓜到西瓜汁的变化、泥土到砖块的变化、树到椅子的变化,这些变化都不能恢复到原来的样子了。
(处理方式:让学生充分交流,表达自己的发现,认真倾听他人的观点,互相纠正补充。)
四.总结概括,抽象提升。(5分钟)
下面我们来看看前面讲过的这些物质的变化,看看哪些变化有相同点?
(引导学生从能否恢复物质原状的角度来分析,寻找物质变化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你认为这些物质的变化可以分为几大类?怎么分?
(学生讨论后全班交流,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互相补充。)
教师引导学生共同总结:
像食盐、水和玻璃等物质发生变化后,通过一定的方式可以恢复原状的,这种变化叫可逆变化;(板书:可逆变化)
像水泥、木头、种子等物质发生变化后不能恢复原状了,这种变化叫不可逆变化。(板书:不可逆变化)
五、巩固应用,拓展提高(8分钟)
1.你能再举几种现实生活中观察到的可逆变化和不可逆变化的例子吗?
2.物质变化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1)学生讨论18页三幅图片:森林大火、污染的水域、废品收购站是可逆变化还是不可逆变化?(课件出示图片)
(2)讨论、交流可逆变化和不可逆变化的利弊。
3.课堂总结。
同学们,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学生说)今天我们学习了物质的可逆变化和不可逆变化,对于一些可逆变化的物质我们应该怎样充分利用,实现它的再生?对于不可逆的物质怎样减少损失?大家可以结合生活实际进行调查,下节课我们一起分享你的调查成果。这节课上到这儿,下课!
【板书设计】
6.食盐和水泥
可恢复原来形态的变化
可逆变化:水、食盐、玻璃等。
是否可以恢复原状(是否可逆)
物质的变化
有利也有弊 不可恢复原来形态的变化
不可逆变化:花生出芽、西瓜变西瓜汁、树到椅子等。
【使用说明】
1.教学反思。回味课堂,我感觉亮点之处有:
科学课中的实验是孩子最喜爱的活动。实验是我们教师上好一堂科学课的宝贵财富,关键是如何去深化和优化。在本课教学中,引导学生通过提出问题、猜想假设、制定实验方案、实验探究等一系列活动,让孩子始终处于主动学习、思索的状态下。特别在汇报交流环节,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充分展示他们的想法及思考过程,组织学生倾听、分享,发现彼此思维的不同,互相纠正补充。把孩子的注意力集中到所学的内容上。孩子的学习兴趣被有效地调动起来,使孩子从关心玩的过程发展到关注玩的结果中,从直接兴趣向间接兴趣过渡,最终完成乐趣向智趣的转化。?
教学中,合理运用现代电教手段,调动了孩子探求知识的积极性。通过利用计算机多媒体进行活泼的课堂教学,更好的激发孩子的学习热情,发挥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学中,我事先做好了成型的水泥块模型,供学生课上研究使用,学生在充分研究的基础上,能准确地得出实验结论,教学效果很好。
2.使用建议。在教学中,相信学生的能力,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动手操作、充分交流,经历操作实验和抽象概括的过程,更好的理解物质的变化。
3.需破解的问题:通过本课教学,我有一个尚待探讨之处:科学教学中如何更有效地评价学生,怎样更能激发学生科学探究的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