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5张PPT。二、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1、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F1绿色皱粒Px黄色圆粒F2个体数31510110832孟德尔对每一对相对性状单独分析粒色
粒形黄色种子
绿色种子
圆滑种子
皱缩种子315+101=416108+32=140比例近似
比例近似
3(显)
:
1(隐)315+108=423101+32=1333(显)
:
1(隐)F1F2黄色
圆粒绿色
圆粒个体数31510110832绿色
皱粒黄色
皱粒2、孟德尔对杂交实验的解释a.F1产生配子时,每对遗传因子彼此分离b. 不同对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c. 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孟德尔提出的假说
等位基因分离,
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F1F1F2结合方式有 种
基因型 种
表现型 种,
比例是 。9:3:3:116943、对孟德尔解释的验证—测交
测交 杂种一代 双隐性类型
黄色圆粒 x 绿色皱粒
YyRr yyrr
配子基因型性状YyRr YyrryyRryyrr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绿色皱粒1 : 1 : 1 : 1
孟德尔用F1与双隐性类型测交,F1不论作母本,还是作父本,都得到了上述四种表现型,它们之间的比接近1:1:1:1 测交实验的结果符合预期的设想,因此可以证明,上述对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规律的解释是完全正确的。种植实验结果 4、自由组合定律
具有两对(或更多对)相对性状的亲本进行杂交,在F1产生配子时,在等位基因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表现为自由组合。这一规律就叫做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也叫独立分配规律。1.正确地选用试验材料是孟德尔获得成功的首要条件。
2. 由单因素(即一对相对性状)到多因素(即两对或两对以上相对性状)的研究方法。
3. 应用统计学方法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
4. 科学地设计了试验的程序:
孟德尔为什么会成功?6、自由组合规律实践中的应用1.杂交育种:2.医学实践:例如:小麦的高杆对矮杆显性,抗病对感病显性现在有高杆抗病和矮杆感病两个亲本,
如何培育出矮杆抗病的品种?练习1 :小麦品种是纯合体生产上用种子繁殖,现要
选育矮杆(aa),抗病(BB)的小麦品种;马铃薯品种是
杂合体(有一对基因杂合即可称为杂合体),生产上
通常用块茎繁殖,现要选育黄肉(Yy),抗病(Rr)的
马铃薯新品种.请分别设计小麦品种间杂交育种程
序,以及马铃薯品种间杂交育种程序.要求用遗传图
解表示并加以简要说明.(写出包括亲本在内的前三
代即可)练习1 :小麦品种是纯合体生产上用种子繁殖,现要
选育矮杆(aa),抗病(BB)的小麦品种;马铃薯品种是
杂合体(有一对基因杂合即可称为杂合体),生产上
通常用块茎繁殖,现要选育黄肉(Yy),抗病(Rr)的
马铃薯新品种.请分别设计小麦品种间杂交育种程
序,以及马铃薯品种间杂交育种程序.要求用遗传图
解表示并加以简要说明.(写出包括亲本在内的前三
代即可)小麦第一代 AABB × aabb 第二代 F1 AaBb第三代 F2 A_B_,A_bb,aaB_,aabb×马铃薯第一代 yyRr × Yyrr第二代 YyRr,yyRr,Yyrr,yyrr第三代 YyRr亲本杂交种植F1代,自交种植F2代,选矮
杆、抗病(aaB_)
继续自交,期望
下代获得纯合体亲本杂交种植,选黄肉、抗
病(YyRr)用块茎繁殖1.细胞学基础杂合子(YyRr)产生配子的情况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区别和联系 :一对一对两对(或多对)2种,比值相等两对(或多对)4种(2n),比值相等3种,1:2:19种(3n),(1:2:1) n2种,显:隐=3:14种(2 n ),9:3:3:1
(3:1) n2种,显:隐=1:14种(2n 种) ,1:1:1:1
(1:1) nF1形成配子时,成对
的遗传因子(或等位
基因)发生分离,分
别进入不同的的配子
中,随配子遗传给
后代F1形成配子时,决定同一形状的成对的遗传因子(或等位基因)发生分离,决定不同形状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两个遗传定律都发生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且同时起作用;分离定律是自由组合定律的基础。F2结合方式有16种
基因型9种
表现型4种9黄圆: YYRR
YyRR
YYRr
YyRr3黄皱:YYrr
Yyrr3绿圆: yyRR
yyRr1绿皱:yyrr一、棋盘法F2仔细观察棋盘,
你发现了什么?F2仔细观察棋盘,
你发现了什么?2.相关结论:F2共有16种组合,9种基因型,4种表现型练习1、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主要揭示( )基因之间的关系。
A、等位 B、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
C、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 D、染色体上的
2、具有两对相对性状的纯合子杂交,在F2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
数占总数的( )
A、1/16 B、1/8 C、1/2 D、1/4
3、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自交,子代中与亲代相同的基因型
占总数的( ),双隐性类型占总数的( )
A、1/16 B、3/16 C、4/16 D、9/16
4、白色盘状和黄色球状南瓜杂交,F1全是白色盘状,
F2中杂合的白球南瓜有3966株,则纯合黄色盘状南瓜有
A.3966 B.1983 C.1332 D.79324、BDBCA二、分枝法:Yy × Yy 1/4YY
2/4Yy
1/4yy1/4RR
2/4Rr
1/4rr1/4RR
2/4Rr
1/4rr1/4RR
2/4Rr
1/4rr YYRR
YYRr
YYrr
YyRR
YyRr
Yyrr
yyRR
yyRr
yyrr1/16
2/16
1/16
2/16
4/16
2/16
1/16
2/16
1/16
1、基因型:Rr × RrYy x Yy Rr x Rr2.表现型:3黄:1绿 3圆:1皱3黄
1绿3圆
1皱3圆
1皱黄园
黄皱绿园
绿皱9
3
3
1
F1: Yy (黄色)
↓×YY Yy yyF2概率1/4 2/4 1/4性状表现 黄色 绿色概率 3/4 1/4
Rr (圆粒)
↓×RR R r rr1/4 2/4 1/4 圆粒 皱粒3/4 1/49
:3
:3
:1黄色圆粒3/4 3/4=9/16?黄色皱粒3/4 1/4=3/16?绿色圆粒1/4 3/4=3/16?绿色皱粒1/4 1/4=1/16?三、求概率概率: 0< 概率<1
概率<=0
概率>=1随机事件
不可能事件
必然事件1、加法定律:P(A+B)=PA+PB
A,B为互斥事件,即A或B
2、乘法定律:P(A×B)=PA×PB
A,B为独立事件 ,即A且B 8.遗传系谱题中的概率求解问题
(理综II)31.填空回答:
(1)已知番茄的抗病与感病、红果与黄果、多室与少室这三对相对性状各受一对等位基因的控制,抗病性用A、a表示,果色用B、b表示、室数用D、d表示。
为了确定每对性状的显、隐性,以及它们的遗传是否符合自由组合定律,现选用表现型为感病红果多室和____________两个纯合亲本进行杂交,如果F1表现抗病红果少室,则可确定每对性状的显、隐性,并可确定以上两个亲本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将F1自交得到F2,如果F2的表现型有_______种,且它们的比例为_______ _____,则这三对性状的遗传符合自由组合规律。答案:(1)抗病黄果少室 aaBBdd AAbbDD 8 27:9:9:9:3:3:3:1(08全国一·31)某自花传粉植物的紫苗(A)对绿苗(a)为显性,紧穗(B)对松穗(b)为显性,黄种皮(D)对白种皮(d)为显性,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假设这三对基因是自由组合的。现以绿苗紧穗白种皮的纯合品种作母本,以紫苗松穗黄种皮的纯合品种作父本进行杂交实验,结果F1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皮。请回答:
(1)如果生产上要求长出的植株一致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皮,那么播种F1植株所结的全部种子后,长出的全部植株是否都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皮?为什么?
(2)如果需要选育绿苗松穗白种皮的品种,那么能否从播种F1植株所结种子长出的植株中选到?为什么?
(3)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色这两对性状,请写出F2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
(4)如果杂交失败,导致自花受粉,则子代植株的表现型为,基因型为 ;如果杂交正常,但亲本发生基因突变,导致F1植株群体中出现个别紫苗松穗黄种皮的植株,该植株最可能的基因型为。发生基因突变的亲本是本。答案:(1)不是因为F1植株是杂合体,F2代性状发生分离
(2)能因为F1植株三对基因都是杂合的,F2代能分离出表现绿苗松穗白种皮的类型
(3)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种皮:松穗黄种皮=9:3:3:1
(4)绿苗紧穗白种皮aaBBddAabbDd母(2006年普通高考全国卷Ⅱ理科综合)(22分)玉米子粒的胚乳黄色(A)对白色(a)为显性,非糯(B)对糯(b)为显性。两对性状自由组合。今有两种基因型纯合的玉米子粒,其表现型为:黄色非糯、白色糯。
⑴请用以上两种玉米子粒作为亲本,通过杂交试验获得4种子粒,表现型分别为黄色非糯、黄色糯、白色非糯、白色糯,比例接近1:1:1:1(用遗传图解回答)。若亲本不变,要获得上述4种子粒,但比例接近9:3:3:1,则这个杂交试验与前一个杂交试验的主要区别是什么?(用文字回答)
⑵如果上述白色糯玉米不抗某种除草剂,纯合黄色非糯玉米抗该除草剂,其抗性基因位于叶绿体DNA上,那么,如何用这两种玉米 亲本通过杂交试验获得抗该除草剂的白色糯玉米?⑶现有多株白色糯玉米,对其花粉进行射线处理后,在进行自交。另一些白色糯玉米植株,花粉不经射线处理,进行自交。结果,前者出现黄色糯子粒,后者全部结白色糯子粒。由此可推测,黄色子粒的出现是基因发生_______________的结果,其实质是射线诱发_______________的分子结构发生了改变。
⑷在适宜时期,取基因型杂合黄色非糯植株(体细胞染色体为20条)的花粉进行离体培养,对获得的幼苗用_____________________进行处理,得到一批可育的植株,其染色体数为____________,这些植株均自交,所得子粒性状在同一植株上表现____________(一致、不一致),在植株群体中表现_______________(一致、不一致)。
⑸采用基因工程技术改良上述玉米的品质时,选用大豆种子贮藏蛋白基因为目的基因。该目的基因与作为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质粒组装成为重组DNA分子时,需要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连接酶。为便于筛选获得了目的基因的受体细胞,所用的质粒通常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将目的基因导入离体的玉米体细胞后,需要采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技术才能获得具有目的基因的玉米植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