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课件 (共2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课件 (共27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02-22 17:18: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7张PPT。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教育部审定义务教育教科书七年级历史(下册)你平常买东西的支付方式是什么?北宋“交子” 铜版拓片南宋“会子”铜版拓片学习目标1.了解宋代农业、手工业、商业繁荣的表现,分析宋代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
2.掌握经济重心南移完成的史实,思考宋代经济发展与经济重心南移之间的关系。
3 .感受宋代经济的繁荣,体会合理开发资源是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根本途径。一、农业的发展
二、手工业的兴盛
三、商业贸易的繁荣
目 录白如玉,穿黄袍,只有一点大,都是宝中宝。 生在山上,卖到山下,一到水里,就会开花。 不是桃树却结桃,桃子里面长白毛,到了秋天桃熟了,只见白毛不见桃。 打一农作物213猜谜语一、农业的发展(1)农业作物:
①水稻种植面积 ;②引入越南的优良品种 。 ③宋朝时, 产量跃居粮食作物首位。
④ 和 一带成为丰饶的粮仓,出现了“苏湖熟,天下足”。
⑤推广 技术;出现拔秧工具 。 (2)经济作物:
南方各地普遍种植 ;南宋后期, 种植由南向北推进。自主学习,阅读课本41-42页的内容,找出宋代南方农业发展的表现,并标注到课本上。迅速增长占城稻水稻长江下游太湖流域复种秧马茶树棉花二、手工业的发展 自主学习2分钟,依照下面表格,阅读课本P42-43的内容,概括宋代南方手工业的发展成就。二、手工业的发展北宋时,南方丝织业胜过北方,四川、江浙地区丝织业发达;南宋后期,棉纺织兴起,海南岛已经有比较先进的工具,品种增加 。二、手工业的发展 自主学习2分钟,依照下面表格,阅读课本P42-43的内容,概括宋代南方手工业发展的成就。 宋朝织机南宋棉毯“号为冠天下”的 蜀地丝织品北宋时,南方丝织业胜过北方,四川、江浙地区丝织业发达;南宋后期,棉纺织兴起,海南岛已经有比较先进的工具,品种增加 。二、手工业的发展 自主学习2分钟,依照下面表格,阅读课本P42-43的内容,找出宋代南方手工业发展的成就。名窑众多;景德镇瓷都;南宋制瓷业中心在江南地区 。定窑瓷器 汝窑瓷器官窑瓷器哥窑钧窑北宋时,南方丝织业胜过北方,四川、江浙地区丝织业发达;南宋后期,棉纺织兴起,海南岛已经有比较先进的工具,品种增加 。二、手工业的发展 自主学习2分钟,依照下面表格,阅读课本P42-43的内容,找出宋代南方手工业发展的成就。名窑众多;景德镇瓷都;南宋制瓷业中心在江南地区 。广州、泉州、明州造船业世界领先;北宋建有世界最早的船坞;海船技术先进,配备指南针。广州泉州明州福建泉州出土的宋代海船三、商业贸易的繁荣宋代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局部)三、商业贸易的繁荣 自主学习,在课本44页找出宋代市镇商贸繁荣的表现,并标注到课本上。商业城市开封、杭州;(1)出现商业都市:店铺:营业时间:打破经商时间限制,出现早市和夜市;城市中店铺不断增加,街道以及宅巷之内到处可以开设店铺;草市、市镇等商业贸易区出现 。(2)乡镇发展:1.都市商贸材料一:《东京梦华录》卷二记载北宋首都开封店铺林立,
“……屋宇雄壮,门面广阔,望之森然,每一交易,动即千万,骇人闻见。”材料二:《梦梁录》卷十三记载南宋首都临安“万物所聚,诸行百市”,“自大街及诸坊巷,大小铺席,连门俱是,即无虚空之屋”。根据下则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描述宋朝大都市商业繁荣的景象。①北宋都城开封店铺林立,商家实力雄厚,交易量大。②南宋都城临安商业范围广,店铺遍及大街小巷,有一定规模,商品种类繁多。学练结合1.都市商贸一审:审题干二读:读史料三找:找出史料中与所学内容的联系点四答:语言规范、多角度、多层次地序号性作答答题依据是?答题要求是?限定语?1.都市商贸材料三:唐长安与北宋东京
问题:观察下列图片,比较唐宋商业贸易特点有何不同?宋:市坊结合唐:市坊分离宋朝时,商业活动不再限制在“市”,街道以及宅巷之内到处可以开设店铺;经商时间也不再受到限制,出现了早市和夜市。2.海外贸易 中国商船的踪迹,近至朝鲜、日本,远达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岸。宋代海外贸易图2.朝廷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立什么机构加以管理?市舶司1.观察左图,你发现宋代闻名世界的大商港有哪些?贸易中国商船踪迹在哪些地方?思考:宋代海路发达的原因是什么?(结合45页相关史事)①北方战乱频繁,原有的陆上丝绸之路被阻隔。
②宋朝鼓励海外贸易,设立市舶司加以管理;给予外国人优惠待遇,设有“藩坊”、“藩学”。③宋朝造船业发达。材料一:材料二:四川成都是一个商业发达的地区,当地普遍使用铁钱。这种钱很重但价值很低。据说当时人们要买一匹布,必须带上铁钱约七八十斤重,很不方便,从事大买卖的商人就更麻烦了。 问题1.材料一是什么货币?材料二说明了什么问题?怎么解决呢?
2.最早的纸币叫什么?产生的时间?地点?其作用是?
交子北宋四川地区3.纸币的出现金属货币;金属货币携带很不方便;出现了纸币。作用:大大促进了商业贸易的发展。北宋“交子” 铜版拓片南宋“会子”铜版拓片3.纸币的出现水稻 棉花 茶叶 丝织
棉纺 制瓷 造船 都市
港口
“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宋史》经济重心南移南宋最终完成 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 魏晋南北朝唐中后期南宋奠定基础开始南移完成南移材料一 宋朝时的南北气温普遍变低,南方变幅小于北方,雨量充沛,较适宜农作物的生长。中原地区的森林因长期砍伐遭到严重破坏,而南方受到的破坏较小。活动探究阅读下列四则材料,探究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有哪些?材料二 北宋末年“靖康之耻”,金兵乘机大规模南下,河南、山东等地的汉人大批地迁移到长江中下游地区。南宋时期,北方人民不愿受金人的奴役,纷纷南逃。 材料三 长达8年的安史之乱,其主战场基本上都是在北方,而南方相对安定。南宋初年,金兵虽越过长江,但很快北撤,没造成严重的破坏,南方相对北方比较安定。材料四 南宋政府也采取了许多有利于经济的措施,包括:妥善安置南来人口,设法使流民得到土地,生产工具、种子等;把生产发展作为考核官吏政绩的重要依据。1.自然因素:南方自然条件较好,且植被破坏相比中原较小。2.经济因素:北方人口南迁,带来了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3.社会因素:南方相对安定。4.政策因素:南宋政府重视生产。以史为鉴: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对我们今天的经济建设有何启示?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对我们今天经济建设的启示
(1)政府要采取鼓励发展经济的政策。
(2)社会安定是经济发展的前提。
(3)要保护生态环境,爱护自然。
宋代经济发展农业发展手工业发展南移的过程商业繁荣南宋:经济重心南移最后完成经济重心开始南移小结唐朝中期本节课你收获了什么?单项选择题
1.南宋时,一位商人沿长江而下去江南考察。沿途他可能看到的江南经济作物有(   )
A.茶树、马铃薯 B.棉花、玉米
C.棉花、茶树 D.马铃薯、玉米
2.某地兴起于北宋,后来发展成为著名的瓷都,其生产的产品以“白如玉,薄如纸,明如镜,声如磬”的独特风格蜚声海内外。这一地区是(   )
A.广州 B.泉州 C.宜兴 D.景德镇 CD3.宋代早市紧接夜市,因其凌晨营业,天明即散,故被时人形象地称为“鬼市”。“鬼市”不仅在都城里普遍存在,外地州县也是如此。这反映了宋代(  )
A.农业的发展 B.手工业的进步
C.商业的繁荣 D.经济重心南移完成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