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6单元第23课《马说》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6单元第23课《马说》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7.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2-22 23:11: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马说》
教学目标
1.通过反复朗读课文,读准字音、停顿、节奏。
2.借助课下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意,读懂课文内容,归纳、积累文言词语。
3.通过简要讲述课文内容,理清作者感情,感受作者怀才不遇的情怀。
重点难点
1.通过借助课下注释和工具书,准确朗读课文,自主积累文言词语,正确疏通文意。
2.通过翻译课文,分类积累重要实词(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古今异义)、重要虚词。
课前准备
1.了解作者知识、文章背景。
2.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堂导入
一个人的一生,总是在矛盾对立中沉浮。生在晚唐乱世的杜牧虽有济世之才,却无用武之地;乐观豪迈的刘禹锡虽想通过政治革新富国强民,却终究失败被贬谪在凄凉之地二十三年;唐朝文学家韩愈完成的又是一份怎样的人生答卷呢?今天我们学习韩愈的传世名作《马说》。
二、自学指导
大家根据提示,结合课本,自主学习,完成下列学习任务。
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准停顿。
2.自己梳理文学常识、文言字词句等知识。
三、检测反馈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祗(zhǐ) 骈(pián) 枥(lì) 粟(sù)
一石(shí) 食(sì)马者 其真无马邪(yé) 不外见(xiàn)
2.按照下列顺序梳理文言字词句等知识。
(1)通假字(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①食马者:“食”同“饲”,喂。
②才美不外见:“见”通“现”,表现。

(2)词类活用
执策而临之(名词,马鞭)
策之不以其道(动词,用马鞭驱赶)
(3)一词多义
策之不以其道(代词,代千里马)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助词,凑足音节)
祗辱于奴隶人之手(助词,的)
策之不以其道(代词,它的)
其真无马邪(副词,表示加强诘问语气)
其真不知马也(副词,表推测语气,大概,恐怕)
安求其能千里也(代词,千里马)
3. 大声朗读课文给你的同桌听。
四、疏通文意
1.结合课下注释疏通文意,不明白的在课本上标出。
2.小组讨论疑难问题,小组内讨论不出的提出来在班里解决。
明确:世间有了伯乐,然后(才会)有千里马。千里马是经常有的,可是伯乐却不经常有。因此即使有很名贵的马,也只能辱没在仆役的手里,(和普通马)一同死在马槽之间,不以千里马而著称。
日行千里的马,吃一次有时能吃下一石粮食。喂千里马的人不懂得(要根据)它能日行千里(的本领)来喂养(它)。(所以)这样的马,虽有日行千里的才能,却吃不饱,力气不足,(它的)才能和美好的素质也就不能表现在外面,想要和普通的马一样尚且不能办到,(又)怎么能要求它能够日行千里呢?
用马鞭赶它,不按照(驱使千里马的)正确方法,喂它,却不能让它竭尽才能,它鸣叫,却不能通晓它的意思,(反而)拿着马鞭子面对它,说:“天下没有千里马!”唉!难道
真的没有千里马吗?恐怕(是他们)真不识得千里马啊!
五、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唐代著名散文家韩愈的《马说》,掌握了课文的基础知识,也明确了文章的主题。《马说》通篇以千里马不遇伯乐比喻贤才难遇明主,表达作者心中愤懑不平和穷困潦倒之感,也获得天下人的共鸣。
六、布置作业
1.归纳本文的古今异义和一词多义现象。
2.准确熟练地背诵课文。
七、板书设计
马说
千里马——人才
伯乐——赏识人才的人
托物寓意
八、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一、课堂导入
上一节课我们疏通了文意,背诵了课文,这节课我们再来深刻理解文章内容。(板书课题)
二、预习检测
请同学们翻译重点句子。
1.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2.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3.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4.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5.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明确:
1.喂千里马的人不懂得(要根据)它能日行千里(的本领)来喂养(它)。
2.日行千里的马,吃一次有时能吃下一石粮食。
3.也只能辱没在仆役的手里,(和普通马)一同死在马槽之间,不以千里马而著称。
4.难道真的没有千里马吗?恐怕(是他们)真不识得千里马啊!
5.用马鞭赶它,不按照(驱使千里马的)正确方法;喂它,却不能让它竭尽才能;它鸣叫,却不能通晓它的意思。
三、整体感知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2.千里马的悲惨遭遇是: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
3.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4.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因是: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5.食马者“不知马”的具体表现是: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四、文意理解
1.课文第一段主要写什么?
明确:说明伯乐对千里马命运的决定性作用。
2.文章首句是发人深省的警句,是感慨万千的名言。那么,说说到底是先有伯乐,还是先有千里马,作者为什么要这样说。
明确:应该是先有千里马,后有伯乐。因为存在决定意识,伯乐善相马的知识和经验,必须从社会上(或自然界)存在着的大量的千里马身上取得,然后逐渐总结出来。但是因为世上有伯乐这种知识和本领的人实在太少了,所以作者要这样说,强调伯乐能识马,如果不被伯乐识别,千里马就会被埋没。
3.课文第二段说明了什么?
明确:分析千里马被埋没的原因,进一步说明,千里马没有遇到伯乐,无法施展才华。为千里马被埋没鸣不平,为千里马得不到应有的待遇而感到同情和惋惜。
4.第二段中连用三个“不”字,将“食马者”的平庸刻画得入木三分,这是一种什么修辞手法?
明确:排比的修辞手法,刻画出“食马者”的浅薄愚妄。
五、合作探究
先自主思考,然后小组内讨论,准备在班内展示。
(一)探究主题
1.总结全文:本文通篇不离马,难道仅仅只是写千里马吗?
明确:《马说》通篇用的是托物寓意的写法,以千里马不遇伯乐,比喻贤才难遇明主。作者希望统治者能识别人才,重用人才,使他们能充分发挥才能。全文寄托作者的愤懑不平和穷困潦倒之感,并对统治者埋没人才、摧残人才进行了讽刺、针砭和控诉。
2.本文的“伯乐”“千里马”“食马者”各比喻什么?
明确:“伯乐”指能识别人才的统治者。“千里马”指封建社会那些被埋没、遭摧残的怀才不遇的贤能志士。“食马者”是指愚昧无知的统治者。
3.本文通过描写千里马的遭遇,表达了韩愈怎样的思想?
明确:以千里马不遇伯乐,比喻贤才难遇明主。作者希望统治者能识别人才、重用人才,使他们能充分发挥才能。全文寄托了作者的愤懑不平和穷困潦倒之感,并对统治者埋没人才、摧残人才进行了讽刺、针砭和控诉。
(二)品析语言
4.分析本文语言简练、含蓄的特点
明确:托物寓意的写法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寓深刻的思想于具体形象之中,言在此而意在彼,有咫尺论万里之势。文章语言简练,二个“也”字举足轻重。七个“不”字也别有韵味。“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七个“不”字如江河直下,将“食马者”的平庸浅薄写得淋漓尽致。
六、拓展延伸
如果你是一匹“千里马”,在今天的社会中你会把“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的名言作为自甘沉沦、一味埋怨环境的挡箭牌吗?如果未被发现怎么办?
明确:不会,尽管人才需要别人赏识,需要有机会施展自己的本领,但作为千里马的人才应该主动创造环境,有阳光就灿烂,没有阳光也要自己发光。相信只要是金子,总会闪光的。可采用毛遂自荐的方式,把自己的才华积极主动地呈现出来。可以暂当卧龙,等待机遇一举成名;“树挪死,人挪活”,换个环境,打造新局面吧。
七、课堂小结
每个人都是上帝咬过一口的苹果,他给了一个人杰出的才华,也许就不会再给他极佳的运气,千里马难以遇见伯乐,几乎是古往今来大多数人才无法摆脱的宿命。然而,杜牧虽怀才不遇,却成就了万世诗名;刘禹锡虽身居陋室,安贫乐道的美德却流芳百世;韩愈虽然没有遇到伯乐,但是,他用他的诗歌,他的文章,他一生的言行,告诉我们——如果有一天,我们真的怀才不遇,那就做自己的伯乐!
八、布置作业
请以《勤能补拙》为题用正反论证的方法完成一个片段练习,内容不限,注意内容合理。
明确:张溥小时候很“笨”,但他肯勤学苦练,正是凶为如此,他的文思才逐渐变得敏捷起来,26岁就写下了名扬天下的《五人墓碑记》。相反,仲永5岁就能赋诗,可谓天赋出众。但他后来不思进取,长大以后变得庸庸碌碌,“泯然众人矣”!由此可见,尽管先天智力因素有差异,但后天的勤奋则能弥补先灭智力上的不足。
九、板书设计
马说
策之不以其道(表现)——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
食之不能尽其材(表现)——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一—欲与常马等不可得(被埋没)
呜之不能通其意(表现)

十、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