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7张PPT)
《中外历史纲要》(统编版)下
高三二轮复习之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与发展》
马克思是公认的“千年第一思想家”,是顶天立地的伟人,也是有血有肉的常人。他热爱生活,真诚朴实,重情重义。“两个世纪过去了,人类社会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但马克思的名字依然在世界各地受到人们的尊敬,马克思的学说依然闪烁着耀眼的真理光芒!” ——习近平
新知导入
课程标准
通过了解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时代背景以及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探索与革命实践,了解《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理解马克思主义产生的世界意义。
特里尔城
柏林大学
新知讲解
“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而工作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作出的牺牲;那时我们所享受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将悄然无声地存在下去,但是它会永远发挥作用,而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
——马克思:《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
个人志向
“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 ——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
重视理论
背景
十七世纪末的英国民歌《呢绒商的快乐》
我们知道聚积金银千千万,都是榨自穷光蛋。只要钱包盛得满,人家笑骂何必管。
首先对付梳毛工,工钱要减掉,斤斤计较,多给两个便士也不饶;
他们咕哝钱太少,我们就说不干拉倒。要使他们相信生意不大好,我们那管他们活不了。
织工的工资本已廉,还须找差扣工钱。生意不好马上就发表;好时就不让他们知分晓。只说:呢绒海外不好销,我们不想再干这行了。
再把织工把账算:叫他们纺了两磅再加半。他们交货把气叹,说工钱不够吃饱饭。
只要他们分量减一两,那就扣发三便士的饷。
多亏广大穷人早晚忙,我们才能发家致富住高房。如果他们不把筋力耗,我们就得不顾一切去上吊。
梳匠、纺工、漂匠排成行,为了极少工资把活扛。他们劳动我发财,受到咒骂又何妨。 —【法】米歇尔·博德:《资本主义史1500—1980》,吴艾美等译,26—28页,北京,东方出版社,1986)
英国工人罢工示威
新和谐公社
“我来到这个国家是为了介绍一个崭新的社会,把愚昧而自私的社会制度改变为一种开朗的社会制度,这一种制度将逐渐把一切利益结合起来,并消除引起个人之间一切纷争的原因。我已买下了这片产业,并且亲自来到这里实行这种办法。” 罗伯特·欧文想建立一个没有剥削、没有压迫、人人劳动、财产公有的社会。
每一个历史时代主要的生产方式与交换方式以及必然由此产生的社会结构,是该时代政治的和精神的历史所赖以确立的基础,并且只有从这一基础出发历史才能得到说明。
资产阶级在它已经取得了统治的地方把一切封建的、宗法的和田园诗般的关系都破坏了。它无情地斩断了把人们束缚于天然尊长的形形色色的封建羁绊,它使人和人之间除了赤裸裸的利害关系,除了冷酷无情的“现金交易”,就再也没有任何别的联系了。它把宗教虔诚,骑士热忱、小市民伤感的神圣发作,淹没在利己主义打算的冰火之中。
诞生
马克思与世界
影响
共产国际(1919—1943),是俄国十月革命后,以列宁为首的俄国布尔什维克积极倡导、组织和建立的一个世界各国共产党和共产主义团体的联合组织。
毛泽东对共产国际指导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评价是“前后两段还好,中间有一大段不好。”
周恩来进一步阐释说:“两头好,也有一些问题;中间差,也不是一无是处。”,“我们也不把责任推给共产国际。共产国际对中国革命总的来说是功大过小,犹如玉皇大帝下雨,偶尔不下雨还是功大过小。”(这里结合后面的图片,进行小组讨论)
马列主义与中国
马克思主义给中国带来了什么?
课堂练习
什么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
把下面的材料弄在一张B5纸上,由学生讨论。
拓展提高
一旦社会占有了生产资料……社会生产内部的无政府状态将为有计划的自觉的组织所替……只有按
断章取义?现实需要?
特殊=普遍?
照一个统一的大的计划协调地配置自己的生产力的社会,才能使工业在全国分布的最适合于他自身的发展和其他生产要素的保持和发展。
——马克思
马克思主义=计划经济?
恩格斯曾高度赞扬了德国工人阶级争取普选权的斗争,认为这是无产阶级的一种崭新的斗争方式,把普选权视为一件“最锐利的武器”。他指出:“人们发现,在资产阶级用来组织其统治的国家机构中,也有东西是工人阶级能利用来对这些机构本身作斗争的。……结果是弄得资产阶级和政府害怕工人政党的合法活动更甚于害怕它的不合法活动,害怕选举成就更甚于害怕起义成就。”所以,“我们是‘革命者’、‘颠覆者’,但是我们用合法手段,却比用不合法手段和用颠覆的办法获得的成就要多得多。”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
马克思主义=革命?
对于一个真正的革命者来说,最大危险,甚至也许是唯一的危险,就是夸大革命的作用,忘记了恰当地和有效地运用革命方法的限度和条件。真正的革命者如果开始把“革命”写成大写,把“革命”几乎奉为神明,丧失理智,不能极其冷静极其清醒地考虑、权衡和验证在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什么活动领域,要善于改用改良主义的行动,那他们就最容易为此而碰得头破血流。
——《列宁选集》第4卷
“革命”与“改革”水火不容?
“如今的人往往拿西洋的学说,来做自己的议论的护身符”,其实不同的时代的西哲“各有他们不同的境遇时代。因为他们所处的时势、境遇、社会各不相同,所以怀抱的救世方法便也各不相同”,各人的“学说都由个人的时势不同,才性不同,所受的教育又不同;所以他们的学说都有个性的区别,都有个性的限制;并不能施诸四海而皆准,也不能推之万世而不悖,更能胡乱给中国今日的政客作言论的根据。” ——胡适
马克思主义,不是静态的、封闭的、机械的、一成不变的,而是动态的、开放的、行动的、不断发展的理论。
课堂总结
幽灵是虚无的,但当它有了寄托物,就出于显形中,虽然很多时候人们并不感知它的存在,但是,它却无处不在地影响和左右着人们。马克思主义,正是这样的存在。 ——雅克·德里达:《马克思的幽灵:债务国家、哀悼活动和新国际》
当代价值
材料一:马克思主义的批判已教会很多人看到资本主义制度的不平等和不公正现象,教他们至少要努力去减少这些现象。
——(英)戴维·麦克莱伦著《马克思传》
材料二:1866年后,英国通过两次议会改革,至1885年基本实现了成年男子普选权。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妇女为争取选举权展开了斗争。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英国已实现全民普选。
——钱乘旦《英国通史》
材料三:在当代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对经济的国家干预和宏观调控中,在日渐增多的员工持有股份的实践中,在社会福利、社会保障、社会公正水平的日益增长中,在城乡差别、工农差别、体脑差别的不断缩小中,也可以看到马克思主义巨大和深远的影响。
——董得刚《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当代意义》
板书设计
马克思主义
背景
价值
影响
反思
恩格斯在墓前致悼词说:马克思是一位天才的革命家,是世界上最遭嫉恨和最受污蔑的人,但他的英名和他的事业,人类将永远不会忘记。
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
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
作业布置
如何看待马克思?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