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节 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
(学生用卷)
完成时间:30分钟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浮力的应用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同一艘轮船从长江驶入大海,所受的浮力变大
B.潜水艇是靠改变自身所受的重力来实现其浮沉的
C.气球上升是因为气球里充的是密度小于空气的气体
D.用同一密度计测量不同液体的密度时,密度计露出体积大的液体密度大
2.下列飞行的物体,其飞行原理与浮力无关的是( )
A.热气球 B.火箭 C.飞艇 D.孔明灯
3.在抗洪救灾中,许多人都穿着一件较厚的“背心”,这种背心的作用是( )
A.抵御风寒
B.跌倒或碰撞时减小其他物体对人体的作用,起保护作用
C.由于背心的颜色较深,便于识别
D.实际是一个救身圈,防止人沉入水底
4.通过改变浮力大小使物体上升的是( )
A.向盛有清水的杯子中加入食盐,沉在杯底的鸡蛋逐渐上浮
B.水舱排水,潜水艇从水底向水面升起
C.点燃油脂后,孔明灯冉冉升起
D.向浮筒内压入气体,沉船慢慢浮出水面
5.如图,一飞艇充入气体后的质量是1.5t,体积为1500m3,下列关于飞艇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用不会爆炸的氦气代替氢气做成的飞艇造价低廉、安全
B.飞艇的原理是充密度小于空气的气体,可以漂在空中
C.该气艇悬浮在空中时装入货物为 435kg
D.如果装入货物是 500kg,飞艇恰好匀速下降,阻力大小不变要它匀速上升需要扔掉 65kg 的货物
6.如图是世界上最大的全透型载客潜水器“寰岛蛟龙1”。潜水器从水面缓慢下潜至水面下一定深度处悬停,里面的人能从潜水器内往外观察海底世界。下列关于潜水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潜水器靠改变受到的浮力来实现下潜的
B.悬停时受到的重力和浮力是一对平衡力
C.下潜过程中,水对它的压强不变
D.下潜过程中受到的浮力一直在变大
7.将两只形状完全相同的密度计甲、乙分别放入不同液体A、B中,液体密度ρA>ρB,静止后如图所示,两只密度计所受浮力F的大小关系是( )
A.F甲<F乙 B.F甲=F乙 C.F甲>F乙 D.无法确定
8.如图所示,甲、乙两杯液体静止放在水平桌面上。把同一个鸡蛋分别放入甲、乙两杯液体中,鸡蛋在甲杯中漂浮,在乙杯中悬浮,此时两液面相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鸡蛋在甲、乙两杯液体中受到的浮力相等
B.两杯液体的密度相等
C.两杯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
D.在甲杯液体中加入食盐溶化后,鸡蛋会下沉一些
9.如图,容器中水面上漂浮着一只空碗,水底沉着一只土豆。若将土豆取出放入碗中(碗仍能漂浮在水面),则水面高度将( )
A.下降 B.上升
C.不变 D.条件不足,难以判断
10.小明将一只桔子放在水中后,发现桔子漂浮在水面上,取出后用毛巾擦干,然后剥去桔子皮,再放入水中,发现去皮的桔子沉在水底了,关于这个现象,不能说明的结论是( )
A.桔子剥皮后密度变小
B.桔子皮的密度比桔子果肉的密度小
C.桔子剥皮后排开水的体积变小
D.桔子剥皮后受到的浮力变小
11.自重100t的轮船(含船载设备及船员),已知其排水量为1000t。当它在长江上满载航行时,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ρ江水=1.0×103kg/m3,ρ海水=1.03×103kg/m3,g=10N/kg)( )
A.轮船所装货物质量是9×105kg
B.轮船受到江水的浮力是107 N
C.轮船排开江水的体积是103m3
D.轮船从长江驶入大海,排水量将减小
二、填空题
12.烧杯内有一冰块浮在水面上,冰内含有铅块,当冰熔化后,水面的高度应比原来 (“高”“低”),杯底的压强 (“变大”“变小”“不变”)。
13.周末的始湖边,钓鱼的人三五成群,水面上漂浮着颜色不一的浮标。
(1)浮标的密度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水的密度。
(2)某同学选取了一只浮标,测得浮标的体积为15cm3,放入水中时露出水面的体积为5cm3,则该浮标的重力为 N。
(3)如果地球对所有物体的引力都变成原来的一半,浮标在水中的位置将 。
14.人们常用“冰山一角”来形容事物显露出来的仅仅是其很小的一部分,更多的还隐藏在表面现象之下。事实上,冰山浮在海水中的确只露“一角”若有一座冰山其露出海面的体积是1300m3,那么这座冰山的总体积为 m3(ρ海水=1.03×103kg/m3冰的密度ρ冰=0.9×103kg/m3)
15.三个实心的、质量相等的木、铁、铜球,放入盛水容器中,如图所示,三个球受到的浮力分别是F木、F铁、F铜则三个球受到的浮力大小关系是 ;若将三个球放在水银中,三个球受到的浮力分别是F′木、F′铁、F′铜,则三个球受到的浮力关系 。
16.如图所示是小明同学自制的说明潜水艇浮沉原理的装置,欲使小瓶逐渐向下运动,水应该 (选填“流入”或“流出”),瓶由漂浮到没入水中的过程中,它受到的浮力 ,钢铁在水中会下沉,而用它制造的轮船却漂浮在水面,此时它受到的浮力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三.实验探究题
17.为了探究“物体的浮沉条件”,灵灵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了以下实验,如图所示。
步骤一、用弹簧测力计测出一个带盖子的空玻璃瓶的重力,如图甲所示;
步骤二、用手拿着这个空玻璃瓶浸没在水中,放手后发现玻璃瓶上浮;
步骤三、将一个铁块装入玻璃瓶并盖上盖子,放入水中放手后发现玻璃瓶下沉;
步骤四、取出玻璃瓶并擦干瓶上的水,挂在弹簧测力计上,保持玻璃瓶竖直,然后从图乙位置慢慢浸入水中,并根据实验数据绘制了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与玻璃瓶下表面浸入水中深度h的关系如图丙所示。
(1)装有铁块的玻璃瓶全部浸没时受到的浮力是 N。
(2)图丙中AB段表示玻璃瓶受到的浮力逐渐 ,这说明物体所受浮力大小与 有关;BC段说明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与浸没的深度 (选填“有关”、“无关)。
(3)步骤二中空玻璃瓶浸没时受到的浮力为 N。
(4)灵灵认真分析以上实验数据和现象后发现,物体的沉浮与物体的重力和所受浮力有关,分析可得出结论:物体上浮的条件是 。
(5)当玻璃瓶刚好浸没时,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强为 Pa。
(6)细心的灵灵同学发现玻璃瓶上还标有100ml的字样,请教后得知这表示玻璃瓶的容积,于是他灵机一动,在装有铁块的玻璃瓶内装满水,再用弹簧测力计测出总重力,如图丁所示,此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3.1N,根据以上数据他算出了铁块的密度为 kg/m3。
18.小明按照教材中“综合实践活动”的要求制作了简易密度计。取一根粗细均匀的饮料吸管,在其下端塞入适量金属丝并用石蜡封口。
(1)为了给密度计标上刻度,他进行了如下操作:
a.将其放入水中,竖立漂浮后,在密度计上与水面相平处标上1.0g/cm3;
b.将其放入密度0.9g/cm3植物油中,用同样的方法在密度计上标上0.9g/cm3;
c.接着他以两刻度线间的长度表示0.1g/cm3,将整个饮料吸管均匀标上刻度;
①如图甲所示,小明制作的密度计,你认为刻度0.9g/cm3应该在 点(选填“p”或“q”)。
②如图乙所示,若被测液体的密度为ρ液、密度计浸入被测液体的深度为h、自制密度计的质量为m,横截面积为S,用给定的字母推导出ρ液与h的关系式为 。通过关系式可知:小明这样均匀标注刻度是 的(选填“正确”、“错误”)。
(2)小红为了让测量结果更准确,想使简易密度计上两条刻度线之间的距离大一些,请为小红设计一种改进方法: 。
(3)小虎将制作好的密度计放入某液体中,出现如图丙所示的现象,为顺利完成实验任务,你的解决办法是 。(合理即可)
四、计算题
19.我国首台载人潜水器“蛟龙号”是世界上下潜最深的作业型深海潜水器。它空载时的质量约为22t,体积约为30m2,最大荷载240kg。
(1)“蛟龙号”空载漂浮在水面时受到的浮力为多大?
(2)若“蛟龙号”某次满载时下沉是采用注水方式实现的,则至少注入多少立方米的水?(海水密度取1.0×103kg/m3,g取10N/kg)
20.将质量为0.8kg的木块放在盛有某种液体的容器中,如图所示,木块漂浮时有4/5的体积浸没,此时液体液面离容器底部的距离为30cm,已知木块密度为0.8×103kg/m3,g取10N/kg,求:
(1)木块漂浮时所受的浮力大小
(2)液体的密度
(2)容器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强大小
第3节 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
(教师用卷)
完成时间:30分钟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浮力的应用叙述不正确的是( A )
A.同一艘轮船从长江驶入大海,所受的浮力变大
B.潜水艇是靠改变自身所受的重力来实现其浮沉的
C.气球上升是因为气球里充的是密度小于空气的气体
D.用同一密度计测量不同液体的密度时,密度计露出体积大的液体密度大
2.下列飞行的物体,其飞行原理与浮力无关的是( B )
A.热气球 B.火箭 C.飞艇 D.孔明灯
3.在抗洪救灾中,许多人都穿着一件较厚的“背心”,这种背心的作用是( D )
A.抵御风寒
B.跌倒或碰撞时减小其他物体对人体的作用,起保护作用
C.由于背心的颜色较深,便于识别
D.实际是一个救身圈,防止人沉入水底
4.通过改变浮力大小使物体上升的是( A )
A.向盛有清水的杯子中加入食盐,沉在杯底的鸡蛋逐渐上浮
B.水舱排水,潜水艇从水底向水面升起
C.点燃油脂后,孔明灯冉冉升起
D.向浮筒内压入气体,沉船慢慢浮出水面
5.如图,一飞艇充入气体后的质量是1.5t,体积为1500m3,下列关于飞艇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D )
A.用不会爆炸的氦气代替氢气做成的飞艇造价低廉、安全
B.飞艇的原理是充密度小于空气的气体,可以漂在空中
C.该气艇悬浮在空中时装入货物为 435kg
D.如果装入货物是 500kg,飞艇恰好匀速下降,阻力大小不变要它匀速上升需要扔掉 65kg 的货物
6.如图是世界上最大的全透型载客潜水器“寰岛蛟龙1”。潜水器从水面缓慢下潜至水面下一定深度处悬停,里面的人能从潜水器内往外观察海底世界。下列关于潜水器的说法正确的是( B )
A.潜水器靠改变受到的浮力来实现下潜的
B.悬停时受到的重力和浮力是一对平衡力
C.下潜过程中,水对它的压强不变
D.下潜过程中受到的浮力一直在变大
7.将两只形状完全相同的密度计甲、乙分别放入不同液体A、B中,液体密度ρA>ρB,静止后如图所示,两只密度计所受浮力F的大小关系是( B )
A.F甲<F乙 B.F甲=F乙 C.F甲>F乙 D.无法确定
8.如图所示,甲、乙两杯液体静止放在水平桌面上。把同一个鸡蛋分别放入甲、乙两杯液体中,鸡蛋在甲杯中漂浮,在乙杯中悬浮,此时两液面相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A.鸡蛋在甲、乙两杯液体中受到的浮力相等
B.两杯液体的密度相等
C.两杯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
D.在甲杯液体中加入食盐溶化后,鸡蛋会下沉一些
9.如图,容器中水面上漂浮着一只空碗,水底沉着一只土豆。若将土豆取出放入碗中(碗仍能漂浮在水面),则水面高度将( B )
A.下降 B.上升
C.不变 D.条件不足,难以判断
10.小明将一只桔子放在水中后,发现桔子漂浮在水面上,取出后用毛巾擦干,然后剥去桔子皮,再放入水中,发现去皮的桔子沉在水底了,关于这个现象,不能说明的结论是( A )
A.桔子剥皮后密度变小
B.桔子皮的密度比桔子果肉的密度小
C.桔子剥皮后排开水的体积变小
D.桔子剥皮后受到的浮力变小
11.自重100t的轮船(含船载设备及船员),已知其排水量为1000t。当它在长江上满载航行时,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ρ江水=1.0×103kg/m3,ρ海水=1.03×103kg/m3,g=10N/kg)( D )
A.轮船所装货物质量是9×105kg
B.轮船受到江水的浮力是107 N
C.轮船排开江水的体积是103m3
D.轮船从长江驶入大海,排水量将减小
二、填空题
12.烧杯内有一冰块浮在水面上,冰内含有铅块,当冰熔化后,水面的高度应比原来 (“高”“低”),杯底的压强 (“变大”“变小”“不变”)。
【答案]:低;变小。
13.周末的始湖边,钓鱼的人三五成群,水面上漂浮着颜色不一的浮标。
(1)浮标的密度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水的密度。
(2)某同学选取了一只浮标,测得浮标的体积为15cm3,放入水中时露出水面的体积为5cm3,则该浮标的重力为 N。
(3)如果地球对所有物体的引力都变成原来的一半,浮标在水中的位置将 。
【答案】:(1)小于;(2)0.1;(3)不变。
14.人们常用“冰山一角”来形容事物显露出来的仅仅是其很小的一部分,更多的还隐藏在表面现象之下。事实上,冰山浮在海水中的确只露“一角”若有一座冰山其露出海面的体积是1300m3,那么这座冰山的总体积为 m3(ρ海水=1.03×103kg/m3冰的密度ρ冰=0.9×103kg/m3)
【答案】:10300。
15.三个实心的、质量相等的木、铁、铜球,放入盛水容器中,如图所示,三个球受到的浮力分别是F木、F铁、F铜则三个球受到的浮力大小关系是 ;若将三个球放在水银中,三个球受到的浮力分别是F′木、F′铁、F′铜,则三个球受到的浮力关系 。
【答案】:F木>F铁>F铜; F′木=F′铁=F′铜。
16.如图所示是小明同学自制的说明潜水艇浮沉原理的装置,欲使小瓶逐渐向下运动,水应该 (选填“流入”或“流出”),瓶由漂浮到没入水中的过程中,它受到的浮力 ,钢铁在水中会下沉,而用它制造的轮船却漂浮在水面,此时它受到的浮力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答案】:流入;变大;变大。
三.实验探究题
17.为了探究“物体的浮沉条件”,灵灵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了以下实验,如图所示。
步骤一、用弹簧测力计测出一个带盖子的空玻璃瓶的重力,如图甲所示;
步骤二、用手拿着这个空玻璃瓶浸没在水中,放手后发现玻璃瓶上浮;
步骤三、将一个铁块装入玻璃瓶并盖上盖子,放入水中放手后发现玻璃瓶下沉;
步骤四、取出玻璃瓶并擦干瓶上的水,挂在弹簧测力计上,保持玻璃瓶竖直,然后从图乙位置慢慢浸入水中,并根据实验数据绘制了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与玻璃瓶下表面浸入水中深度h的关系如图丙所示。
(1)装有铁块的玻璃瓶全部浸没时受到的浮力是 N。
(2)图丙中AB段表示玻璃瓶受到的浮力逐渐 ,这说明物体所受浮力大小与 有关;BC段说明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与浸没的深度 (选填“有关”、“无关)。
(3)步骤二中空玻璃瓶浸没时受到的浮力为 N。
(4)灵灵认真分析以上实验数据和现象后发现,物体的沉浮与物体的重力和所受浮力有关,分析可得出结论:物体上浮的条件是 。
(5)当玻璃瓶刚好浸没时,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强为 Pa。
(6)细心的灵灵同学发现玻璃瓶上还标有100ml的字样,请教后得知这表示玻璃瓶的容积,于是他灵机一动,在装有铁块的玻璃瓶内装满水,再用弹簧测力计测出总重力,如图丁所示,此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3.1N,根据以上数据他算出了铁块的密度为 kg/m3。
【答案】:(1)1.8;(2)变大;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无关;(3)1.8N;(4)浮力大于物体重力;(5)600;(6)3.3×103。
18.小明按照教材中“综合实践活动”的要求制作了简易密度计。取一根粗细均匀的饮料吸管,在其下端塞入适量金属丝并用石蜡封口。
(1)为了给密度计标上刻度,他进行了如下操作:
a.将其放入水中,竖立漂浮后,在密度计上与水面相平处标上1.0g/cm3;
b.将其放入密度0.9g/cm3植物油中,用同样的方法在密度计上标上0.9g/cm3;
c.接着他以两刻度线间的长度表示0.1g/cm3,将整个饮料吸管均匀标上刻度;
①如图甲所示,小明制作的密度计,你认为刻度0.9g/cm3应该在 点(选填“p”或“q”)。
②如图乙所示,若被测液体的密度为ρ液、密度计浸入被测液体的深度为h、自制密度计的质量为m,横截面积为S,用给定的字母推导出ρ液与h的关系式为 。通过关系式可知:小明这样均匀标注刻度是 的(选填“正确”、“错误”)。
(2)小红为了让测量结果更准确,想使简易密度计上两条刻度线之间的距离大一些,请为小红设计一种改进方法: 。
(3)小虎将制作好的密度计放入某液体中,出现如图丙所示的现象,为顺利完成实验任务,你的解决办法是 。(合理即可)
【答案】:(1)①p; ②ρ液;错误;(2)用更细的吸管做密度计;(3)减少吸管下端的一些金属丝。
四、计算题
19.我国首台载人潜水器“蛟龙号”是世界上下潜最深的作业型深海潜水器。它空载时的质量约为22t,体积约为30m2,最大荷载240kg。
(1)“蛟龙号”空载漂浮在水面时受到的浮力为多大?
(2)若“蛟龙号”某次满载时下沉是采用注水方式实现的,则至少注入多少立方米的水?(海水密度取1.0×103kg/m3,g取10N/kg)
【解析】:
(1)蛟龙号”空载漂浮在水面时,根据漂浮条件可知潜艇受到浮力:
F浮=G空载=m空载g=22×103kg×10N/kg=2.2×105N;
(2)满载时需要下沉时潜水器排开海水的体积V排=V船=30m3,
此时F浮′=ρ海gV排=1.0×103kg/m3×10N/kg×30m3=3×105N,
满载总重力G满=m满g=(22×103kg+240kg)×10N/kg=2.224×105N,
G注水=F浮′﹣G满=3×105N﹣2.224×105N=7.76×104N,
则由G=mg=ρgV可得注入水的体积:
V注入7.76m3。
20.将质量为0.8kg的木块放在盛有某种液体的容器中,如图所示,木块漂浮时有4/5的体积浸没,此时液体液面离容器底部的距离为30cm,已知木块密度为0.8×103kg/m3,g取10N/kg,求:
(1)木块漂浮时所受的浮力大小
(2)液体的密度
(2)容器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强大小
【解析】解;(1)木块漂浮,则受到的浮力为:F浮=G=mg=0.8kg×10N/kg=8N;
(2)因为木块漂浮,所以F浮=G,
又因为F浮=ρ液gV排,G=mg=ρgV,
所以ρ液gV=ρ木gV,
则液体的密度为:ρ液ρ水0.8×103kg/m3=1×103kg/m3;
(3)烧杯底部受到的压强:p=ρgh=1.0×103kg/m3×10N/kg×0.3m=3000P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