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大戏》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中国京剧脸谱的特点、谱式、色彩及有关知识。
2.学习绘制脸谱的基本方法和步骤,设计一幅与众不同的脸谱。
3.提高对京剧脸谱的欣赏能力和表现能力,培养热爱民族传统艺术的情感。
教学重点:
京剧脸谱的认识与绘制。
教学难点:
脸谱纹样的设计和颜色的搭配。
教具准备:
课件、学生作品
教学过程:
欣赏导入
师:今天老师和你们去看一场特别的表演,想看吗?
生:想。
师:不过看之前有一个小小的要求,请你们带着问题去看,表演中什么最吸引你?(课件播放《说唱脸谱》视频片断)
师:今天我们就走进唱大戏一课,去领略京剧脸谱的独特魅力。
(板书、课件出示课题唱大戏——脸谱 )
学习感受
1.谱式
师:谁知道脸谱的起源?
相传古代有一个兰陵王,非常勇猛,但相貌太美,他觉得这样的外貌不足以摄敌,于是用木头刻了一个假面,临阵之时戴上,敌人见了非常害怕,这个面具被不少人认为是脸谱的起源。
师:今天老师把他们请到了现场,你瞧!京剧脸谱在应用和发展中,形成了一定的谱式(板书),这是其中的4种。 (课件展示)
整脸——最原始的脸谱形式,以一种颜色为主,只勾眉,不改变五官的形态。
花脸——与整脸相反,脸谱色彩丰富,构图形式多样,线条复杂而细碎。
三块瓦脸——在整脸的基础上,用黑色画眼窝、鼻窝,把主色分割成三块瓦片形状。
象形脸——是京剧脸谱中的一种特殊脸谱,它的特点是根据神话、小说中的描写,把动物形象图案化,绘于脸上。
师:你喜欢哪张脸谱?为什么?
生:说出自己喜欢的脸谱。
师:我们看这4张脸谱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你发现了吗?
生:观察并回答(对称)。
师:对,它们都是对称图案,其实脸谱也有不对称的。
(课件出示不对称脸谱——歪脸)
2.颜色及象征意义
师:刚才我们了解了脸谱的谱式,下面我们再来看一段视频,注意听歌曲里主要唱了哪些内容? (课件播放《说唱脸谱》)
师:京剧脸谱的谱式有一定的程式,同样在京剧脸谱中颜色也有一些特定的含义,颜色也是塑造人物的关键,这几张脸谱分别给你怎样的感觉?
(课件出示红脸、黑脸、白脸、蓝脸、绿脸、黄脸)
生:观察图片,说说自己的感受。
3.范画,欣赏作品
师:老师今天也想设计一个脸谱,第一步应该怎么办? (课件出示绘画步骤)
生:回答绘画步骤。
师:老师这里还有一些优秀的学生作品,我们来共同欣赏。 (课件展示图片)
师:接下来的时间就由同学们尝试用脸谱画法,运用不同的画具和色彩设计一幅与
众不同的脸谱。 (课件出示作业要求)
创作练习
1.学生按照作业要求练习。
2.教师巡堂辅导。 (课件播放背景音乐)
展示评价
学生自评、互评,教师点评。
拓展延伸
师:脸谱发源于假面具,在世界各国也有它们独特的面具,我们一起来看看。
(课件出示图片)
师:看了世界各国的面具,你是不是觉得每个民族所表现的艺术都具有自己的特色呢?这些民族面具和我们的京剧脸谱又有哪些区别呢?用心观察,你会发现很多的乐趣。
板书设计:
唱 大 戏
——脸谱
谱 式
颜 色
《唱大戏》说课稿
平定县实验小学 张娟
一、教材分析
1.说教材
本课是湘版教材六年级上册第六课《唱大戏》中的活动一。戏剧是我国的传统艺术,通过画脸谱,使学生对戏剧有所了解,感受戏剧艺术的魅力,培养他们热爱祖国悠久历史文化的情感。
2.说教学目标
根据《美术教学大纲》和教材的要求,本着提高学生艺术感知能力和审美辨别能力,使学生了解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思路,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为:学生初步了解中国京剧脸谱的特点、谱式、色彩及有关知识。学习绘制脸谱的基本方法和步骤,设计一幅与众不同的脸谱。提高对京剧脸谱的欣赏能力和表现能力,培养学生热爱民族传统艺术的情感。
3.说重点和难点
重点:京剧脸谱的认识与绘制。难点:脸谱纹样的设计和颜色的搭配
二、教学过程
本课是由学生们熟悉的歌曲《说唱脸谱》的视频导入的。视频使学生一目了然,直接导入了课题。然后是新授部分。先提出问题“谁知道脸谱的起源?”让学生思考回答。然后老师小结。接着出示4种脸谱谱式。主要是让学生通过观察、学习解决重点。这时我板书。接着我又问“喜欢那张脸谱?为什么?”通过这个问题,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说说自己对脸谱的见解。接下来的问题让学生通过观察发现脸谱是对称图案的特点,引出脸谱的不对称形式,将知识尽可能全面的讲授。然后我通过一段视频让学生从歌词中感受脸谱的色彩特点,并且欣赏各种色彩的脸谱,讲解每种颜色的含义,以此突破难点。通过接下来的教师演示,让学生明确绘画步骤,为作业练习奠定基础。为了提高学生的作业我还让他们欣赏了优秀的学生作业。最后,在学生作画时,我边看边就出现的问题及时讲评。
三、说学生
高年级的学生对传统的戏剧有着极高的热情,对脸谱画法很好奇。针对学生的特点,我在课中提出很多问题,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推动学生自主的去学并自己得出答案,而不是老师告诉他们答案。这样既培养了他们分析作品的能力,又启发了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探索中发现、在探索中尝试、在探索中获得,使学生主动学习,从“要我学”变为“我要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