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
【学海导航】
1.知识方面:
(1)概述糖类种类和作用。
(2)举例说出脂质种类和作用。
(3)说明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2.能力方面:
结合生活实际,理解糖类和脂质的功能。
3.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
从分子水平认同生命的物质性、结构和功能的统一性。
【基础整理】
1.糖类
(1)糖类大致可以分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元素组成:
功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不能水解的糖类称_______,二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多糖可水解为_________________。
(3)单糖、二糖、多糖的比较
种类
分子式
分布
主要功能
单糖
核糖
C5H10O5
动植物细胞中
的主要组成物质
脱氧核糖
葡萄糖
细胞内主要
二糖
蔗糖、麦芽糖
细胞
能水解成 供能
乳糖
细胞
多糖
淀粉
植物细胞
植物细胞中的
纤维素
构成 的原料
糖原
动物细胞
动物细胞中的
2.细胞中的脂质
(1)元素组成: 。
(2)种类:脂质包括 ,
其中最常见的脂质是 ,元素组成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该种物质在生物体中的作用有
。
(3) 脂质中 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也是构成多种细胞器膜的重要成分。在人和动物的 以及
中含量丰富。
(4)脂质除了以上提到的两种,还有 。它又包括
。其中 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在人体中还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 能促进人和动物生殖器官的发育以及生殖细胞的形成; 能有效的促进人和动物肠道对 和 的吸收。
3、生物大分子以________为骨架,它们的基本单位都被称为__________;组成多糖的单体是__________,组成蛋白质的单体是__________,组成核酸的基本单体是__________。
【跟踪训练】
1.某同学未吃早饭,突然头晕,校医给他喝葡萄糖水,这样做主要是为了( )
A.补充水分 B.提供各种营养
C.满足能量需要 D.稀释血液
2.核糖与核酸都不含有的元素是( )
A.N B.O C.P D.S
3.分子式(C6Hl0O5)n和C3O32H4816O872N780S8Fe4这两种物质最有可能的是 ( )
A.脂质和蛋白质 B.多糖和蛋白质
C.核酸和多糖 D.蛋白质和核酸
4.下列各组物质中,由相同种类元素组成的是( )
A.胆固醇、脂肪酸、脂肪酶
B.淀粉、半乳糖、糖原
C.氨基酸、核苷酸、丙酮酸
D.性激素、生长激素、胰岛素
5.下列糖类中属于单糖的是 ( )
A.蔗糖 B.核糖 C.糖原 D.淀粉
6.下列属于植物体特有的糖类是( )
A.葡萄糖和蔗糖 B.乳糖和麦芽糖
C.淀粉和脱氧核糖 D.蔗糖和纤维素
7.下列物质的组成中含有糖类物质的是 ( )
A.RNA B.乙醇 C.胰岛素 D.生长激素
8.人体肝细胞中的主要糖类是 ( )
A.葡萄糖和糖原 B.葡萄糖和淀粉
C.纤维素和糖原 D.核糖和淀粉
9.下列能与斐林试剂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的是()
①葡萄糖 ②果糖 ③蔗糖 ④麦芽糖 ⑤淀粉 ⑥纤维素
A.①②⑤ B.②③④ C.①⑤⑥ D.①②④
10.在豌豆植株的叶肉细胞中,细胞质内含有的糖类和核酸主要是 ( )
A.糖原和核糖核酸 B.糖原和脱氧核糖核酸
C.淀粉和核糖核酸 D.淀粉和脱氧核糖核酸
11.蔗糖是由什么构成的 ( )
A.两分子葡萄糖
B.一分子果糖和一分子葡萄糖
C.两分子果糖
D.一分子葡萄糖和一分子半乳糖
12.下列物质中,构成细胞膜和细胞器膜的重要物质是 ( )A.胆固醇 B.磷脂 C.脂肪 D.纤维素
13.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脂质物质的( )
A.维生素D B.胆固醇 C.雄性激素D.脂肪酶
14.维持高等动物第二性征的物质属于( )
A.糖类 B.脂质 C.蛋白质 D.核酸
15.下列有关表述正确的是 ( )A.磷脂是所有细胞必不可缺少的脂质
B.所有细胞的组成成分都有纤维素
C.只有多糖、蛋白质、脂肪三类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D.被形容为“生命的燃料”的物质是指储存能量的多糖
16.下面是关于脂质的叙述,其中正确的是 ( )
A.磷脂由C、H、O三种元素组成,是构成液泡膜的主要成分
B.性激素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对维持生物体生殖过程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C.脂肪只存在于动物的脂肪细胞中,而其它部位和植物细胞中没有
D.企鹅体内的脂肪有减少热量散失,维持体温恒定的作用
17.作为生命活动的体现者、遗传信息的携带者、膜结构的主要成分的化合物,依次分别为 ( )
A.糖类,脂类、核酸 B.蛋白质、磷脂、核酸
C.蛋白质、糖类、核酸 D.蛋白质、核酸、磷脂
18.编织麻袋的麻,其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它属于__________物质;鸽子体内储存能量和减少热量散失的物质是__________,它属于__________物质;催化新陈代谢各种化学反应的__________绝大多数属于蛋白质,但调节生命活动的__________并不都是蛋白质,如__________。
19.科学家称“第四种森林”是一种倒在地上的森林。“第四种森林”,包括扔弃在垃圾堆中的各种废纸,废木纤维和木材废料。从体积上讲,这是一种长期被人们忽略的储量丰富的“森林资源”。日本科学家研制出一种用旧报纸等废纸生产葡萄糖的新技术:首先将切碎了的废纸放入磷酸溶解液内进行纤维素纤维的分解,然后用活性炭或离子交换吸附进行过滤,生产出结晶葡萄糖。经过分析,用这种技术生产出的葡萄糖与玉米和马铃薯生产的葡萄糖几乎没有什么区别。根据这段材料显示的信息。回答问题:
(1)纤维素是一种____糖;
(2)玉米、马铃薯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
(3)纤维素、玉米、马铃薯等为什么可以用来生产葡萄糖?
20.下图所示细胞中由C、H、O三种元素组成的某种化合物的形成过程,请回答:
(1)A是指 。其中生物体内的主要能源物质是 ,具有还原性的是 、 ,参与生物体内遗传物质组成的是 、 。
(2)若B是由2分子的A脱水缩合形成。则B是 ,在植物细胞中最重要的是 和 ,其中在 溶液中加入新配制 的 并加热煮沸2min,会出现砖红色沉淀;在人和动物乳汁中含量丰富的是 。
(3)若B是由大量的A脱水缩合形成的,则B是 ,在人和动物的肝脏中存在的是 ,在小麦、玉米种子中大量存在的是 。
21.在生物体内,某些重要化合物的元素组成及其相互关系十分密切。下图为某高等生物细胞内各元素及其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之间的关系,请据图回答:
(1)已知A、B是生物体内两种重要的生物大分子物质。图中X、Y分别代表 和 元素。
(2)图中的“有机小分子a”都由三部分组成,这三部分分别是 、 和 。
(3)图中的“有机小分子b”的名称是 ,它的结构特点是 。
(4)请在B下面的括号内写出该类物质的另外三种功能 。
(5)在人和猫体内都有能对某项生理活动进行调节的同种物质B1,但人体内的B1和猫体内的B1结构的一定的差异。那么请问,造成这种差异的根本原因是 。
第四节 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
【基础整理】
1.单糖 二糖 多糖 CHO 主要的能源物质 单糖 两分子单糖脱水缩合而成 单糖 核酸 能源物质 植物 单糖 动物 储能物质 细胞壁 储能物质
2.C H O,有些含有N P 脂肪、磷脂、固醇 脂肪 C H O 良好的储能物质,保温,缓冲减压,保护内脏器官 磷脂 脑、卵细胞、肝脏 大豆种子 固醇 胆固醇 性激素 维生素D 性激素 钙 磷
3.碳链 单体 单糖 氨基酸 核苷酸
【跟踪训练】
1.C 2.D 3.B 4. B 5.B 6.D 7.A 8.A 9.D 10.C 11.B 12.B 13.D 14.B 15.A
16.D 17.D
18.纤维素 多糖 脂肪 脂质 酶 激素 性激素
19. (1)多 (2)淀粉 (3) 因为纤维素和淀粉都是多糖,它们的基本组成单位都是葡萄糖
20.(1)单糖 葡萄糖 葡萄糖 果糖 脱氧核糖 核糖
(2)二糖 蔗糖 麦芽糖 麦芽糖 斐林试剂 乳糖
(3)多糖 糖原 淀粉
21. (1)P N (2) 脱氧核糖 含氮碱基 磷酸
(3) 氨基酸 至少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且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
(4) 组成细胞和生物体的重要物质;催化作用;运输作用
(5) 人和猫体内控制合成B1的遗传物质不同
“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教学设计
一.教学的设计思路
人教社出版的普通高中新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的“细胞中的糖类与脂质”一节中,与旧人教版教材有许多相似之处,若在教学时还是按照原有的思路,就难以体现出生物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因此让学生参与教师的课前准备和教学过程是使学生转换角色、变被动为主动探究的关键。
本节内容是包括了糖类的种类和作用、脂质的种类和作用,有关于细胞中的这两种有机化合物,内容比较浅显,与学生的生活和身体健康有着密切的联系,尽量联系了学生生活中经常接触的物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感性认识。而最后一段内容是对蛋白质、核酸、多糖三类生物大分子结构组成的高度概括,说明这三种生物大分子都是以单体为单位的多聚体,都有是以碳链为骨架,碳是生命的核心元素。
课堂教学重心应放在对糖类的学习上,可尝试让学生当小老师,归纳整理糖类的种类和主要作用,使其懂得无论动物还是植物都有存在糖类,糖类分为单糖、二糖、多糖三大类。通过讲述糖类的水解作用,使学生理解单糖、二糖、多糖三者的区别和联系。关于糖类的作用,既要突出它是生命系统赖以维持的主要能源物质,又要点出它是细胞许多结构中不可缺少的成分。多糖的种类是学生不太容易理解的地方,可得用教材上形象的插图来帮助学生理解,并通过列举生活中的实例来丰富学生对糖类是细胞和生物体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的的感性认识。学习脂质内容同样以学生己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来了解脂质对生物体和细胞的重要作用,尤其是结构组成和功能调节上的重要性,尽量联系人的身体健康如肥胖,脂肪肝等,讨论脂肪对人体的利弊,拓展学生的视野,使学生认识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习惯的重要意义。其中,要注意适当突出后边将要应用的糖类和磷脂的知识,这样可以为进一步的学习打下知识基础。因此针对此节课特点,教学方法可采用自主学习,交流讨论和谈话法。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概述糖类的种类和作用
2.举例说出脂质的种类和作用
3.说明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过程与方法】
1.尝试进行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
2.尝试运用生物学知识解决社会生活中一些实际问题
3.运用互联网、图书、杂志,进行资料收集和整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参与小组合作与交流,培养成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式的学习方式
2.认识生物科学的价值
3.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习惯
三.教学重难点
糖类的种类和作用、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是本课的重点;而多糖的种类及其结构、理解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是本课的难点。
四.教学用具:PPT幻灯片
课前准备:1 学生家庭的一般食谱。
2学生查找的资料:标准体重是怎么样的?肥胖的原因是什么?
五、教学实施程序:
学习阶段
教师组织和引导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引入
细胞的糖类
细胞中的脂质
理解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本节小结
情境创设
1.为什么有些人在早晨空腹运动会发生晕眩?应怎样处理比较好?
2.出示平时膳食的几种食物图片(见课件),引导学生讨论,进行“问题探讨”
(1)同质量的这些食物含有的热量一样多吗?
(2)参加运动会消耗大量体力时,你认为能尽快补充能量的物质是什么?
明确:糖类是细胞和生物体内主要的能源物质
糖类的概念:关于碳水化合物名称的起源,可以举出一些例子。哪些糖类是不符合“碳水化合物”。
(对讨论结果予以适当评价)
探讨:(1)你能列举一些你所熟悉的糖的名称吗?
(2)这些糖都是同一种类型的糖吗 ?
(3) 糖都是甜的吗 ? 甜的都是糖吗?
(说明:其实,除了我们熟悉的这些甜的糖之外,还有很多糖是不甜的,例如淀粉、植物细胞壁的组分之一的纤维素等都是糖类,甜的不一定都是糖.比如说:糖精)
(4)糖类由哪些元素构成?可分为几类?
阅读课本第30-31页细胞中糖类,并归纳整理,完成下列表格(PPT显示)
种类
分布
功能
单糖
五
碳
糖
六
碳
糖
二糖
多糖
思考:单糖,二糖,多糖是如何区分的?
(通过课件展示书本上的图,进行讲解)
(相关知识点补充)
1.葡萄糖C6H12O6 生命的燃料
提出旁栏思考题:糖尿病人的饮食受到严格的限制,受限制的并不仅仅是甜味食品,米饭和馒头等主食都需要定量摄取,为什么?
首先通过PPT显示资料,让同学们了解何谓糖尿病。并鼓励学生展示课前自己查阅资料了解更多相关知识。
2.淀粉(如何产生?溶解性)纤维素(溶解性,特点)糖原(何时分解?)
让学生想一想虽然这些多糖的基本单位都是葡萄糖,但如此不同,为什么?
(通过课件展示书本上的图,进行讲解。
并打比喻这就如同组成金刚石和石墨的成分都是碳,但是它们的物理特性却相差悬殊,这主要是由于分子内部排列不同而造成的,道理相似。)
将下列有关的名词用线条或文字连接成图形,尽可能直观而形象地表示出这些概念之间的关系(画概念图)。
核糖、脱氧核糖、半乳糖、葡萄糖、麦芽糖、蔗糖、乳糖、糖原、淀粉、纤维素
单糖、二糖、多糖
③植物细胞、动物细胞
教师通过让学生展示、讨论和评析,逐渐完善小组所画的概念图。
(过渡)多媒体展示课前学生准备的家庭的一般食谱。
通过问题:在你的家庭食谱中,在相同质量下你认为含能量最高的食物是哪些?过渡引出脂质
例举熊在入冬之前要吃大量的食物,以及展示北极熊及企鹅的图片
阅读课本,了解脂质的一般特性:分布、组成元素、溶解性、种类。
分类
元素组成
溶解性
作用
脂肪
磷脂
固
醇
胆固醇
性激素
维生素D
总结:1.生物体主要能源物质:糖类2.植物体(细胞)的储能物质:淀粉3.动物体(细胞)的储能物质:糖原4.生物体(细胞)的储能物质:脂肪
(知识深入)
储存脂质(脂肪)、结构脂质(磷脂等类脂)、功能脂质(固醇)
知识探讨:1.人体脏器周围的脂肪对人体有何利弊?
2.摄取过多胆固醇会怎样?
3.启发学生如何合理膳食,保证自己能健康成长
?
1.我们熟悉的生物大分子有哪些? 分别说出它们的基本单位
2.明确单体、多聚体概念
以问题作为引导:1)三种有机物共有那些特点?(都有C、H、O,都是有小单位连接而成)2)这些小单位以什么相连?
3.如何理解单体以碳链为骨架?
4.如何理解碳原子在组成生物大分子中的作用?
引导学生进行本节知识的总结,利用“本节聚焦”,并对学生总结的内容进行点拔提高。
思考问题,观察,展开讨论并自由发言回答问题。
分组讨论
学生举例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糖。白糖、红糖、冰糖、麦芽糖、葡萄糖、砂糖、蔗糖…
学生阅读课本
学生代表上讲自己归纳情况并填写表格
学生自主讨论,分享课前所查得的资料,并回答问题
分小组讨论,将不同的讨论结果建构不尽相同的概念图(如下图)
概念图一
概念图二
通过具体实例和观察图片,完成P32 “思考与讨论”问题,了解脂肪在生物体中的作用
阅读课文P32~P33, 细胞中的脂质的内容,归纳整理并填写完整的表格。
根据自己的实际生活经验对脂肪相关问题如肥胖、脂肪肝进行讨论。
(多糖、蛋白质、核酸)
回忆前面学习的3大有机物的化学组成,回答老师的问题。
1-2名学生对本节所学内容进行总结
联系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以此来激发学生强烈的求欲。
让学生让学生感受糖类对于生命的重要性。
?
?
??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库存,启发学生思考
?
?
?
?
?
?
?
?
?培养学生阅读,归纳和总结的能力
?
?
?
?
?
?
?
?
让学生把所学的课本知识和生活实际相联系,学以致用,认识到生物科学的价值。
让学生感受到三种多糖从形态到功能上的巨大差别,并帮助学生理解这是由于这些物质的结构不同造成的
画“概念图”有助于学生将一些零散的概念集中起来,在分析、比较各个概念之间的联系和区别的过程中,对概念的理解逐渐清晰、明朗。能够自主构建知识网络画出糖类的概念图。
通过完成思考讨论题了解脂肪相关的功能
通过阅读了解脂质应用生活实例,理解各类脂物质的作用
有利于学生对不同脂质的作用特点的理解
让学生认识脂肪对于细胞和生物体的作用和脂肪过多造成的危害,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习惯的重要性。
设计问题串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
培养学生的总结归纳的能力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内容比较简单,而且生活中学生对糖类和脂质并不陌生,在化学课上对糖类和脂质的知识也有所学习,所以,我把教学重点放在指导学生利用知识储备进行自学,并在课堂上积极联系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思考,记忆和回答。
特别是在糖类这部教学中采用了“画概念图”的课堂活动,首先,从当时的课堂气氛来看,学生对“画概念图”这项活动参与的积极性很高,讨论得很热烈。在画概念图之前,学生必须对各种糖类、它们的分类方法和这些糖类在动物和植物细胞中的分布情况比较熟悉。学生由于个人的观点有着不同概念图的建构方法,比如应以哪组概念为第一级概念的意见上出现了分歧,这就需要通过讨论或争辩来统一意见,培养学生的团体合作精神。其次,在这个过程中,画“概念图”有助于学生将一些零散的概念集中起来,在对各个概念之间的联系和区别的分析、比较过程中,准确、清晰地掌握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从而有助于学生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网络,最终融会贯通,通过概念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不足之处:第一,问题探讨的时间控制的不够;第二, 对于课本内容的取舍还不是做得很好,重点不能充分突出;第三,教学评价方面,学生群体作答时,没有很注意到哪些同学答对,哪些答得不够完善,因此未作出及时反馈,今后一定要客观且具体作出评价,不要总是用笼统的词语来概括;第四,课堂的教学内容之间的过渡语需要继续磨练,尽量做到精炼、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