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样的电路连接》
教材版本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7课第17页。
教材分析
《不一样的电路连接》是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最后一课(17页)。本课继续让学生探究有关电路的知识,是简单电路知识的延伸与拓展,目的是整理学生的发现和认识,探索分析暗盒内导线的不同连接方式,学习串联和并联两种电路。
学情分析
学生在前一段时间经历了对电的问题的探究后积累了一定的知识和经验,并且认识和使用了电路检测器这一重要的电路原件,在简单电路一课中,初步尝试过同时点亮两个小灯泡的不同连接方式。但由于四年级的学生观察事物往往是比较感性直观的,因此,教师在学生的探究活动中给予适当的提示和指导,使探究活动有序进行,从而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精神,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设计理念
本节课的设计,我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课堂设计以电路大冲关的形式,适应学生喜欢挑战的心理特点,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同时借助交互式电子白板这一工具,加上资源库的精心准备,让师生可以积极互动。增进了与学生之间的交流,解放了教师的肢体。为创建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学习主体、训练为课堂主线的新课标课堂教学,提供了最好的技术支持。交互白板的使用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主参与、主动探究,不仅能眼见其形、耳闻其声,而且能亲自动手操作,调动多种感官共同参与认知活动,增加了信息量,强化了记忆效果,加快了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消化速度,从而在较短的时间内,更快、更好地学到更多的知识,提高了学习效率。同时因为交互软件可以随时修改,所以教学中老师不受课件的束缚,根据学生出现的疑难问题随机应变,及时从图库中拉出需要的内容,或者直接在白板上写写画画,使课堂变成活的课堂,变成生成的课堂。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如果电能从一点流到另一点,两点之间一定有导体连接,这两点之间就构成一个电的通路,否则就是断路。
2.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是两种用不同连接方法组成的电路。
过程与方法
1.用电路检测器检验接线盒内电路的连接情况。
2.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连接电路,并在反复观察和实验中发现不同连接方式的特点。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培养勇于挑战、缜密推断的态度。
2.乐于交流自己的观点。
教学重点
用电路检测器检验并推测接线盒内电路的连接情况。掌握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连接。
教学难点:
根据检测果推测接线盒内导线连接的几种可能情况。
教学准备:
为小组准备:一个电路检测器、一个四个接线头的盒子、实验记录单;两节电池(配电池盒)、一个小灯泡(带灯座)、导线几根。
教学过程
一、第一关(检测故障导线)
师:同学们,最近几节课我们学习了很多关于电路的知识。今天老师要考考大家的学习情况。怎么考呢?(出示:电路大冲关)一共四关,每一关都有一道关于电路难题需要大家去解决。你们有勇气来尝试一下吗?
生:有。
师:那我们先来第一关。这是房子装修前后的样子。(展示图片)墙上是什么?
生:导线。
师:在装修的时候我们通常会把导线穿进管子藏在墙里面。这是为什么呢?
生:这样做不仅美观,而且很安全。
师:可是墙里面某一根导线坏了,我们怎么办?把墙全部挖开?
第一关的挑战来了——如何来检测哪根出导线故障呢?
师:这就是那段出故障的线路,两根导线一白一红,投影。哪根坏了,怎么检测?(用什么工具来检测)
生:用电路检测器。(阐述方法)
师:小灯泡亮了,形成了?(生:通路,师板书)
如果不亮呢?(生:断路,师板书)
师:请一位小电工来帮我们检测。
生:演示实验。(提醒:使用电路检测器之前要?)
师:(取出导线验证)当然如果家里的线路真的出故障了,可以用这种电路检测器来检测吗?
生:不能。
师:(展示图片)不过检修工人会用到更复杂的电路检测器,不用砸开墙壁就能查出故障线路了。第一关没有难住大家,请看第二关!
二、第二关(关于接线盒的研究)
1.出示接线盒
师:看不见的电路不仅在墙里有,老师手里也有。这是一个接线盒(板书,投影)。接线盒可以起到连接和保护导线的作用。我们来看看它的结构?
生:塑料外壳,4个接线柱。(重点引导学生关注接线盒的结构)
2.讨论怎么检测接线盒里的电路
师:盒子里的导线在这4个接线柱之间是怎样连接的,看得见不?
生:看不见。
师:第二关的挑战来了——在不打开盖子的前提下,能推测出接线盒里的导线连接吗?
师:给大家2分钟时间小组讨论一下。(倒计时)
生:(小组讨论)
师:把你们组的方法和其他组分享一下?
生:(小组间分享交流)
师:(引导:用什么检测,检测顺序,次数,什么样的现象可以推测出什么结果)
小结:也就是说可以通过电路检测器检测接线柱之间的通路断路情况来推测导线是怎么连接的
3.实验——检测通路断路
师:请打开书17页,找到实验记录表。检测时为了结果准确可以?
生:重复3次。
师:有不清楚的地方吗?给大家两分钟时间,开始实验!
3.各小组汇报推测结果(到白板上画图)。
师:(请一个小组来汇报检测结果)(师在白板上板书)
师:其他小组呢?
生:结果一样。
师:看来所有小组的操作非常规范和准确。现在可以推测出接线盒里的连接情况了吗?(请小组到白板上展示他们的推测结果。)
4.推测导线连接
师:再给大家一分钟时间,根据检测的结果把你们推测的接线盒内导线的连接情况画下来。
师:时间到(请学生展示)
生:(白板上连线,展示各小组不同的推测结果)
师:引导:①你们组是怎么推测出的这种连接?
②为什么1
4之间没有导线直接连接也能形成通路。
师:我们这个盒子里到底是怎么连接的呢?请大家打开盒子对比。
生:打开盒子对比。
师:我们这几种推测都有科学的依据,可是实际的结果确不一定和大家的推测完全相符合。因为电路里导线是可以有
生:不一样的连接方式的(板书
点题)。
师:这些连接哪种更好一些呢?
生:(师引导:比如第一种,虽然用的导线要多一点,可是即使1
3断了
1
4会不会受到影响?另外一种可以……)
师:生活中我们会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最合适的连接方式,这就是最好的连接。在第二关中,虽然不是所有小组的推测和接线盒里面实际导线连接相符合,但是大家能够利用准确的检测结果,对导线的连接情况进行了多种合理的推测,其实已经超额完成任务了,恭喜大家又过一关!
三、第3关(探究并联与串联)
1.小灯泡的两种不同连接方法
师:电路中导线有不同的连接,那小灯泡(板书)可以吗?我们之前试过没有?
生:试过
师:用一节电池同时点亮?
生:两个小灯泡。
师:怎么连接的?请一个同学来试试。
生:(白板上连接)
师:这是咱们之前实验的照片。这两种连接方式分别叫做串联和并联(板书)。他们有什么不同?
生:并联电路小灯泡亮,串联电路小灯泡暗。(板书)
师:为什么会这样呢?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中电流是怎么流动的?(用红色的线标示电流的流动:串联电路中电流只有一条路可以走,这条路上两个小灯泡,互相影响所以要暗一些。而并联电路中,电流可以有两条路来走,每条路上只有一个小灯泡,这两个小灯泡互不干扰。所以小灯泡要亮一些。)
2.电池的两种不同连接方法
师:我们第三关的挑战任务是什么呢?请看:电池(板书)也有不同的连接方式吗?给你两节电池,一个小灯泡你还能点亮它吗?
师:老师给每个组准备了一张记录单(出示图片),请大家先设计电路图,再尝试连接并把实验结果写在电路图下方,实验完成后断开导线连接。(分发记录单,和电池)到计时3分钟开始。
生:实验(师巡视指导,注意有代表性的小组)
师:请学生汇报(投影)
师:原来电池也有两种不一样的电路连接。我们也可以把它们称为电池的串联与并联。那这两种连接方式,有什么不同呢?
生:串联特别亮,并联一般亮。
师:为什么会这样呢?
(串联和并联:一节电池的电压是1.5V,两节电池串联起来的电压是3V,所以小灯泡会特别亮。两节电池并联起来,电压还是1.5V,所以小灯泡不太亮。)
师:恭喜大家成功闯过了第三关。
五、课后延伸
师:生活中我们总是将导线,电池或者其他电源,小灯泡或者其他用电器按我们的需要进行不一样的电路连接。第四关我们挑战什么呢?
1、找一找家里或者学校里有哪些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2、如果串联电路一个小灯泡坏了,另一个小灯泡会怎么样呢?如果是在并联电路中又会怎样?
师:第四关由大家在课后继续完成,下节课看看有多少同学能够获得高级工程师勋章!
板书设计
不一样的电路连接
导
线
串联
暗
小灯泡〈
并联
亮
串联
很亮
电
池
〈
并联
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