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第5单元第十六章《第一节 生命的诞生》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苏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第5单元第十六章《第一节 生命的诞生》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0-02-23 09:57: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全椒县襄河中学
第三届中青年教师课堂大赛

全椒县襄河中学
生物教研组:陈来林
2017年10月31日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原始地球为生命起源提供的条件。     2了解生命起源化学进化的大致过程。     3了解米勒实验及其说明的问题。 能力目标    1通过解释米勒实验的设计原理及结果,培养学生进行 分析和推理的能力。     2通过指导学生归纳生命起源的进化顺序,培养学生分析综合的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了解生命起源化学进化的过程,渗透生命物质变化发展的量变和质变的辩证统一观点。    2通过了解我国探索生命起源所取得的成就,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过程。 教学难点:解释米勒实验和描述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过程。
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疑探式教学法
教学辅助手段
多媒体课件
教 学 过 程
[导入新课] 
  引言:(创设情境)
当我们参观动物园、植物园和水族馆的时候,当我们在森林、草原和田间漫步的时候,我们无时无刻不在感受生命世界的奇异与浩瀚。
花草树木,虫鸟鱼兽,这样一个种类繁多的世界是怎样产生的呢?地球上最早的生命又是如何诞生的呢?
让我们一起来探究生命的起源吧!

人类对生命起源的认识过程:地球上关于生命起源的几种假说
1.神创说
《圣经》上说,“起初,神创造天地。”
2.自然发生说(自论生)
生物可以从非生命的物质中自然发生出来
3.宇宙发生说
因为陨石中含有组建生命的物质——有机小分子,有人认为地球上最初的生命来自宇宙间的其他星球,即“地上生命,天外飞来”。
4.深海生态系统说
有学者认为,热泉喷口附近的环境:高温、缺氧、含硫、偏酸等,不仅可以为生命的出现以及其后的生命延续提供所需的能量和物质,而且还可以避免地球外物体撞击地球时所造成的有害影响,是孕育生命的理想场所
5.化学演化说
这一假说认为,地球上的生命是在地球温度逐步下降以后,在极其漫长的时间内,由非生命物质经过极其复杂的化学过程,一步一步地演变而成的
  (此过程中可以让学生适当发言,发表自己的观点。)
  <设计思想创设一个轻松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去感受、去体验、去寻找、去认同,把学生原有的知识提取出来,把学生探究的欲望激发出来,这样的教学就有了成功的基础!>

生命起源的过程
 
[知识点一]:原始生命诞生的环境和场所
活动步骤:1. 设置问题:原始地球会是怎样的状态?
2. 初步探讨(学生在不看课本知识的情况下讨论交流,发表自己的观点)
3. 自学课本相关知识,同时思考提出问题
4. 教师引导解决问题
活动总结:1. 原始地球
2. 原始大气
3. 原始海洋
[知识点二]:米勒实验及说明的问题
活动步骤:1. 学生自学米勒实验相关内容,提出问题
2. 教师引导解决问题
3. 课件演示米勒实验
活动总结:米勒实验说明,在一定的条件下,原始地球上的原始大气中各种成分是能够转变为有机小分子的。
[知识点三]:生命起源化学进化的过程
活动步骤:1. 学生自学相关内容,提出问题
2. 教师引导解决问题
活动总结:生命起源分三个步骤
原始大气(水蒸气、氮气、氢气、氨、甲烷等)
有机小分子(氨基酸等)
有机大分子(蛋白质、核酸等)
原始生命(能生长、生殖、遗传)
[教学小结]:
一、人类对生命起源的认识
1.神创说
2.自生论
3.化学演化学说
二、生命起源的过程(化学演化学说)
1.原始大气中的无机小分子转变为有机小分子
2.有机小分子合成蛋白质、核酸等有机大分子
3.有机大分子逐步形成原始生命,并进一步形
成原始的单细胞生物。
[巩固练习]:
课件出示练习,和学生共同完成。
[思维扩展]:
思考讨论:在现在条件下,非生命物质能不能转化为原始生命?
[布置作业]:
查找资料,了解生命诞生的知识
完成本节配套练习
板书
设计
一、人类对生命起源的认识
1.神创说
2.自生论
3.化学演化学说
二、生命起源的过程(化学演化学说)
1.原始大气中的无机小分子转变为有机小分子
2.有机小分子合成蛋白质、核酸等有机大分子
3.有机大分子逐步形成原始生命,并进一步形
成原始的单细胞生物。
教学
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