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0张PPT)
第 1 节 力
第七章 力
学习目标
1. 知道力的概念和力的单位,认识力的作用效果.
2. 知道力的三要素,能用力的示意图表示力.
3. 知道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学习难点
学习重点
感受力的作用效果和力的三要素以及能用力的示意图表示力.
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
学具准备
准备磁铁、小钢球、两个小车、大头针、两根弹簧、篮球、多媒体设备等.
课前自学准备
课标要求
1. 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还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____.力的单位是____,简称____,符号是____.
2. 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的因素是力的____、____、_______,我们称之为力的三要素.
形状
运动状态
牛顿
牛
N
大小
方向
作用点
课前自学准备
预习检测
3. 力的示意图:在物理学中,通常用一条带箭头的线段来表示力.画力的示意图时,在____力物体上沿力的方向画一条线段,在线段终点用箭头表示力的______,线段的______或______表示力的作用点,最后在箭头旁标明力的名称或大小.
4. 力是____________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_______.
受
方向
起点
终点
物体对物体
相互的
攀岩者仅靠手脚灵活运用抓、撑、蹬等动作,用“力”实现身体的平衡。
什么是力呢?
课堂教学展示
新课导入
押加
什么是力
生活中我们经常用“力”……
人推车
人用了力
车受到了力
双手拉弹簧
人用了力
弹簧受到了力
人提水桶
人用了力
水桶受到了力
人举杠铃
人用了力
杠铃受到了力
生活中我们经常用“力”……
其他物体也可以对别的物体施力……
推土机推土
推土机施力
土受力
磁铁吸引铁钉
磁铁施力
铁钉受力
人 推 车
双手 拉 弹簧
人 提 水桶
人 举 杠铃
推土机 推 土
磁铁 吸引 铁钉
作用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施力物体
受力物体
课堂教学展示
进行新课
力用符号F 表示,单位牛顿,简称牛,符号N。
托起两个鸡蛋所用的力大约是1 N。
力和力的作用效果
知识点一
一、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讨论一下
1.单独一个物体也可以产生力的作用吗?
2.不接触的物体间一定没有力的作用吗?
力作用在物体上会产生什么效果呢?
演示:
(1)捏一下橡皮泥;
(2)拉伸一下弹簧。
二、力的作用效果
1.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使它发生形变。
形状改变
(1)从静止变为运动,
(2)运动快慢变化;
(3)运动方向变化。
运动状态改变
或从运动变为静止;
演示
2.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除了力的大小、方向还有什么因素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呢?
如何改变力的作用效果呢?
力的三要素和力的示意图
知识点二
想想做做
一、力的三要素
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叫做力的三要素,它们会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如图,分别在A、B、C处用同样大小的力推门,感受手推门的难易程度有什么不同。
在A点推开门最容易,在C点推开门最难。这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位置有关。
A B C
如何简单方便的表示力呢?
起点表示力的作用点
沿力的方向画一条线段,用箭头表示力的方向
标出力的符号(大小和单位)
二、力的示意图
小实验
在两个靠得较近的小车上分别放一块磁体,松手后观察发生的现象。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知识点三
让一个同学穿上旱冰鞋推墙,观察发生的现象。
你还能举出类似的事例吗?
人推墙,墙受力,
但人后退,说明人受到向后的力。
施力物体
作用力
受力物体
反作用力
A
物体
B
物体
受力物体
施力物体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1.如图所示表示了力的作用效果,其中图(a)主要表示力能使物体_____________________;图(b)主要表示力能使物体_______________。
知识点1 力和力的作用效果
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形状发生改变
课堂教学展示
随堂演练
2.仔细观察下图,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说明了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方向有关。
解析:图中第一次用力拉弹簧,弹簧伸长了;第二次用力压弹簧,弹簧缩短了,显然弹簧的形变与力的方向有关。
知识点2 力的三要素和力的示意图
3.如图甲,放在水平地面的木箱受到与水平地面成30°角斜向上10N的拉力作用,作出拉力的示意图。
F = 10N
解析:作力的示意图,必须把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表示出来。本题中拉力用F表示,其作用点在木箱上,可以画在右上角的某个位置,也可以画在中心处。
30°
课堂教学展示
教学板书
概念、符号及单位
力的作用效果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课堂教学展示
课堂小结
力
力的三要素
力的示意图
力的符号F,单位牛顿、牛,符号N
去碰石头,鸡蛋会被碰破而石头不会破,对此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鸡蛋受到了力的作用,而石头没有受力
B.石头碰鸡蛋的力大于鸡蛋碰石头的力
C.石头碰鸡蛋的力等于鸡蛋碰石头的力
D.石头碰鸡蛋的力和鸡蛋碰石头的力都作用在鸡蛋上了
拓展延伸
C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鸡蛋破了而石头没破是因为鸡蛋受力时易发生形变,而石头受力时不易发生形变.
×
√
×
×
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1.从课后习题中选取;
2.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
课后反馈总结
布置作业
1.引导学生从大量的日常生活实例入手,深入观察、分析和总结,将抽象的力的概念弄懂、弄透,让学生体会到物理并不难学,有亲近感、成功感.
课后反馈总结
教学反思
2.本节实验有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在演示实验中,教师要提醒学生注意观察的同时要认真思考,带着问题去观察,这样效果会更好.学生实验中,教师要大胆放手,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实验探究,体会力的实质、特点、作用效果及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的因素.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知识的主人,培养他们观察物理现象的能力、分析问题的思维能力及透过现象提炼实质的综合概括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