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第5课时 数的运算(1)
教学内容 整数、小数、分数的四则计算72-73页,练习十八1-3
教学目标 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掌握有关整数、小数、分数的四则计算的意义和法则,能正确地进行计算(表内四则计算要求迅速,万以内的四则计算要求比较熟练。 体会整数、小数、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在运算顺序上的联系,使学生掌握概括化的运算顺序,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重点和难点 重点:整数、小数、分数的四则计算。 难点:掌握有关整数、小数、分数的四则计算的意义和法则。
教具准备 视频投影
教学流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谈话引入 同学们,我们学习了许多的数学计算,想一想都有哪些呢?怎样进行整数、小数、分数的四则计算?它们的计算方法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今天我们就来讨论这个问题。 边听边思考 激发复习兴趣。
沟通知识的联系 一、复习整理: 1、出示下列表格 数的范围 运 算名称整数小数分数加法减法乘法除法
(1)四则运算的意义。 (2)四则运算的联系 运算 名称联系加、减法相同的计数单位才能直接相加减。乘法都要转化成整数乘法计算除法小数除法要转化成整数除法来计算,分数除法要转化成分数乘法来计算。
(3)四则运算的运算顺序。 出示例2,再让学生独立计算 (4)0与1的特性是什么? 2、估算及方法(书72页算一算) 学生讨论完成下例表格。 共同点:在计算整数 小数加、减法时,必须把它们的相同数位对齐,哪一位相加满十都要向前一位进一,哪一位不够减,都要向前一位退1作10再减;计算分数加减时,必须是同分母分数才能直接相加减 弄清四则运算的意义和四则运算的联系,掌握四则运算的运算顺序。
综合练习: 1、计算:175+49 540-138 64×37 1692÷47 2、计算:54+1.42 30-2.5 1.03×6.3 442.8÷36 3、计算:+ 2-1 24× ÷ 计算后根据算式,说出运算的法则及意义。 训练学生的计算能力。
补充练习: 1、根据2516÷68=37,很快写出下面各题的得数。 251.6÷6.8 = 25.16÷0.37= 2.516÷0.68= 0.37×6.8= 0.068×3.7= 0.2516÷3.7= 2、2.495用四舍五入法取近似值,保留一位小数( ),精确到百分位是( )。 3、64×125=( )×8×125 4.375-(1+)=( )-1 ( )×0.78+0.22×( )=36.4×(0.78+0.22) ×( )=2 ( )÷3=2 进一步训练学生的计算能力,提高学生的运算水平。
总结: 今天我们复习了什么?说说你今天有什么收获?
作业 书74页练习十八1-3题。 完成作业 巩固复习知识。
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