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写作:学写游记课件(2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五单元写作:学写游记课件(24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7.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2-22 23:10: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4张PPT)
“漫游老山”升格指导
学写游记
漫游老山回顾
东山大峡谷
黑龙潭
乌龟驮经书
郭子仪演兵场
观景台
七佛寺
不老村
香山湖
下面的文字是否清楚交代了行踪?
我们一路向上
越往上发现了一湫潭水
老师见潭边一座小亭,然后我们坐下
接着深入老山
接着我们爬上了老山的最顶层
接着就是下山
从不老村穿过,到了香山湖
——摘自张舒予《老山游记》
写出漫游老山的行踪
东山大峡谷
黑龙潭
乌龟驮经书
郭子仪演兵场
观景台
七佛寺
不老村
香山湖
来到老山森林公园,我们从东山大峡谷进入老山。
往上走不久,一湫翡翠绿色的小潭吸引了我们。
在小潭右前方,我们跨过小溪上的拱桥,进了一座亭子。
我们顺着步道向老山深处迈进。
我们爬上了最顶峰之后下山。
我们登上观景台。
我们一路向西,来到了七佛寺。
我们就从西佛寺向东抵达不老村。
最终我们大家到达了香山湖。
——摘自王瑾《一节有趣的课堂》
漫游老山回顾——东山峡谷
指出下面写景的层次和角度
路两边的山坡上,疏条交映,树影婆娑,一棵棵老树粗壮挺拔,藤蔓爬满了树干,即使这样,也遮不住树皮上饱经的沧桑。山谷里空气清新,凉风扑面,舒畅极了。
——摘自吴榆桐《游老山森林公园》
漫游老山回顾——黑龙潭
指出下面写景的层次、角度和手法
湖泊的一边上有些沙子,另外一边是大块的石头,有些石头的缝隙里还生长着植物。最令人赞叹的是湖泊中央的水,那不能算是青绿,也不能说是蓝色,给人一种像翡翠的颜色。水周围很清,从而导致让人以为整个湖都很浅,但其实它有15米呢!
——摘自詹悦涵《游老山记》
推敲这段文字的用词和句式,尝试修改
小潭的近岸铺满了砂石,对岸直立着一面悬崖,岩石的缝隙里生长着青翠的灌木,摇曳多姿。最令人赞叹的是潭里的水,那不能算是青绿,也不能说是蓝色,简直是一块巨大的翡翠。水很清,能看到潭底的石头,让人以为很浅,但其实它有15米呢!
——詹悦涵《游老山记》片段修改稿
漫游老山回顾——麒麟石刻
漫游老山回顾——乌龟驮经书
我们坐在亭子里休息的时候,老师给我们讲起了“中国文人与山水”,从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讲到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讲到欧阳修“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大家懵懵懂懂地感受到了古代智者深邃的思想、丰富的情感。我们还背诵了《小石潭记》,刚路过黑龙潭,看着泠泠作响的溪流,听着嘤嘤成韵的鸟鸣,环顾疏条交映的树林,我们似乎触摸到了王安石那颗孤独忧伤的灵魂。
——摘自张舒予《老山游记》
指出下面叙事的层次
这段文字中的“大家”、“我们”准确吗?
漫游老山回顾——山间步道
漫游老山回顾——观景台
漫游老山回顾——不老村
不老村背倚老山,面朝香山湖,青砖黛瓦,招幌林立。村前的一块空地上,格桑花姹紫嫣红。这里游人如织,孩子们在花丛中放风筝,捉迷藏,老人们在亭子里喝茶,下棋,“黄发垂髫,怡然自乐”。
——摘自阮思洁《漫游老山》
指出下面文字的句式特点
漫游老山回顾——香山湖
写游记的思路
思路一、描绘漫游老山过程中看到的美景(移步换景,融情于景)
思路二、记叙漫游老山过程中发生的事情(有趣、有情或有理)
思路三、描述漫游老山过程中产生感悟的细节或景物(托物言志)
写游记的技巧
用简洁的语言交代行踪。
选择印象深刻的景物生动描绘。
层次:静景、动静,视觉、听觉、嗅觉、触觉,仰视、平视、俯视,近观、远眺……
语言:准确用词,比喻、比拟、夸张……
手法:衬托,对比……
穿插有趣的故事。
表达自己的感受、感悟。
练笔——观景台远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