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第七单元第二课 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共1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第七单元第二课 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共17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54.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02-24 10:03: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7张PPT)

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


人教版 选修Ⅰ



01


02


03
两个灵魂:文明史观和现代化史观
从古老与现代文明的碰撞角度把握改革的历史背景,结合改革的结果能正确全面的评价认识这种文明的碰撞
从世界近代化的历史潮流角度认识改革的必然,并认识改革对俄国近代化产生的巨大作用
一个主题:俄国改革与俄国近代化
两条线索:从纵向来看,要把农奴制改革与彼得一世改革,十月革命联系起来,认识农奴制改革在俄国历史发展中的地位,横向要联系同时期的其他国家的革命或改革,尤其与美国南北战争,中国戊戌变法,日本明治维新的联系,认识世界历史近代化的多样性





第 二 课
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内容






contents
结构目录
改革的酝酿
进步与局限
“二一九法令”

01
改革的酝酿
一、改革的酝酿
1.目的:
化解统治危机,增强国力,重振大国威望
2.准备:
历史基础:沙皇亚历山大一世、尼古拉一世均颁布过改革法令
思想基础:借助报纸舆论宣传,化解改革阻力。
组织措施:成立各层次的专门的委员会(秘密委员会改为农民事务委员会) ,讨论、草拟改革方案。
个人力量:亚历山大二世决心通过改革解决农奴制的问题。

3.方案:
A. 农业地区:地主不愿解放农奴也不愿把土地分给农民,还希望增加土地和加强对农奴的控制;
B. 工商地区:解放农奴,但农奴要交赎金;
C. 草原地区:逐步分给农奴土地,但农奴要服劳役。
请思考:如果你是亚历山大二世,你认为当时情况下,哪个方案更具操作性?
改革焦点:
地主与农民间的阶级斗争

02
“二一九法令”
二、“二一九法令”(1861年3月3日)
主要内容:
农奴在法律上获得人身自由,享有公民权利
(1)土地仍属地主所有
(2)农民可以赎买一块份地

能决定农民份地大小和好坏,能决定农民应承担的义务。
A.要交付赎金
B.承担各种义务
C.服从地主关于份地的决定
政治上:
经济上:
组织上:
由村社对改革后的农民进行管理
时限安排:赎买前另设两年的过渡期
解放农奴后,民众向沙皇欢呼的场面
一个俄国官员在“二一九法令”颁布后评价农民的变化时说“人民挺起腰杆来了,样子变了;面貌表情,步履姿势,言论谈吐,一切都变了”。


思考:你怎么样理解农民的这种变化?

从背景上看:改革是农民革命斗争的副产品,农民对改革抱有极大的期望。

从内容上看:农民在获得人身自由的同时可以获得一块份地。

从过程上看:农民对改革的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认识不深刻,对农奴主的阶级本质认识不透彻。

03
进步与局限

三、进步与局限
(1)改革使广大农奴获得了人身自由,扩大了俄国自由劳动力的来源,有利于工业革命的发展。
(2)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促进了俄国农业和社会经济的发展。
(3)是俄国历史上的转折点,实现了封建生产方式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转变。
性质:封建地主主持下的
资产阶级性质改革
“二一九法令”的进步性:
材料一:“臭名昭著的解放,实际上是对农民进行
残酷的掠夺,是对农民施行一系列的暴力和一连串的
侮辱。”
——列宁



材料二:1877~1878年欧俄部分的9150万俄亩的私有土地中,有7300万俄亩属于封建地主,占了80%。部分劳动力仍被束缚在封建经济活动中,依靠封建地租进行生产。农民在改革中得到的土地,按1861年的土地市价计算仅值5亿多卢布,但到1905年为止,农民共付出20亿卢布赎金。农民虽付出了高昂的赎金,但得到的土地比改革前少了,质量也更差了。
材料反应“二一九法令”有怎样的局限性?
“二一九法令”的局限性:
不彻底性: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 (如没有改变沙皇专制制度。农民被束缚在土地上,地主土地所有)
掠夺性:高额赎金实际上是地主阶级对农民的一次掠夺。
欺骗性:改革后农民的土地比原来还少,为了维持生计,不得不重新接受地主的盘剥和奴役。
为什么说1861年农奴制改革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1)从背景上看:改革是由于受到世界资本主义发展潮流和工业革命的影响,在本国的农奴制度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背景下发生的。
(2)从内容上看:改革在法律上废除了农奴制,农民成为自由人,封建的人身依附关系得以废除;改革还使农民通过赎买获得了一块份地,部分地废除了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部分地实现了农民土地所有制,这均属于资产阶级性质的变革。
(3)从作用上看:改革动摇了俄国落后的封建生产关系,为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自由劳动力,扩大了国内市场,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