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第10 课《小石潭记》学案一
学习目标:
积累文言词语,积累“参差”“悄怆”“幽邃”等词语。
借助工具书和课下注释理解词类活用现象,并在理解课文大意的基础上熟读成诵。
了解作者及文体和本文的写作背景。
4、指导学生朗读课文,增强语感,把握作品的思想内涵及艺术风格
学习重点、难点:
借助工具书和课下注释理解词类活用现象,并在理解课文大意的基础上熟读成诵。
文本导读
走进作者,了解背景
柳宗元(773~819),字子厚,中唐时期著名文学家、哲学家,河东(今山西永济)人,世称柳河东。“唐宋八大家”之一,与韩愈并称“韩柳”。与韩愈、刘禹锡为同朝为官,由于参加(刘禹锡也参加了)主张革新的王叔文政治集团,贞元二十一年十一月贬永州(今湖南永州)司马。在此期间写下了为人称道的《永州八记》。本文是《永州八记》中的第四篇。
唐永贞元年(805年),柳宗元与刘禹锡等一起参加了以王叔文为首的革新集团,从事政治、经济、军事等各方面的革新。由于遭到旧官僚势力的反对,革新集团失败了,柳宗元被贬为永州司马。他在政治上不得志,心情抑郁,所以就游山玩水,欣赏大自然风光来排遣内心的愁闷。他在永州发现许多飞景佳丽的地方,记下了其中八处名胜:西山、钴姆潭、钴姆潭西小丘、小石潭、袁家渴、石渠、石涧、小石城山。
2、作品简介:
“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可以记叙描写,也可以抒情议论,并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即景抒情,托物言志。因此,它可以写景状物如《核舟记》,也可以叙事如《桃花源记》,也可以将写景状物与议论抒情结合起来像《小石潭记》
自主学习
一、给下列粗体字字注音。
篁( huáng )竹 清冽( liè ) 为坻( chí ) 为屿(yǔ ) 为嵁( kān )?佁(yí ) 然
俶(chù )尔?翕( xī )忽?差(cī )互 寂寥(liáo ) 悄怆( qiǎo chuàng ) 幽邃( suì )
二、熟练而准确的朗读课文,注意准确把握下列句子的停顿(用“/”画出停顿)
1、全 石/ 以 为 底??? ????皆 若/ 空 游 无 所 依
2、其 岸 势/ 犬 牙 差 互???????? 潭 中 鱼/ 可 百 许 头
合作学习:
一、解释划线的词语。
1、潭中鱼可百许头(大约 )???????2、佁然不动( 静止不动的样子 )
3、以其境过清( 因为 )???????? ?4、不可久居(停留 )
5、水尤清冽(格外 ?)??????????? ?6、悄怆幽邃?(凄凉 )
二、一词多义:
1、可:潭中鱼可百许头 大约 明灭可见 可以
2、为:全石以为底 作为? 为坻,为屿? 成为
3、空:皆若空游无所依 在空中 空无一人 没有
4、以:全石以为底 把 卷石底以出 而
以其境过清 因为
5、清:下见小潭,水尤清洌?清澈 ?以其境过清 凄清
6、见:下见小潭 看见 明灭可见 出现
7、差:参差披拂 参差 ? 其岸势犬牙差互 交错 ?
三、词类活用
1、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名词作状语 向西
2、下见小潭:名词作状语 向下
3、潭西南而望:名词作状语 向西南
4、其岸势犬牙差互:名词作状语 像狗的牙齿那样
5、皆若空游无所依:名词作状语 在空中
6、斗折蛇行:名词作状语 像北斗星那样,像蛇那样
7、凄神寒骨:使动用法,使……凄凉,使……寒冷
四、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的古今词义
1、?潭中鱼可百许头:古义:大约 今义:可以
2、影布石上:古义 :映照 今义:用棉麻等织成的,可做衣服或其他物件的材料。
3、不可久居:古义:停留 今义:居住
4、乃记之而去?:古义 :离开 今义:从所在地到别的地方(跟“来”相对)
5、?崔氏二小生:?古义:年轻人 今义:戏曲中生角的一种,扮演年轻的男子。
五、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译:向小石潭的西南方望去,看到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水流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而看得见,时而看不见。
2、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译:阳光直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石上,
3、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译:两岸的地势像狗的牙齿那样相互交错,不能知道溪水的源头。
4、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
译:阳光直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石上,呆呆地(停在那里)一动不动,
5、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译:呆呆地(停在那里)一动不动,忽然间(又)向远处游去了,来来往往,轻快敏捷,
6、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译:青翠的树木,翠绿的藤蔓,遮掩缠绕,摇动下垂,参差不齐,随风飘拂。
7、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译:砍倒竹子,开辟出一条道路(走过去),沿路走下去看见一个小潭,潭水格外清凉。
8、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
译:四面环绕合抱着竹林和树林,寂静寥落,空无一人。
整体感知 :
一、用原文填空。
1.文中写潭边茂盛的植物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石潭记》中,写潭中游鱼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石潭记》中,侧面写出潭水清澈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石潭记》中,借景生情,寄寓自己孤寂凄清的失意心情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小石潭记》中形容溪身形状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6.《小石潭记》中,形容岸势峭拔多姿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7.《小石潭记》一文中描述许多鱼儿好像空中游动无依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写游鱼自由轻灵游动的姿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小石潭记》一文中描写竹林围绕,悄无人迹,环境清幽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小石潭记》一文中描写寒气彻骨,寂静幽深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小石潭记》一文中作者游历小石潭后最大的感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小石潭记》中表现溪水蜿蜒曲折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写游鱼动态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写出小石潭源头悠远、两岸弯曲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直接描写潭水清澈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表现地理环境使作者内心忧伤凄凉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写潭中景物中树木藤蔓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2.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怡然不动。
3.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4.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5.斗折蛇行。
6.犬牙差互。
7.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8.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9.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
10.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11.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12.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13.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14.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15.伐竹取道,下见小谭,水尤清冽。
16.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17.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课题:第10 课《小石潭记》学案一
学习目标:
积累文言词语,积累“参差”“悄怆”“幽邃”等词语。
借助工具书和课下注释理解词类活用现象,并在理解课文大意的基础上熟读成诵。
了解作者及文体和本文的写作背景。
4、指导学生朗读课文,增强语感,把握作品的思想内涵及艺术风格
学习重点、难点:
借助工具书和课下注释理解词类活用现象,并在理解课文大意的基础上熟读成诵。
文本导读
走进作者,了解背景
柳宗元(773~819),字子厚,中唐时期著名文学家、哲学家,河东(今山西永济)人,世称柳河东。“唐宋八大家”之一,与韩愈并称“韩柳”。与韩愈、刘禹锡为同朝为官,由于参加(刘禹锡也参加了)主张革新的王叔文政治集团,贞元二十一年十一月贬永州(今湖南永州)司马。在此期间写下了为人称道的《永州八记》。本文是《永州八记》中的第四篇。
唐永贞元年(805年),柳宗元与刘禹锡等一起参加了以王叔文为首的革新集团,从事政治、经济、军事等各方面的革新。由于遭到旧官僚势力的反对,革新集团失败了,柳宗元被贬为永州司马。他在政治上不得志,心情抑郁,所以就游山玩水,欣赏大自然风光来排遣内心的愁闷。他在永州发现许多飞景佳丽的地方,记下了其中八处名胜:西山、钴姆潭、钴姆潭西小丘、小石潭、袁家渴、石渠、石涧、小石城山。
2、作品简介:
“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可以记叙描写,也可以抒情议论,并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即景抒情,托物言志。因此,它可以写景状物如《核舟记》,也可以叙事如《桃花源记》,也可以将写景状物与议论抒情结合起来像《小石潭记》
自主学习
一、给下列粗体字字注音。
篁( )竹 清冽( ) 为坻( ) 为屿( ) 为嵁( )?佁( ) 然
俶( )尔?翕( )忽?差( )互 寂寥( ) 悄怆( ) 幽邃( )
二、熟练而准确的朗读课文,注意准确把握下列句子的停顿(用“/”画出停顿)
1、全 石 以 为 底??? ????皆 若 空 游 无 所 依
2、其 岸 势 犬 牙 差 互???????? 潭 中 鱼 可 百 许 头
合作学习:
一、解释划线的词语。
1、潭中鱼可百许头( )???????2、佁然不动( )
3、以其境过清( )???????? ?4、不可久居( )
5、水尤清冽( ?)??????????? ?6、悄怆幽邃?( )
二、一词多义:
1、可:潭中鱼可百许头 明灭可见
2、为:全石以为底? 为坻,为屿?
3、空:皆若空游无所依 空无一人
4、以:全石以为底 卷石底以出
以其境过清
5、清:下见小潭,水尤清洌? ?以其境过清
6、见:下见小潭 明灭可见
7、差:参差披拂 ? 其岸势犬牙差互 ?
三、词类活用
1、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2、下见小潭
3、潭西南而望
4、其岸势犬牙差互
5、皆若空游无所依
6、斗折蛇行
7、凄神寒骨
四、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的古今词义
1、?潭中鱼可百许头:古义 今义
2、影布石上:古义 今义
3、不可久居:古义 今义
4、乃记之而去?:古义 今义
5、?崔氏二小生:?古义 ? 今义
五、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译:
2、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译:
3、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译:
4、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
译:
5、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译:
6、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译:
7、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译:
8、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
译:
整体感知 :
一、用原文填空。
1.文中写潭边茂盛的植物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石潭记》中,写潭中游鱼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石潭记》中,侧面写出潭水清澈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石潭记》中,借景生情,寄寓自己孤寂凄清的失意心情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小石潭记》中形容溪身形状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6.《小石潭记》中,形容岸势峭拔多姿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7.《小石潭记》一文中描述许多鱼儿好像空中游动无依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写游鱼自由轻灵游动的姿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小石潭记》一文中描写竹林围绕,悄无人迹,环境清幽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小石潭记》一文中描写寒气彻骨,寂静幽深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小石潭记》一文中作者游历小石潭后最大的感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小石潭记》中表现溪水蜿蜒曲折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写游鱼动态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写出小石潭源头悠远、两岸弯曲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直接描写潭水清澈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表现地理环境使作者内心忧伤凄凉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写潭中景物中树木藤蔓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题:第10 课《小石潭记》学案二
学习目标:
1.品味作品写景的妙处,特别关注文中描写潭中游鱼的文字。
2.体会景物描写中融入的思想感情,理解作者凄苦孤寂的心境。
3.激发热爱自然、赞美自然的感情,学会用审美的眼光看待自然景物,从平凡中发现美。
学习重点、难点:
1.品味作品写景的妙处,特别关注文中描写潭中游鱼的文字。
2.体会景物描写中融入的思想感情,理解作者凄苦孤寂的心境。
文本导读
1、走进作者,了解背景
由于永贞革新失败,柳宗元于唐顺宗永贞元年(公元375年)被贬到永州任司马由于政治上的失意,无法施行自己的抱负,他的精神极为痛苦、悲愤、忧郁为排解内心的愤懑痛苦之情,柳宗元常常不避幽远,游山访水,寄情山水并通过对景物的具体描写,寄寓自己的不幸遭遇,成为后世写作山水游记的楷模。
柳宗元的山水游记,语言清丽,手法巧妙,善于抓住不同山水的特点刻意描摹,个性突出,栩栩如生。更值得称道的是,在精妙的景物描写中,往往蕴藏着深厚的思想感情,透露着强烈的倾向性,情景相生,意趣无穷。《小石潭记》是历代传诵的优秀篇什之一。
【温故知新】
1.用原文填空。
(1)文中写水声清脆悦耳的语句:
(2)文中侧面描写小石潭水清澈透明的语句:
(3)极其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小石潭上溪流曲折,或隐或现的名句是:
2.反复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准节奏,给下列句子划分节奏。
(1)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2)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3)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合作探究】
读课文,把握段意。
第一部分(1):总写小石潭全貌。写了竹、水、潭、石、树等。
第二部分(2、3):以特写镜头描绘游鱼和潭水,并写到了小溪的走势。
第三部分(4):写幽静的环境,抒发作者抑郁忧伤的心情。
第四部分(5):补充交待同行的人。
第一段 发现小石潭的经过及小石潭的全貌,突出环境的清幽。
第二段 描写潭水和游鱼
第三段 写小石潭外溪流的蜿蜒曲折,岸势交错不齐。
第四段 写小石潭的气氛和给人的感受。
第五段 记录同游小石潭的人。
主旨:这篇游记生动地描写了小石潭周围环境的静谧和幽美,抒发了作者贬官失意后的孤凄悲凉之情。
(二)熟读课文,找出相应的句子:
1、描写小石潭中水的声音的句子: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2、描写小石潭全貌的语句: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3、描写小石潭中的鱼游动的句子:
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4、描写在小石潭游玩时凄凉感受的句子:
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合作学习:
1、第一自然段描写了哪些景物?作者写发现小石潭的经过,用了哪些准确的动词??本段写景用了什么写法?
空竹、水声、小潭和潭边的青树、藤蔓。用了:“隔”“闻”“伐”?取”?见”等动词,写出了发现小石潭的经过,同时也点出小石潭位于人迹罕至的荒僻幽静之处。为下文写环境的“寂寥无人”“其境过清”埋下伏笔。
移步换景
2、第二自然段写了哪些景物?潭水有什么特点?作者是怎样描写的?
课文第二段描写潭水和潭中的鱼来展现潭水的清澈透明。
清、澄。侧面描写,通过写游鱼、阳光、影子描写潭水。无一字写水,但无处不在写水。
3、第三自然段描写小潭源流,依次抓住溪身岸势的什么特点来描写?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如何理解小溪的“明灭可见”?
抓住溪身的曲折、蜿蜒,岸势的参差不齐来写的,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将溪身比喻成北斗七星,这是静止的,将溪水比喻成蛇,这是流动的.这里用了两个比喻,一静一动来描写小溪,准确地抓住了景物的特征.
因为小溪是曲折的,所以望过去一段看得见,一段看不见.看得见的一段水面反映着天光云影,所以明亮;看不见的一段光亮就灭了.一明一灭,非常精确地写出了作者所看到的景色的特征.
4、第四自然段写作者在潭上所见到的景物和自己的感受,描写了小石潭中怎样的气氛?反映了作者怎样的心情??文章前面写“心乐之”,后面又写“悄怆幽邃”,一乐一忧似难相容,该如何理解?
幽深冷寂的景色和气氛。作者极力描写小石潭的幽静,甚至浸透到人的心灵里去,把景物跟心情结合起来,写出一种境界。在这种境界里,透露出作者贬官失意后的孤凄悲凉的心境。这是作者被排挤、受迫害的身世遭遇的反映,我们可以从中体会到封建社会中进步文人的痛苦心情。
乐是忧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柳宗元参与改革,失败被贬,心中愤懑难平,因而凄苦是他感情的主调,而寄情山水正是为了摆脱这种抑郁的心情;但这种欢乐毕竟是暂时的,一经凄清环境的触发,忧伤悲凉的心情又会流露出来。
5、请从文中找出你最喜欢的句子,并说明理由。(3分)
句子:
理由:
当堂检测【课内语段练习】
??A、通读全文后,选用原文中的相关文字填空。
??①“伐竹取道”与上文的““隔篁竹”相呼应,又为下文的“_下见小谭_”埋下伏笔。
??②既表现潭水之清,又暗示石潭之小的语句是“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_”。
??③作者是站在小石潭的东岸来观赏景物的,这可从文中“__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______”和“_潭西南而望________”两个句子得到印证。
B、本文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文中突出表现了“小石潭”的什么特点?
?答:__本文是按游览的先后顺序来写景抒情的。文中突出地表现了“小石潭”石奇、水清、鱼活、溪流曲折、环境凄清的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第二段中作者是怎样描写潭水清澈的?
答:?第2段描写了潭水、游鱼,用的是特写镜头。潭水的特点是清澈见底,游鱼的特点是动静结合、相映成趣,作者从游鱼、阳光、影子等角度描写潭水。整段话无一处写水,又无处不在写水:鱼儿就像在空中浮游,写出了水的清;阳光下,鱼儿的影子落在潭底的石头上,更显出了水的清,这种方法叫侧面描写。作者先写鱼儿一动不动,潭底石头上印着清晰的鱼影,这是静态描写;忽然,鱼飞快地窜往远处,非常活跃,好像跟游人逗乐,这是动态描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作者在描写小潭源流时依次抓住溪身岸势的什么特点来写的?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
答:_第3段抓住溪身的曲折、蜿蜒,岸势的参差不齐来写。写小溪,溪身像北斗七星那样曲折,这是静态;溪水像蛇行那样曲折,这是动态。一静一动描写小溪,准确地抓住了景物的特征。小溪曲折延伸,望过去,看得见的一段水面映着天光云影,亮光闪闪,看不见的一段光亮就灭了。一明一灭,精确地写出了景物的特征。????_______________
E、根据原文内容,说说作者观景赏物时的心情是怎样发展变化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开头的心情是快乐的,这从作者“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以及对游鱼的那种“似与游者相乐”的描写可知;最后的心情又是凄凉忧伤的,这从“寂寥无人,凄神寒骨”的描写可知
F、文章前面写“心乐之”,后面又写“悄怆幽邃”,这“一乐一忧”似难相容,该如何理解?结合写作背景,作简要说明。
乐是忧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柳宗元参与改革,失败被贬,心中愤懑难平,因而凄苦是他感情的主调,而寄情山水正是为了摆脱这种抑郁的心情;但这种欢乐毕竟是暂时的,一经凄清环境的触发,忧伤悲凉的心情又会流露出来。
【达标检测】
1.本文选自《柳河东集 》,作者是柳宗元 ,字子厚, 唐代文学家,本文是他被贬到永州时所写的《?永州八记》中的第四篇。是备受称道的名篇。
2.下面各组句子中加横线词语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C )
A.乃记之而去 岳阳楼记?B.明灭可见?才美不外见
C.以其境过清 不能以游堕事 D.潭中鱼可百许头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3.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A.本文渲染了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速的气氛,抒发作者悲凉凄怆的心绪。
B.第一段作者围绕着“石”来写,在移动变换中引导我们去领略不同的景致。
C.第二段写了游鱼、阳光和影子,动静结合,展现生动的画面,目的是表现鱼的活跃、可爱。
D.柳宗元被贬失意,心情抑郁,所以认为小石潭“不可久居”。其实作者笔下的小石潭风景如画,如果我们能跨越时空到此一游,或许会流连忘返。
4.原文语句填空:
①描写小石潭全貌的语句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
②可以看出小石潭是个人迹罕至的地方的语句: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③既表现潭水之清,又暗示石潭之小的语句是: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④作者是站在小石潭的东岸来观赏景物的,这可从文中:“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和“_潭西南而望_”两个句子得到印证。
课题:第10 课《小石潭记》学案二
学习目标:
1.品味作品写景的妙处,特别关注文中描写潭中游鱼的文字。
2.体会景物描写中融入的思想感情,理解作者凄苦孤寂的心境。
3.激发热爱自然、赞美自然的感情,学会用审美的眼光看待自然景物,从平凡中发现美。
学习重点、难点:
1.品味作品写景的妙处,特别关注文中描写潭中游鱼的文字。
2.体会景物描写中融入的思想感情,理解作者凄苦孤寂的心境。
文本导读
1、走进作者,了解背景
由于永贞革新失败,柳宗元于唐顺宗永贞元年(公元375年)被贬到永州任司马由于政治上的失意,无法施行自己的抱负,他的精神极为痛苦、悲愤、忧郁为排解内心的愤懑痛苦之情,柳宗元常常不避幽远,游山访水,寄情山水并通过对景物的具体描写,寄寓自己的不幸遭遇,成为后世写作山水游记的楷模。
柳宗元的山水游记,语言清丽,手法巧妙,善于抓住不同山水的特点刻意描摹,个性突出,栩栩如生。更值得称道的是,在精妙的景物描写中,往往蕴藏着深厚的思想感情,透露着强烈的倾向性,情景相生,意趣无穷。《小石潭记》是历代传诵的优秀篇什之一。
【温故知新】
1.反复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准节奏,给下列句子划分节奏。
(1)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2)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3)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合作探究】
读课文,把握段意。
第一段
第二段
第三段
第四段
第五段
主旨:
2、第一自然段描写了哪些景物?作者写发现小石潭的经过,用了哪些准确的动词??本段写景用了什么写法?
3、第二自然段写了哪些景物?潭水有什么特点?作者是怎样描写的?
4、第三自然段描写小潭源流,依次抓住溪身岸势的什么特点来描写?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如何理解小溪的“明灭可见”?
5、第四自然段写作者在潭上所见到的景物和自己的感受,描写了小石潭中怎样的气氛?反映了作者怎样的心情??文章前面写“心乐之”,后面又写“悄怆幽邃”,一乐一忧似难相容,该如何理解?
6、请从文中找出你最喜欢的句子,并说明理由。(3分)
句子:
理由:
当堂检测【课内语段练习】
?A、通读全文后,选用原文中的相关文字填空。
?①“伐竹取道”与上文的“__________”呼应,又为下文的“____________”埋下伏笔。
?②既表现潭水之清,又暗示石潭之小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
?③作者是站在小石潭的东岸来观赏景物的,这可从文中“________”和“_________”两个句子得到印证。
B、本文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文中突出表现了“小石潭”的什么特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第二段中作者是怎样描写潭水清澈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作者在描写小潭源流时依次抓住溪身岸势的什么特点来写的?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E、根据原文内容,说说作者观景赏物时的心情是怎样发展变化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F、文章前面写“心乐之”,后面又写“悄怆幽邃”,这“一乐一忧”似难相容,该如何理解?结合写作背景,作简要说明。
课题:第10 课《小石潭记》学案三答案
学习目标:?
1、体会祖国江山的美丽多娇,激发爱我中华的感情。
2、正确翻译课文,积累常见的文言实词:清、去、邃等;虚词:以、为等,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3、学习抓住特点描写景物,借景写情的写法。
(一)、作者简介
本文作者 柳宗元,字 子厚 ,山西人,世称 柳河东 , 唐 代著名 文学家 家,他是“ 唐宋八大家 ”之一。我们学过的文章有 《江雪》 等。《小石潭记》是《永州八记》之一。
(二)下列加线的字注音:?
篁( huáng )竹 清冽( liè ) 为坻( chí ) 为屿(yǔ ) 为嵁( kān )?佁(yí ) 然
俶(chù )尔?翕( xī )忽?差(cī )互 寂寥(liáo ) 悄怆( qiǎo chuàng ) 幽邃( suì )
(三)解释加点的字
1、闻水声,如鸣佩环 声音 2、心乐之 以……为乐
3、水尤清冽 格外清凉 4、可百许头 表示约数
5、为坻、为屿、为嵁 水中高地、小岛、不平的岩石
6、影布石上 分布这里指映照 7、怡然 静止不动的样子
8、俶尔 忽然 9、翕忽 轻快迅疾的样子
10、悄怆 凄凉 11、以其境过清 凄清
(四)一词多义
1、见:下见小潭 看见 明灭可见 出现
2、以:全石以为底 把 卷石底以出 而
以其境过清 因为
3、可:潭中鱼可百许头 大约 明灭可见 可以
4、清:下见小潭,水尤清洌? 清澈 ?以其境过清 凄清
5、差:参差披拂 参差 ?其岸势犬牙差互 交错
6、为:全石以为底? 作为 为坻,为屿? 成为 ?
(五)词类活用
1、斗折蛇行 名词作状语 像北斗星那样,像蛇那样 2、犬牙差互 名词作状语 像狗的牙齿那样
(六)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的古今词义
1、?乃记之而去?古义 :离开 今义:从所在地到别的地方(跟“来”相对)
2、?崔氏二小生?古义:年轻人 今义:戏曲中生角的一种,扮演年轻的男子。
(七)?翻译下列句子:?
1.?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译:青翠的树木,翠绿的藤蔓,遮掩缠绕,摇动下垂,参差不齐,随风飘拂。
2.?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译:看到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水流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而看得见,时而看不见。
3.?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译:不觉使人感到心神悲伤,使寒气透骨,凄凉幽深。
中考链接
一、阅读文章,完成下面的题目。
小石潭记
柳宗元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怡然不动,倏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1、解释下面各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3分)
(1)水尤清冽 尤:___________
(2)潭中鱼可百许头 可:___________
(3)以其境过清 清:___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6分)
如鸣佩环,心乐之
答: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答:
3、文中第一段交代作者发现小石潭的经过,第二段描写_____________,第三段探寻水漂源流,第四段突出潭上气氛,全文抓住了小石潭_____________的特点。(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在文中的感情前后不同,请概述作者感情的变化及其原因(5分)
答:
【答案】1、尤其(格外)大约(大概) 凄清(冷清) 2、好像身上佩带的佩环相碰发出的声音,(我)感到很高兴(我心情高兴起来)。溪岸的形状像犬牙那样参差不齐(互相交错),不知道它的源头在哪里。 3、潭中景物(水、石、树、鱼) 幽静(清幽、寂静、冷清等) 4、示例:作者感情由“乐”变“凄”,作者遭贬失意来到山水中寻求解脱,发现小石潭,看到水中景物感到高兴;看到潭上凄清的环境,又勾起自己谪居生活孤寂悲凉的心境。 (2010年莆田市语文中考试题)
二、阅读文章,完成下面的题目。
[甲]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注],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注]澈,又作彻。 (节选自《小石潭记》)
[乙]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节选自《与朱元思书》)
1.解释下面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3分)
(1)以其境过清 (2)乃记之而去 (3)窥谷忘反
2.翻译下面的句子。 (4分)
(1)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2)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3.甲文和乙文中画线的句子都描写了水,分别突出了水的什么特点?各从什么角度描写的?(4分)
4.下面的句子分别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4分)
(1)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2)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答案】1.(3分)(1)因为。 (2)离开。 (3)返回(答“返”、通“返”、同“返”均可)。 (各占1分)2.(4分)(1)(看到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或:(溪流)曲曲折折,一段看得见,一段又看不见。 或:(泉水)曲曲折折,(望过去)一段看得见,一段又看不见。 (2)(水中)游动的鱼和细小的石头,一直看下去,毫无障碍。或:(水中)游动的鱼和细小的石头,可以看到底,毫无障碍。(各占2分。意思对即可) 3.(4分)水的特点:[甲]清澈(或:清); [乙]清澈(或:清)和湍急(或:急)。 描写角度:[甲]间接描写(或:侧面描写);[乙]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相结合(或: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每问2分。意思对即可)4.(4分)(1)流露出作者内心孤寂、凄凉、忧伤的思想感情。 (2)流露出作者陶醉于自然美景,淡泊功名利禄的思想感情。(各占2分。意思对即可) (2007年中考安徽省池州市语文试题)
(四)
课题:第10 课《小石潭记》学案三
学习目标:?
1、体会祖国江山的美丽多娇,激发爱我中华的感情。
2、正确翻译课文,积累常见的文言实词:清、去、邃等;虚词:以、为等,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3、学习抓住特点描写景物,借景写情的写法。
(一)、作者简介
本文作者 ,字 ,山西人,世称 , 代著名 家,他是“ ”之一。我们学过的文章有 等。《小石潭记》是《永州八记》之一。
(二)下列加线的字注音:?
篁( )竹 清冽( ) 为坻( ) 为屿( ) 为嵁( )?佁( ) 然
俶( )尔?翕( )忽?差( )互 寂寥( ) 悄怆( ) 幽邃( )?
(三)解释加点的字
1、闻水声,如鸣佩环 2、心乐之
3、水尤清冽 4、可百许头
5、为坻、为屿、为嵁
6、影布石上 7、怡然
8、俶尔 9、翕忽
10、悄怆 11、以其境过清
(四)一词多义
1、见:下见小潭 明灭可见
2、以:全石以为底 卷石底以出
以其境过清
3、可:潭中鱼可百许头 明灭可见
4、清:下见小潭,水尤清洌? ?以其境过清
5、差:参差披拂 ?其岸势犬牙差互
6、为:全石以为底? 为坻,为屿? ?
(五)词类活用
1、斗折蛇行 2、犬牙差互
(六)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的古今词义
1、?乃记之而去?古义 今义
2、?崔氏二小生?古义 ?今义
(七)?翻译下列句子:?
1.?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
2.?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
3.?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中考链接
一、阅读文章,完成下面的题目。
小石潭记
柳宗元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怡然不动,倏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1、解释下面各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3分)
(1)水尤清冽 尤:___________
(2)潭中鱼可百许头 可:___________
(3)以其境过清 清:___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6分)
如鸣佩环,心乐之
答: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答:
3、文中第一段交代作者发现小石潭的经过,第二段描写_____________,第三段探寻水漂源流,第四段突出潭上气氛,全文抓住了小石潭_____________的特点。(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在文中的感情前后不同,请概述作者感情的变化及其原因(5分)
答:
二、阅读文章,完成下面的题目。
[甲]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注],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注]澈,又作彻。 (节选自《小石潭记》)
[乙]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节选自《与朱元思书》)
1.解释下面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3分)
(1)以其境过清 (2)乃记之而去 (3)窥谷忘反
2.翻译下面的句子。 (4分)
(1)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2)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3.甲文和乙文中画线的句子都描写了水,分别突出了水的什么特点?各从什么角度描写的?(4分)
4.下面的句子分别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4分)
(1)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2)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