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第1节杠杆 同步练习
(学生用卷)
完成时间:30分钟
一、选择题
1.关于杠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动力臂一定等于支点到动力作用点的距离
B.动力臂不仅与动力作用点的位置有关,而且跟动力的方向有关
C.杠杆一定是直的
D.使用杠杆时可以省力同时又省距离
2.自行车是人们常用的交通工具,它应用了许多物理知识,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刹车传动系统应用了杠杆
B. 车把应用了杠杆
C. 链条和前后轮盘组成滑轮组
D. 轮胎制有花纹是为了减小摩擦
3.筷子是我国特有的用餐工具,一般使用筷子的方法如图所示,则筷子是( )
A. 费力杠杆,但省距离
B. 省力杠杆,且省距离
C. 省力杠杆,但费距离
D. 等臂杠杆,既不省力也不费力
4. 如图是吊车起吊货物的结构示意图,伸缩撑杆为圆弧状,工作时它对吊臂的支持力始终与吊臂垂直,使吊臂绕O点缓慢转动,从而将货物提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吊臂是一省力杠杆,但要费距离
B. 吊臂是一个费力杠杆,但可以省功
C. 匀速顶起吊臂的过程中,伸缩撑杆支持力的力臂变小
D. 匀速顶起吊臂过程中,伸缩撑杆支持力渐渐变小
5.如图所示,活塞式抽水机手柄可以看做是绕O点转动的杠杆.它在动力F1和阻力F2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要想最省力应使F1沿着哪个方向?( )
A.由C指向F
B.由C指向D
C.由C指向E
D.由C指向O
6.如图所示,一根一端粗一端细的木棒,用细线悬起来,刚好在水平处平衡,如果沿悬挂线锯成两段,则( )
A. 粗端较重 B. 细端较重
C. 两端一样重 D. 无法比较
7.如图所示杠杆,力F方向始终竖直向上,当此杠杆在动力F作用下,将一个由细绳系的物体由图中位置逆时针匀速转动到水平位置时,则( )
A. F大小始终不变 B. F先变大后变小
C. F先变小后变大 D. 无法判断F大小的变化
8.如图所示,在处于水平平衡的杠杆A点,挂上4个钩码(每个钩码的质量为50 g),若使杠杆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作用在杠杆B点的力最小为(g取10N/kg)( )
A. 15 N B. 6 N C. 3 N D. 1.5 N
9.园艺师傅使用如图所示的剪刀修剪树枝时,常把树枝尽量往剪刀轴O靠近.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 )
A. 增大阻力臂,减小动力移动的距离 B. 增大动力臂,省力
C. 减小动力臂,减小动力移动的距离 D. 减小阻力臂,省力
10.如图所示,启瓶器开启瓶盖时,可看作是( )
A. 以A为支点的费力杠杆 B. 以A为支点的省力杠杆
C. 以B为支点的费力杠杆 D. 以B为支点的费力杠杆
11.如图,一个不等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后,若再在两端分别挂上两个质量相同的物体后,则( )
A. 杠杆仍然平衡
B. 杠杆不能平衡,向力臂长的一端倾斜
C. 杠杆不能平衡,向力臂短的一端倾斜
D. 无法判断
二、填空题
12.一个杠杆的动力臂与阻力臂之比为4∶1,则该杠杆是________杠杆,动力与阻力之比是________.若此杠杆受到的阻力是60 N,则当动力为________ N时,杠杆处于平衡状态.
13.如图是同学们常用的燕尾夹,AB=BC,当用力摁住C点打开该夹子时,可把 点看作支点,此时夹子可近似看作 杠杆(选填“省力”、“费力”或“等臂”)。
14.(2017·怀柔区一模)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时,使用的杠杆如图所示:
(1)实验前,应先调节杠杆两端的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2)如果在杠杆的A处(左第四格)挂3个相同的钩码,则在B处(右第二格)要挂 个同样的钩码,杠杆才能仍然保持在水平位置平衡;
(3)如果将A、B处的钩码都远离支点一个格,杠杆会向 端下沉.(选填“左”或“右”)
15.地面上有一根粗细不同的木杆,抬起A端需用力200 N,而抬另一端B端时需用力150 N.则该木杆________端较粗,整个木杆的重量为________ N.
16.一扁担长1.5 m,前端挑200 N的货,后端挑300 N的货,则肩膀应该离扁担前端________ m处,才能使扁担平衡,平衡后肩受到的压力为________ N(不计扁担质量)。
17.如图所示,用手托起重物时,肱二头肌收缩带动前臂向上弯曲,前臂可以看作是 杠杆(选填“省力”、“费力”或“等臂”),此杠杆的支点是图中的C点,假如托起6 N的重物,请你根据图中所示,估算出手臂要用的动力大约是 N。
三、作图题
18.在图中画出在A点施加最小力F的示意图和动力臂L。
18题图 19题图 20题图
19.如下图中ABO可看成杠杆,O为支点,请在图中画出该杠杆的动力臂和所受阻力的示意图。
20.如图所示,AOB为机械设备的简化示意图,我们可以把它看成杠杆(自重不计),已知AO=2OB.固定O点,使OB处于水平位置,此时B端挂一重为40 N的物体,要使杠杆不发生转动,至少需在A端施加F= N的力,在图上画出此时力的方向。
四、实验探究题
21. 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
(1)如图甲所示,实验前,杠杆左端下沉,则应将左端平衡螺母向 调节(选填“左”或“右”),直到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目的是便于测量 。
(2)如图乙所示,杠杆上的刻度均匀,在A点挂4个钩码,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在B点挂 个相同的钩码;当杠杆平衡后,将A、B两点下方所挂的钩码同时朝远离支点O方向移动一小格,则杠杆 (选填“能”或“不能”)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
(3)如图丙所示,若不在B点挂钩码,改用弹簧测力计在B点向下拉杠杆,使杠杆仍在水平位置,当测力计从a位置转到b位置时,其示数大小将 。
(4)如图丁所示,已知每个钩码重0.5N,杠杆上每个小格长度为2cm,当弹簧测力计在C点斜向上拉(与水平方向成30o角)杠杆,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拉力F的力臂大小为 cm,弹簧测力计示数大小为 N。
第十二章第1节杠杆 同步练习
(教师用卷)
完成时间:30分钟
一、选择题
1.关于杠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B )
A.动力臂一定等于支点到动力作用点的距离
B.动力臂不仅与动力作用点的位置有关,而且跟动力的方向有关
C.杠杆一定是直的
D.使用杠杆时可以省力同时又省距离
2.自行车是人们常用的交通工具,它应用了许多物理知识,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A. 刹车传动系统应用了杠杆
B. 车把应用了杠杆
C. 链条和前后轮盘组成滑轮组
D. 轮胎制有花纹是为了减小摩擦
3.筷子是我国特有的用餐工具,一般使用筷子的方法如图所示,则筷子是( A )
A. 费力杠杆,但省距离
B. 省力杠杆,且省距离
C. 省力杠杆,但费距离
D. 等臂杠杆,既不省力也不费力
4. 如图是吊车起吊货物的结构示意图,伸缩撑杆为圆弧状,工作时它对吊臂的支持力始终与吊臂垂直,使吊臂绕O点缓慢转动,从而将货物提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 吊臂是一省力杠杆,但要费距离
B. 吊臂是一个费力杠杆,但可以省功
C. 匀速顶起吊臂的过程中,伸缩撑杆支持力的力臂变小
D. 匀速顶起吊臂过程中,伸缩撑杆支持力渐渐变小
5.如图所示,活塞式抽水机手柄可以看做是绕O点转动的杠杆.它在动力F1和阻力F2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要想最省力应使F1沿着哪个方向?( A )
A.由C指向F
B.由C指向D
C.由C指向E
D.由C指向O
6.如图所示,一根一端粗一端细的木棒,用细线悬起来,刚好在水平处平衡,如果沿悬挂线锯成两段,则( A )
A. 粗端较重 B. 细端较重
C. 两端一样重 D. 无法比较
7.如图所示杠杆,力F方向始终竖直向上,当此杠杆在动力F作用下,将一个由细绳系的物体由图中位置逆时针匀速转动到水平位置时,则( A )
A. F大小始终不变 B. F先变大后变小
C. F先变小后变大 D. 无法判断F大小的变化
8.如图所示,在处于水平平衡的杠杆A点,挂上4个钩码(每个钩码的质量为50 g),若使杠杆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作用在杠杆B点的力最小为(g取10N/kg)( D )
A. 15 N B. 6 N C. 3 N D. 1.5 N
9.园艺师傅使用如图所示的剪刀修剪树枝时,常把树枝尽量往剪刀轴O靠近.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 D )
A. 增大阻力臂,减小动力移动的距离 B. 增大动力臂,省力
C. 减小动力臂,减小动力移动的距离 D. 减小阻力臂,省力
10.如图所示,启瓶器开启瓶盖时,可看作是( B )
A. 以A为支点的费力杠杆 B. 以A为支点的省力杠杆
C. 以B为支点的费力杠杆 D. 以B为支点的费力杠杆
11.如图,一个不等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后,若再在两端分别挂上两个质量相同的物体后,则( B )
A. 杠杆仍然平衡
B. 杠杆不能平衡,向力臂长的一端倾斜
C. 杠杆不能平衡,向力臂短的一端倾斜
D. 无法判断
二、填空题
12.一个杠杆的动力臂与阻力臂之比为4∶1,则该杠杆是________杠杆,动力与阻力之比是________.若此杠杆受到的阻力是60 N,则当动力为________ N时,杠杆处于平衡状态.
【答案】省力;1:4 ;15。
13.如图是同学们常用的燕尾夹,AB=BC,当用力摁住C点打开该夹子时,可把 点看作支点,此时夹子可近似看作 杠杆(选填“省力”、“费力”或“等臂”)。
【答案】B ; 等臂。
14.(2017·怀柔区一模)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时,使用的杠杆如图所示:
(1)实验前,应先调节杠杆两端的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2)如果在杠杆的A处(左第四格)挂3个相同的钩码,则在B处(右第二格)要挂 个同样的钩码,杠杆才能仍然保持在水平位置平衡;
(3)如果将A、B处的钩码都远离支点一个格,杠杆会向 端下沉.(选填“左”或“右”)
【答案】6 ;右。
15.地面上有一根粗细不同的木杆,抬起A端需用力200 N,而抬另一端B端时需用力150 N.则该木杆________端较粗,整个木杆的重量为________ N.
【答案】A ;350。
16.一扁担长1.5 m,前端挑200 N的货,后端挑300 N的货,则肩膀应该离扁担前端________ m处,才能使扁担平衡,平衡后肩受到的压力为________ N(不计扁担质量)。
【答案】0.9 ;500。
17.如图所示,用手托起重物时,肱二头肌收缩带动前臂向上弯曲,前臂可以看作是 杠杆(选填“省力”、“费力”或“等臂”),此杠杆的支点是图中的C点,假如托起6 N的重物,请你根据图中所示,估算出手臂要用的动力大约是 N。
【答案】费力;36。
三、作图题
18.在图中画出在A点施加最小力F的示意图和动力臂L。
【答案】
19.如下图中ABO可看成杠杆,O为支点,请在图中画出该杠杆的动力臂和所受阻力的示意图。
【答案】
20.如图所示,AOB为机械设备的简化示意图,我们可以把它看成杠杆(自重不计),已知AO=2OB.固定O点,使OB处于水平位置,此时B端挂一重为40 N的物体,要使杠杆不发生转动,至少需在A端施加F= N的力,在图上画出此时力的方向。
【答案】20
四、实验探究题
21. 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
(1)如图甲所示,实验前,杠杆左端下沉,则应将左端平衡螺母向 调节(选填“左”或“右”),直到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目的是便于测量 。
(2)如图乙所示,杠杆上的刻度均匀,在A点挂4个钩码,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在B点挂 个相同的钩码;当杠杆平衡后,将A、B两点下方所挂的钩码同时朝远离支点O方向移动一小格,则杠杆 (选填“能”或“不能”)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
(3)如图丙所示,若不在B点挂钩码,改用弹簧测力计在B点向下拉杠杆,使杠杆仍在水平位置,当测力计从a位置转到b位置时,其示数大小将 。
(4)如图丁所示,已知每个钩码重0.5N,杠杆上每个小格长度为2cm,当弹簧测力计在C点斜向上拉(与水平方向成30o角)杠杆,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拉力F的力臂大小为 cm,弹簧测力计示数大小为 N。
【答案】(1)右;力臂;(2)6 ;不能;(3)变大;(4)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