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学习目标】
1.理解环境问题的概念与类型。
2.分析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寻求解决途径。
3.通过读图分析学会判断主要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危害的方法。
4.对自己身边的环境问题提出解决的措施,培养分析问题的方法。
5.树立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的公民意识。
【学习重点】
1.环境问题的概念与类型。?
2.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学习难点】
通过读图分析学会判断主要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危害的方法。
【学习过程】
学习引入
1972年6月,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召开。大会通过了《人类环境宣言》,并决定成立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这次会议标志着人类对环境问题的觉醒,也是人类第一次在全球范围内携手面对环境问题的挑战。你了解这次大会是在什么背景下召开的吗?为什么大会议题引发了全人类对环境问题的关注?
新知学习
【基础知识梳理】
(一)环境问题的概念与类型
1.环境问题一般指由_______或_______作用于人们周围的环境,引起____________下降或_______失调,以及这种变化反过来对人类的______________产生不利影响的现象。
2.根据环境问题的性质,环境问题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
3.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类对环境______________越来越大,对环境的_______也越来越严重。特别是___________以来,工农业生产迅速发展,大机器、汽车、合成材料、农药和化肥的广泛使用,所排放的废弃物和有害物质越来越多,超过了环境的___________,造成许多国家和地区严重的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4.随着全球人口的______和经济的______,对资源的______与日俱增,人类正受到自然资源衰竭的严峻挑战。因此,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资源短缺等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威胁着人类的______和______发展。
(二)主要环境问题
1.由于人类长期大规模______与______,地球上某些自然资源数量锐减、质量下降,人均拥有的资源量大幅度减少,以致难以满足和保障人类对资源的需求。在一些地方,人们为了谋取眼前的______利益,对自然资源进行______开发,浪费了大量的______资源,破坏了人类的____________。
2.近几个世纪以来,人类大规模的社会生产活动明显加快了地球上物种_____的速度,使__________遭到严重破坏。
3.生物多样性是指地球上所有______及其构成的______,包括______多样性、______多样性和______多样性。其中,物种的______是衡量生物多样性丰富程度的基本标志。
4.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人们不顾生态的______和资源环境的______能力,长时期地砍伐森林和开垦草原,使得______遭到严重破坏,导致生态______,加剧了______、______和______。
5.环境污染是指人类____________过程中产生______物质,引起环境质量下降,危害人类健康,影响生物正常生存发展的现象。
6.环境污染主要包括_______污染、_______污染、_______污染、_______污染、_______污染、放射性污染、_______污染等。
【探究活动】
1.不同学者对环境问题有着不同的分类方法。将下列环境问题按照所示范的形式,与其划分类型用线连接起来,并说明连接的理由。
2.环境问题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产生和发展。不同历史时期的环境问题不同,不同区域所面临的环境问题也有所不同。读图5-3,完成相关任务。
(1)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环境问题各有什么特点?试举例进行说明。
(2)议一议,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分别是什么?
(3)还有哪些环境问题可以放入图5-3中?还应增加哪些箭头?说出你标注的理由。
3.人类对土地资源和森林资源的破坏主要有哪些表现形式?
4.阅读下列资料,讨论人口增长与自然资源减少的关系。
从土地资源来看,1万年前,全球人口密度约为0.029人/千米2,2015年则超过56人/千米,而世界人均耕地占有量1975年为0.294公顷,2015年则减少到0.194公顷,在40年内下降了1/3。如果再加上土地资源退化、荒漠化所损失的耕地,人均耕地就更少了。从淡水资源来看,地球淡水储量仅为0.35亿立方千米,而人类可直接利用的淡水只占0.27%。随着人类生产生活水平的提高,水资源不足的问题日趋凸显。从能源资源来看,在过去的半个多世纪中,世界能源消费量翻了两番。全球石油探明储量只有1000多亿吨。尽管世界煤炭资源非常丰富,可供开采年限较长,但燃烧煤炭要释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颗粒物等,又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
提示:①从地球的空间是有限的角度来看待人口急剧增长的问题。
②从地球上各种自然资源是有限的角度来讨论人均资源拥有量。
③从环境容量的角度来讨论环境对污染物的承受能力。
5.读哺乳动物和鸟类濒危或受威胁的原因构成表,完成相关任务。
(1)根据表格数据,绘制哺乳动物和鸟类濒危或受威胁原因的对比柱状图。(提示纵轴表示各种原因所占的百分比,横轴表示各种原因。)
(2)哺乳动物和鸟类濒危或受威胁的主要原因分别是什么?
(3)从渡渡鸟的灭绝,讨论人类应吸取哪些教训。
(4)议一议,生物多样性遭到严重破坏,对人类会造成哪些不利的影响?
6.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噪声污染、放射性污染、海洋污染是如何产生的?各自的污染物是什么?可能产生的危害有哪些?如何解决?小组合作完成下表:
环境污染类型
可能产生的危害
成因
主要污染物
解决措施
大气污染
水污染
土壤污染
固体废弃物污染
噪声污染
放射性污染
海洋污染
7.阅读教材P116的“活动”材料并结合图5-8,完成相关任务
1.结合身边实例,说一说PM2.5的主要来源及其危害。
2.在图5-8中找出PM2.5平均值较高的地区,讨论其主要成因。
3.针对PM2.5的来源和危害,分小组讨论,制订一份防治PM2.5的有效措施,并进行广泛宣传。
学习小结
本节课主要学习了环境问题的概念和分类,并通过实例对当前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进行了介绍,由于本部分内容在初中和高中地理各章的学习中已有所了解,因此,建议同学们将学习的重点放到对知识的梳理和归纳上来,实现能运用原来所学的知识,总结概念,归纳类型的学习目的。
达标检测
1.阅读下列四幅图
图片中反映的环境问题属于“资源短缺问题”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读“中国环境问题分布示意图”回答问题。
丁区域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
A.红色荒漠 B.盐碱化
C.酸雨 D.冻雨
3.导致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是( )
①臭氧层破坏
②森林被大量砍伐
③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
④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4.防治酸雨的根本途径是( )
A.减少矿物燃料的使用量
B.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量
C.植树造林
D.减少人为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的排放量
5.读下图,判断①②③④处分别表示的主要环境问题,对应正确的一组是( )
A.土地荒漠化、酸雨、臭氧层空洞、森林破坏严重
B.森林破坏严重、土地荒漠化、酸雨、臭氧层空洞
C.酸雨、臭氧层空洞、土地荒漠化、森林破坏严重
D.土地荒漠化、森林破坏严重、酸雨、臭氧层空洞
6.以下环境问题中属于生态破坏问题的是( )
A.土壤污染
B.酸雨
C.土地荒漠化
D.森林资源的减少
7.读下图漫画,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所反映的环境问题是________。若按照环境问题的性质分类,属于________的环境问题。
(2)图中伞表示的是________,它主要分布在大气层的________层,其主要作用是________。产生图示环境问题的主要人为原因是________。
(3)图示环境问题将给人类带来哪些危害?________。
课件34张PPT。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人类的最后一滴眼泪 工厂排放的含硫污染物进入大气层后,与水汽结合形成亚硫酸和硫酸,从而使雨雪等呈现出较强的酸性,降落到地面即为酸雨。 鳄鱼皮包其中环境污染包括:③、⑤、⑥、⑦、⑨, 生态破坏包括:①、②、④、⑧。 图中列举了哪些世界性的环境问题?全球气候变暖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增多二氧化碳增多全球气候变暖读图,了解温室效应的原理是什么,全球变暖的原因主要有哪些?对人类都有哪些危害?全球气候变暖人为原因:工业革命以来,大量矿物燃料的燃烧,向大气中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增强了温室效应,加剧了气候变暖。
气候变暖会直接导致海平面的上升,加剧风暴潮和洪涝灾害,海水倒灌则导致土地农田盐渍化。全球气候变暖自然原因:处于间冰期,气温较高。全球气候变暖 2001年11月15日,图瓦卢领导人宣布:他们对抗海平面上升的努力告失败,他们将放弃自己的家园,举国移民新西兰。在过去十年里,图瓦卢瓦伊图普岛的海滩后退了3米。努库费陶环礁附近的一座小岛已经被淹没了;另一座也几乎消失了,现在海水正吞噬着小岛残存的1/3陆地。大约在50年以后,这个美丽的岛国将沉没于大洋之中,在世界地图上人们再也找不到这个国家的位置。 全球气候变暖 大气污染与酸雨新知2工厂排放的废气 大气污染与酸雨新知2酸雨的危害:1.毁坏森林,使湖水酸化,生物死亡。
2.腐蚀建筑物、塑料和金属设施。
3.土壤酸化,农作物减产。 大气污染与酸雨新知2燃烧化石燃料汽车尾气排放硫氧化合物氮氧化合物大气污染亚硫酸硫酸硝酸雨水雨水酸雨大气污染及酸雨的产生原因 大气污染与酸雨新知2世界上酸雨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全世界目前有三大酸雨分布区:欧洲、北美和我国长江以南地区。土地荒漠化新知3凭借八级正风的助威,来自黄土高原的黄土“纠集”蒙古高原的黄沙侵入千年古都北京。北京遭遇极强沙尘暴。沙尘暴是怎样产生的?反映了什么环境问题?土地荒漠化 黄河山东段河水的含沙量土地荒漠化新知3人口激增和自然资源利用不当,是导致荒漠化的主要原因。
具体表现在过度农垦、过度放牧和水资源利用不当等方面。土地荒漠化新知3江豚之死——还有多少物种在哭泣!生物多样性锐减新知4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生物多样性锐减新知4由于人类活动对森林、草地和湿地等生态系统产生的消极影响,地球上越来越多的生物物种已经灭绝或者濒临灭绝。 臭氧层的破坏新知5 臭氧层空洞的变化臭氧层破坏严重的地区在哪里?南极上空 臭氧层的破坏新知5为什么臭氧层被称之为“地球的保护伞”?臭氧层位于大气中的平流层,能够吸收99%的太阳紫外线,保护地球上的生物,免受紫外线杀伤。 臭氧层的破坏新知5臭氧层破坏的原因 臭氧层的破坏新知5臭氧层破坏有什么危害?影响人类的健康(皮肤癌、白内障等疾病增加)、农作物和海洋生物的生长繁殖。 臭氧层的破坏新知5在离南极最近的南美洲海伦娜岬角,几乎所有的动物都是瞎子——羊会患上白内障变成盲羊;猎人随手可拎起一只瞎了眼的野兔回家享口福;天上飞的野鸟因视力不好,辨不清方向而误闯百姓家里;就连河里的鱼也是盲鱼。许多在这里居住的人患上了皮肤癌、白内障等疾病。这里的植物生长缓慢,农作物持续减产。 这幅漫画反映的是什么?
说明了什么问题?这幅漫画反映的实际上是不合理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它使人类失去的不仅仅是一片广沃的森林资源,而是继续生存与发展的前提和潜能,它所带来的必然是生态平衡的破坏,将直接制约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最终将影响整个人类的生存。全球性环境问题的特点新知6全球性环境问题的特点新知6全球性长期性在规模、波及范围和解决途径上,具有全球性。全球性环境问题的产生,是一个相对较长的积累过程。现在所面临的全球性环境问题,可能是几年、几十年甚至是几百年来人类活动的结果。复杂性全球性环境问题之间具有内在的联系。“人类的警告”案例面对科学家再次发出的“人类警告”,我们应该怎么做?(1)节约资源,减少污染,倡导朴素生活,减少过度包装;
(2)注重垃圾分类,对废品进行回收利用;
(3)倡导绿色消费,选购环保产品;
(4)珍爱生灵,倡导万物共存。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