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课型
新授课
课 时
1
教学
目标
1、知道隋朝的建立及统一概况、隋初经济繁荣的表现;
2、了解大运河的开通和科举制的创建;知道隋朝灭亡的原因;
3、理解隋朝实现统一、开通大运河的条件以及科举制的历史影响
4、隋朝大运河的开通和科举制的兴起的积极历史作用,显示了中华民族的勤劳和智慧。
教学
重点
大运河的开通;科举制的兴起及影响。
教学
难点
大运河开通的影响;科举制创立的标志和影响。
教学
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自主学习法、练习法
教
学
过
程
自主备课
集体研讨后
个性化修改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炀帝陵
罗隐
入郭登桥出郭船,红楼日日柳年年。
君王忍把平陈业,只博雷塘数亩田。
当年在城池般的豪华龙舟上进进出出,沉迷于红楼温柔,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隋炀帝居然忍心把先王夺取的江山大业,只换取了几亩埋葬尸身的雷塘荒田。正所谓天下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矣,但隋炀帝居然在数十年间便把先帝创下的基业消耗殆尽,繁荣却又短暂的大隋王朝在这几十年间究竟是经历了哪些事情呢?
二、出示目标,师生认定学习目标
三、出示预习提纲,组内、组间合作学习:
预习案:自学要求:依据下列问题自读课文,勾画重点知识,尝试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列出知识结构,并将自学中发现的疑难点记录下来以备交流。(不要遗漏小字部分、注释、插图、自由阅读卡)
1、隋朝的建立:北周末年,外戚 掌握大权。 年,他夺取北周政权,建立 ,定都 , 就是 帝。
2、隋朝的统一: 年,隋军南下,灭掉了南朝最后一个朝代 ,南北重归统一。
3、阅读教材3页,第二标题“开通大运河”,完成练习:
①目的:为了加强 ,巩固隋王朝 。
(时间:从 年起。
(皇帝:__________
④大运河以 为中心,北达 ,南至 。
⑤它分为 、 、 和 四段。
⑥五大水系:
⑦作用:
科举制创立:(1)隋文帝即位后,________________.
隋炀帝时,_____________________。
意义:
隋朝灭亡:
原因:
_______年,隋炀帝被叛军杀死,隋朝灭亡。
精讲点拨,释疑解惑:
1、读教材,说说隋文帝采取了哪些措施以巩固统治。这些措施的实施带来了哪些影响?
答案提示:(1)措施:①经济:发展经济,编订户籍,统一南北币制和度量衡制度;②政治:加强中央集权,提高行政效率。
(2)影响:促进了社会经济的迅速恢复和发展,使人口数量和垦田面积大幅度增长,隋朝成为疆域辽阔、国力强盛的王朝。
2、大运河:
三点 以洛阳为中心,北抵涿郡,南至余杭
四段 从北至南依次为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
五河 连接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
3、合作探究 .史料解读。
材料一:古人评论大运河说:“天下转漕,仰此一渠。”
材料二:汴水通淮利最多,生人为害亦相和。
东南四十三州地,取尽膏脂是此河。
根据材料和课本知识评价大运河开通带来的影响。
答案提示:(1)积极影响:①经济上:一方面,大运河的开通带动了沿岸城市的发展,江都、余杭、涿郡等城市很快繁荣起来;另一方面,大运河成为南北交通的大动脉,它使南北物资互通有无,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和发展,造福至今。②政治上:大运河的开通,有助于隋朝控制江南、稳固统治,从而对维护国家统一和巩固中央集权起了重大作用。(2)消极影响:开凿大运河加重了人民的赋税和徭役负担,给百姓带来了苦难,从而激化了阶级矛盾,加速了隋的灭亡。
4、合作探究: 史料解读。
材料一:魏晋的九品中正制——九品中正制是魏晋南北朝时期一种重要的官吏选拔制度,又名九品官人法。由于魏晋时充当中正者一般是门阀世族,于是在中正品第过程中,才德标准逐渐被忽视,家世出身则越来越重要,甚至成为唯一的标准,到西晋时终于形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局面。
材料二:隋唐时期,中小地主的经济实力不断加强,他们积极要求参政,希冀通过某种形式改变政治地位不高的现状。统一的中央集权官僚体制的确立又急需一大批高素质的官吏充实到政府各级行政机构中去,从而使政令畅通,官僚机构得以正常运转,实现进一步遏制地方割据势力,加强皇权,巩固中央集权的目的。
(1)根据材料一讨论科举制产生前的选官制度的基本情况及其影响。
答案提示:(1)基本情况:在九品中正制下,权贵子弟无论优劣,都有机会做官。出身低微、有真才实学的人,却不能到中央和地方担任高官,老百姓更没有机会做官。(2)影响:通过这种制度选拔出来的人大都没有才能,不利于国家的长治久安。
(2)根据材料二,学生分组讨论科举制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提示:(1)中小地主的经济实力不断加强,他们积极要求参政,希冀通过某种形式改变政治地位不高的现状。(2)魏晋南北朝以来形成的士族豪门的经济实力和政治地位有明显的减弱和下降。(3)统一的隋朝,需要加强皇权,巩固中央集权。
(3)总结历史认识:科举制创立的影响。
答案提示:(1)科举制的创立,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政,同时也推动了教育的发展。(2)科举制成为历朝选拔官吏的主要制度,一直维持了约1300年。
5、合作探究:隋朝的灭亡
史料解读。
材料:隋末,天下地主武装纷纷起兵造反,而以李唐政权为根据地的关中地区最多,关中地区集中了大量的地主阶级上层人物,在地方上势力强大,在社会上声望卓著,在政治上辐射很广。
根据材料和课本知识分组讨论隋朝灭亡的原因(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
答案提示:(1)根本原因:隋炀帝好大喜功,不恤民力,又纵情享乐,奢侈无度。(2)直接原因:隋炀帝的残暴统治,终于导致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达标训练,查缺补漏:
1.下面是某同学在复习中国古代史时制作的一段政权更迭的年代标尺,其中①处建立的是( )
A.隋朝 B.唐朝 C.北宋 D.明
2.“公元6世纪80年代,在结束了200多年的分裂局面后,中国又一次走向统一,同时也迎来了一个繁荣与开放的时代。”“中国又一次走向统一”的时间是( )
A.581年 B.589年C.618年 D.689年
3.隋唐时期,一批牡丹花从洛阳沿运河运到余杭,依次经过的河段有( )
①通济渠 ②邗沟 ③江南河 ④永济渠
A.①②③④ B.④①②C.①②③ D.①②
4.“中国大运河是中国第46个世界遗产项目,是世界上最长的运河,由隋唐大运河、京杭大运河、浙东大运河三部分组成。自清末改漕运为海运,大运河才不再是国家经济的大动脉了。”这表明( )
A.大运河自古以来一直是我国经济的大动脉
B.隋唐大运河是中国大运河的重要组成部分
C.历代封建王朝都很重视发挥大运河的作用
D.大运河的开凿是隋朝最终灭亡的根本原因
5.“风吹金榜落凡世,三十三人名字香。”“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诗句反映的现象与下列哪一制度的推行直接相关( )
A.分封制 B.行省制C.科举制 D.郡县制
6.—位唐朝官员说:“国家取士,远法前代,进士之科,得人为盛。”材料反映的选官制度正式创立于下列哪位皇帝在位时期( )
A.隋文帝 B.隋炀帝C.唐太宗 D.唐玄宗
7.“自隋以来,平民社会,穷困子弟,十年寒窗,也可跃登上第。”材料中穷困子弟“跃登上第”的途径是( )
A.军功大小B.门第高低C.地方推举D.科举考试
8.隋朝灭亡的主要原因是( )
A.隋朝开通大运河B.统治者的酷虐残暴
C.农民起义的打击D.北方外民族的入侵
9.(2017·黑龙江大庆)“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文中的“此河”是( )
A.黄河 B.珠江C.灵渠 D.大运河
10.(2017·山东日照)唐代诗人皮日休在《汴河怀古》中这样写道:“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作者认为大运河开凿的最主要影响是( )
A.兴修水利促进农业生产发展B.激化社会矛盾导致隋朝灭亡
C.促进了南北交流和经济发展D.奠定了唐朝盛世局面的基础
11.(2017·广东深圳)图示法是一种直观形象的学习方法。用图示法描绘隋朝大运河大致走向,最贴切的是( )
12.(2017·四川成都)隋唐时期有一大“发明”,它否定按门第选官,为布衣(平民)提供了做宰相、公卿的机会。这一“发明”是( )
A.世袭制 B.分封制C.郡县制 D.科举制
13、【功过论千年】
材料二: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锦帆未落干戈起,惆怅龙舟更不回。 ——(唐)胡曾《汴水》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唐)皮日休《汴河怀古》
材料二中的两位诗人对这条河的看法有什么不同?对于这件事,你有什么看法?
胡曾持否定态度,认为隋炀帝开运河、游江都是隋亡的主要原因。皮日休既肯定开运河的功绩,也指出游江都的弊端,比较全面;他认为开运河造福后代,功大于过。大运河成为南北交通大动脉,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也有利于国家统一;但当时为开凿大运河,的确是过度役使了民力,给劳动人民带来沉重的徭役负担。
参考答案:
一、1、A 2、B 3、C 4、B
5、C 6、B 7、D 8、B
9、D 10、C 11、D 12、D
六、课堂总结
隋朝是一个短暂而辉煌的朝代。开凿大运河,成为中国南北交通的大动脉,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对维护和加强国家政治的统一,具有重要的作用。大运河是隋朝劳动人民对中国历史的伟大贡献。本课还学了科举制这一内容,它从隋朝创立,唐朝完善,明清衰落,到1905年废除,共约1300年的历史。隋唐的科举制是今天考试制度的起源,它的创立目的是为了选官。今天的考试,有的是为了选拔人才,如“高考”“中考”;更主要的是演化成为一种评价我们知识能力与态度的手段,时时刻刻在发挥作用。
板书
设计(知识构建)
教学
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