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区位因素与工业布局
【课程标准】
结合实例,说明工业区位因素与工业布局。
【学习目标】
1.结合实例,讨论分析影响工业的主要区位因素,并作出适当评价;
2.理解环境因素与工业布局的相互关系;
3.结合实例分析世界各地工业转移和工业集聚的原因,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4.通过工业布局的区位选择条件的分析,渗透环境保护意识。
【学习重难点】
1.分析工业区位因素与工业布局;
2.理解环境因素与工业布局的相互关系。
【学习过程】
一、工业区位因素
1.工业区位概念:是指工业企业的经济_________,以及工业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与__________________。
2.假如你想投资办厂,仅从经济利益考虑,最理想的地点在哪里?
3.一般来说,影响工业区位的因素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4.________是指工业布局区域的地质、地形、气候、水文、植被等的基本状况。
5.________起伏较大、________频发的区域,不宜布局大型工业企业。
6.________包括矿产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等。资源型工业直接受制于当地的自然资源状况。
7.________因素包括当地的总体发展水平、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交通运输、劳动力供给、投资环境、政策、市场等。
8.________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工厂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减少________可以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工业企业靠近________,有利于把握市场动态,了解消费者需求的变化。
9.________因素包括生产设备与工艺、从业人员素质、科技研发能力、信息化水平等。
【合作探究】从以下5个工厂分别选择一个或两个工厂,讨论一下这些工厂的位置选择,你认为应该考虑哪个最主要的区位因素?
1.制糖厂 2.饮料厂 3.炼铝厂 4.普通服装厂 5.航天技术研究所
合作探究后,完成下表。
传统工业的区位指向类型
工业生产特点
部门举例
优势工业区位
原料指向型
原料不便于长距离运输, 或运输原料成本较高
制糖厂、水产品加工厂、水果罐头厂
市场指向型
啤酒厂、家具厂、印刷厂等
动力指向型
炼铝厂(有色金属冶炼)
廉价劳动力指向型
普通服装、电子装配、包带、制伞、制鞋、
技术指向型
集成电路、卫星、飞机、精密仪表、
【活动探究】1.分析影响甜菜制糖、有色金属冶炼、飞机组装三个部门布局的主导区位因素。
10.影响工业区位的因素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科技水平的提高和市场需求的变化,工业区位因素也在不断变化。_________、_________水平、_________成为工业区位选择的新因素。
【活动探究】1.风向是指风的来向,一般分为8个方位。风向频率是指某一时期(年、季、月)各个方位风向的次数,占该时期各风向总次数的百分比。它用来表示各个方位风向出现的多少,据此可绘制出风向频率图(又称风玫瑰图)。读下图,归纳工业区、居住区的布局与风向频率的关系。
2.几乎所有工厂都会产生废弃物,但不同工厂所产生的废弃物在性状上有所不同。联系相关知识,分析水泥厂、造纸厂、化工厂和火力发电厂所产生的废弃物主要有哪些;从环境保护的角度,分析它们布局的区位选择条件。
案例探究:
A.工厂设置在居民区_____________________。
B.污水排放口远离__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___。
11.信息技术的推广使用,导致传统区位因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的作用逐渐减弱,新的区位因素(________、知识、________等)的作用得以凸显。
12.__________有利于企业共享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降低生产成本,节省运输费用,减少交易开支,加强技术协作和信息交流,促进集成创新,进而增强企业和行业的竞争力。随着工业生产的可移动性和灵活性的增加,企业选址越来越趋向于__________。
二、工业布局
1.工业布局是指工业生产的________分布和________组合。
2.工业布局分为_______与______两大层面。
3. _______是工业布局的地域表现形式,可分为传统工业区与_______工业区,或专业性工业区与_______工业区。
4.读“世界主要工业区分布图”,说出目前世界上规模宏伟的工业区包含哪些?并归纳世界工业布局的特点。
5.随着全球化的快速推进,_________使工业区位因素发生了很大变化。区域从封闭转向______,资源、人员、资金、技术、信息的______显著增加,提高了企业效率,降低了______。此外,政策、交通、通信网络的日益完善,环境保护意识的逐步增强,使工业区位的选择愈发______和______。
【活动探究】
(一)读教材P70的“活动”材料,完成相关任务。
1.查找有关资料,分析美国本土东北部老工业区兴起和衰落的原因。
2.说一说美国本土工业区转移主要受哪些区位因素的影响。
3.对比分析美国本土东北部老工业区与新兴工业区的布局条件,并作出简要评价。
(二)读教材P71“活动”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1.简述该公司选择全球布局的原因。
2.分析航空配套企业在天津大型客机总装厂周边集聚的原因。
三、实践活动
你家乡有产业集聚的现象吗?如果有,说一说它们是如何集聚的,以及由集聚所带来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四、达标检测
1.工业区位受原料产地的制约越来越小,主要因为( )
A.产品质量和体积增加 B.运输条件和生产工艺的改进
C.产品质量和价格提高 D.劳动力价格和产品需求下降
2.通常计算机芯片生产厂的区位选择属于( )
A.原料指向型 B.市场指向型
C.廉价劳动力指向型 D.技术指向型
读“某类工业净收入随距市中心距离的变化图”,回答3~4题。
3.仅从经济效益考虑,图中最适宜该类工业布局的区域范围( )
A.H~I B.I~J
C.J~K D.K~M
4.影响该类工业净收入变化的主导因素是( )
A.工资和市场距离 B.运费和原料成本
C.地租和原料成本 D.运费和地租
5.若在我国东部沿海某城市建一个火力发电厂,宜建在下图中的( )
A.①地
B.②地
C.③地
D.④地
读工业生产的投入因素所占比重图,完成6-8题。
6.和①、③吻合的工业部门最可能是( )
A.制糖、钢铁
B.集成电路、炼铝
C.服装、机械
D.纺织、石油加工
7.有可能属于廉价劳动力指向型的工业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8.说法正确的是( )
A.①类工业地域逐渐从分散走向集聚
B.②类工业对劳动力数量要求逐渐提高
C.③类工业在我国逐渐从东部沿海转移向中西部
D.④类工业主要分布在发达国家和地区
9.根据生产要素的投入比重:比重越大者为其主导因素,读下图说法正确的是( )
A.A工业为纺织 B.B工业为纺织
C.C工业为电子工业 D.A为制糖
15.读右侧上海市规划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自来水厂的取水口移至黄浦江上游C处的原因是________。
(2)B是宝山钢铁集团公司,其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
(3)D是金山石化总厂,它远离市区布局的原因是________。
(4)A是秦山核电站,在此布局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①处布局有污染工业区的合理性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处布局金融、商贸中心和无污染工业新区的有利条件是________。
16.下图是某城镇地形、铁路、河流等的分布图,该地常年吹偏西北风,据图回答:
(1)如果该地要建一座火电厂,其厂址应选择在A、B、C、D、E、F中的_________地,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在该地要建一座疗养院和食品加工厂,那么在哪里建最好。
工业区位因素与工业布局
【教材分析】
工业区位因素与工业布局,主要探讨工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对工业布局的影响。区位是一个贯穿整个地理必修二的概念,它将各节整合起来,研究人口、城市、交通、环境等因子都隐含着对劳动力、市场、交通、环境等因子的研究。而工业的特点使得它在区位的选择上比农业更加复杂与灵活,所以,它不仅是对“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布局”这一节的沿袭,更是对前面知识的深化,也是为后面知识做铺垫,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课程标准】
结合实例,说明工业区位因素与工业布局。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影响工业区位的主要因素及其发展变化,理解环境对工业区位的影响。
2.了解工业布局的形式和各类工业地域的形成。
过程与方法
1.结合实例,引导学生讨论分析影响工业的主要区位因素,并作出适当评价。
2.理解环境因素与工业布局的相互关系。
3.引导学生结合实例分析世界各地工业转移和工业集聚的原因,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工业区位因素的学习,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
2.通过工业布局的区位选择条件的分析,渗透环境保护意识。
【教学重难点】
1.分析工业区位因素与工业布局。
2.理解环境因素与工业布局的相互关系。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1969年,根据政府决策,某汽车公司工厂选址在湖北武当山北麓的十堰市。2006年,公司总部迁到武汉。为什么该汽车公司要将总部从十堰迁到武汉?
教师课件播放“牛肉屠宰厂”的视频,引导学生归纳工业生产活动的定义及其过程。
讲授新课
一、工业区位因素
1.工业生产活动的定义:在工厂里,劳动力(工人、技术人员等)运用动力(燃料、电能等)和机械设备,将原料制成产品。这就是工业生产活动。
2.工业区位概念:是指工业企业的经济地理位置,以及工业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与相关事物的联系。
过渡:假如你想投资办厂,仅从经济利益考虑,最理想的地点在哪里?
3.工业区位因素
(1)自然条件
自然条件是指工业布局区域的地质、地形、气候、水文、植被等的基本状况。地形起伏较大、自然灾害频发的区域,不宜布局大型工业企业。
(2)自然资源
自然资源包括矿产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等。资源型工业直接受制于当地的自然资源状况。土地供给状况和地价,对于占地较多的工业企业显得尤为重要。
(3)社会经济
社会经济因素包括当地的总体发展水平、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交通运输、劳动力供给、投资环境、政策、市场等。运输成本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工厂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减少运费可以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工业企业靠近消费地,有利于把握市场动态,了解消费者需求的变化。
(4)科学技术
科学技术因素包括生产设备与工艺、从业人员素质、科技研发能力、信息化水平等。现代加工制造业对员工素质有较高要求。高科技产业应布局在大城市附近或科技水平较高的地区。在现代工业发展的过程中,科技创新的重要性日益突出。
【合作探究】从以下5个工厂分别选择一个或两个工厂,讨论一下这些工厂的位置选择,各组认为应该考虑哪个最主要的区位因素?
1.制糖厂 2.饮料厂 3.炼铝厂 4.普通服装厂 5.航天技术研究所
【教师点拨】传统工业的区位指向
1.工业区位的选择——经济效益最大化
传统工业的区位指向类型
工业生产特点
部门举例
优势工业区位
原料指向型
原料不便于长距离运输,或运输原料成本较高
制糖厂、水产品加工厂、水果罐头厂
接近原料产地
市场指向型
产品不便于长距离运输或运输产品成本较高
啤酒厂、家具厂、印刷厂等
接近市场
动力指向型
需要消耗大量能量
炼铝厂(有色金属冶炼)
接近火电厂或 水电站
廉价劳动力指向型
需要投入大量廉价劳动力
普通服装、电子装配、包带、制伞、制鞋、玩具
接近大量廉价劳动力地方
技术指向型
技术要求高
集成电路、卫星、飞机、精密仪表、电子制造
接近高等院校和科技发达地区
【活动探究】1.分析影响甜菜制糖、有色金属冶炼、飞机组装三个部门布局的主导区位因素。
2.宝钢和鞍钢的区位条件差异
原料(铁矿)
燃料(煤)
市场
优势区位条件
鞍钢
鞍山铁矿
山西、
黑龙江等
辽中南重工业基地
接近原料、燃料产地,又接近消费市场—原料指向型
宝钢
澳大利亚、印度、巴西等地
安徽淮南、
山西等
沪宁杭工业基地
接近消费市场,便利的交通运输——市场指向型
3.世界钢铁工业区位选择的三次变化
时间
主导因素
区位特点
原因
举例
早期
煤炭资源
靠近煤炭产地
早期煤炭炼铁,消耗煤炭比较多
德国鲁尔区
20世纪初期开始
铁矿资源
靠近大铁矿
冶金技术的改进,特别所用的焦煤量大幅度下降
中国鞍钢、武钢、攀钢、包钢
二战以后
消费市场
靠近沿海的消费市场
科技飞速发展,巨型矿石运输船只出现,海运成本大幅度降低
中国的宝钢、日本太平洋沿岸工业区
影响工业区位的因素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科技水平的提高和市场需求的变化,工业区位因素也在不断变化。环境质量、信息化水平、产业集聚成为工业区位选择的新因素。
2.工业区位选择——兼顾环境效益
过渡:假如你作为国家领导人,对工业的布局是不是只单单的考虑经济效益就可以了呢?
环境质量是投资环境和生活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环境状况对厂址选择和企业经营具有重要影响。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尤其是居民生活质量的提升,各个地区和城市都提出了更高的环境保护要求,对污染企业进行更为严格的限制。
教师提问:工业区位选择如何兼顾环境效益?
(1)有固体废弃物污染的应远离居民区和农田
(2)水源污染严重的工厂,其污水排放口应远离水源地及河流上游。
(3)污染大气的应布局在居民区盛行风向的下风地带或垂直盛行风向的郊外。
【活动探究】1.风向是指风的来向,一般分为8个方位。风向频率是指某一时期(年、季、月)各个方位风向的次数,占该时期各风向总次数的百分比。它用来表示各个方位风向出现的多少,据此可绘制出风向频率图(又称风玫瑰图)。读下图,归纳工业区、居住区的布局与风向频率的关系。
【教师点拨】产生大气污染的企业,区位选择时主要考虑盛行风的影响,而不同地区风向不同
单风向:盛行风的下风向 如西欧地区终年受盛行西风的影响
双风向:垂直于季风的郊外 如我国季风区
多风向:最小风频的上风向 也有些地区风向不稳 其中一年中出现次数最少的风向叫最小风频。
2.几乎所有工厂都会产生废弃物,但不同工厂所产生的废弃物在性状上有所不同。联系相关知识,分析水泥厂、造纸厂、化工厂和火力发电厂所产生的废弃物主要有哪些;从环境保护的角度,分析它们布局的区位选择条件。
案例探究:
A.工厂设置在居民区_____________________。
B.污水排放口远离__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___。
【教师点拨】
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加工制造业的深度融合,使得信息化水平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越来越大。信息技术的推广使用,导致传统区位因素(原材料、土地、劳动力等)的作用逐渐减弱,新的区位因素(科技、知识、创新等)的作用得以凸显。
集聚因素在工业布局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集聚有利于企业共享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降低生产成本,节省运输费用,减少交易开支,加强技术协作和信息交流,促进集成创新,进而增强企业和行业的竞争力。
随着工业生产的可移动性和灵活性的增加,企业选址越来越趋向于集聚。
过渡:随着全球化的快速推进,科技创新使工业区位因素发生了很大变化。区域从封闭转向开放,资源、人员、资金、技术、信息的流动性显著增加,提高了企业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此外,政策、交通、通信网络的日益完善,环境保护意识的逐步增强,使工业区位的选择愈发复杂和灵活。
二、工业布局
(一)概念
工业布局是指工业生产的空间分布和地域组合。
(二)分类
宏观上包括工业部门、多个企业的总体布局,某工业部门的战略配置,区域工业综合布局;微观上是指工业企业的布局(主要是厂址选择),工业点的布局等。
(三)地域表现形式
工业区是工业布局的地域表现形式,可分为传统工业区与新兴工业区,或专业性工业区与综合性工业区。
(四)世界工业布局的特点
【教师活动】教师引导学生读“世界主要工业区分布图”,说出目前世界上规模宏伟的工业区包含哪些?并引导学生归纳世界工业布局的特点。
师生共同总结归纳:
目前,世界上规模宏伟的工业区有欧洲西部工业区、北美工业区、俄罗斯工业区、日本太平洋沿岸工业区、我国东部沿海工业区等。
世界工业布局的特点:
(1)工业基地向大型化、综合化的方向发展。
(2)工业布局集中与分散相结合。
(3)工业布局在近原料地、近燃料地、近消费地、临海型的基础上,又出现了临空型、科技型的新布局类型。
(4)世界各国各地区工业布局的不平衡状态依然存在。
【活动探究】
(一)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P70的“活动”材料,完成相关任务。
1.查找有关资料,分析美国本土东北部老工业区兴起和衰落的原因。
2.说一说美国本土工业区转移主要受哪些区位因素的影响。
3.对比分析美国本土东北部老工业区与新兴工业区的布局条件,并作出简要评价。
(二)阅读教材P71“活动”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1.简述该公司选择全球布局的原因。
2.分析航空配套企业在天津大型客机总装厂周边集聚的原因。
【作业布置】
你家乡有产业集聚的现象吗?如果有,说一说它们是如何集聚的,以及由集聚所带来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课件45张PPT。工业区位因素与工业布局 一、工业区位因素
(一)概念 工业生产活动: 在工厂里,劳动力(工人、技术人员等)利用电力(燃料、电能)和机械设备,将原料制成产品的过程。 指工业企业的经济地理位置,以及工业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与相关事物的联系。工业区位:(二)影响工业区位的因素自然条件:指工业布局区域的地质、地形、气候、水文、植被等的基本状况。
自然资源:原包括矿产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等。
社会经济:包括当地的总体发展水平、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交通运输、劳动力供给、投资环境、政策、市场等。
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因素包括生产设备与工艺、从业人员素质、科技研发能力、信息化水平等。 假如你想投资办厂,仅从经济利益考虑,最理想的地点在哪里?地价最低
工人工资最低
原材料价格最低
交通最为方便
市场最大
政府大力支持成 利
本 润
最 最
低 高现实区
位选择?具有明
显优势
条件的
地方(影响最主要的因素)厂商经济效益低成本高利润原料指向型(三)传统工业的区位指向市场指向型动力指向型廉价劳动力指向型技术指向型主导区位因素特别提示准确理解这一内容需要注意以下问题:
第一,影响工业区位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对某种工业部门(或某一工业企业)的区位选择起决定作用的往往只有一个或少数几个,即为主导因素。这类工业的区位选择往往以其主导因素为指向。
第二,不同时期影响工业区位的主导因素不同。
第三,不同地域,由于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不同,影响工业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也不相同。分组讨论 分别选择以下一个或两个工厂,讨论一下这些工厂的位置选择,各组认为应该考虑哪个最主要的区位因素?
1.制糖厂 2.饮料厂
3.炼铝厂 4.普通服装厂
5.航天技术研究所 五种不同指向型工业原料指向型工业五种不同指向型工业原料指向型工业制糖业1吨糖需要甘蔗量约为7.5吨 ;
甜菜制糖业生产1吨糖需要8吨甜菜。五种不同指向型工业市场指向型工业市场指向型工业原料运输较为容易,或者可以就地取材。产品运输量大,运输成本高。
可口可乐公司
从美国运来的每一吨独特配方原料可以灌装数百吨可口可乐饮料 一个年产10万吨
精铝的炼铝厂,
就需要有20万
~40万千瓦的
发电厂相配合。
需消耗大量的
能量。动力指向型工业廉价劳动力指向型工业电视机装配厂——从事电视机的装配过程,技术
含量较低,流水线作业下需要大量廉价的工人。
一般情况下,装配厂的工人工资投入占到了全
部投资的60%以上。技术指向型工业集成电路厂——技术含量很高,需要投入大量的科研费用,因此他们往往和大专院校和科研机构联手。 原料不便于长距离运输,或运输原料成本较高制糖厂
水产品加工厂、水果罐头厂产品不便于长距离运输或运输产品成本较高啤酒厂、饮料厂、印刷厂、家具厂等需要消耗大量能源有色金属冶炼厂、
钢铁厂等重工业需要投入大量廉价劳动力普通服装、电子装配、皮革加工、制衣、鞋等布局时应接近高等
教育和科技发达地区集成电路、卫星、飞机、精密仪表牛刀小试分析影响甜菜制糖、有色金属冶炼、飞机组装三个部门布局的主导区位因素。不同时期影响工业区位的主导因素相同吗想一想:鞍钢宝钢(四)工业区位的发展变化 鞍钢成立于1948年,是新中国第一个钢铁联合企业 ,在我国最大的铁矿区鞍山布局,规模很大,普通工人劳动力就有50万。宝钢成立于1998年,是我国特大型钢铁联合企业.是我国为了满足长三角地区大规模的钢铁需求建设的钢铁企业,位于长江和黄浦江的交汇处,临近我国最大的海港,所需铁矿石通过水路从国外进口,生产技术先进,规模与鞍钢规模差不多,却只有2万工人,而且很多都是高技术的人才。鞍钢宝钢读图思考:从鞍钢到宝钢,工业区位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你认为这种变化说明工业区位因素变化的什么特点?(四)工业区位的发展变化 1、原料、燃料对工厂区位的影响逐渐减弱
市场、交通运输的影响逐渐增强
每冶炼1吨钢铁所需原料的变化2、劳动力素质已成为影响工业区位的重要因素鞍钢与宝钢工人数量及文化程度对比 3、信息通讯网络的通达性作 为工业区位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思考??? 假如你作为国家领导人,对工业的布局是不是只单单的考虑经济效益就可以了呢?材料 北京申奥成功后,为了将北京打造成生态环保城市,让北京重见蓝色天空,北京市政府决定将北京首都钢铁厂搬迁到河北省唐山市----曹妃甸。请问:首钢搬迁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说明了什么问题?风向与风向频率风向是指风的来向,一般分为8个方位。
风向频率是指某一时期(年、季、月)各个方位风向的次数,占该时期各风向总次数的百分比。它用来表示各个方位风向出现的多少,据此可绘制出风向频率图(又称风玫瑰图)。
读下图,归纳工业区、居住区的布局与风向频率的关系。4.环境效益盛行风向重污染企业
居民住宅区 (1)工厂应布局在居民区最小风频的上风地带和盛行风的下风向及垂直郊外。工业区、居住区的布局与风向频率的关系(2)污水排放口应远离水源地
及河流上游,即河流下游 (3)有污染的固体废弃物应远离
居民区和农田 活动探究几乎所有工厂都会产生废弃物,但不同工厂所产生的废弃物在性状上有所不同。联系相关知识,分析水泥厂、造纸厂、化工厂和火力发电厂所产生的废弃物主要有哪些;从环境保护的角度,分析它们布局的区位选择条件。
污染严重的工业区位选择 牛刀小试A、B、C、D分别建有钢铁厂、化工厂、水泥厂和造纸厂,其布局是否合理?请说明理由。
A、____ ______
B、____ _______
C、____ _______
D、____ _______
小结影响工业区位的因素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科技水平的提高和市场需求的变化,工业区位因素也在不断变化。环境质量、信息化水平、产业集聚成为工业区位选择的新因素。随着全球化的快速推进,科技创新使工业区位因素发生了很大变化。区域从封闭转向开放,资源、人员、资金、技术、信息的流动性显著增加,提高了企业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此外,政策、交通、通信网络的日益完善,环境保护意识的逐步增强,使工业区位的选择愈发复杂和灵活。 二、工业布局
(一)概念 工业布局是指工业生产的空间分布和地域组合。(二)分类 宏观上包括工业部门、多个企业的总体布局,某工业部门的战略配置,区域工业综合布局;
微观上是指工业企业的布局(主要是厂址选择),工业点的布局等。(三)地域表现形式工业区是工业布局的地域表现形式,可分为传统工业区与新兴工业区,或专业性工业区与综合性工业区。(四)世界工业布局的特点(1)工业基地向大型化、综合化的方向发展。
(2)工业布局集中与分散相结合。
(3)工业布局在近原料地、近燃料地、近消费地、临海型的基础上,又出现了临空型、科技型的新布局类型。
(4)世界各国各地区工业布局的不平衡状态依然存在。活动探究阅读教材P70的“活动”材料,完成相关任务。1.查找有关资料,分析美国本土东北部老工业区兴起和衰落的原因。
2.说一说美国本土工业区转移主要受哪些区位因素的影响。
3.对比分析美国本土东北部老工业区与新兴工业区的布局条件,并作出简要评价。作业布置阅读教材P71“活动”材料,完成相关任务。
1.简述该公司选择全球布局的原因。
2.分析航空配套企业在天津大型客机总装厂周边集聚的原因。
3.你家乡有产业集聚的现象吗?如果有,说一说它们是如何集聚的,以及由集聚所带来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下图中甲、乙、丙反映了三类工厂的投入构成情况,据此回答(1)~(3)题。(1)按主导因素划分,甲类工厂代表的工业类型是( )
A.市场指向型 B.劳动力指向型
C.原料指向型 D.动力指向型C下图中甲、乙、丙反映了三类工厂的投入构成情况,据此回答(1)~(3)题。(2)乙类工厂运费低的原因最不可能是( )
A.需要的原料和能源少
B.产品科技含量高、运量小
C.以航空运输为主
D.靠近原料地和消费市场D 下图中甲、乙、丙反映了三类工厂的投入构成情况,据此回答(1)~(3)题。(3)现阶段,丙类工厂适宜布局在我国( )
A.环渤海地区 B.长江三角洲地区
C.珠江三角洲地区 D.中、西部地区D 1.鞍钢与宝钢在区位上最显著的不同是( ) A.鞍钢接近消费市场 B.鞍钢接近原料、燃料 C.鞍钢水陆交通便利 D.鞍钢技术力量雄厚2.影响工业区位的社会经济因素是( ) A.原料、动力、土地、水源 B.原料、动力、市场、交通 C.劳力、政策、土地、水源 D.劳力、政策、市场、交通BD课堂练习3.关于原料地对工业区位的影响逐渐减弱的原因,
叙述错误的是( )A.原料来源的范围越来越广 B.可替代原料越来越多C.交通运输条件不断改善 D.原料需求越来越少4.沿海沿江港口、铁路枢纽和高速公路沿线地区,
对工业具有很大吸引力,是因为( ) A.靠近原料产地
B.靠近销售市场 C.利于原料输入和产品输出
D.利于工人上下班和外出学习培训DC5.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吸引的外资中,海外华人、华侨的投资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其原因主要是出于( ) A.解决就业 B.个人偏好 C.改善环境 D.利用科技优势6.有些工厂的区位不合理,但仍然留在那里,称之为工业惯性,其形成的原因不是( ) A.搬迁费用太高 B.政府的影响 C.考虑当地经济 D.没有合适区位BD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