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44张PPT。第一单元 繁荣与开放的时代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1、知道隋朝的统一。
2、掌握大运河的开通和科举取士制度的创建。
3、了解隋朝的灭亡。
课标解读1、重点:科举取士制度的创建、大运河的开通。
2、难点:正确分析隋朝统一和灭亡的原因;正确分析和评价大运河开凿的目的和作用;科举制的作用和影响。教学重难点朝代歌
夏商与西周,
东周分二段,
春秋和战国,
一统秦两汉,
三分魏蜀吴,
二晋前后延,
南北朝并立,
隋唐五代传,
宋元明清后,
王朝至此完. 第二单元
国产的产生
社会大变革第四单元
政权分立与
民族交融第三单元
统一多民族多国家
的建立和巩固下册: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三国归晋魏(西晋灭魏)蜀 (魏灭蜀)西晋
266-316年东晋时期吴 (280年 西晋灭吴)十六国(北方)(后期:前秦 北魏)东晋(南方)317-420年北朝439- 北魏 东魏 北齐 北周
581年 西魏 北周420-589年 宋 齐 梁 陈北朝始刘裕灭东晋建宋朝,南朝始南朝隋的统一北周外戚杨坚代周称帝,建立隋朝,改元开皇,定都长安 ,杨坚就是隋文帝。
1、隋朝的建立(581年,杨坚)2、隋统一全国589年,隋文帝灭掉陈朝,统一全国。
隋的统一,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顺应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大趋势(影响/意义)。隋朝疆域 历史上实现统一的朝代有哪些?秦朝 汉朝 西晋
隋朝 唐朝 元朝
明朝 清朝
思考计天下储积,得供五六十年
—《贞观政要》以下材料说明了什么?人口激增垦田扩大粮仓丰实 隋文帝杨坚锐意改革、为君勤俭而创建了一个政治稳定、社会安定、百姓富足、文化繁荣的盛世,史称“开皇之治”开皇之治隋文帝采取了哪些措施呢?3、隋朝巩固统一的措施(开皇之治)(1)经济方面:发展经济,编订户籍,统一南北币制和度量衡制度;
(2)政治方面:创立三省六部制,加强中央集权,提高行政效率。
(3)影响:促进了社会经济的迅速恢复和发展,使人口数量和垦田面积大幅度增长,隋朝成为疆域辽阔、国力强盛的王朝。隋的治理 电视专题片《话说运河》有句解说词:“阳刚的一撇是万里长城,阴柔的一捺是京杭运河,这才是一个顶天立地,有血气、有温情的中国人” 民谣:
运河水,荡悠悠,
隋炀皇帝下扬州。
一心只把琼花看,
万里江山一旦丢。隋炀帝乘龙舟游江都(一)开通大运河1、目的 隋炀帝真的为了看到绮丽的琼花而开凿长达两千多公里的大运河吗? 中国古代在没有铁路、汽车等交通工具的条件下,陆路运输粮食只能利用车、马,靠人力、畜力进行,运量小,速度慢,费用大。而水运粮食比起陆运,运量大,速度快,费用小。所以修大运河的目的是:
为了加强南北交通,
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2、条件
隋炀帝利用已有的经济实力,征发几百万人,从605年起,陆续开凿了一条贯通南北的大运河。
3、概况
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抵涿郡,南至余杭,连接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2000多千米。隋朝的大运河(隋炀帝 605年开始)三地:三个中心( )( )今( )( )今( )四段:分为四 段( ) 渠( )渠 ( )( )河五河:贯穿五大水系海河黄河淮水长江钱塘江长安洛阳涿郡 北京余杭 杭州永济通济邗沟江南一条大运河
两千多千米历史作用:大运河的开通,加强了
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4、作用材料一:北通涿郡之鱼商,南通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
“天下转漕,仰此一渠。”现实价值:大运河至今仍发挥着交通、
运输、行洪、灌溉、输水等重要的作用材料二:2014年6月22日,在卡塔尔多哈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中国大运河”被批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我国第32处世界文化遗产和第46处世界遗产。隋炀帝时为什么能够开通纵贯南北的大运河?思考答:1、隋文帝在为20多年里,经济繁荣,使 隋炀帝开通大运河具备了经济实力。 2、隋朝国家统一,使隋炀帝有征发几百万人的可能性。 3、有前代开凿的几段古运河为基础。同学们看提示,猜古代一种选官制度:提示一:金榜题名
提示二:名落孙山
提示三:十年寒窗
提示四:连中三元
提示五:一举成名猜一猜材料一:隋王朝废除了九品中正制,取消了官吏任用的门第限制。开皇七年,隋文帝命诸州每年举送三人到中央参加秀才、明经两科考试,正式设立了每年举行的常贡之科。隋炀帝时又添设了进士科。
——翦伯赞《中国史纲要》结合材料思考:九品中正制和科举制选才的标准是什么?(二)开创科举取士制度三、开创科举取士制度 1、隋唐之前的选官制度
魏晋南北朝时期,官吏的选拔权由上层权贵垄断,选官看重门第,不太注重才能,世家大族的子弟通过门第即可进入仕途。
弊端:不利于人才的选拨和任用,影响了国家的发展和进步。2、隋文帝开创科举取士制度
隋文帝即位后,废除了前朝的选官制度,注重考查人才的学识,初步建立起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只 注 重 门 第 凭才学做官 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3、科举制的正式诞生
隋炀帝时,进士科的创立,标志着科举制度的正式确立。
4、科举制的作用
科举制的创立,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政,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公平公正。举子看榜图状元匾科举制度的进步性和局限性进步性:
1.选拔官员的标准是才学,具有较高的公正性和开放性。
2.选拔官员的权力集中到中央,扩大了地主阶级的统治基础,有利于促进社会的发展
3.打破了世袭制和对地位低下者进入仕途的限制,有利于他们登上政治舞台,缓和了阶级矛盾。局限性:
1.使大批知识分子醉心于功名,逐渐沦为封建统治者的附庸。
2.把读书、应考和做官紧密联系起来,“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严重影响着知识分子的思想。
3.考生的最终取舍由考官、礼部、吏部、宰相、皇帝等决定,在这种情况下,重门第、通关节、科场舞弊等贪贿之风就泛滥起来。隋的灭亡材料一:大业初,炀帝潜有取辽东之意,遣(元)弘嗣往东莱海口建造船。诸州役丁苦其捶楚(杖刑),官人督役,昼夜立于水中,略不敢息,自腰以下,无不生蛆,死者十三四。”
——【唐】魏征等《隋书·元弘嗣传》
材料二:(炀帝大业二年)隋之极盛也。承其全实,遂恣荒淫。登极之初,即建洛邑,每月役丁二百万人。导洛至河及淮,又引沁水达河,北通涿郡……丁男不充,以妇人兼役,而死者大半。
——【唐】杜佑《历代盛衰户口》
1、隋朝灭亡的原因隋炀帝龙舟模型隋炀帝南巡 隋炀帝的残暴统治,使人民忍无可忍,终于导致大规模的农民起义。起义首先爆发在人民受害最深的山东地区,随即蔓延到全国,在各地形成了许多反隋的队伍。在起义军的打击下,隋朝的统治面临瓦解。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部下杀死,盛极一时的隋朝随之灭亡。 直接原因:农民起义
根本原因:隋炀帝的残暴统治1、隋朝灭亡的原因2、隋朝的兴亡给我们的启示
成由勤俭败由奢
得民心者的天下,失民心者 失天下深度剖析材料一: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
锦帆未落干戈起,惆怅龙舟更不回。
-----胡曾《汴水》尽道亡隋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皮日休《汴河怀古》
材料二:“隋炀帝此举,为其国促数年之祚(国运),而为后世开万世之利,可谓不仁而有功者矣。
——明人《谷山笔麈》
2、如何客观的评价隋炀帝?
1、如何对大运河做出客观的评价? 小组讨论
1、如何对大运河做出客观的评价? (1)隋朝大运河的开通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
(2)但开凿运河带来沉重的徭役负担,加速了隋朝的灭亡。
功:开凿了一条贯穿南北的大运河;创立进士科,科举制正式确立。
过:残暴统治引发了大规模农民起义。(大兴土木,多次迅游,三征辽东等)
2、如何客观的评价隋炀帝?3、学完隋朝之后,我们会发现历史上有一个王朝和隋朝有着惊人的相似?秦朝1.隋朝的建立者是: ( )
A.杨广 B.杨勇 C.杨业 D.杨坚
2.隋朝最终完成国家统一是在: ( )
A.581年 B.589年 C.605年 D.608年
3.历史上把隋文帝统治时期成为“开皇之治”主要是因为: ( )
①隋文帝励精图治,改革制度,注重吏治。②隋文帝注意发展生产③隋文帝开凿了大运河,促进南北经济的交流。 ④统一全国,结束分裂。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DDB课堂检测4.隋朝开凿大运河最主要的目的是:
A.加强南北交通,巩固统一。
B.满足隋炀帝南巡的需要。
C.加强北部边防,防止少数民族南侵。
D.促进南北经济的交流。
5.唐朝一位余杭(今杭州)商人,要到洛阳去经商,如果走运河水路,他不必经过
A.江南河 B.邗沟 C.通济渠 D.永济渠
6.与隋代历史最相似的朝代是:
A. 秦朝 B. 西汉 C. 东汉 D. 北魏A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