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第3节机械效率 同步练习
(学生用卷)
完成时间:30分钟
一、选择题
1.以下是同学们对机械效率的一些理解,其中正确的是( )
A.机械效率越低,机械做功一定越慢
B.做功越多的机械,机械效率一定越高
C.功率越大的机械做功一定越多
D.有用功在总功中所占的比例越大,机械效率一定越高
2.小红用铁桶从井中打水;小军把不小心掉进井中的铁桶打捞上来。在这两个情形中水桶中都有水。那么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
A.两个情形中,两人对水做的功都是有用功
B.两个情形中,两人对水做的功都是总功
C.两个情形中,两人对水做的功都是额外功
D.小红对水做的功是有用功,小军对水做的功是额外功
3.(2019·益阳)在野外用滑轮组拉越野车脱困时的情景如下图所示,有关力的分析正确的是(? ? )
A.车对地面的压力与车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B.车拉滑轮组的力与滑轮组对车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
C.脱困必需2400N的拉力时,绳索自由端的力F至少为1200N
D.脱困必需2400N的拉力时,绳索自由端的力F至少为800N
4.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将重为100N的物体匀速从斜面的底端拉到顶端。已知斜面的长是5m,高是2m,拉力为F=50N,则该装置的机械效率为( )
A.40% B.50% C.80% D.100%
5.(2019·荆州)湖北省第二届园林博览会将于2019年9月28日在荆州开幕。在某场馆建设中,采用了如图所示的装置提升重物,当工人师傅们用1000N的拉力F向下拉绳,使重1600N的重物匀速上升了5m,此过程中克服绳重和摩擦做功500J,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拉力F做功为5×103 J
B.缠绕在动滑轮上每股绳的拉力为800N
C.动滑轮重为300N
D.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75%
6.有一种重心在支点处的杠杆,他与转轴间的摩擦较小,因此机械效率很高。若用这种杠杆将质量为18kg的物体匀速提升50cm的过程中,杠杆的机械效率为90%,则在提升该物体的过程中(g取10N/kg)( )
A.有用功为9J B.杠杆自重不做额外功
C.总功为10J D.该杠杆为省力杠杆
7.如图所示,把重为G的物体甲从水平地面竖直向上匀速拉至虚线的位置,此过程绳的拉力对甲做的功为W甲;用平行于斜面的拉力把重也为G的物体乙沿着斜面从在地面匀速拉至虚线的位置,此过程中绳的拉力对乙做的功为W乙.斜面的机械效率为( )
A. B.
C. D.
8.(2019·荆门)如图用同一滑轮组分别将两个不同的物体A和B匀速提升相同的高度,不计绳重和摩擦的影响,提升A的过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较大,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①A物体比B物体轻 ; ②提升A的拉力较大
③提升A所做的额外功较少; ④提升A做的有用功较多
A.只有①③ B.只有②④
C.只有②③ D.只有①④
9.在探究“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高低的因素“时,同学们提出了下列猜想
(1)滑轮组机械效率高低可能与动滑轮重力有关;
(2)滑轮组机械效率高低可能与被提升的物重有关;
(3)滑轮组机械效率高低可能与物体提升高度有关;
(4)滑轮组机械效率高低可能与承重绳子股数有关。
小明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两个滑轮组,进行对比实验来验证提出的猜想,则该实验
验证的猜想是( )
A.(1) B.(2) C.(3) D.(4)
10.如图所示为重为20牛的A物体用滑轮组采用甲、乙两种方法提升重物和水平移动。A物体在水平面滑动时受到的摩擦力为15N,F1=12N,F2=6N,A物体在10s内匀速移动的距离均为0.6m,则在该过程中,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绳子自由端F1、F2移动的速度大小相同
B.F1做功比F2做功少
C.两种方法中所做的有用功一样多
D.两种方法中机械效率相同
二、填空题
11.如图所示,物重10N,不计绳重和摩擦,手拉弹簧测力计在A位置时示数为 ,若手拉弹簧测力计依次在A、B、C三个不同位置时,三次的机械效率ηA、ηB、ηC的变化规律是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2.学完功率和效率后,我们知道功率大的机械,效率 (选填“一定”或“不一定”)高。甲、乙两同学同时写同一份作业,经常都是甲先写完,这种做题速度的快慢更加接近我们物理学中 (选填“功率”或“效率”)的物理意义。
13.在斜面上匀速拉一个重4.5N的物体到高处,沿斜面向上的拉力为1.8N,斜面长1.2m,髙0.3m。把重物直接提升h所做的功为有用功,拉力做的有用功为 J,物体所受斜面的摩擦力为 N.(精确到0.1)
14.如图所示,分别用定滑轮、动滑轮把重均为100N的物体在相同时间内匀速提升相同的高度(不计绳重和摩擦),每个滑轮组均为10N,则所用拉力F甲 F乙,拉力做功的功率P甲 P乙,机械效率η甲 η乙.(均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15.如图甲所示,用大小为15N的水平拉力F1,将重力为20N的物体A匀速直线拉动一段距离5m,若借助如图乙所示滑轮组,用大小为10N的F2将物体A在同样的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移动相同的距离5m,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滑轮组的额外功为 J。
16.如图所示,一根均匀的细木棒OC,OAOC,B为OC的中点。在C点施力将挂在A点的重为180N的物体匀速提升0.2m,木棒的机械效率为90%.提升该物体做的有用功是 J,木棒重为 N(不计摩擦)。
三、实验探究题
17.小明利用斜面搬运物体的过程中,提出了一个问题:“斜面的机械效率与斜面的倾斜程度有没有关系?”针对这个问题,他通过在斜面上拉动物体进行了探究(如图所示),测得的实验数据如表中所示:
实验次数 斜面的 倾斜程度 物体重 G/N 物体上升高度h/m 沿斜面拉力 F/N 物体移动距离S/m 有用功 W有/J 总功 W总/J 机械效率η
1 较缓 5.0 0.10 1.6 0.50 0.50 0.80 63%
2 较陡 5.0 0.15 2.2 0.50 0.75 1.10 68%
3 最陡 5.0 0.25 3.1 0.50 1.55
(l)沿斜面拉动物体时,应使其做 运动。
(2)根据表中的数据可求出第③次实验中拉力所做的有用功为 J,机械效率是 。
(3)通过对上述实验数据的分析可知,斜面的省力情况与斜面倾斜程度的关系是:斜面越缓,越 。
(4)通过对上述实验数据的分析,对斜面机械效率的问题可获得的初步结论是: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 。
18.(2019·邵阳)某物理兴趣小组在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实验过程如下:
①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沙和袋所受总重力G并填入表格。
②按图安装滑轮组,分别记下沙袋和绳端的位置。
③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使沙袋升高,读出拉力F的值,用刻度尺测出沙袋上升的高度h和绳端移动的距离s,将这三个量填入表格。
④算出有用功W有,总功W总,机械效率η。
⑤改变沙袋中沙子的重量,重复上面的实验。
次数 沙和袋所受的总重力G/N 提升高度h/m 有用功W有/J 拉力F/N 绳端移动的距离s/m 总功W总/J 机械效率η
1 0.6 0.2 0.12 0.3 0.18 66.7%
2 0.9 0.2 0.18 0.4 0.6 0.24
3 1.2 0.2 0.24 0.5 0.6 0.30 80%
请根据实验过程和实验记录,思考并回答:
(1)在第一次实验中,粗心的小冬同学忘记在表格中填写绳端移动的距离s,你认为s应该为 _____________m。
(2)根据表中数据,可计算得出第二次实验的机械效率为 。
(3)根据表中数据,分析得出所用动滑轮的重为 N。(绳重和摩擦忽略不计)
(4)分析三次实验中的数据,可以发现用同一个滑轮组提升重物,物重越大,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选填“越大”、“越小”或“不变”)
四、计算题
19.小李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吊运建筑用料,绳与滑轮摩擦和绳重均忽略不计,小李用500N的拉力把质量为90kg的建筑用料匀速吊运到高为6m的楼面。(g取10N/kg)
(1)建筑用料所受重力是多少?
(2)滑轮组做的有用功是多少?
(3)小李做的总功是多少?
(4)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多少?
20.工程队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打捞沉入湖底的石材,石材重为1900N,完全浸没水中受浮力为500N.在拉力作用下石材匀速上升10m,上表面达到湖面时,绳子的拉力为500N,若忽略绳重与一切摩擦,不计水对石材的阻力。(g=10N/kg)求:
(1)石材被拉出水面前的有用功;
(2)石材被拉出水面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3)动滑轮的重力。
第十二章第3节机械效率 同步练习
(教师用卷)
完成时间:30分钟
一、选择题
1.以下是同学们对机械效率的一些理解,其中正确的是( D )
A.机械效率越低,机械做功一定越慢
B.做功越多的机械,机械效率一定越高
C.功率越大的机械做功一定越多
D.有用功在总功中所占的比例越大,机械效率一定越高
2.小红用铁桶从井中打水;小军把不小心掉进井中的铁桶打捞上来。在这两个情形中水桶中都有水。那么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D )
A.两个情形中,两人对水做的功都是有用功
B.两个情形中,两人对水做的功都是总功
C.两个情形中,两人对水做的功都是额外功
D.小红对水做的功是有用功,小军对水做的功是额外功
3.(2019·益阳)在野外用滑轮组拉越野车脱困时的情景如下图所示,有关力的分析正确的是(?C? )
A.车对地面的压力与车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B.车拉滑轮组的力与滑轮组对车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
C.脱困必需2400N的拉力时,绳索自由端的力F至少为1200N
D.脱困必需2400N的拉力时,绳索自由端的力F至少为800N
4.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将重为100N的物体匀速从斜面的底端拉到顶端。已知斜面的长是5m,高是2m,拉力为F=50N,则该装置的机械效率为( A )
A.40% B.50% C.80% D.100%
5.(2019·荆州)湖北省第二届园林博览会将于2019年9月28日在荆州开幕。在某场馆建设中,采用了如图所示的装置提升重物,当工人师傅们用1000N的拉力F向下拉绳,使重1600N的重物匀速上升了5m,此过程中克服绳重和摩擦做功500J,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B )
A.拉力F做功为5×103 J
B.缠绕在动滑轮上每股绳的拉力为800N
C.动滑轮重为300N
D.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75%
6.有一种重心在支点处的杠杆,他与转轴间的摩擦较小,因此机械效率很高。若用这种杠杆将质量为18kg的物体匀速提升50cm的过程中,杠杆的机械效率为90%,则在提升该物体的过程中(g取10N/kg)( B )
A.有用功为9J B.杠杆自重不做额外功
C.总功为10J D.该杠杆为省力杠杆
7.如图所示,把重为G的物体甲从水平地面竖直向上匀速拉至虚线的位置,此过程绳的拉力对甲做的功为W甲;用平行于斜面的拉力把重也为G的物体乙沿着斜面从在地面匀速拉至虚线的位置,此过程中绳的拉力对乙做的功为W乙.斜面的机械效率为( A )
A. B.
C. D.
8.(2019·荆门)如图用同一滑轮组分别将两个不同的物体A和B匀速提升相同的高度,不计绳重和摩擦的影响,提升A的过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较大,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C )
①A物体比B物体轻 ; ②提升A的拉力较大
③提升A所做的额外功较少; ④提升A做的有用功较多
A.只有①③ B.只有②④
C.只有②③ D.只有①④
9.在探究“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高低的因素“时,同学们提出了下列猜想
(1)滑轮组机械效率高低可能与动滑轮重力有关;
(2)滑轮组机械效率高低可能与被提升的物重有关;
(3)滑轮组机械效率高低可能与物体提升高度有关;
(4)滑轮组机械效率高低可能与承重绳子股数有关。
小明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两个滑轮组,进行对比实验来验证提出的猜想,则该实验
验证的猜想是( B )
A.(1) B.(2) C.(3) D.(4)
10.如图所示为重为20牛的A物体用滑轮组采用甲、乙两种方法提升重物和水平移动。A物体在水平面滑动时受到的摩擦力为15N,F1=12N,F2=6N,A物体在10s内匀速移动的距离均为0.6m,则在该过程中,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D )
A.绳子自由端F1、F2移动的速度大小相同
B.F1做功比F2做功少
C.两种方法中所做的有用功一样多
D.两种方法中机械效率相同
二、填空题
11.如图所示,物重10N,不计绳重和摩擦,手拉弹簧测力计在A位置时示数为 ,若手拉弹簧测力计依次在A、B、C三个不同位置时,三次的机械效率ηA、ηB、ηC的变化规律是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答案】:10N;不变。
12.学完功率和效率后,我们知道功率大的机械,效率 (选填“一定”或“不一定”)高。甲、乙两同学同时写同一份作业,经常都是甲先写完,这种做题速度的快慢更加接近我们物理学中 (选填“功率”或“效率”)的物理意义。
【答案】:不一定;功率。
13.在斜面上匀速拉一个重4.5N的物体到高处,沿斜面向上的拉力为1.8N,斜面长1.2m,髙0.3m。把重物直接提升h所做的功为有用功,拉力做的有用功为 J,物体所受斜面的摩擦力为 N.(精确到0.1)
【答案】:1.35;0.7。
14.如图所示,分别用定滑轮、动滑轮把重均为100N的物体在相同时间内匀速提升相同的高度(不计绳重和摩擦),每个滑轮组均为10N,则所用拉力F甲 F乙,拉力做功的功率P甲 P乙,机械效率η甲 η乙.(均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答案】:>;<;>。
15.如图甲所示,用大小为15N的水平拉力F1,将重力为20N的物体A匀速直线拉动一段距离5m,若借助如图乙所示滑轮组,用大小为10N的F2将物体A在同样的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移动相同的距离5m,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滑轮组的额外功为 J。
【答案】:50%;75J。
16.如图所示,一根均匀的细木棒OC,OAOC,B为OC的中点。在C点施力将挂在A点的重为180N的物体匀速提升0.2m,木棒的机械效率为90%.提升该物体做的有用功是 J,木棒重为 N(不计摩擦)。
【答案】:36;10。
三、实验探究题
17.小明利用斜面搬运物体的过程中,提出了一个问题:“斜面的机械效率与斜面的倾斜程度有没有关系?”针对这个问题,他通过在斜面上拉动物体进行了探究(如图所示),测得的实验数据如表中所示:
实验次数 斜面的 倾斜程度 物体重 G/N 物体上升高度h/m 沿斜面拉力 F/N 物体移动距离S/m 有用功 W有/J 总功 W总/J 机械效率η
1 较缓 5.0 0.10 1.6 0.50 0.50 0.80 63%
2 较陡 5.0 0.15 2.2 0.50 0.75 1.10 68%
3 最陡 5.0 0.25 3.1 0.50 1.55
(l)沿斜面拉动物体时,应使其做 运动。
(2)根据表中的数据可求出第③次实验中拉力所做的有用功为 J,机械效率是 。
(3)通过对上述实验数据的分析可知,斜面的省力情况与斜面倾斜程度的关系是:斜面越缓,越 。
(4)通过对上述实验数据的分析,对斜面机械效率的问题可获得的初步结论是: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 。
【答案】:(1)匀速直线;(2)1.25;80.6%;(3)省力;(4)斜面越陡,机械效率越大。
18.(2019·邵阳)某物理兴趣小组在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实验过程如下:
①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沙和袋所受总重力G并填入表格。
②按图安装滑轮组,分别记下沙袋和绳端的位置。
③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使沙袋升高,读出拉力F的值,用刻度尺测出沙袋上升的高度h和绳端移动的距离s,将这三个量填入表格。
④算出有用功W有,总功W总,机械效率η。
⑤改变沙袋中沙子的重量,重复上面的实验。
次数 沙和袋所受的总重力G/N 提升高度h/m 有用功W有/J 拉力F/N 绳端移动的距离s/m 总功W总/J 机械效率η
1 0.6 0.2 0.12 0.3 0.18 66.7%
2 0.9 0.2 0.18 0.4 0.6 0.24
3 1.2 0.2 0.24 0.5 0.6 0.30 80%
请根据实验过程和实验记录,思考并回答:
(1)在第一次实验中,粗心的小冬同学忘记在表格中填写绳端移动的距离s,你认为s应该为 _____________m。
(2)根据表中数据,可计算得出第二次实验的机械效率为 。
(3)根据表中数据,分析得出所用动滑轮的重为 N。(绳重和摩擦忽略不计)
(4)分析三次实验中的数据,可以发现用同一个滑轮组提升重物,物重越大,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选填“越大”、“越小”或“不变”)
【答案】(1)0.6; (2)75%; (3)0.3; (4)越大。
四、计算题
19.小李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吊运建筑用料,绳与滑轮摩擦和绳重均忽略不计,小李用500N的拉力把质量为90kg的建筑用料匀速吊运到高为6m的楼面。(g取10N/kg)
(1)建筑用料所受重力是多少?
(2)滑轮组做的有用功是多少?
(3)小李做的总功是多少?
(4)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多少?
【解析】
(1)建筑用料所受重力:
G=mg=90kg×10N/kg=900N;
(2)利用滑轮组做的有用功:
W有用=Gh=900N×6m=5400J;
(3)由图知,n=2,拉力端移动距离s=2h=2×6m=12m,
小李做的总功:
W总=Fs=500N×12m=6000J;
(4)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η100%=90%。
20.工程队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打捞沉入湖底的石材,石材重为1900N,完全浸没水中受浮力为500N.在拉力作用下石材匀速上升10m,上表面达到湖面时,绳子的拉力为500N,若忽略绳重与一切摩擦,不计水对石材的阻力。(g=10N/kg)求:
(1)石材被拉出水面前的有用功;
(2)石材被拉出水面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3)动滑轮的重力。
【解析】
(1)石材被拉出水面前的有用功:
W有用=(G﹣F浮)h=(1900N﹣500N)×10m=1.4×104J;
(2)由图可知,n=3,
石材被拉出水面前拉力做的总功:
W总=Fs=F×3h=500N×3×10m=1.5×104J;
石材被拉出水面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η100%100%≈93.3%;
(3)忽略绳重与一切摩擦,不计水对石材的阻力,
由F(G石﹣F浮+G动)可得,动滑轮重力:
G动=3F﹣(G石﹣F浮)=3×500N﹣(1900N﹣500N)=100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