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一物理新人教版必修第Ⅱ册一课一练:6.4 生活中的圆周运动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19-2020学年高一物理新人教版必修第Ⅱ册一课一练:6.4 生活中的圆周运动word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79.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0-02-23 13:22: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6.4 生活中的圆周运动
1.中国选手王峥在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上获得链球项目的金牌。如图所示,王峥双手握住柄环,站在投掷圈后缘,经过预摆和3~4圈连续加速旋转及最后用力,将链球掷出。整个过程可简化为加速圆周运动和斜抛运动,忽略空气阻力,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链球圆周运动过程中,链球受到的拉力指向圆心
B.链球掷出瞬间速度方向沿该点圆周运动的径向
C.链球掷出后做匀变速运动
D.链球掷出后运动时间与速度的方向无关
2.无缝钢管的制作原理如图所示,竖直平面内,管状模型置于两个支承轮上,支承轮转动时通过摩擦力带动管状模型转动,铁水注入管状模型后,由于离心作用,紧紧地覆盖在模型的内壁上,冷却后就得到无缝纲管。已知管状模型内壁半径R,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铁水是由于受到离心力的作用才覆盖在模型内壁上
B.模型各个方向上受到的铁水的作用力相同
C.若最上部的铁水恰好不离开模型内壁,此时仅重力提供向心力
D.管状模型转动的角速度ω最大为
3.打夯机利用冲击振动来夯实地基,其原理如图所示,转锤在电机的带动下匀速转动,从而使打夯机上下振动,达到夯实地基的作用。已知打夯机的机身质量为 M,转锤质量为 m,转速恒定,转动等效半径为 R,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机身没有跳离地面,转锤过最高点时的向心力小于最低点时的向心力
B.若机身没有跳离地面,转锤过最高点时的向心力大于最低点时的向心力
C.若机身能跳离地面,转锤转动的角速度至少为
D.若机身能跳离地面,转锤转动的角速度至少为
4.如图,在竖直平面内,滑到ABC关于B点对称,且A、B、C三点在同一水平线上。若小滑块第一次由A滑到C,所用的时间为t1,第二次由C滑到A,所用时间为t2,小滑块两次的初速度大小相同且运动过程始终沿着滑道滑行,小滑块与滑道的动摩擦因数恒定,则( )

A.t1<t2 B.t1=t2 C.t1>t2 D.无法比较t1、t2的大小
5.如图所示,小物块与水平圆盘保持相对静止,随着圆盘一起做匀速圆周运动,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物块受重力、支持力和向心力
B.物块受重力、支持力、向心力和指向圆心的静摩擦力
C.物块相对圆盘的运动趋势方向是沿着半径且指向圆心的方向
D.物块相对圆盘的运动趋势方向是沿着半径且背离圆心的方向
6.如图所示,质量不等的甲、乙两个物块放在水平圆盘上,两物块与水平圆盘的动摩擦因数相同,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让圆盘绕过圆心的竖直轴匀速转动,并逐渐增大转动的角速度,结果发现甲物块先滑动,其原因是(  )

A.甲的质量比乙的质量小
B.甲的质量比乙的质量大
C.甲离转轴的距离比乙离转轴的距离小
D.甲离转轴的距离比乙离转轴的距离大
7.如图所示,在匀速转动的圆筒内壁上,有一物体随圆筒一起转动而未滑动。当圆筒的以较大角速度 匀速旋转以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受到4个力的作用,其中弹力增大,摩擦力也增大了
B.物体受到4个力的作用,其中弹力增大,摩擦力减小了
C.物体受到3个力的作用,其中弹力和摩擦力都减小了
D.物体受到3个力的作用,其中弹力增大,摩擦力不变
8.如图为过山车以及轨道简化模型,过山车车厢内固定一安全座椅,座椅上乘坐“假人”,并系好安全带,安全带恰好未绷紧,不计一切阻力,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过山车在圆轨道上做匀速圆周运动
B.过山车在圆轨道最高点时的速度应至少等于
C.过山车在圆轨道最低点时“假人”处于失重状态
D.若过山车能顺利通过整个圆轨道,在最高点时安全带对“假人”一定无作用力
9.如图所示,用长为L的细绳拴着质量为m的小球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球在圆周最高点时所受向心力一定为重力
B.小球在圆周最高点时绳子的拉力可能为零
C.若小球刚好能在竖直面内做圆周运动,则其在最高点速率是
D.小球在圆周最低点时拉力一定等于重力
10.如图所示,置于圆形水平转台边缘的小物块随转台做不同转速的匀速圆周运动,当转速达到某一数值时,物块恰好滑离转台开始做平抛运动。现测得转台半径R=0.5 m,离水平地面的高度离水平地面的高度H=0.8m,物块平抛落地过程水平位移的大小s=0.4 m,设物块所受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 力,重力加速度大小g取10 m/s2。求:
(1)物块做平抛运动的初速度大小v0;
(2)物块与转台间的动摩擦因数μ。

11.如图所示,一个小球被绳子牵引在光滑水平的平板上以速率v作匀速圆周运动,其运动的半径为R=30cm,v=1.0m/s .现将牵引的绳子迅速放长20cm,使小球在更大半径的新轨道上做匀速圆周运动.求:

(1)实现这一过渡所经历的时间;
(2)在新轨道上做圆周运动时,小球的旋转角速度大小.
12.如图一辆质量为500kg的汽车静止在一座半径为50m的圆弧形拱桥顶部.(取g=10m/s2)

(1)此时汽车对圆弧形拱桥的压力为多少?
(2)如果汽车以6m/s的速度经过拱桥的顶部,则汽车对圆弧形拱桥的压力为多少?
(3)汽车以多大的速度经过拱桥的顶部,则汽车对圆弧形拱桥的压力恰好为零?





















答案
1.中国选手王峥在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上获得链球项目的金牌。如图所示,王峥双手握住柄环,站在投掷圈后缘,经过预摆和3~4圈连续加速旋转及最后用力,将链球掷出。整个过程可简化为加速圆周运动和斜抛运动,忽略空气阻力,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链球圆周运动过程中,链球受到的拉力指向圆心
B.链球掷出瞬间速度方向沿该点圆周运动的径向
C.链球掷出后做匀变速运动
D.链球掷出后运动时间与速度的方向无关
【答案】C
【解析】A.链球做加速圆周运动,故拉力和瞬时速度成锐角,既有拉力的分力指向圆心提供向心力,又有拉力的分力沿切向,提供切向加速度增大速度,故A错误;
B.曲线运动的瞬时速度是轨迹的切线方向,故链球掷出瞬间速度方向应该沿圆周在这一点的切向,故B错误;
C.链球掷出后只受重力而不计空气阻力,则合外力产生的加速度恒为g,速度会均匀改变,故其做匀变速运动,C正确;
D.链球掷出后做斜抛运动,运动时间由竖直分运动决定,而竖直分速度的大小与夹角有关,则链球掷出后运动时间与速度的方向有关,故D错误。
故选C。
2.无缝钢管的制作原理如图所示,竖直平面内,管状模型置于两个支承轮上,支承轮转动时通过摩擦力带动管状模型转动,铁水注入管状模型后,由于离心作用,紧紧地覆盖在模型的内壁上,冷却后就得到无缝纲管。已知管状模型内壁半径R,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铁水是由于受到离心力的作用才覆盖在模型内壁上
B.模型各个方向上受到的铁水的作用力相同
C.若最上部的铁水恰好不离开模型内壁,此时仅重力提供向心力
D.管状模型转动的角速度ω最大为
【答案】C
【解析】A.离心力不是真实存在的力,故A错;
B.模型最下部受到铁水的作用力最大,最上方受到的作用力最小,B错误;
CD.最上部的铁水如果恰好不离开模型内壁,则重力提供向心力,由mg=mω2R可得:
故管状模型转动的角速度ω至少为,C正确,D错误;
故选C。
3.打夯机利用冲击振动来夯实地基,其原理如图所示,转锤在电机的带动下匀速转动,从而使打夯机上下振动,达到夯实地基的作用。已知打夯机的机身质量为 M,转锤质量为 m,转速恒定,转动等效半径为 R,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机身没有跳离地面,转锤过最高点时的向心力小于最低点时的向心力
B.若机身没有跳离地面,转锤过最高点时的向心力大于最低点时的向心力
C.若机身能跳离地面,转锤转动的角速度至少为
D.若机身能跳离地面,转锤转动的角速度至少为
【答案】C
【解析】AB.转锤匀速转动,根据可知,转锤过最高点时的向心力等于最低点时的向心力,选项AB错误;
CD.若机身能跳离地面,则在最高点时:,其中的T=Mg,则解得:,选项C正确,D错误;
故选C。
4.如图,在竖直平面内,滑到ABC关于B点对称,且A、B、C三点在同一水平线上。若小滑块第一次由A滑到C,所用的时间为t1,第二次由C滑到A,所用时间为t2,小滑块两次的初速度大小相同且运动过程始终沿着滑道滑行,小滑块与滑道的动摩擦因数恒定,则( )

A.t1<t2 B.t1=t2 C.t1>t2 D.无法比较t1、t2的大小
【答案】A
【解析】在AB段,由牛顿第二定律得:mg﹣F=m,滑块受到的支持力:F=mg﹣m,则速度v越大,滑块受支持力F越小,摩擦力f=μF就越小,
在BC段,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mg=m,滑块受到的支持力:F=mg+m,则速度v越大,滑块受支持力F越大,摩擦力f就越大,
由题意知从A运动到C相比从C到A,在AB段速度较大,在BC段速度较小,所以从A到C运动过程受摩擦力较小,用时短,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5.如图所示,小物块与水平圆盘保持相对静止,随着圆盘一起做匀速圆周运动,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物块受重力、支持力和向心力
B.物块受重力、支持力、向心力和指向圆心的静摩擦力
C.物块相对圆盘的运动趋势方向是沿着半径且指向圆心的方向
D.物块相对圆盘的运动趋势方向是沿着半径且背离圆心的方向
【答案】D
【解析】物块受重力、支持力和指向圆心的静摩擦力,选项AB错误; 物块A所受静摩擦力方向指向圆心,故相对圆盘的运动趋势方向是沿着半径且背离圆心的方向,选项C错误,D正确;故选D.
6.如图所示,质量不等的甲、乙两个物块放在水平圆盘上,两物块与水平圆盘的动摩擦因数相同,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让圆盘绕过圆心的竖直轴匀速转动,并逐渐增大转动的角速度,结果发现甲物块先滑动,其原因是(  )

A.甲的质量比乙的质量小
B.甲的质量比乙的质量大
C.甲离转轴的距离比乙离转轴的距离小
D.甲离转轴的距离比乙离转轴的距离大
【答案】D
【解析】AB.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μmg=mrω2,解得发生滑动的临界角速度为:,与质量无关.故A项、B项均错误.
CD.动摩擦因数相同,甲物块先滑动,一定是甲离转轴的距离比乙离转轴的距离大,故C错误,D正确.
7.如图所示,在匀速转动的圆筒内壁上,有一物体随圆筒一起转动而未滑动。当圆筒的以较大角速度 匀速旋转以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受到4个力的作用,其中弹力增大,摩擦力也增大了
B.物体受到4个力的作用,其中弹力增大,摩擦力减小了
C.物体受到3个力的作用,其中弹力和摩擦力都减小了
D.物体受到3个力的作用,其中弹力增大,摩擦力不变
【答案】D
【解析】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合力指向圆心, 对物体受力分析,受重力、向上的静摩擦力、指向圆心的支持力, 物体受到3个力的作用,如图

其中重力G与静摩擦力f平衡,与物体的角速度无关支持力N提供向心力,所以当圆筒的角速度ω增大以后,向心力变大,物体所受弹力N增大,所以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8.如图为过山车以及轨道简化模型,过山车车厢内固定一安全座椅,座椅上乘坐“假人”,并系好安全带,安全带恰好未绷紧,不计一切阻力,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过山车在圆轨道上做匀速圆周运动
B.过山车在圆轨道最高点时的速度应至少等于
C.过山车在圆轨道最低点时“假人”处于失重状态
D.若过山车能顺利通过整个圆轨道,在最高点时安全带对“假人”一定无作用力
【答案】BD
【解析】运动过程中,重力势能和动能相互转化,即速度大小在变化,所以不是做匀速圆周运动,A正确;在最高点重力完全充当向心力时,速度最小,故有,解得,B正确;在最低点,乘客受到竖直向上指向圆心的加速度,故处于超重状态,C错误;若过山车能顺利通过整个圆轨道,即在最高点重力完全充当向心力,所以安全带对假人一定无作用力,D正确.

9.如图所示,用长为L的细绳拴着质量为m的小球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球在圆周最高点时所受向心力一定为重力
B.小球在圆周最高点时绳子的拉力可能为零
C.若小球刚好能在竖直面内做圆周运动,则其在最高点速率是
D.小球在圆周最低点时拉力一定等于重力
【答案】BC
【解析】A.小球在最高点时可以受到绳子的拉力,若速度足够大,则小球的向心力由重力和绳子的拉力的合力提供,A错误;
BC.小球刚好通过最高点时,绳子的拉力恰好为零,靠重力提供向心力,所以,
解得:,BC正确;
D.小球在圆周最低点时,绳子的拉力和重力提供向心力,即:,则,则绳子的拉力一定大于重力,D错误。
故选BC。
10.如图所示,置于圆形水平转台边缘的小物块随转台做不同转速的匀速圆周运动,当转速达到某一数值时,物块恰好滑离转台开始做平抛运动。现测得转台半径R=0.5 m,离水平地面的高度离水平地面的高度H=0.8m,物块平抛落地过程水平位移的大小s=0.4 m,设物块所受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 力,重力加速度大小g取10 m/s2。求:
(1)物块做平抛运动的初速度大小v0;
(2)物块与转台间的动摩擦因数μ。

【答案】(1)1m/s;(2)0.2。
【解析】(1)设物玦做平抛运动所用时间为t,竖直方向有①
水平方向有s=v0t ②
联立①②两式得v0=1m/s③
(2)物块离开转台时,最大静摩擦力提供向心力,有④
联立③④得μ=0.2
11.如图所示,一个小球被绳子牵引在光滑水平的平板上以速率v作匀速圆周运动,其运动的半径为R=30cm,v=1.0m/s .现将牵引的绳子迅速放长20cm,使小球在更大半径的新轨道上做匀速圆周运动.求:

(1)实现这一过渡所经历的时间;
(2)在新轨道上做圆周运动时,小球的旋转角速度大小.
【答案】(1)(2)1.2rad/s
【解析】(1)如图所示得:OB为圆周半径30cm.
当绳子放长后,小球沿切线BA方向运动到A点,则OA为新的圆周

半径为,由勾股定理可计算出
所以过渡时间为:.
(2)在新圆轨道上运动时,速度应垂直于OA,
由,可以求得:.
12.如图一辆质量为500kg的汽车静止在一座半径为50m的圆弧形拱桥顶部.(取g=10m/s2)

(1)此时汽车对圆弧形拱桥的压力为多少?
(2)如果汽车以6m/s的速度经过拱桥的顶部,则汽车对圆弧形拱桥的压力为多少?
(3)汽车以多大的速度经过拱桥的顶部,则汽车对圆弧形拱桥的压力恰好为零?
【答案】(1)5000N(2)4640N(3)
【解析】(1)根据题意得:G=mg=500×10N=5000N
根据平衡可知:FN=G=5000N
由牛顿第三定律可知汽车对圆弧形拱桥的压力是5000N.
(2)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解得:
由牛顿第三定律可知汽车对圆弧形拱桥的压力是4640N.
(3)由于只受重力,故有:
解得: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