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俄国的改革 课件(2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课俄国的改革 课件(29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03-27 20:56: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9张PPT)
俄国的改革
9世纪基辅罗斯
13世纪上半叶
被蒙古征服

13世纪末莫斯
科公国崛起
16世纪初统一
16世纪中期
莫斯科大公
伊凡四世
称“沙皇”




(一)改革的历史背景

一、彼得一世改革
材料:“此时,几乎控制了全球贸易的荷兰已经辉煌了近百年;英国通过海外贸易和掠夺积累了大量财富并占有广阔的市场,正在孕育工业革命;而当时俄国的经济完全依赖于农业,全国只有几十个手工工场,商业几乎全部把持在外国人手中。教育由东正教会垄断,普通民众知识贫乏。即使在首都莫斯科,一百个人中间识字的也不超过三个。”
--- 记录片《大国崛起》解说词
与西欧发达国家相比,俄国社会经济发展如何?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

背景
(二)彼得一世改革的内容
一、彼得一世改革
假如你是彼得大帝,面对当时的状况,你会采取哪些措施改变这种落后的局面?
(二)彼得一世改革的内容
一、彼得一世改革
措施 内容
政治
军事
经济
文化教育
社会生活
(三)改革给俄国的发展来哪些影响?

一、彼得一世改革
积极影响:①通过改革,俄国的经济、军事实力大大增强,一跃成为欧洲军事强国,为对外扩张准备了条件。
②彼得一世改革以强兵和学习西方科学技术为目标,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
消极影响:在他的统治下,农奴制却进一步强化,后来成为俄国社会发展的障碍。
没有。彼得一世的改革巩固的是贵族、地主和商人的统治,并不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而是沙皇自上而下推行的带有资本主义色彩的封建性改革。
易错提醒
这次改革有没有触动农奴制?这次改革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吗?

俄国农奴制:
是15世纪下半叶~19世纪上半叶,俄国在以劳役制为主要剥削形式的地主庄园经济基础上建立的经济、法律制度。农民被束缚在地主的土地上,在土地、人身、司法上依附于地主,处于社会最低层,实际上是农奴。
农奴是欧洲封建社会的一个特定阶级,依附于封建主。租种农奴主的土地(称为份地),有自己的生产工具,可以自由结婚。农奴要向封建主服役并交纳租税。封建主不能任意杀死农奴,但可以买卖或转赠。
简单地说,农奴是人身权利受到限制的人。
二、1861年废除农奴制改革
二、1861年废除农奴制改革
(一)改革的历史背景

材料一:19世纪初,俄国已有少数手工工场开始使用蒸汽机;30年代起开始大量进口机器,一部分手工工场逐渐转变为现代工厂;到50年代末,俄国出现了自己的机器制造业。蒸汽做动力的轮船也从30年代起开始航行。
材料二:18世纪末,英、俄两国的产量大致相等,到19世纪中期,英国增长了30倍,俄国只增加了1倍。

通过材料,你对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有怎样的认识?





劳动力少
市场 狭窄
技术薄弱
社会环境不稳定

农 奴制

我是一个工厂主,我有些烦……
工人太少,素质也低,产量、质量都不乐观;产品销售也不如意,农民太穷了,他不买,社会又不太平……唉,都是那讨厌的农奴制.有啥办法搬开这块绊脚石……



材料:当时资本家的主要烦恼
(一)改革的历史背景

农奴暴动
86次
90次
126次
1176次
次数
年代
这组数据说明了什么问题?
阶级矛盾进一步激化,农奴暴动频繁。
(一)改革的历史背景
克里米亚战争(1853-1856)
(俄国 PK 英国、法国、土耳其)
奥斯曼帝国
俄国
黑 海
克里米
亚半岛
欧洲
(一)改革的历史背景


俄国在克里米亚战争中的失败暴露出了俄国哪些问题?会引发哪些结果?
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暴露了俄国经济和军事的落后,以及农奴制的腐朽。
战争的失败导致俄国国际地位下降,国内矛盾进一步激化;直接推动了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 。
经济:农奴制严重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发展
政治:农奴制引发尖锐的阶级矛盾
军事: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使社会矛盾尖锐化
(根本原因)
(直接原因)

(一)改革的历史背景
亚历山大二世


1818-1881
“请诸位相信,凡能够维护地主利益的措施,都一一地做到了。”从上述材料可看出,沙皇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的目的是什么?

主要
目的
维护贵族地主的利益,缓和阶级矛盾,维护封建统治
1.农奴获得人身自由



2.国家收取份地的赎金

1861年3月3日,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签署了关于废除农奴制的法令。
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自由劳动力
巨额资金




国内市场
(二)1861年改革的内容
材料一:据统计,1861年后的30年间,俄国粮食产量增加了三分之二.到19世纪80年代资本主义农业逐渐成为俄国农业的主要成分。
材料二:据统计,1860-1890年,俄国的生铁产量增加了2倍,钢产量和棉纺织业都增加了3倍,而煤炭产量增加超过了19倍,石油产量增加了200多倍。在此期间,俄国整个工业产量增加了6倍,铁路线增长了35倍多。
从材料看出,俄国经济发展状况如何?



改革废除了封建农奴制,俄国资本主义经济得到了的发展。
(三)1861年改革的影响
材料一 农奴取得的份地,按照当时的市价,总值约6.5亿卢布,而他们后来实际付出的总共不下20亿卢布。

材料二 在颁布废除农奴制的法令之后,一个官员评价农奴的变化时说:“人民挺起腰杆来了,样子变了;面貌表情,步履姿势,言论谈吐,一切都变了。”一个地主也有类似的感受,说农奴“受奴役的所有迹象都已经消逝得无影无踪,他们同以前的主人交谈时,就像一个平等的人在同另一个平等的人交谈”。

农奴以高于市场价的钱赎买土地,这说明了什么?
农奴以高出市场价的钱购买土地,说明了改革很不彻,农奴制改革也是对农民进行的一场“合法”的掠夺。所以说1861年改革保存了大量封建残余。
材料二反映了改革使农奴的人身得到解放,成为自由人,社会地位提高。废除农奴制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必要劳动力、资金和市场,俄国从此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材料二中农奴的变化说明了什么?
1.性质:由沙皇实行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2.进步性: 1861年农奴制改革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改革废除了农奴制,促使社会的各个方面出现了新的气象,推动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也使俄国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
3.局限性:
(三)1861年改革的影响
但是,农奴制的残余仍然存在,影响着俄国经济与社会的发展。
彼得一世
亚历山大二世
彼得一世改革 1861年农奴制改革
时间
领导者
内容
性质
影响

彼得一世
加强中央集权、扩大军事力量、发展经济和推广学校教育。
18世纪初
自上而下的带有资本主义色彩的封建性改革。
推动社会进步,增强了俄国的经济、军事实力,俄国开始跻身于欧洲强国之列。
1861年
亚历山大二世
人身自由;
赎买份地。
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废除了封建农奴制,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保留大量封建农奴制残余。
课堂小结
俄国改革对中国建设的启示:
改革是强国之路。
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动力。
改革要顺应历史潮流。
改革要维护广大人民的利益。
改革要从本国国情出发,实事求是。
拓展延伸
1、认为1861年改革是资产阶级性质的依据是( )
A、使农奴获得自由
B、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市场和劳动力
C、废除了封建农奴制度
D、满足了农奴获得土地的强烈愿望
2、1861年,正式批准并颁布废除农奴制法令的沙皇是( )
A、彼得一世 B、尼古拉一世
C、查理一世 D、亚历山大二世
c
D
达标测试
3、“请你们相信,为了保护地主的利益,凡是能做的一切都做到了。”充分说明了1861年改革的实质是为了( )
A、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 B、维护地主的利益
C、解放农奴 D、提供资本主义发展所需的劳动力

4、俄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方式是( )
A、资产阶级革命 B、民族解放战争
C、资产阶级的改革 D、统一战争
B
C
1861年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
(1)上述材料反映了俄国历史上的哪一重大历史事件?
5、阅读下面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农民获得自由的时候,已经被剥夺得一干二净。 --列宁
材料二:亚历山大二世在俄国国务会议最后审查改革方案时说:“请你们相信,为了保护地主的利益,凡是能做到的一切都做到了。”
(2)为什么列宁说“农民获得自由的时候,已经被剥夺得一干二净了”?
农奴在获得解放时,可以获得一份土地,但是必须出钱赎买,所处的价格的、高出当时的地价。
(3)材料二说明了什么?
亚历山大二世的改革中尽量维护贵族、地主的利益,致使改革留有大量的封建残余。
(4)上述材料所反映的事件具有怎样的性质?对俄国的历史具有怎样的影响?
①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②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是俄国近代历史上的重大转折点。
比较彼得一世改革和亚历山大二世改革
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从改革的背景、
性质、内容、影响等方面进行比较)


课后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