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与计划免疫

文档属性

名称 免疫与计划免疫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3.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0-10-23 21:40: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生物八年级下册第八单元
第二节免疫与计划免疫
  教学目标:
  1、描述人体的免疫功能。
  2、区别人体的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
  3、说明计划免疫的意义。
  重点和难点:
  重点:特异性免疫和免疫概念。
难点:1、特异性免疫概念,抗原与抗体之间的关系。
2、培养学生对科学不断追求与探索的能力。
课前准备:
教师:制作展示人体三道防线作用的CAI课件。
用FLASH动画制作展示抗原、抗体之间关系的CAI课件。
表示免疫功能的形象生动的卡通示意图。收集现代医学领域与免疫有关的信息及影音资料。
学生:课前调查自己的“预防接种证”,了解出生以来自己都接种过哪些疫苗、打过哪些预防针及其作用。
通过咨询和查阅相关信息,结合生活经验了解一些免疫与计划免疫方面的医学知识。
课前阅读:(科学·技术·社会)人类与传染病的斗争。
小组调查──调查当地常见的几种传染病。
课时分配 :2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导入新课(分析现象,提出问题,激发学生对本节内容的学习兴趣。) 展示各种现象。药物过敏、骨折、肾移植前要寻找与之相“匹配”的肾脏、贫血、艾滋病病人、风湿性关节炎、肝癌。提出问题:1、在你的生活常识中,你理解什么是免疫?(不要求学生提出的免疫概念假设准确,介绍免疫学与其它科学一样是一个逐步发展的科学,需要我们进一步的探讨,引导学生进入以下的学习。)设疑:1、我们生活在一个有大量病原体的环境里,可为什么大多数情况下我们安然无恙呢?而有的人却患病呢? 讨论:以上的各种现象哪些与人体免疫有关?(不要求完整,因在本节课的最后还要进行讨论。)学生回答学生对免疫有初步的认识,对免疫概念进行假设。学生思考回答带着疑惑学习新课
人体的三道防线人体的第一道防线①组成:皮肤和黏膜。②功能:具有阻挡或杀死病原体、清扫异物的作用。 教师:1、指导学生阅读P75资料分析12、提出问题:资料1说明皮肤有什么功能?皮肤是不是能把所有的细菌都杀死呢?利用卡通图片展示,将问题具体化、形象化,并引导学生紧密联系生活实际进行思考。3、课件1展示:皮肤的保护作用、呼吸道黏膜上纤毛的清扫作用的动画。 学生4人一组 阅读讨论 回答1、阅读资料12、讨论:为什么涂在清洁皮肤上病菌会很快死亡?3、学生观看,描述、并在教师的引导下联系实际分析、体会皮肤的免疫作用。4、学生举例子。如:烧伤病人的治疗环境、学生中皮肤受伤后的感觉、痰的产生和排除。
人体的第二道防线①组成: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②功能:
溶解、吞噬和消灭病原体 设疑:通过资料一,我们知道皮肤虽然具有免疫能力,但还是不能杀死所有的病原体,当病原体突破第一道防线,又是什么在与病原体战斗呢?引导学生回顾循环系统中白细胞的功能,引出吞噬细胞的作用。主要以师生谈话方式进行讲述。1、课件2展示溶菌酶的杀菌作用。2、课件3展示吞噬细胞的吞噬活动的动画。教师和学生一起讨论和讲解身体中吞噬细胞的分布。课件4展示吞噬细胞的分布教师简单小结人体的第一、二两道防线。 学生回答学生描述溶菌酶的杀菌过程。学生描述吞噬细胞吞噬病菌的过程、作用。并解释皮肤破坏后的红肿、化脓现象。小组讨论学生归纳总结第一、二道防线的作用特点:a.人人都是生来就有的b.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作用──非特异性免疫学生回顾理解
3、人体的第三道防线。①组成:免疫器官、免疫细胞。②功能:产生抗体,消灭病原体(抗原)第三道防线的作用特点:
a.人出生以后才产生的
b.只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特异性免疫
设疑:小兰五岁了是幼儿园中班的一名小朋友,前段时间幼儿园很多小朋友患水痘,而小兰安然无恙,你知道为什么吗?教师提出问题:为什么接种过水痘疫苗或出过水痘的人能够抵抗病毒的侵袭呢?引导学生阅读资料3。课件5展示教师播放抗体和抗原作用的动画。并讲解和分析他们之间的关系和作用。连续播放两遍,第三遍慢速播放,教师配合讲解。
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疑教师运用比喻帮助学生理解抗体和抗原的关系和功能。(如:小偷偷东西被警察发现并制服,警察将其扭送到派出所,由司法机关再进一步进行处理。警察这次抓住了小偷,取得了胜利,胜利后,警察抓小偷的能力并没有消失,如果下次再有小偷,我们的警察一定能再次打败小偷。)强调抗原与抗体是一对一的关系,抗体在体内存留的时间长短不一。(如天花抗体终生存留,有的抗体短时存留,流感抗体) 学生阅读,观看、理解。小组讨论、交流学生回答学生观看理解学生分析比喻,将比喻的内容类比抗体、抗原的关系,理解第三道防线的作用。免疫球蛋白练习巩固
4、免疫的功能
1.防御感染
2.自身稳定
3.免疫监视 引导学生分析比较传统的免疫概念与现代免疫概念的联系与不同。培养学生对科学不断追求与探索的能力。课件7
主要以引导提问的形式,配以屏幕中的卡通图“免疫的功能示意图”。引导学生自己总结免疫的三大功能。 学生交流自己对免疫的理解,学生介绍收集的有关免疫科学的信息。(如器官移植、过敏……)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间进行资料交流、探索,从中自己总结人体免疫的三大功能。并会利用它解释一些医学现象及生活问题。
5、计划免疫疫苗的特点  计划免疫的概念 设疑:我们从小到大接种过很多的疫苗,为什么接种疫苗能预防传染病呢?提问:疫苗的成分是什么?什么是计划免疫呢?课件8展示讲:计划免疫对提高人体健康的意义,人的寿命的延长与计划免疫的关系,以及国家对计划免疫的重视。 学生:展示他们的预防接种证和免疫接种卡。学生回答,教师补充。阅读课本,并分析回答。
总结: 以下的各种现象哪些与人体免疫有关?(课前的判断内容)课件9展示将知识系统化 学生讨论回答。齐读记忆
 
 教学过程设计:
  教师导入:我们人类生活在一个具有很多病原体的环境里,但为什么我们没有时刻患病呢?
  学生:我们人类有抵抗力。
  教师:人类对疾病的抵抗力是人体免疫的一个部分,随着人类科学的进步和发展,人们发现免疫不仅包括人体对疾病产生的抵抗力,还包括其他的内容。
  请同学们判断以下的哪些现象与免疫有关?
展示:药物过敏、骨折、肾移植前要寻找与之相“匹配”的肾脏、贫血、艾滋病病人、风湿性关节炎、肝癌。
课件1
  学生:(能判断部分内容,但教师不给评价,等到学完本内容后,再讨论,进行评价。)
  一:人体的三道防线
教师:我们先来讨论与我们密切相关的抵抗力,为什么我们有抵抗力呢?请同学们阅读课本资料1、有人曾经做过这样的试验:把一种致病的念球菌涂在健康人的皮肤上,2个小时候后,再检查,发现90%以上的念球菌都被消灭了。
课件展示2
  讨论以下问题:
  为什么涂在清洁皮肤上病菌会很快死亡?皮肤是不是能把所有的细菌都杀死呢
  学生:涂在清洁皮肤上的病菌被皮肤的分泌物所杀死,这说明皮肤具有杀灭病菌的功能。
  学生:不能杀死所有的细菌。
  教师:有没有同学亲身体会过皮肤划破后,人身体的反应。
学生:讲述自身经历
教师:(展示烧伤病人的治疗环境)为什么烧伤病人需要无菌的环境?
  学生:因为皮肤具有防御功能,如果有细菌,会使病人感染。
  教师:(展示皮肤的保护作用、呼吸道黏膜上纤毛的清扫作用动画)
  人类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形成了防御病原体的防线,皮肤和黏膜就是第一道防线。
  他有三方面的作用:1、阻挡病原体的入侵。2、分泌物可以杀菌。3、纤毛可以清扫异物。
  教师:通过资料一,我们知道皮肤虽然具有免疫能力,但还是不能杀死所有的病原体,当病原体突破人体第一道防线,又是什么在与病原体战斗呢?
  下面我们展示一个动画,请一个同学给我们解释一下,吞噬细胞吞噬的过程。
  课件3(展示吞噬细胞吞噬病菌的过程的动画。)
  学生:(学生描述吞噬细胞吞噬病菌的过程)
  教师:吞噬细胞分布在人体的什么部位?
  学生:吞噬细胞在人体的血液和组织器官里,所以分布在人体的全身。
  教师:除了吞噬细胞以外,还有哪些物质也有杀菌作用呢?
  (展示溶菌酶的杀菌作用。)
  教师: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是保卫人体的第二道防线。
  教师:假如溶菌酶也不能消灭病原体,还有其他的物质能杀灭病菌吗?请学生阅读资料3,并讨论:为什么接种过水痘疫苗或出过水痘的人能够抵抗病毒的侵袭呢?
  教师:(播放抗体和抗原作用的动画。并讲解和分析他们之间的关系和作用。)
  什么是抗体?什么是抗原呢?他们的区别是什么呢?
    以上的过程中,何者相当于抗原?何者相当于抗体呢?
  学生:小偷相当于抗原,警察相当于抗体。
  教师:人体的第三道防线小偷偷东西被警察发现并制服,警察将其扭送到派出所,由司法机关再进一步进行处理。警察这次抓住了小偷,取得了胜利,胜利后,警察抓小偷的能力并没有消失,如果下次再有小偷,我们的警察一定能再次打败小偷。线主要是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组成的。(引导学生阅读课本)
  教师:提问1、我们从小到大接种过很多的疫苗,为什么接种疫苗能预防传染病呢?
  2、疫苗的成分是什么?
  3、什么是计划免疫呢?
  学生:展示他们的预防接种证和免疫接种卡。
  阅读课本并回答。
  教师:计划免疫对提高人体的健康的意义,人的寿命的延长与计划免疫的关系,以及国家对计划免疫的重视。
  教师:人体的三道防线有什么区别呢?
  通过引导学生分析第一道、第二道防线与第三道防线差异,并导出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的概念。
  学生:比较两者的产生和功能。并填写表格。
非特异性免疫 特异性免疫
范围 对体外异物都反应。 对一种异物有反应。
形成 生来就有 后天形成的
作用 弱 强
  教师:设疑:通过以上的学习,我们理解了免疫能力使我们免受病原体的侵害,使我们受益,但随着科学研究的发展,人民发现它对人体的影响是多方位的,还有哪些功能呢?
  学生:阅读课本教材,展示他们收集的免疫资料。归纳总结免疫的三大功能,及免疫的概念。
  教师:以下的各种现象哪些与人体免疫有关?(课前的判断内容)
  教学点评:
  本节的内容通过贴近生活的事例、丰富的动画、形象的比喻,深入浅出让学生感知了免疫的有关知识。这个内容不是教师直接表达的,而是通过提供丰富的资料,学生通过分析得出的结论,还有一些部分也充分地运用了教材的资源,形式多样,学生爱学、乐学。课堂气氛活跃,学习效果好。
免疫与计划免疫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描述人体的免疫功能。2、了解免疫器官、区别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3、理解计划免疫的意义。重点和难点重点:特异性免疫和免疫概念。难点:1、特异性免疫概念,抗原与抗体之间的关系。2、培养学生对科学不断追求与探索的能力。课前准备教师:用FLASH动画制作展示人体三道防线作用的CAI课件。用FLASH动画制作展示抗原、抗体之间关系的CAI课件。表示免疫功能的形象生动的卡通示意图。收集现代医学领域与免疫有关的信息及影音资料。学生:课前调查自己的“预防接种证”,了解出生以来自己都接种过哪些疫苗、打过哪些预防针及其作用。通过咨询和查阅相关信息,结合生活经验了解一些免疫与计划免疫方面的医学知识。课前阅读:(科学·技术·社会)人类与传染病的斗争。小组调查──调查当地常见的几种传染病。课时分配 2课时教学设计学习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导入新课教师引导学生积极发言。 组间互动交流调查报告:“当地常见的传染病”,达到预防传染病的目的。二、新授课
(一)计划免疫组织学生交流、讨论。鼓励学生质疑,并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在教学课程中进行探究,自主学习,从中找到答案。 平时同学们都打过哪些预防针,利用实物投影交流个人“预防接种卡”,讨论计划免疫的意义,深刻认识到党和国家关心下一代健康成长,为提高人口素质进行计划免疫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提出质疑:注射“疫苗”为什么能达到免疫目的? 什么是免疫?(二)人体的三道防线利用动感资料辅助学生思考,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具体化,缩短了抽象知识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观看FLASH动画“人体的三道防线”。小组讨论课本“资料分析”中提出的问题。
1.第一道防线
①组成
皮肤、黏膜和呼吸道黏膜上的纤毛等
②功能
阻挡或杀死病原体,清扫异物教师利用卡通图片展示,将问题具体化、形象化,并引导学生紧密联系生活实际进行思考。 看屏幕中的卡通图“皮肤的保护作用”,在教师的引导启发下积极进行自主式讨论、总结,找到问题的答案。
2.第二道防线
②组成
溶菌酶和吞噬细胞等
②功能
溶解、吞噬和消灭病原体引导学生回顾循环系统中白细胞的功能,引出吞噬细胞的作用。主要以师生谈话方式进行讲述。看屏幕中的卡通图“溶菌酶和吞噬细胞的作用”。结合生活实例“发炎”进行问题讨论。第一、二道防线的作用特点:a.人人都是生来就有的b.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作用──非特异性免疫教师简单小结人体的第一、二两道防线。小组讨论:(1)进行比较、讨论,由学生自己总结出非特异性免疫的教师设计(非)特异性免疫特点比较表。利用非特异性免疫的特点引导学生自己发现并补充什么是特异性免疫,引出人体的第三道防线。特点。(2)推敲非特异性免疫的特点,从中对比猜测特异性免疫的特点,补充完成“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特点的比较表”。
第三道防线的作用特点:
a.人出生以后才产生的
b.只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特异性免疫
3.第三道防线:
①组成
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
②功能
产生抗体,消灭病原体(抗原)自制FLASH“抗原、抗体的作用”,连续播放两遍,第三遍慢速播放,教师配合讲解。
教师运用了形象的动画设计、比喻、举例和谈话的方式进行教学,使“抗原”“抗体”等抽象、枯燥的概念具体化、形象化,并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缩短了抽象知识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同时启发学生自己举例。
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疑(什么是疫苗);同时提出质疑“什么是免疫?”。观看FLASH动画,积极思维,充分运用形象思维和发散思维对知识进行理解、整理。根据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从身边的生活入手举例。通过第三道防线的学习,经激烈的讨论解质疑──疫苗到底是一种什么神奇的物质?(三)免疫的功能
1.防御感染
2.自身稳定
3.免疫监视引导学生分析比较传统的免疫概念与现代免疫概念的联系与不同。培养学生对科学不断追求与探索的能力。
主要以引导提问的形式,配以屏幕中的卡通图“免疫的功能示意图”。引导学生自己总结免疫的三大功能。学生交流自己对免疫的理解,学生介绍收集的有关免疫科学的信息。(如器官移植、过敏……)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间进行资料交流、探索,从中自己总结人体免疫的三大功能。并会利用它解释一些医学现象及生活问题。三、课后小结结合本节课的知识点,鼓励进行角色扮演,加深学生对抽象知识的理解。
教师小结:免疫学在医疗科学中已经居于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我国在医药卫生事业上已取得巨大成就,向学生渗透爱国主义教育。角色扮演:加深对免疫的基本概念和原理的理解,结合第一节传染病中艾滋病的防治教育开展“游戏”活动。四、达标检测通过各种类型的选择和资料分析题,检测学生的认知程度。激励每位学生主动参与,教师及时进行鼓励性评价。分析资料,发表观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