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3张PPT)
第 三 节
黄土高原
学习目标
1. 运用地图描述黄土高原的位置、范围
2. 了解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形地貌特征及成因
3. 认识区域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辩证关系,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人地观
乌鞘岭
太
行
山
脉
秦 岭
长 城
东起
西至
北抵
南连
青 海
甘
肃
宁夏回族自治区
陕 西
山 西
河南
内蒙古自治区
北方地区
第二级阶梯
位置与范围
温带大陆性气候
冬冷夏热,
降水集中
在夏季。
二、黄土高原的气候
支离破碎
千沟万壑
三、黄土高原的地形特佂
黄土塬(yuán):由厚层黄土组成、面积较大,顶部平坦,侵蚀作用微弱,是良好的耕作区。
黄土梁:条状延伸的黄土地貌类型
黄土峁(mǎo):呈穹状或馒头状的黄土丘陵
川
沟谷发育成川
川:农业较发达,人口集中
课本27页
2、
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黄土高原在黄河的滋润下,林草繁茂、环境宜人。早在六七千年前,这里的渭河平原一带就已经出现了原始农耕文明。相传在四五千年前,炎黄二帝就在这一代开创了华夏文明的先河。 悠久的历史,造就了丰富多彩的文化,留下了众多的名胜古迹和文化遗产。
对古代文明及民风民俗的影响 (课本24页)
北京中山公园社稷坛(课本25页)
1、明清黄帝祭祀土地、祈祷丰年的场所。
2、“五色土”中黄土居中央,体现黄土与中国古代农业文明发展的亲切关系。
黄 帝 陵
(课本25页)黄帝陵位于陕西省黄陵县,相传是华夏始祖轩辕黄帝的陵园。每年清明,这里举办隆重的祭祀典礼。
气候干旱,降水少;黄土的直立性强,不易崩塌
独特的黄土风情
窑洞
信天游
信天游的节奏大都十分自由,旋律奔放、开阔,扣人心弦、回肠荡气,这同沟川遍布的陕北地貌有很直接的关系。在当地,人们习惯于站在坡上、沟底远距离地大声呼叫或交谈、为此,常常把声音拉得很长,于是便在高低长短间形成了自由疏散的韵律,这种习惯自然会对信天游产生影响。
独特的黄土风情
“腰鼓”是陕北各地广泛流传的一种民 间鼓舞形式,具有2000多年的历史。
安塞腰鼓又名“打腰鼓”,安塞腰鼓表演可由几人或上千人一同进行,磅礴的气势,精湛的表现力令人陶醉,被称为“天下第一鼓”。1996年,延安安塞县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腰鼓之乡”。
陕西安塞腰鼓
白羊肚头巾
陕北和山西特殊的地形地貌,是白羊肚头巾产生发展的外部因素。由于风沙经常性的肆虐,外出劳作的人们便需要随身携带一些物品来擦拭头顶、脸上和脖颈灰尘和沙砾,
最初的手巾,只是类似于今天的面巾纸的简易布片,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布片被人们用羊腹部柔软的毛片替代,后来,纺织技术提高,他们就用羊毛制成毛巾。这种羊肚手巾质地手感都好,黄土高原上的农民纷纷把它包在头上,除了春秋两季抵御风沙之外,还可以夏天防晒,冬天御寒。到了现代,制作毛巾的原材料早已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但是羊肚手巾的说法还是沿用下来;
不过随着经济水平的发展,白羊肚头巾已经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目前只在歌舞节目中比较常见;白羊肚头巾是陕北文化的一个鉴证和缩影。
陕北剪纸
陕北秧歌
海拔 1000--2000米
面积 64万平方千米
黄土厚度 100米以上
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
黄土高原的黄土覆盖厚度一般在100米左右,六盘山以东到吕梁山西侧,黄土厚度在100米--200米之间,最厚在兰州,达300米以上。黄土分布的面积和厚度,都居世界之冠。
想一想
这么厚的黄土到底是怎么形成的?为什么别的地区没有?
黄土剖面
探究一
猜测:1.黄土是怎么来的?
2.你能提供那些证据呢?
黄土的形成
水成说
风成说
风水雨相说
科学家的假说
雨相说
戈壁
沙漠
黄土高原
太行山
中亚、蒙古
三、黄土的来源
还有哪些证据?
第一条证据“黄土的厚度均匀”,说明黄土是从上空吹来的,而不是流水冲来的;
第二条证据“从西北向东南颗粒越来越细”,说明带来黄土的流质(风或流水)的运动方向是自西北向东南;
第三条说明黄土不是当地岩石风化逐渐形成
的,而是外来的。
黄土高原面积30多万平方千米,水土流失面积27万平方千米,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
探究二
讨论:水土流失的原因
温馨提示:从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分析。
说明:植被条件越好,水土流失越______。
植被条件越差,水土流失现象越______。
植被有 作用。
轻微
严重
水土流失与地表植被的关系
保持水土、涵养水源
说明:植被条件越好,水土流失越______。
植被条件越差,水土流失现象越______。
植被有 作用。
轻微
严重
水土流失与地表植被的关系
保持水土、涵养水源
黄土高原的植被有什么特点?
植被稀少 地表裸露
这与水土流失有何关系?
土地失去了植物屏障,水土流失严重
黄土以粉砂颗粒为主,无层理,垂直节理发育,土质疏松,抗侵蚀能力低
易流失、崩解
这种结构有何后果?
黄土高原地貌有什么特征?
千沟万壑,
地形起伏大,
地表坡度大。
坡面物质不稳定
这样的地形与水土流失有何关系?
人为原因
开荒
开矿
修路
分析危害
1.水带走了什么?
2.是表层土还是深层土?
3.两种土哪个含营养物质更多?
4.这样会对农业造成怎样的影响?
5.水带着泥沙流向了何处?
6.给黄河下游带来了什么问题?
水土流失的危害主要表现有哪些?
水土流失带走的是表层土.
表层土含营养物质更多,
这样会使土壤肥力下降,粮食减产)
水带着泥沙流入黄河,
黄河携带着泥沙流入下游,泥沙沉积形成地上河
探究三
黄河每年输入下游的泥沙达16亿吨.若把这些泥沙筑成高宽各1米的长堤,其长度是地球与月球距离的3倍.黄河每年带走的氮,磷,钾约4000万吨,相当于全国每公顷耕地被冲走375千克肥料.
补充资料
一位外国朋友惊讶地说:黄河流走的不是泥沙,而是中华民族的血液,不是微血管出血,而是主动脉破裂。
思考讨论:
黄土高原环境恶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要解决这一问题,最根本的措施是什么?
人口增长
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频繁
A人均耕地少,燃料需求增加
B扩大荒地开垦面积
C农作物产量下降
D破坏植被,开垦荒地,砍伐森林
控制人口数量
提高人口素质
活动参与
人口增长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
——生物措施(恢复植被)
为治理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应采取哪些措施恢复植被?
植树种草
退耕还林
退牧还草
…………
根本措施
探究四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
——工程措施(水平梯田)
坡
面
水
流
坡
面
水
流
修建水平梯田为什么能减少水土流失?
改变坡面水流路线、降低水流速度;
促进泥沙就地沉积。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
——工程措施(打坝淤地)
坝地玉米
淤地坝
打坝淤地有何作用?
1、拦蓄泥沙,防止泥沙流入下游河中。
2、坝上泥沙淤积成“坝地”,土层深厚,土质良好。
小结
黄土高原
范围:东起 ,西至 ,
北与 高原相连(以 为界),
南连 。
气候: 类型,
具有 特点。
地形:特征 。
地貌有 、 、 。
黄土来源:广泛支持 说。
太行山脉
乌鞘岭
内蒙古
长城
秦岭
温带大陆性
冬冷夏热,降水集中在夏季
支离破碎,千沟万壑
黄土塬
黄土梁
黄土峁
风成
地形特征___________
自然因素
人为因素
黄土的特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气候___________________
植被____________________
过度_________、滥伐_________
开垦、采矿、修路等导致___________
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
水土流失带来的危害
流失了地表肥沃的土壤,使农作物产量_________
沟谷增多、扩大、加深,从而导致耕地面积______
向黄河下游输送大量泥沙,使黄河下游成为 “_______”,
给___________和______ 造成巨大的困难。
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土质疏松,多孔隙、裂隙,易溶于水
降水集中,多暴雨
植被少,地表裸露
开垦
森林
地表疏松
地上河
减少
减少
防洪
河道整治
水土流失的治理措施: 措施 和 措施相结合
生物
工程
课堂巩固练习
1黄土高原主要位于黄河的( )
A上游 B中上游 C下游 D中下游
2.造成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严重的人为原因( )
A.地表光秃,植被稀少 B.黄土结构疏松,多裂隙
C.降水集中于7、8月份 D.人类不合理的开垦、采矿
3.黄土高原地区最主要的自然灾害是( )
A.泥石流 B.旱涝 C.滑坡 D.塌陷
4.黄土高原人地矛盾十分尖锐的原因( )
A.经济发展速度过快,资源开采过多
B.工业污染日益严重
C.工业结构不合理导致环境破坏
D.人口增长过快过多导致生态、经济恶性循环
D
B
D
B
5.黄土高原水土保持工作的根本措施是( )
A.平整土地 B.修筑梯田
C.深耕改土 D.植树种草
D
6.黄土高原的主要粮食作物是( )
A水稻 B油菜 C甘蔗 D小米
7.黄土高原是目前全国最大的煤炭能源基地,此地产煤最多的省是 ( )
A黑龙江 B安徽 C河南 D山西
8.黄土高原独特的民居是 ( )
A四合院 B窑洞 C 骑楼 D竹楼
D
D
B
评价园地
A
B
C
D
3 .填注:
山脉:A. ;
B. ;
C. 。
河流:D. 。
秦岭
太行山脉
乌鞘岭
黄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