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7张PPT)
第15课
北伐战争
1.了解北伐战争中工农运动的发展情况;
2.知道中共三大内容和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实现;
3.知道北伐战争的目的、主要对象、主要战场;
4.分析北伐战争胜利进军原因
(一).国共合作的实现
1、原因
2.中共三大
3.国民党一大
新三民主义成为两党合作的政治基础
(1)孙中山领导革命屡遭挫折,同意合作
(2)共产党从工人运动的失败中意识到需要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正式决定合作
正式建立合作
第一篇:国民革命之准备篇
民族主义
民权主义
民生主义
新三民主义
强调反帝
一般平民享有
增加节制资本
三民主义
新三民主义的发展
第一篇:国民革命之准备篇
史料研读:“由于我们的革命只有革命党的奋斗,没有革命军的奋斗;因为没有革命军的奋斗,所以一般官僚军阀便要把持民国,我们的革命便不能完全成功。”
革命没有成功是因为没有自己的军队
第一篇:国民革命之准备篇
1924年5月
广州黄埔
孙中山兼任军校总理,蒋介石任校长,周恩来为政治部主任
培养出大批的军事和政治人才
为国民革命军的建立和北伐战争作了准备
(二).黄埔军校的建立
第一篇:国民革命之准备篇
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
(黄埔军校)
时间
地点
领导
历史功绩
北伐胜利进军
1.北伐目标
推翻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等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
第二篇:国民革命之高潮篇
北伐战争前形势图
直隶
广东
广西
湖
南
安
徽
山东
黑
吉
辽
张作霖
吴佩孚
孙传芳
湖北
兵力20万
兵力35万
兵力20万
广东
广西
国民政府
兵力约10万
2.北伐战争初期
北伐战争进军示意图
直隶
广州
桂林
长沙
安
徽
山东
黑
吉
辽
武昌
主要战场
上海
主要战役
英雄军队
湖南、湖北
汀泗桥战役
贺胜桥战役
第四军叶挺独立团
主要战场
主要战场
3.工农革命运动的发展
农民协会组织和会员数前所未有
城市工会组织和工人运动得到很大发展
农民武装队伍
第二篇:国民革命之高潮篇
在帝国主义、封建军阀的统治之下,北伐军能节节胜利的原因是什么?
1、国共合作的统一战线,为北伐提供了坚强的领导。
2、作战方针正确(先攻吴再打孙)是北伐胜利进军的重要保证。
3、官兵英勇奋战,共产党员、共青团员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
4、北伐战争是正义之战,得到工农群众积极支持。
5、苏联和共产国际的帮助。
合作探究
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与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合作初步破裂
合作彻底破裂
1、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2.汪精卫召开“分共会议”
3.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国民革命失败
第三篇:国民革命之结局篇
1928年底,张学良宣布“服从国民政府,改易旗帜”。
4.东北易帜
五色旗
青天白日满地红
第三篇:国民革命之结局篇
北伐战争取得重大胜利,为什么说国民革命失败了?
北伐的目的是打到北洋军阀,统一中国。但是蒋介石的上台,只不过是旧军阀被打垮,又出现了以蒋介石为代表的新军阀。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没有完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没有改变。
想一想:
论从史出:
当孙文为维护共和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他才意识到自己的孤独;
当共产党领导的工人运动一次有一次被军阀镇压,他们意识到自己的弱小。
于是我们的代表可以把急需伙伴的他们叫到一起,达成他们自己的同盟。
----共产国际
(1)孙中山领导革命屡遭挫折,同意合作
(2)共产党从工人运动失败中意识到需要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史料:
毕业于黄埔军校的名将
中共:左权、徐向前、林彪等
国民党:戴笠、杜聿明、胡宗南等
林彪 左权 徐向前 胡宗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