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二课《回延安》同步精选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二课《回延安》同步精选练习(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2.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2-23 22:24:05

文档简介

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第二课 回延安
精选练习
一、积累与运用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糜子(mí) 延安(yán) 柳林铺(pù) 树梢(shāo)
B.心窝(wō) 白羊肚(dù) 油馍(mó) 脑畔(pàn)
C.肩膀(bǎng) 眼眶(kuāng) 登时(dēng) 赤卫军(chì)
D.气喘(chuǎn) 浪花(làng) 明镜(jìng) 高潮(cháo)
2.下列词语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A.历害  心窝  呼唤  红旗飘飘
B.羊羔  革命  脚步  天南海北
C.浪花  发展  高潮  鸡毛信
D.欢喜  窗花  头顶  杨家岭
3.给下列句子选词填空,正确的一项是( )
(1)手抓黄土我不放,紧紧儿________在心窝上。
(2)几回回梦里回延安,双手________定宝塔山。
(3)满心话登时说不出来,一头________在亲人怀。
A.靠 抱 扑
B.贴 搂 靠
C.靠 绕 扎
D.贴 搂 扑
4.对下列句子使用修辞方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枣园的灯光照人心,延河滚滚喊“前进”!(比喻)
B.千万条腿来千万只眼,也不够我走来也不够我看!(夸张)
C.白羊肚手巾红腰带,亲人们迎过延河来。(借代)
D.杜甫川唱来柳林铺笑,红旗飘飘把手招。(拟人)
5.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们不但拥护他,而且从前反对他的人也拥护他。(“我们”与“不但”位置调换)
B.据统计,目前全国共有三百多个剧种,其中京剧是具有全国最具影响力的大剧种,是近代中国戏曲的代表。(将“近代”和“中国”对调)
C.为了丰富广大群众的文化娱乐生活,我市文化局策划开展了“书法进社区”。(在句末加上“的活动”)
D.我最喜欢院子里又高又大的柿子树了,每天早上,羽毛艳丽的两只画眉鸟都会如约而至,一展悦耳的歌喉。(把“两只”和“羽毛艳丽的”调换)
6.下列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
A.满心话/登时/说不出来,一头/扑进亲人/怀。
B.树梢/树枝/树根根 亲山/亲水/有亲人
C.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
D.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
7.《回延安》作者_______,_______代诗人剧作家,创作过剧本_______。诗歌紧紧扣住延安,按照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内容抒发诗人对延安的特殊感情,诗歌格式上借鉴了_________爬山调的格式,两行一节,一节一韵,诗行错落有致,读起来,悠扬高亢。
8.延安是中国的革命圣地,是知名度最高的红色旅游资源富集区。学了《回延安》后,班里开展了以“传承延安精神,感悟红色文化”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请你根据相关要求回答问题。
(1)延安腰鼓号称“陕北独特的天下第一鼓”。腰鼓队员们舞起来苍劲刚健,展示出西北黄土高原农民朴素而豪放的性格。请你观察下面两幅图片,展开联想,描绘腰鼓表演的情景。
(2)请你结合下面的材料,为延安旅游写一则宣传语。
延安是中华文明重要的发祥地,相传人类始祖黄帝曾居住在这一带,“三黄一圣”(黄帝陵庙、黄河壶口瀑布、黄土风情文化、革命圣地)享誉中外。延安更是中国革命圣地,党中央和毛主席等老一辈革命家在这里生活战斗了十三个春秋,领导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培育了光照千秋的延安精神。现在,延安已成为全国爱国主义、革命传统和延安精神三大教育基地。
(3)以下是本次活动的构思框架提纲,请把这个构思图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80字左右。
(4)假如你也参加了本次社会实践活动,请在你的QQ“说说”里写一段话,谈谈你的收获或体会。要求:主题明确,感情真挚,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50字左右。
二、课内精读
阅读课文选段,回答下列问题。
……二十里铺送过柳林铺迎,
分别十年又回家中。
树梢树枝树根根,
亲山亲水有亲人。
羊羔羔吃奶眼望着妈,
小米饭养活我长大。
东山的糜子西山的谷,
肩膀上的红旗手中的书。
手把手儿教会了我,
母亲打发我们过黄河。
革命的道路千万里,
天南海北想着你……
(选自《回延安》)
9.这节诗采用的是什么形式?回忆的是什么内容?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情感?
10.你怎样理解“东山的糜子西山的谷,肩膀上的红旗手中的书”这句诗?
11.“羊羔羔”一词的喻意是什么?
12.“母亲”是指谁?这里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达诗人什么感情?
13.“二十里铺送过柳林铺迎,分别十年又回家中”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什么感情?
14.“羊羔羔吃奶眼望着妈,小米饭养活我长大”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什么感情?
三、拓展阅读
桂林山水歌(节选)
贺敬之
云中的神呵,雾中的仙,
神姿仙态桂林的山!
情一样深呵,梦一样美,
如情似梦漓江的水!
水几重呵,山儿重?
水绕山环桂林城……
是山城呵,是水城?
都在青山绿水中……
呵!此山此水入胸怀,
此时此身何处来?
……黄河的浪涛塞外的风,
此来关山千万重。
马鞍上梦见沙盘上画:
“桂林山水甲天下”……
呵!是梦境呵!是仙境?
此时身在独秀峰!
心是醉呵,还是醒?
水迎山接入画屏!
画中画——漓江照我身千影,
歌中歌——山山应我响回声……
招手相问老人山,
云罩江山几万年?
——伏波山下还珠洞,
室珠久等叩门声……
鸡笼山一唱屏风开,
绿水白帆红旗来!
大地的愁容春雨洗,
请看穿山明镜里——
呵!桂林的山来漓江的水——
祖国的笑容这样美!
15. 节选诗句赞美了________,表达了诗人________的感情。
16. 对下列各句修辞手法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
A. 云中的神呵,雾中的仙,神姿仙态桂林的山!(拟人)
B. 情一样深呵,梦一样美,如情似梦漓江的水!(比喻)
C. 鸡笼山一唱屏风开,绿水白帆红旗来!(拟人)
D. 黄河的浪涛塞外的风,此来关山千万重。(夸张)
17. 判断下列破折号用法是否正确,正确的画“T”,错误的画“F”。
(1)画中画——漓江照我身千影(转折) ( )
(2)歌中歌——山山应我响回声(解释说明) ( )
(3)大地的愁容春雨洗,请看穿山明镜里——(表示声音延长) ( )
(4)桂林的山来漓江的水——祖国的笑容这样美(解释说明) ( )
18. 本段诗句重点围绕哪两个字展开描写?写出景致的名称。
19. “鸡笼山一唱屏风开,绿水白帆红旗来”从________________方面赞美漓江的美景。
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第二课 回延安
精选练习
一、积累与运用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糜子(mí) 延安(yán) 柳林铺(pù) 树梢(shāo)
B.心窝(wō) 白羊肚(dù) 油馍(mó) 脑畔(pàn)
C.肩膀(bǎng) 眼眶(kuāng) 登时(dēng) 赤卫军(chì)
D.气喘(chuǎn) 浪花(làng) 明镜(jìng) 高潮(cháo)
【答案】D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字音的掌握情况,这就要求学生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音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多音字。要注意平时的积累,可以归纳整理,分别列出不同词语下的不同读音,系统性地复习。D项正确。其他各项错误的应更正为:A项,“糜”应读“méi”。B项,“肚”应读“dǔ”。C项,“眶”应读“kuàng”
2.下列词语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A.历害  心窝  呼唤  红旗飘飘
B.羊羔  革命  脚步  天南海北
C.浪花  发展  高潮  鸡毛信
D.欢喜  窗花  头顶  杨家岭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字形的掌握情况,对汉字字形的正确书写能力。这就要求学生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形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辨析字形既要注意平时的积累,也要联系整个词语的意思。A项书写有误,“历害”应为“厉害”。
3.给下列句子选词填空,正确的一项是( )
(1)手抓黄土我不放,紧紧儿________在心窝上。
(2)几回回梦里回延安,双手________定宝塔山。
(3)满心话登时说不出来,一头________在亲人怀。
A.靠 抱 扑
B.贴 搂 靠
C.靠 绕 扎
D.贴 搂 扑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对字词的理解与运用。熟读课文,体会文中富有表现力的重点字词,体会这些字词在表情达意上的重要作用。便不难作答本题。
4.对下列句子使用修辞方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枣园的灯光照人心,延河滚滚喊“前进”!(比喻)
B.千万条腿来千万只眼,也不够我走来也不够我看!(夸张)
C.白羊肚手巾红腰带,亲人们迎过延河来。(借代)
D.杜甫川唱来柳林铺笑,红旗飘飘把手招。(拟人)
【答案】A
【解析】这句的修辞方法是拟人。
5.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们不但拥护他,而且从前反对他的人也拥护他。(“我们”与“不但”位置调换)
B.据统计,目前全国共有三百多个剧种,其中京剧是具有全国最具影响力的大剧种,是近代中国戏曲的代表。(将“近代”和“中国”对调)
C.为了丰富广大群众的文化娱乐生活,我市文化局策划开展了“书法进社区”。(在句末加上“的活动”)
D.我最喜欢院子里又高又大的柿子树了,每天早上,羽毛艳丽的两只画眉鸟都会如约而至,一展悦耳的歌喉。(把“两只”和“羽毛艳丽的”调换)
【答案】B
【解析】删掉“具有”或者“最具”。
6.下列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
A.满心话/登时/说不出来,一头/扑进亲人/怀。
B.树梢/树枝/树根根 亲山/亲水/有亲人
C.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
D.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
【答案】A
【答案】A项,应为“一头/扑进/亲人怀”。其余全部正确。故选A。
7.《回延安》作者_______,_______代诗人剧作家,创作过剧本_______。诗歌紧紧扣住延安,按照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内容抒发诗人对延安的特殊感情,诗歌格式上借鉴了_________爬山调的格式,两行一节,一节一韵,诗行错落有致,读起来,悠扬高亢。
【答案】贺敬之 当 《白毛女》 回延安—忆延安—话延安—看延安—祝延安 陕北信天游
【解析】背诵默写一定的文学常识。主要考查对文学常识等考点的掌握。
8.延安是中国的革命圣地,是知名度最高的红色旅游资源富集区。学了《回延安》后,班里开展了以“传承延安精神,感悟红色文化”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请你根据相关要求回答问题。
(1)延安腰鼓号称“陕北独特的天下第一鼓”。腰鼓队员们舞起来苍劲刚健,展示出西北黄土高原农民朴素而豪放的性格。请你观察下面两幅图片,展开联想,描绘腰鼓表演的情景。
(2)请你结合下面的材料,为延安旅游写一则宣传语。
延安是中华文明重要的发祥地,相传人类始祖黄帝曾居住在这一带,“三黄一圣”(黄帝陵庙、黄河壶口瀑布、黄土风情文化、革命圣地)享誉中外。延安更是中国革命圣地,党中央和毛主席等老一辈革命家在这里生活战斗了十三个春秋,领导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培育了光照千秋的延安精神。现在,延安已成为全国爱国主义、革命传统和延安精神三大教育基地。
(3)以下是本次活动的构思框架提纲,请把这个构思图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80字左右。
(4)假如你也参加了本次社会实践活动,请在你的QQ“说说”里写一段话,谈谈你的收获或体会。要求:主题明确,感情真挚,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50字左右。
【答案】(1)示例:陕北汉子,脚踏厚厚的黄土,忘情地舞了起来。他们前进,后退,踢腿,转身,辗转腾挪如入无人之境,勇猛如虎,翻卷如龙,酣畅淋漓,飞扬激越。黄土高原上,爆出一场多么壮阔、多么豪放、多么热烈的舞蹈。
(2)示例:品味延安风情,游览革命圣地。
(3)本次活动以“红色主题”为中心,分准备和实施两个阶段,准备阶段包括制小红旗和排练节目两个步骤;实施阶段分走长征路、看老红军、表演节目三个步骤。
(4)示例:本次活动收获很多,我真正领会了毛主席的那句话:“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深刻领会了长征精神的内涵。
【解析】(1)本题考查图文转换的表达运用能力。解答本题,应将图片里的所有构成要素,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描述,可结合着题干中的延安腰鼓有关知识,联系社会现实,写出图片内容和要表达的意思即可。(2)宣传标语是“用简短文字写出的宣传鼓动口号”有引人注意和令人难忘的特点有很强的号召力和鼓动力。考生答题时首先要了解标语(或口号)的特点,即简洁,有号召力。可引用名言,也可以自拟,只要符合“传承延安精神,感悟红色文化”的活动主题即可。(3)设计活动步骤:完整的活动设计包括活动主题、活动目的、活动过程等。一般情况下设计活动步骤主要将活动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具体写出,例如收集相关资料,具体活动方式,活动反思及收获等。本次活动以“红色主题”为中心,分准备和实施两个阶段,准备阶段包括制小红旗和排练节目两个步骤;实施阶段分走长征路、看老红军、表演节目三个步骤。(4)这是一道语言综合运用试题。本题应该结合活动内容,谈自己真实的感受,修辞手法可以运用比喻和夸张等常用的手法,围绕“传承延安精神,感悟红色文化”的活动主题来写自己的收获即可。
二、课内精读
阅读课文选段,回答下列问题。
……二十里铺送过柳林铺迎,
分别十年又回家中。
树梢树枝树根根,
亲山亲水有亲人。
羊羔羔吃奶眼望着妈,
小米饭养活我长大。
东山的糜子西山的谷,
肩膀上的红旗手中的书。
手把手儿教会了我,
母亲打发我们过黄河。
革命的道路千万里,
天南海北想着你……
(选自《回延安》)
9.这节诗采用的是什么形式?回忆的是什么内容?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情感?
10.你怎样理解“东山的糜子西山的谷,肩膀上的红旗手中的书”这句诗?
11.“羊羔羔”一词的喻意是什么?
12.“母亲”是指谁?这里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达诗人什么感情?
13.“二十里铺送过柳林铺迎,分别十年又回家中”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什么感情?
14.“羊羔羔吃奶眼望着妈,小米饭养活我长大”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什么感情?
9.这节诗采用的是陕北民歌信天游的形式。回忆了作者当年在延安的革命生活。表达了作者对延安深厚的情谊。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选文的理解分析能力。《回延安》是一首以陕北民歌“信天游”形式写成的新诗。诗人以饱满的激情,回忆在延安的战斗生活,赞颂延安的巨变,展望延安的未来,表现了作者思念“母亲”延安的一片赤子之心,抒发了作者心中对母亲延安的眷恋之情。
10.概括了延安对“我”在生活、思想上的抚育和培养。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的理解能力。可从以下四个方面品析句子的深层含义:结合具体语境理解语句;紧扣文章主旨及作者的思想倾向理解语句;紧扣修辞手法、表现手法理解语句内涵;联系写作背景去理解。“东山的糜子西山的谷,肩膀上的红旗手中的书”分别从生活、学习方面概括了延安对“我”的抚育和培养。
11.喻指“我”对延安母亲的眷恋就像羊羔羔吃奶望着妈一样。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语句含义的能力。鉴赏文章中富有表现力的语句,一般遵循“方法+效果+情感”的原则。但是,无论运用什么写作方法,在分析效果时,都必须与人物的形象与情感联系起来,同时还要有全局意识,即联系全文来鉴赏要分析的句子。解答此类题时,一定要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也就是文章的整体,仔细体味推敲,透过语言的表象去揣摩领悟其中的深意。“羊羔羔吃奶眼望着妈”一句运用比喻修辞,意思是说“我”对延安母亲的情感就像“羊羔羔吃奶眼望着妈一样”,表达了“我”对延安的眷恋之情。
12.“母亲”指延安。这里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与延安人民亲密的深情厚谊。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修辞手法的辨别和赏析能力。修辞手法的使用使语言更加生动形象,使景物的特征更加突出。赏析时应从表述它在表达上的效果,表明事物的什么特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等角度作答。这句话中,“母亲”指的是“延安”,运用拟人的手法,表达了“我”与延安的亲密关系。
13.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地写出了故乡亲人对诗人依恋深厚的感情。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修辞手法的辨别和赏析能力。修辞手法的使用使语言更加生动形象,使景物的特征更加突出。赏析时应从表述它在表达上的效果,表明事物的什么特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等角度作答。“二十里铺送过柳林铺迎,分别十年又回家中”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延安的人民对“我”的依恋深情。
14.运用了比兴的表现手法。强调了“我”和延安母亲之间养育与被养育的关系。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表现手法的分析能力。比兴是中国诗歌中的一种传统表现手法,比兴就是譬喻,是对人或物加以形象的比喻,使其特征更加鲜明突出。“羊羔羔吃奶眼望着妈,小米饭养活我长大”,运用比兴手法,写出了诗人自己与延安母亲的血肉关系。
三、拓展阅读
桂林山水歌(节选)
贺敬之
云中的神呵,雾中的仙,
神姿仙态桂林的山!
情一样深呵,梦一样美,
如情似梦漓江的水!
水几重呵,山儿重?
水绕山环桂林城……
是山城呵,是水城?
都在青山绿水中……
呵!此山此水入胸怀,
此时此身何处来?
……黄河的浪涛塞外的风,
此来关山千万重。
马鞍上梦见沙盘上画:
“桂林山水甲天下”……
呵!是梦境呵!是仙境?
此时身在独秀峰!
心是醉呵,还是醒?
水迎山接入画屏!
画中画——漓江照我身千影,
歌中歌——山山应我响回声……
招手相问老人山,
云罩江山几万年?
——伏波山下还珠洞,
室珠久等叩门声……
鸡笼山一唱屏风开,
绿水白帆红旗来!
大地的愁容春雨洗,
请看穿山明镜里——
呵!桂林的山来漓江的水——
祖国的笑容这样美!
15. 节选诗句赞美了________,表达了诗人________的感情。
16. 对下列各句修辞手法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
A. 云中的神呵,雾中的仙,神姿仙态桂林的山!(拟人)
B. 情一样深呵,梦一样美,如情似梦漓江的水!(比喻)
C. 鸡笼山一唱屏风开,绿水白帆红旗来!(拟人)
D. 黄河的浪涛塞外的风,此来关山千万重。(夸张)
17. 判断下列破折号用法是否正确,正确的画“T”,错误的画“F”。
(1)画中画——漓江照我身千影(转折) ( )
(2)歌中歌——山山应我响回声(解释说明) ( )
(3)大地的愁容春雨洗,请看穿山明镜里——(表示声音延长) ( )
(4)桂林的山来漓江的水——祖国的笑容这样美(解释说明) ( )
18. 本段诗句重点围绕哪两个字展开描写?写出景致的名称。
19. “鸡笼山一唱屏风开,绿水白帆红旗来”从________________方面赞美漓江的美景。
【答案】15. (1). 桂林的山水之美, (2). 对祖国山河热爱 16. A
17. (1)F;(2)T;(3)T;(4)T
18. 重点围绕“山”、“水”两个字展开描写。所描写的景致有:漓江、桂林城、独秀峰、老人山、伏波山、还珠洞、鸡笼山。
19. 色彩
【解析】
15. 本题考查学生把握诗歌主旨的能力。桂林山水甲天下,诗人用清新明丽、凝炼而生动的语言赞美了桂林山之秀,水之美,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16.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修辞手法的能力。A项把高耸入云的山比作神和仙,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17. 本题考查学生判断破折号用法的能力。做题时要了解破折号用法的种类,破折号的用法较多:①表转折;②表声音的延长;③表解释说明;④表示递进等。“画中画――漓江照我身千影”中“漓江照我身千影”是对“画中画”的解释说明,而不是表转折。
18.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句内容的理解能力。桂林山水甲天下,因此诗人抓住桂林风景的主体“山”、“水”两个字展开描写。景致的名称可以从诗中一一找出。
19. 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句的能力。由“绿、白、红”三个字可以看出作者是从色彩方面来赞美漓江的美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