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生殖

文档属性

名称 人的生殖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8.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0-10-25 17:41: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页面加载中……
《人的生殖》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概述男性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2)概述女性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3)描述受精过程和胚胎发育的过程
2 能力目标:
通过小组活动培养合作能力;通过观察图片提高观察能力及处理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初中生对人的生殖有一定的神秘感,渴望了解这方面的知识, 往往又怀有害羞的心情。教师应当理解学生这样的心理活动,通过本节的学习,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伦理观和价值观;增强孝敬父母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男女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受精和胚胎发育
2难点:胚胎的发育过程
三、教学方法:自学、讨论、讲述
四、课时安排:1
五、教学准备:预习提示:
1在56页图4.3-2和4.3-3中填写相应结构名称。
2.比较男女生殖系统组成的异同。
3. ①什么叫受精?② 受精的部位在哪里?③ 受精卵要发生什么变化?④ 胚泡要植入什么部位?⑤ 你能试描述受精的过程吗?⑥ 你能试描述发育的过程吗?胚胎与母体通过什么进行物质交换?
4.受精卵发育初期所需要的营养物质来自何处。
5.分析胚胎发育的场所及其意义。
六、教学过程:
学习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展示目标 1.创设学习情境:在轻松音乐声中,大屏幕展示课题和一幅可爱的儿童动画提出揭示本节主题的问题“我从哪里来?”2.引导学生回顾通过上节课的学习知道“人类是怎么来的?”由此引出“我们每个人又是怎么来的?”的问题,引导学生结合生活中的一些体验畅谈自己的看法。总结:人类新生命的诞生属于有性生殖过程,是通过生殖系统来完成的。3.导入本节。  1.观看到活泼可爱的画面,产生学习欲望。 2.积极回顾,回答问题。据自己生活经历,兴致勃勃,发表看法。 1.创造轻松愉快、体现主题的学习情境,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 2.巩固知识,又自然地导入新课。
创设情境自主学习 1.针对探究问题,提出学习任务(大屏幕展示)(一):请大家按56-57页“观察与思考”的要求,结合预习讨论明确男、女生殖系统各个结构的名称和主要功能,联想一下这些结构在身体上的位置,交流纠正填写侧面图。有能力的同学把第57页第2题做一做,可以在小组内合作完成。2.大屏幕展示男、女性生殖系统侧面图,请个别学生据学习回答(注意按生殖细胞产生、排出的过程引导学生有序识图)。3.阅读57页1.2.3段巩固生殖系统各结构位置及功能,比较男、女生殖系统组成的异同。 一、生殖系统1据教师提出的学习任务,进行自主学习和小组内合作学习。 2.积极参与发言,大胆展示自己的能力。 1.通过任务驱动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 2.巩固重点,并训练学生生物识图技能、技巧。
讲解释疑巩固提高 1.提出探究问题“一个人究竟怎么来的”。2.针对探究问题,提出具体学习任务(大屏幕展示)(二):请大家认真阅读课本57-60页文字资料,观察相关图片,思考并在小组内讨论:① 什么叫受精?② 受精的部位在哪里?③ 受精卵要发生什么变化?④ 胚泡要植入什么部位?⑤ 你能试描述受精的过程吗?⑥ 你能试描述发育的过程吗?胚胎与母体通过什么进行物质交换?3. 完成学习任务二4大屏幕展示卵细胞产生、受精过程、生殖过程的视频或动画,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自主学习和小组讨论所获的知识,对相关难点处结合动态画面进行适当讲解。5.思考课后60页第1.2题,说说你对母亲怀孕有什么新认识? 二、生殖过程1.发散思维,产生探究问题,产生进一步探究的强烈欲望。 2.据教师提出的学习任务,进行自主学习和小组内合作学习。3.认真观看,积极思维,发表见解,提出疑问,倾听教师讲解和同学的发言。 1.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 2.通过任务驱动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 3.通过生动的视频或动画,帮助学生理解,突破难点。体会母亲怀孕的艰辛,引导学生感悟要珍惜生命,体会要爱戴父母,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审慎的人生态度。
归纳练习达标检测 大屏幕展示学习任务(三):请大家边看边认真回顾已学知识,完成学习检测 认真观看,积极思维,努力巩固记忆。并积极应用已学知识尝试解决问题,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小组交流,纠正错误,集体讲解 巩固双基,互动交流。
课后作业 课后作业:为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给父母写一封感谢信
课外阅读58页相关链接“同卵双生和异卵双生”及学习检测“科学·技术·社会——试管婴儿” 拓展学生的生物学知识面,关注社会、科学
七、教后反思:
人的生殖是一个科学的问题, 几千年封建思想的束缚使人们问题,保持青春期正常的心理状态,教师必须正确引导学生科学、正确认识人的生殖的有关问题,体会母亲怀孕的艰辛,引导学生感悟要珍惜生命,体会要爱戴父母,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审慎的人生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