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溪市2019学年第一学期期末七年级语文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慈溪市2019学年第一学期期末七年级语文试题(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新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2-23 19:50:4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慈溪市2019学年第一学期初中期末考试
七年级语文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
一、书写(4分) 本题根据卷面书写情况评分。
二、积累(21分)
1.(1)①莅 ②详 ③畦(3分)(2)B(3分)(3)吝啬(2分,意思相近即可)
2.⑴非淡泊无以明志 ⑵枯藤老树昏鸦 ⑶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⑷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10分。每空1分,漏字、加字,该空均不给分)
3. C (3分,垂询,贤妹,是敬称。令堂,指对别人母亲的尊称,敬辞)
三、阅读(50分)
(一)(10分)
4. 《朝花夕拾》共十篇文章,有五篇提到阿长。阿长是个没名没姓的女佣,地位低下。但她给鲁迅讲故事、买小人书,处处关心鲁迅,所以她在鲁迅心目中地位非常高。鲁迅写这些文章目的是为了专门回忆和纪念她,表达他对长妈妈怀有深厚的感情,充满了尊敬和感激,表达了鲁迅对劳动人民的关心与同情。鲁迅是一位热爱劳动人民的作家,他关心、爱护青少年,憎恨旧社会,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深受人民群众爱戴的人,他的很多作品都反映底层劳动人民,例如《祝福》《孔乙己》等。(5分,涉及阿长关心鲁迅的事例2分,作家情感3分)
5.作者的目的是以虚幻的故事情节讽刺当时社会黑暗,“五鬼”“四凶”之类的当权者腐朽无能。同时也表现了作者追求“猿鹤”崇高的精神世界。官场的失意,生活的困顿,使他加深了对封建科举制度、黑暗社会现实的认识,促使他运用志怪小说的形式,用斩邪刀(笔)来表达内心的不满和愤懑。所以他自言书名为“志怪”,其实不仅写鬼,更是记录“人间变异”,目的是引起世人的“鉴戒”。(5分,三则材料均要涉及3分,意图2分)
(二)(16分)
6.⑴遗憾(盼望)⑵羞臊 ⑶感激⑷失望(4分,每个1分,意思相近即可,必须是动词)
7.示例:【A】运用比喻的修辞,生动形象写出了“我”用力拔萝卜失败后满脸通红的窘态,表现了天气的寒冷也表现“我”羞愧和尴尬。【B】运用拟人的修辞,生动形象写出了我拔萝卜失败后,揣测萝卜嘲笑我的羞愧心理。(4分,手法1分,内容情感3分)
8.在内容上记叙“我”拔萝卜失败的趣事,表现了“我”对萝卜的喜爱,使文中对萝卜的回忆更加丰富有层次,添加了文章的趣味性和可读性。从结构上看承上启下,照应标题。(4分,内容和结构各2分)
9.在故乡吃到了熟悉的青萝卜,感受到家乡的味道,如愿以偿,吃到了梦寐以求的青萝卜,萝卜的味道让我想到了已逝的童年,唤醒了诸多与萝卜有关的记忆,各种滋味涌上心头。所以让作者有莫名的感动。(4分,大意相同即可)
(三)(18分)
10.⑴国都 ⑵使唤 ⑶都 ⑷知道,听说(使……知道)(4分,每个1分)
11. 我闻有凤凰久矣/今真见之/汝卖之乎(2分,每个1分)
12.⑴听到的消息如此,不如不知道。
⑵路人正想将山鸡献给楚王,结果过了一夜,山鸡死了。(4分,每句2分)
13.⑴省(节省、节约)⑵“令人问之于丁氏” ⑶偏听偏信,不亲自调查,不去了解,⑷不要盲目
信从,一定要去认真调查。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要有求证精神。(8分,每个2分)
(四)(6分)
14.《采莲曲》中的“荷叶罗裙一色裁”写人花难辨,“芙蓉向脸两边开”写出花人同美,采莲女和大自然融为一体,情感是欢愉轻快的。《赠荷花》中的“绿荷红菡萏”写出荷花的绿叶和红花相映,“卷舒开合”写出荷花的天真自在,但美好的事物却难逃“翠减红衰”的厄运,受到遗弃,飘零落地,在凄风苦雨中化作尘土。这暗示着诗人心中某种难言的隐痛。(6分,结合内容各1分,情感各2分。情感答错不给分)
四、写作(45分)
15.【示例】孔子云:“独学则无友,孤陋而寡闻。” 701班翱翔组成长共同体是由品学兼优的朋友组成,我们组成员学习上互相帮助,生活上互相关心,在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为明天翱翔在祖国蓝天而时刻准备。来吧,邀请你加入我们的成长共同体。(5分,恰当引用诗句锦句2分,邀友目的1分,朋友内涵1分,语言得体1分;若不按建议写也可,但要求写出目的和理由、有吸引力,酌情给分)
16.(40分)评分参考
评分 建议分 一般要求 具体要求
一类 (40—36分) 40;38;36 切合题意;写作目的明确;思考充分,立意深刻,中心突出;有自己的生活体验,感情真挚;选材精当,内容充实;结构合理,思路清晰;表达精当,语言流畅。 总评优等。题目有新意。叙述文以写人为主,突出人的外在特点和内在精神,写出这个(类)人的特点,人物有鲜明的个性。扣住所填写的词,突现自己的情感态度。(思维呈关联结构或抽象结构)
二类 (35—30分) 34;32;30 符合题意;写作目的较明确;思考较充分,立意正确,中心明确;有一定的生活感受,感情真实;选材合理,内容具体;结构完整,思路较清晰;表达较准确,语言较流畅。 总评优等。题目还有新意。叙述文以写人为主,突出人的外在特点和内在精神,写出这个(类)人的特点,人物个性不够鲜明。扣住所填写的词,与自己的情感态度有关联。(思维呈关联结构)
三类 (29—24分) 28;26;24 基本符合题意;写作目的较模糊;有一定思考,中心基本明确;有一定的生活感受,感情较真实;选材基本合理,有一定内容;结构基本完整;语言基本通顺。 总评中等。题目笼统。题目还有新意。叙述文以写人为主,有人的外在特点和内在精神,写出这个(类)人的特点,人物个性不够鲜明。扣住所填写的词,与自己的情感态度关联度有欠缺。(思维呈多点结构)
四类 (23—24分) 22;20;18 基本符合题意;写作目的模糊;思考肤浅,中心不明确;有一定的生活感受,感情贫乏;选材普通,有一定内容;结构基本完整;语言基本通顺。 总评中等。题目空泛。题目还有新意。叙述文以写人为主,人的外在特点和内在精神有欠缺,写出这个(类)人的特点,人物类同化。扣住所填写的词,与自己的情感态度关联度有欠缺。(思维呈单点结构)
五类 (17—12分) 16;14;12 不符合题意;没有写作目的;基本没有思考,中心不够明确;感情虚假;内容空洞;结构不够完整,条理不够清楚;语言不通顺。 总评差等。题目不合要求。叙述文没有以写人为主,人的外在特点和内在精神类型化或残缺,没有表现这个(类)人的特点,人物类同化。扣住所填写的词,与自己的情感态度关联度有欠缺。(思维呈单点结构)
六类 (11—0分) 10;8;6;4;2 不符合题意;没有写作目的;没有思考,中心不明确;感情虚假;无结构,无条理;语言不通顺。 总评差等。小学生作文。叙述文没有以写人为主,事件残缺,人的特点残缺,人物特点不清楚。宿构、抄袭文章或抄现代文(思维呈前结构)
说明:⑴拉开档次,给好文章打高分。每位阅卷教师高分率控制在25%左右。
⑵错别字每三个扣1分,重复错误不扣分,最多扣2分。标点、常用词语使用错误及病句等酌情扣分,最多扣2分。⑶文中出现含有考生信息的人名、校名、地名等扣2分。
⑷字数不足500,每少50字扣2分。⑸不补写题目,扣2分。⑹“你”理解为动植物或其他事物也可,关键是美的描绘和缘由。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