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切联系的生物界》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青岛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五单元第23课
【教学目标】
1. 通过选择适合自己探究的问题,查阅书刊资料及其他信息源,搜集有关资料,会画一幅食物界的食物网。掌握食物链中生物间的关系;能够划分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2.愿意合作交流,意识到保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性,知道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鼓励学生提倡生物防治,为生物防治方案献计献策,增强学生的生态意识,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3. 分析生物间的食物关系,认识生物天敌在生物防治中的作用;能够运用食物链的原理和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探究和分析生物间的食物关系,认识到生物界的食物链联系,用食物链和食物网描述生物间的食物关系。
教学难点:认识生物界的食物联系,意识到保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性,及生物防治方面的知识。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有关食物链中的植物、动物的投影片或挂图。还有相关课件。草原生态图、其他动物生物链间的图片、生物防治技术的资料。
学生准备:上网收集一些有关食物链的资料,找出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
搜集生物之间食物关系的资料、生物防治技术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1.丰富多彩的生物界,每天都在发生着许许多多的故事,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用科学的眼光,感受生物界的魅力。老师给大家带来一段视频,相信一定会给你许多有益的启发,教师播放“螳螂捕蝉”视频。看动画
链接(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9IMI5Y1qGmA/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9IMI5Y1qGmA?/??))
2.这个视频中共有几种动物,它们的食物分别是什么?植物与动物之间存在着吃与被吃的食物关系,动物与动物之间也存在着吃与被吃的食物关系,食物是动物生存最重要的需求之一,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因食物而密切联系在一起的生物界。【板书课题:23.密切联系的生物界】
二、小组交流,自主探究
活动一:认识食物链
1.说食物链
(1)在这个例子中,谁吃谁?谁又被谁吃了?
学生讨论、交流
预设1:学生会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说出蝉吸取树的汁液,蝉又被螳螂吃了。螳螂吃了蝉,螳螂又被黄雀吃了。
为了表明“谁被谁吃了”,我们可以用箭头和线段来表示这种食物关系, “食物进了谁的嘴就把箭头指向谁”,这样又好记忆又容易写。
板书:树汁 蝉 螳螂 黄雀
(2)【展示草原生态图】
①仔细观察,草原上生活着哪些生物?生说,师板书
狼 豹 鹰
狐狸 鸟
兔 牛 鹿 昆虫
草
他们生活在这里,可能会发生什么情况?(互相残杀)
②请同学们按照谁被谁吃的顺序来说它们之间的食物关系。
③汇报交流
预设2:学生通过仔细观察图画和已有的知识会说出多条食物链。
④教师小结:从刚才的图片中可以发现:生物之间普遍存在一种“吃与被吃”的食物关系,这种关系像链条一样,把一些生物紧密联系起来,生物学家把生物之间的食物联系叫做食物链。(板书:食物链)
活动二:认识食物网
1.画食物链
(1)食物链都是从绿色植物开始到凶猛的肉食动物终止。(教师边说边板书。)
草→鹿→狼→豹
草→牛→豹
树汁→蝉→螳螂→黄雀
(2)看黑板我们刚才所板书的动物的名字,你能像老师这样,用箭头把两者联系起来,箭头指向猎食者,再写出几条食物链吗?(小组合作画食物链,重复的只画一条。)
(3)找学生到黑板上板书。
狼 豹 鹰
狐狸 鸟
兔 牛 鹿 昆虫
草
(4)教师提问:同学们请看,多条食物链相互交错,相互连结,像什么?(像
一张大网)这网状的联系就构成了食物网。(板书:食物网)
教师小结:在大自然中每一种生物都充当着重要的角色,自然界中的能量来源于太阳光能。在生物界中,能量沿着食物链单向传递循环不断。
活动三:认识生产者、消费者及分解者
1.讲解:我们知道了食物链的特点是从绿色植物开始到凶猛的肉食动物终止。在一条食物链上不同生物的作用是不一样的,有的能自己制造食物,有的必须以其它生物为食。生物学家给这些不同作用的生物起名分别叫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2.多媒体视频介绍:什么叫生产者?什么叫消费者?什么叫分解者?
(1)学生交流看法
预设3:学生通过观看视频会说出自己能制造食物的生物,像各种绿色植物---花、草、树木等都是生产者;各种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都是消费者;分解动植物残骸或废物的生物是分解者,像蚯蚓、屎壳郎和各种细菌、真菌微生物都是分解者。
(2)我们来分析黑板上的几条食物链,哪些是自己制造食物,哪些是以其它生物为食?
预设4:根据上面知识的学习学生一定会说出草是绿色植物是生产者;兔、牛、鹿和昆虫它们都是植食动物,是消费者;狐狸、鸟、狼、豹和鹰都是肉食动物,也是消费者。
板书: 肉食动物
消费者
植食动物
绿色植物 生产者
(3)分解者的作用是将复杂的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供绿色植物利用再制造有机物,各种分解者通过不同的手段来分解有机物。
教师总结:在食物链中每一种生物所处的位置,都十分重要。有一些动物为了更好地生存,与多条食物链都有食物联系。生物界中存在着这样一种食物关系,它们相互牵制,“和平”相处,使生物一代又一代衍衍不息。
三、总结概括,抽象提升
1.生态教育
(1)想象谈话: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动植物之间有着各种各样的食物联系,但它们相互之间的联系到底有多紧密,其中一种生物对链上的其他生物影响有多大呢?如果食物网中某一生物消失了,会发生什么情况?想像一下。(2)?我们以草→老鼠→蛇这条食物链为例,老鼠吃的不仅是草籽,还吃粮食。曾经一段时间,人们非常喜欢吃蛇,不法商人大量地捕杀野生蛇类,这样会带来什么后果呢????????????????
预设5:学生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畅谈所带来的严重后果。
(3)试着算一算:科学研究讲究证据充分,我们可以通过计算来了解其影响程度。如果一条蛇一年能吃6只老鼠,一只老鼠一年糟蹋5千克粮食,据统计我们人类每年要吃掉200万条蛇,那么一年下来,等于放过多少只老鼠?损失多少粮食?
(4)看到这惊人的数字,你内心有何感想?
预设6:学生自然而然地会说出要保护生态平衡。
(5)教师小结:各种生物之间是密切联系的,每一种生物都很重要,假如食物链中有一个环节出现问题,整条食物链都要遭受破坏,我们要保护生物,保持生态平衡,不能破坏大自然,否则就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所以人与大自然要和谐相处,保护生态系统就是保护人类自己。
2.生物防治
【出示资料卡】
(1)“屎壳郎”为澳大利亚的草原做出了很大的贡献,这是怎么回事呢?
学生讨论交流
预设7:根据课前所收集到的资料学生可能会说这是生物防治的作用。
(2)教师小结:这种利用生物防治生物的方法,叫:生物防治法。
(3)我国也有这样的生物防治技术。
【教师补充资料】
(4)教师小结:利用生物防治法保持了生态平衡,不会人为地破坏大自然,使人与大自然和谐相处,其乐融融。
四、拓展延伸,巩固应用
1.说说这节课你都学到了什么?(学生看着板书交流彼此心得。)
2.生态设计:
(1)如果不采用农药灭虫,怎样防止植物遭受虫害?(以虫治虫)
(2)毛毛虫啃食树叶,大量的毛毛虫甚至给树木带来灭顶之灾,你认为最好采用什么措施?(以鸟治虫,以虫治虫)
五、布置作业,引发思考
查阅资料,了解土壤沙化的原因,设计一份土壤保护方案。
下节课我们比一比谁做的最好?
板书设计:
23密切联系的生物界
食物链:
树汁→蝉→螳螂→黄雀
草→鹿→狼→豹
草→牛→豹
食物网:
狼 豹 鹰
狐狸 鸟 肉食动物
消费者
兔 牛 鹿 昆虫 植食动物
草 绿色植物 生产者
【使用说明】:
1.教学反思:
围绕认识食物链和食物网,这节课主要做了如下尝试:
(1)观看“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动画后,通过吃与被吃的关系建立食物链的概念。让学习活动富有新奇感和独特感,吸引学生的注意,激发他们的好奇心,促使他们的思维很快集中到一点,在不知不觉中参与到科学探究中。
(2)在教学认识食物网时,学生边说边画食物链,这样学生就会发现有很多叉交织在一起,从而在脑海中建立起食物网的概念,知道食物网是由许多条食物链交叉在一起而形成的。
(3)探究生态教育的问题时,我先给出一个食物链,让学生先展开小组讨论等一系列的活动,并交流想法。然后又安排了实际的数据让学生算一算,通过具体的数据让学生切身感受到食物链上的每个生物都是重要的,都有存在的价值,我们千万不能人为地去破坏其中的某一环节,对学生自觉保护生态平衡的教育就水到渠成了。
2.需破解的问题:
(1)学生由于受知识和能力的局限,对生物之间的关系对人类生存的重要性还知之甚少,探究过程难免会有一定难度,这就需要我们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并作以适当指导。
(2)学生在画食物链的时候,虽然我强调了“食物进了谁的嘴就把箭头指向谁”,但是还是有学生把箭头画反,这需要老师反复地强调。
3.使用建议:关于生物防治技术的了解,对学生来说有些难度,为了更好地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在课前可多方面的搜集有关的资料,让学生充分了解和认识。
屎壳郎出国记
澳大利亚没有处理牛羊粪的屎壳郎,于是造成了牛羊粪堆积如山,牧草被毁,环境被污染的现象。后来,澳大利亚政府进口了中国等国家的屎壳郎,让它们充当草原的清道夫。
一段时间之后,草原上的积粪被处理得干干净净。屎壳郎补上了食物链中的一个缺失环节,大自然恢复了和谐,澳大利亚的草原也恢复了生机。
美国白蛾多年来对我国局部地区的城市绿化和林业造成巨大损失,国务院办公厅专门下发通知全面部署防治美国白蛾。通知要求大力推行使用生物制剂,施放寄生虫,剪除网幕、挖蛹、灯光诱杀等生物、物理、人工措施,保护生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