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庄子二则—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教案(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21 庄子二则—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教案(表格式)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2.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2-24 11:41:04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课 时 计 划

课题 21 庄子二则—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课时 1
班别 教 具
时间
教 学 目 标 积累常用的文言词语,丰?富文言知识。? 了解《庄子》及庄子生平、思想。? 感受“游濠梁”中反映的庄子生活的诗意,了解庄子的志趣。? 对“游濠梁”引发的辩论作出评价。
重点 了解庄子和惠子两人在思想、性格、气质等方面的差异
难点 感受“游濠梁”中反映的庄子生活的诗意
关键 对“游濠梁”引发的辩论作出评价
教 学 过 程
教学内容及流程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二次备课
明确目标 组织教学 导入新课 3、出示目标 在两千三百多年前的濠水之滨,有一对好友进行了一场关于“鱼”快乐与否的跨越千年的辩论。 这两个人是——?(庄子和惠子),他们的辩论,倒底谁输谁赢?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庄子和惠子游于濠梁》 学生准备好教材等学习用品 倾听教师讲述,思考分析,感悟理解 齐读学习目标


教学内容及流程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二次备课
实施目标 目标导学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了解作者作品 2、积累文言词语 3、教师范读课文 4、学生朗读课文 5、指名读课文,互相评析 翻译课文 目标导学二:精读课文,体会情感 本文记叙的一个怎样故事 辩论的辨题是什么 双方的观点各是什么 上节课我们介绍了庄子,他是哪家学派的代表?他的主张是什么? 教师讲解:惠施,宋国商丘人,战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哲学家,名家思想的开山鼻祖和主要代表人物。惠施是合纵抗秦的最主要的组织人和支持者 一词多义: 固:A.固不知子矣(固然) B.子固非鱼也(本来) 教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听准字音,把握节奏 组织学生朗读课文,要求要读准字音,注意停顿。 教师指名读课文,做好点评。 组织学生翻译课文,及时指导。 同学们对文章大意已经有了初步了解,下面再读课文,我们结合问题,进一步深入探究。 现在请一个同学来用最简短的话说一下,在这个故事中,庄子和惠子到底发生了什么故事? 教师总结:一场跨跃千年的辩论! (2)这场辩论赛辩题是什么? (3)正反双方的观点是什么?教师总结:庄子:鯈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惠子: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学生举手回答:庄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哲学家,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他认为“道”是无限的、“自本自根”“无所不在”的,强调事物的自生自灭,否认有神的主宰。 根据认真听教师范读。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节奏。 同学朗读,其他同学欣赏与评析 学生结合书下注释,翻译全文。 学生精读课文,边读边分析。 学生回答:他们之间进行了一场辩论 学生分析:庄子是否知道鱼之乐 学生从文中找出观点,大声读出。 7’ 8’


教学内容及流程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二次备课
情景模拟,再现辩论对话 探究辩论的胜者 庄子为什么非常固执地认为鱼儿是快乐的? 辩论双方在思想、性格、气质等方面的差异分析 链接生活,总结升华 情景模拟,选一人扮演庄子,一人扮演惠子,根据课文内容组织辩论对话 教师点评:一场辩论,让我们看到了两个的的不同。 (5)在庄子和惠子的辩论中,谁是胜者? 教师总结:从故事本身来看,庄子占了上风;从逻辑上看,惠子是胜者;从逻辑上看,庄子其实并不应该输,只是他没找准方向,以至给惠子留下了可乘之机。 庄子为什么非常固执地认为鱼儿是快乐的? (7)在这场辩论中,我们可以看到庄子与惠子在思想、性格、气质等方面都有差异,他们的人生态度也各不相同,结合课文试作分析。 你更欣赏哪一方? 教师总结:濠梁之下一游鱼、天地之间一庄子,绝顶聪明的庄子早已用自己睿智的目光超越了人与鱼的界限,庄子何尝不是一只鱼,一只崇尚自然、追求自由的精神之鱼。在今天高楼大厦林立,鸟语花香田园风光离我们渐远的时代,我们呼唤庄子的精神的回归,让我们开启庄子之门,让生活中多一些意趣。 学生选派代表,进一步熟悉内容,然后表演辩论。 同学们通过观看,更加形象的理解本文的故事情节 学生分析回答:庄子认为鱼“乐”,其实是他愉悦心境的投射与外化。因为庄子本来就是崇尚自然的,他本来就是快乐的,他站在自己的角度看这个问题 尝试引导: 惠子好辩,重分析。对于事物有一种寻根究底的认知态度,重在知识的探讨。庄子智辩,重观赏,对于外界的认识,带有欣赏的态度,将主观的情意发挥到外物上而产生移情同感的作用。如果说惠子带有逻辑家的个性,那么庄子则具有艺术家的风貌,他心境旷达,视荣华富贵如敝屣,他有着高雅的生活情趣,他鄙视功名富贵,追求快乐自由。 8’ 7’



教学内容及流程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二次备课
检测目标 习题检测 总结本课 3、作业 1、分角色朗读课文,注意双方的语气 2、把课文改编成课本剧,可以在原有故事基础上补充情节。注意要对人物的表情、动作、心理等有所提示。 学生大声朗读课文,朗读中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尝试改编,互相交流,构思思路 学生谈本节课的收获和体会。 10’
板 书 设 计
领 导 评 课 意 见 学校检查记实

教学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