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与反思 -2.1 油菜花开了教科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与反思 -2.1 油菜花开了教科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5.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0-02-24 13:01: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科学《油菜花开了》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绿色开花植物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部分构成。它们能帮助植物满足自身的需要。
2、花是植物的繁殖器官,植物的花在形成果实的过程中要发生一系列的变化。
过程与方法:
1、解剖油菜花并观察油菜花的各部分的特征。
2、观察一株油菜上花的变化过程并用画图的方式记录油菜花变成油菜荚的过程。
情感、态度、价值观:
获得亲近自然的情感体验,产生探究各种各样的花的浓厚兴趣。
四、教学重点难点
根据教材结构和学生情况,我将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确定为:
重点:学习使用解剖的方法观察油菜花的各部分特征。
难点:推测花形成果实的变化过程。
五、教学准备
教具:课件、一株完整的油菜
学具:镊子、放大镜、观察记录表。
教学流程:
为了让同学能够“亲其师、信其道”,我会用亲切的语言和同学交流春天的见闻;用美丽的图片吸引同学,让同学入情入境。
让学生观看课件:春天,各种花朵散发出清香,让我感到进入了另一个世界,是美妙的。一眼望去,田野里已是一片黄色的花海。当微风吹过的时候,随风荡漾,一片美丽的景色。(随着视频播放解说,视频停止后说后面的部分)是啊,又到了油菜花盛开的时节,大家平时认真地观察过油菜花吗?今天就让我们走进美丽的油菜花,一起来观察研究油菜花吧!
板书课题:油菜花开了
(设计意图:通过油菜田的视频,把学生思维带到万物复苏的季节,看到美丽的油菜花世界。激发孩子们对油菜花的探究兴趣,自然就会有学生想看看油菜花的欲望,为更好的研究油菜花的过程打下伏笔)
二、探究过程
1、观察一棵油菜。
(1)大屏幕出示凤仙花图片。提问:我们曾经认识过凤仙花的构造,它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学生能够说出凤仙花是由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部分组成的。
(2)这时老师紧跟着问:油菜呢,是不是也具有相同的构造呢?(大屏幕出示凤仙花和油菜花的对比图片)让学生通过自主观察思考能够独立指出油菜的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
(3)小结:在大自然中,绿色开花植物都是由这六部分组成的。
2、观察一朵油菜花。
(1)出示:油菜花
请仔细观察这朵油菜花,看清楚油菜花是由几部分组成?
小组活动,填写报告单(油菜花结构图自己画,自己标出名称)
汇报交流
在交流的过程中纠正孩子对结构名称的不正确认识。
你们想更近距离的观察油菜花吗?
在观察活动前,请大家先思考大屏幕上的两个问题:
a、你打算怎样研究油菜花?
b、你想借助于什么工具?
(设计意图:这部分内容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所以在教学时我采用直接观察演示法,小组合作探究法进行教学。学生在观察了油菜的完整植株后,自然会对油菜花的观察产生兴趣。)
(2)解剖:
油菜花虽小,可它也是有生命的,如果在我们身体上取出一部分你会有什么感觉?
可是为了学习的需要,我们暂时摘下几朵油菜花,在以后的生活中我们能够随意的摘取花草树木吗?
我们在对油菜花观察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
你们认为应该怎样使用镊子解剖才能让我们的油菜花受到的伤害最小,或者说解剖的顺序应该怎样?解剖时还要注意什么?先自己独立思考,再小组成员之间轻声讨论,并把讨论的结果写在实验计划表上。
好了,哪个小组先汇报一下。(讨论关于镊子的使用和解剖的顺序,强调:由外向内、夹牢基部、按序摆放。)
老师示范后学生小组合作动手解剖,同时观察解剖后的油菜花的各个部分,并将萼片、花瓣、雄蕊、雌蕊用胶带贴在观察记录表上。把观察的结果如数量、颜色、气味等记录下来。
(3)汇报交流:你们小组在观察活动中有什么收获?
最后得出结论:油菜花是由萼片、花瓣、雄蕊、雌蕊四个部分组成的。
油菜花有4片花瓣,4个萼片,6根雄蕊,1根雌蕊
将各部分数字板书在结构图名称旁
(设计意图:四年级的学生比较小,看到的东西都想占为己有,老师在此特意强调任何的植物都有生命,不容我们去破坏,使学生认识到生命的重要性。解剖时学生一般动作快,但可能有拉破、解剖无序、排列无序的问题,为以后的研究带来麻烦。因此这儿引导学生讨论很必要,教师演示很重要。教师左手拿油菜花,右手拿一个大镊子,由外而内就是先解剖萼片,再解剖花瓣,雄蕊,最后解剖雌蕊。然后学生小组合作动手解剖油菜花,实现学生在课堂里的主动学习。让学生去实践、去探究。)
3、观察一棵油菜的花。
(1)请同学带着问题观察一棵油菜花
投影出示:
a:一棵油菜上的花是同时开放的吗?你是怎么知道的?那没开放的是什么?
b:数一数这棵油菜花上有几朵花,几个花蕾? 除了花和花蕾外,油菜花谢了以后,留下的是什么?
(2)认识“果实”。
(3)花蕾发生了什么变化,才成为果实呢?请同学们推测一下并试着画出花蕾变化推测图。(指名说自己的推测,并说说自己的依据。)
(4)小结:有的花谢了就会留下果实,里面的种子会慢慢成熟,使其物种得以延续,这说明,开花植物的花是植物的繁殖器官。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遵循了“判断――证据――新发现――新证据”的思维模式,首先学生根据对正在凋谢的油菜花的观察,作出花开以后生长变化过程的描述性判断,接着通过整株油菜的观察寻找证据,证明自己的判断,然后发现花蕾,对于花蕾也就是花开的整个生长变化过程作出判断,学生会发现留下的绿杆和花的雌蕊很相似,它就是以后的果实,并画下来。最后再通过课外跟踪观察一朵花的活动寻找证据,这样一步一步地进行,有助于学生科学思维的发展。)
三、总结延伸
在观察油菜花活动后,你有什么收获?
通过有序的观察,相信大家对油菜这种植物已经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关于植物的花你们还想了解什么呢?
神秘的大自然蕴藏着无穷的秘密,老师相信,通过大家不断地观察研究一定会有更多的发现!
(设计意图:让学生学会通过有序的观察来探究花的奥秘,使学生乐于尝试应用学到的科学知识,去亲进大自然、感受大自然、热爱大自然。能够把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从课内引到课外,从而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发展)
七 、板书设计
油菜花开了
绿色开花植物:根、茎、叶、花、果实、种子
油菜 萼片:4片
花的 花瓣:4瓣
组成 雄蕊:6根
雌蕊:1根
八、教学反思
春天,油菜花开了,一场孕育着新的油菜花的生命活动也开始了,《油菜花开了》是四年级《新的生命》单元的第一课,如何让学生通过本课激发对整个单元乃至生命的探究意识和研究兴趣,是摆在眼前的一个切实的问题。而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仔细观察一朵油菜花进而观察一株油菜上的花。如何让学生有效地观察,又是摆在眼前的一个重难点。
本课教材中选用的研究材料是油菜花,而春天这个季节油菜花在哈尔滨是较少见的,为了不改变教材结构说课的过程中以油菜花为说课内容,实际上课的时候我是以白菜花为例。白菜花同油菜花同属因此在教学中我改用了白菜花,一方面它和油菜花同属十字花科,构造简单,易于学生研究;另一方面白菜花又是学生身边最熟悉而又非常陌生的植物,最熟悉是因为白菜是学生常吃的一种蔬菜,非常陌生是因为学生对身边事物很少关注,对开了花、结了果的白菜更是几乎不认识,因而在课堂中出示白菜花的时候,学生都认为是油菜花。白菜心见光后生长,心叶由乳白色渐变成翠绿色,且叶形亦变异得娇小别致,有时抽生的薹茎还能开出些淡黄色的十字小花,白菜花为金黄色, 大概20天左右开花,盛花期很长(7-10天),便于学生观察。因此,本课改用白菜花还可以培养学生关注身边事物的意识。
科学课堂的许多东西是不可预设的,具有动态生成性,而作为科学教师要发挥自己的教学机智把它作为一种资源加以利用,进而促进科学概念的建立和形成。观察一朵油菜花是本课的重点,它是由解剖油菜花、记录观察结果以及围绕以上问题的合作讨论展开的。让学生主动探究并提出只有用解剖的方法才能更仔细地观察和了解花的各个部分的构造是本课的关键。并为下一课《各种各样的花》打下进一步学习的基础。本课通过教师指导,让学生解决、观察一朵油菜花各部分及一朵油菜花的生长变化情况,使学生较深刻地学会本课知识。在教学中,当学生在用放大镜观察白菜花后,一个小组在汇报中这样描述到:“我们组发现白菜花有花托、花瓣、花心、花粉……”一听同学们都笑了,的确一开始我也觉得在说些什么玩意儿,没有头绪,但猛地又一想,这可能是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自己对花构造的观察发现。于是,我就请这一组的汇报同学在实物投影仪下边指边汇报。果然,他们讲的“花托” 花的萼片,“花心”是雄蕊、雌蕊,从中我“顺手牵羊”归纳给出有关花构造的科学概念:白菜花是由萼片、花瓣、雄蕊、雌蕊等四部分组成的,在雄蕊头上还有花粉。
油菜花开了实验报告单
油菜花结构图(标出名称):
解剖方法: 实物粘贴处:
主要部分
数量
颜色
气味
其他发现
萼片
花瓣
雄蕊
雌蕊
花蕾变化推测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