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2张PPT。粤教科技版 小学科学 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植物大观园第6课 校园里的植物校园里的植物,你认识多少种?在校园的校道两旁、绿地和生物园里栽种着许多不同种类的植物。你认识校园里的哪些植物?观察学校生物园里的植物,说说你所认识的植物种类。①②③④⑤⑥台湾草假连翘旅人蕉使君子樟树朱槿观察学校生物园里的植物,说说你所认识的植物种类。继续寻找校园里的植物,观察并描述它们的形态特点。思考:可以观察植物的哪些形态特点? 注意事项:
1.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活动,寻找校园里的植物,观察和记录。
2.听从老师的安排,遵守纪律,注意安全。观察校园的植物交流与分享我们找到的植物是……
这种植物的观察地点在……
它的植株高度是……
它的叶……
它的茎……
植株较高大叶子有裂片,呈羊蹄状树干明显,茎坚硬交流与分享我们找到的植物是……
这种植物的观察地点在……
它的植株高度是……
它的叶……
它的茎……
植株矮小茎细长、柔软叶片椭圆形交流与分享我们找到的植物是……
这种植物的观察地点在……
它的植株高度是……
它的叶……
它的茎……
植株矮小叶片卵形茎细长、柔软花很小,淡绿色交流与分享我们找到的植物是……
这种植物的观察地点在……
它的植株高度是……
它的叶……
它的茎……
植株矮小茎柔软,缠绕在其他物体上叶片心形花呈喇叭状交流与分享我们找到的植物是……
这种植物的观察地点在……
它的植株高度是……
它的叶……
它的茎……
植株低矮叶片椭圆形,有锯齿枝干直立,有分支枝条上有小尖刺榕树植株高大,叶片椭圆形,树干坚硬我们的发现不同植物的形态特点不同。
有的高大,有的低矮;有的茎坚硬,有的柔软……给植物分类植物的种类繁多,形态各异。
根据植物的特点,尝试对校园里的植物进行分类。思考:可以按照怎样的标准对植物进行分类呢?讨论:植物的分类标准可以根据植物的颜色进行分类可以根据植物是否开花进行分类可以根据秋天是否落叶进行分类可以根据叶子的形态进行分类……可以根据植物的高度进行分类 各小组选择一种分类标准,将在活动1观察到的植物进行分类,并完成科学实践记录单。 我们小组以植物的 作为分类标准;
把 种植物分为 类。它们的植物类别是…….
植物名称是……
植物特点是……汇报与分享思考:彬彬是按植物的哪些特点来分类的?根据茎的特点,可以将这些植物分成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这三大类。拓展活动 课后观察身边的一些植物,根据它们茎的特点,尝试对这些植物进行分类。为什么植物上会挂着一个牌子? 在植物园或公园里,植物的种类非常丰富。我们可以通过悬挂在植物上的标牌来了解这些植物的名称、习性等信息。
为植物挂标牌,就相当于给植物编制“身份证”。比较不同植物的标牌,观察里面包含哪些内容。植物的标牌一般包含种名、科属、学名、别名、原产地、用途等内容。 除了制作植物标牌外,植物园还会为有的植物制作知识展板。知识展板能更详细地介绍植物的知识,让游客在参观植物园时,认识和了解有关植物的更多信息。这种知识展板比一般的标牌内容更丰富。活动:制作植物标牌 为校园里的植物设计标牌,介绍这些植物的特点,帮助同学们更好地认识身边的植物。我们要选择哪些必需的信息?小组合作设计几种植物标识牌,并与其他小组交流和分享。实践活动:给植物挂标识牌在不破坏校园或小区绿化整体美感的基础上,给植物悬挂标识牌。
向大家普及植物知识,帮助他们了解和辨认植物,让身边的校园、公园、社区绿地成为自然植物科普园。
四年级下册第 6 课《校园里的植物》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课从学校的生物园展开认识植物之旅,让更多学生认识和了解身边植物的名称、形态结构及生长特点等,并利用一定的标准对校园植物进行科学分类,初步认识植物的多样性,丰富学生的植物知识。
本课由三个活动组成。第一个活动是“参观生物园”,了解生物园里的各种植物。第二个活动是“给校园里的植物分类”,根据植物的某些共同特征进行分类,描述它们的异同,了解不同的植物具有许多不同的特征,了解植物的多样性和常见的分类方法。第三个活动是“学做植物标牌”,了解植物的多样性和常见的分类方法,通过植物标牌的制作,鼓励学生对校园的植物进行一次调查,了解校园中主要植物的种类、外形特征、分类常识、生活习性等,知道地球上的植物种类很多,形态各异。
二、学情分析
学生经历了前五课的观察、对比等学习活动,了解了植物世界是丰富多彩的, 植物的种类是多样的,地球上存在不同的植物,不同的植物具有许多不同的特征, 同一种植物也存在个体差异。学生可以通过对植物的科学观察,了解和认识更多的植物。此外,学生对植物的观察方法和对比方法也有了丰富的经验,能展开有序的观察活动,具有一定的探究能力。
三、教学目标
初步认识校园里常见的植物,了解地球上存在不同的植物,不同的植物具有许多不同的特征。
学习用比较的方法对不同的植物进行观察,发现植物的主要辨识特征并进行分类,认识更多的植物。
通过对校园的植物种类的调查,认识多姿多彩的植物世界,感受生物的多种多样。
产生观察植物和探索自然的兴趣,培养爱护植物的情感。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初步认识校园里常见的植物,了解地球上存在不同的植物,不同的植物具有许多不同的特征。
教学难点:学习用比较的方法对不同植物进行观察,发现植物的主要辨识特征并进行分类,认识更多的植物。
五、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校园常见植物的实物或图片、植物标牌、纸卡、多媒体教学仪器、实物投影、教学课件。
学具准备:校园常见植物的实物或图片、植物标牌、纸卡、《科学学生活动手册》。
六、教学过程
(一)任务驱动
设置情境:在校道边上栽种着各种各样的植物,有高大、遮阴的榕树,有整齐鲜艳的大红花,还有错落生长的狗尾草。
问题:校园里的植物真多!你都认识它们吗? 交流:学生根据自己的发现或经验进行表达。
任务:在校园里生长着许多的植物,你能说出它们的名称吗?它们各自有哪些特征?在其他地方也能找到它们吗?
(二)活动探究
1.活动 1 参观生物园
介绍:校园里种植着许多不同种类的植物。你认识校园里的哪些植物? 出示:教科书上的插图。
任务:观察学校生物园里的植物,说说你所认识的植物种类。问题:开展实地观察前,要在教室内进行哪些准备工作?
讨论: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进行交流。
汇报:分小组进行汇报,教师根据学生的情况进行引导和记录。
小结:准备工作包括明确我们的观察任务是什么,怎样才能观察到更多的校
园植物,怎样才能把观察到的信息记录下来…… 活动:分小组制订详细的观察计划。
汇报:分小组进行汇报,教师根据学生的情况进行引导和记录。
指导:观察的目标、方法和记录要点等方面,对学生给出相应的要求。活动:组织学生到生物园进行实地观察和记录。
汇报:分小组进行汇报,教师根据学生的情况进行引导和记录。要求:了解校园里植物的名称,并制作成小卡片。 2.活动 2 给校园里的植物分类
任务:利用植物小卡片,根据自己确定的标准给校园里的植物分类。讨论:可以按照怎样的标准对植物进行分类?
活动:分小组对校园里的植物进行分类。
汇报:分小组进行汇报,教师根据学生的情况进行引导和记录。
小结:可以根据植物的高度、颜色进行分类,可以根据植物是否开花进行分类,可以根据秋天是否落叶进行分类,还可以根据叶子的形态进行分类,等等。
引导:可以根据“茎的特点”进行分类。
任务:按“茎的特点”对植物进行分类活动。
汇报:分小组进行汇报,教师根据学生的情况进行引导和记录。
小结:有的植物高,有的植物矮;有的具有明显的树干,有的则杂枝丛生。根据茎的特点,可以将植物分成乔木、灌木、草本植物和藤本植物等几类。
3.活动 3 学做植物标牌
讲述:在植物园或公园里,植物的品种非常丰富。很多学生对花坛里的常见植物常常不知其名,也无法通过简单的查询方法快速地了解植物的信息。为植物挂标牌,就相当于给植物编制“身份证”。我们可以通过挂在植物上的标牌,来认识更多植物的名字、习性、特点等内容。
出示:植物标牌的图片或实物。
问题:植物标牌有记录了植物的哪些信息? 活动:分小组进行观察和记录。
汇报:分小组进行汇报,教师根据学生的情况进行引导和记录。
小结:标注植物的学名、别名、科属和原产地等简要且必须的信息。植物标
牌要求简单清晰、准确易懂、轻巧美观和经久耐用。
任务:在校园里的选择一种或几种植物设计标牌,介绍这些植物的特点,帮助同学们更好地认识身边的植物,更加自觉地珍惜和维护校园植物资源。
要求:对于标牌中的植物信息一定要再三确认是否准确,还可以通过专业的植物书籍或网站核实植物标牌的信息。
活动:分小组进行设计和制作。
展示:分小组展示制作的植物标牌,教师根据学生的情况进行引导和记录。评价:植物标牌是否简单清晰、准确易懂、轻巧美观和经久耐用。
挂牌:在不破坏校园或社区绿化的整体美感基础下,给植物悬挂标牌,并向师生或居民普及植物知识,帮助他们辨认和了解更多的植物,让身边的校园、社区绿地成为自然植物科普园。
七、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