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6张PPT)
③分析1650年至1800年,世界人口增长有何特点?
1800年至今,世界人口增长又有何特点?
④思考:有人说我们正处于一个“人口爆炸”的时代,你能解释其中的含义吗?
含义:当前世界人口增长过多过快
世界人口增长相当缓慢
世界人口迅速增长
人口每增加10亿所需时间表
世界人口每增加10亿人口,所用时间越来越( ),说明人口的增长速度逐渐( )
短
加快
人口 10亿 20亿 30亿 40亿 50亿 60亿 70亿
年份 1830年 1930年 1960年 1974年 1987年 1999年 2011年
增10亿的时间 100年 30年 14年 13年 12年 12年
为何近几十年来人口增长速度越来越快?
医疗水平提高
婴儿死亡率降低
生活水平提高
人类寿命延长
思考
出生率=
出生人口数
总人口数
×100%
死亡率=
死亡人口数
总人口数
×100%
自然增长率是指一年内一定地区的自然增长人口与总人口之比。
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人口自然增长率
P49页阅读材料
思考:自然增长率>0,=0,<0时,分别代表什么?
A自然增长率>0,表示人口( )
B自然增长率=0,表示人口( )
C自然增长率<0,表示人口( )
正增长,人口增多
零增长,不增不减
负增长,人口减少
记!!!
①2010年,中国某地人口出生率为1.01%,死亡率为0.71%。请计算2010年度该地人口自然增长率是多少?
②读图3-2,讨论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关系。
图3-2 2008年不同收入国家的人口增长率
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1.01%-0.71%=0.3%
经济水平高的国家,人口的自然增长速度较慢;经济发展水平低的国家,人口的自然增长速度较快。
人口自然增长率与经济发展水平有密切联系。
哪个大洲人口增长率最高?
哪个大洲人口增长率最低?
非洲
欧洲
读下表,回答第1题。
1.表中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D
2、表中丙地最可能位于()
A、欧洲 B、非洲 C、拉丁美洲 D、亚洲南部
表中各地,一年自然增长人口最多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A
B
地区 人口总数(万人) 出生率(%) 死亡率(%)
甲 600 1.2 0.6
乙 8000 1.9 0.4
丙 1000 0.6 0.8
丁 56 3.2 1.2
2.下列国家中人口自然增长慢的是( )
A. 巴西 B. 中国
C. 印度 D. 德国
D
3、目前,世界人口的增长在数量和速度方面的特点是( )
A、速度慢,数量少 B、速度慢,数量大 C、速度快,数量少D、速度快,数量大
D
世界人口分布图
整体特点:
人口密度
160人/千米?
80人/千米?
人口密度小的地区,人口分布较为稀疏;人口密度大的地区,人口分布较为稠密。
面积1000平方千米,
人口约160000人。
面积1000平方千米,
人口约80000人。
①请你计算出中国、澳大利亚的人口密度,并说明表中哪国人口分布最为稠密,哪国人口分布最为稀疏。
139.6
2.84
最稠密
最稀疏
国家 面积
(万千米2) 2009年人口数
(亿人) 人口密度
(人/千米2 )
俄罗斯 1 709.8 1.42 8.3
加拿大 998.5 0.34 3.4
中国 约960 13.4
澳大利亚 774.1 0.22
P50页
人口密度在100人/千米2以上的地区主要有哪些?
A . B .
C . DE .
亚洲东部
亚洲南部
欧洲西部
南北美洲东部
A
B
C
D
E
人口稠密地区的分布有什么特点?为什么人口稠密?
四密
从纬度位置看,人口密集区主要在 纬度.
从海陆位置看,人口密集区主要在 地区.
中低
沿海
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
从地形类型看,人口密集区主要在地势低平的 地区.
平原
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
地图册P2
人口分布原因分析
你认为适宜大量人类长期居住的是( )多选题
A高纬度地区 B中低纬度
C内陆荒漠 D临海地区
E气候寒冷 F气候温和降水多
G高山高原 H 平原、盆地
I原始热带雨林
结论:人口分布与地理环境关系密切,自然条件优越的地区, 农业工业发展好,开发历史悠久,经济发展水平高,往往形成人口稠密区
从纬度位置看,人口密集区主要在中低、纬度地区.
从海陆位置看,人口密集区主要在沿海地区.
从地形类型看,人口密集区主要在地势低平的平原地区.
从气候类型看,人口多分布于气候较为温和,降水较多的地区。
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
记笔记!!!
自然条件优越
吸引人口居住
开发历史悠久、经济发展较好
吸引人口居住
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
自然因素
社会因素
地形、纬度、气候、
海陆......
教育、就业、交通......
3 .
4 .
1 .
2 .
4
2
稀疏区
“四疏”
干旱荒漠
高原山地
高纬度寒冷地区
湿热雨林区
找出人口密度10人/千米2以下的地区
自然条件非常恶劣,不适宜人类长期居住
地势高空气稀薄
终年严寒
过于湿热
极端干旱
为什么这些地区人口稀疏?
自然环境恶劣
荒漠地区
高纬地区
高山高原地区
原始雨林地区
我会选
对人口稀疏区,某同学编了一段顺口溜如下
“高纬高山( ),沙漠内陆( )
雨林湿又( ),人们定居难”
以下最能反映人口稀疏分布特点的是哪个选项?
A寒、旱、热 B旱、寒、热
C热、旱、寒 D寒、热、旱
寒
旱
热
平原
中低纬度
沿海
极地
荒漠
高山高原
“选家”
一、世界人口的数量与增长
1.2011年10月底突破70亿。
2.1800年以前增长缓慢,1800年以后增长迅速
3.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二、世界人口的分布
1.人口密度反映人口地理分布的疏密程度。
2.人口密集区: 亚洲东部、亚洲南部、欧洲西部、南部、北美洲东部。
原因:自然条件优越,或开发历史较长,或经济发达。
3.人口稀疏区:荒漠、高纬、高山高原及热带雨林地区
原因:自然环境恶劣。
为了生存
开垦草原
开采矿产
砍伐森林
水土流失
土地荒漠化
人类生存环境面临严重威胁
犯罪率上升
交通拥堵
住房拥挤
就业困难
教育质量低
医疗紧张
人口增长过快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饥饿贫困
贫民窟
劳动力短缺
人口老龄化
国防兵源不足
赡养老人压力增加
人口过少、增长过慢带来的问题
(三)世界人口问题的解决措施
人口问题
人口过多,增长过快
人口过少,增长过慢
计划生育政策
鼓励生育政策或接纳外来人口
(中国、印度)
(法国、德国等欧洲国家)
措施
1、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
2、人口增长过慢带来的问题
(1)给资源、环境造成空前压力(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加剧等)
(2)给社会经济发展造成压力(就业困难、住房紧张、教育质量低、医疗紧张、交通拥挤、犯罪率上升等)
劳动力短缺、国防兵员不足、人口老龄化、赡养老人压力增加
解决措施:实施计划生育政策
解决措施:鼓励生育、或接纳外来人口
世界人口的急剧增长,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一系列问题。你能说出图中漫画所表达的含义吗?
交通拥挤,造成大气和噪声污染
滥伐森林,导致水土流失
过度捕捞,破坏海洋生态平衡
大气污染,环境恶化
人口无节制增长,生活贫困
战争频繁,影响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全球变暖
2.阅读右图,回答问题。
(1)图中人口稠密的四个地区是_______________(填数码),这四地人口稠密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下表中填出图中四个人口稀少地区的代号和原因。
①②④⑤
自然条件较好,开发历史较长,经济较发达等
③
热带雨林区过于湿热
⑥
热带沙漠区较为干旱
⑦
高纬度地区较为寒冷
⑧
高寒和干旱
代号 稀少原因 代号 稀少原因
3.该漫画反映了当前世界存在着严重的( )
A.环境问题
B.人口问题
C.资源问题
D.水污染问题
B
4.漫画反映的问题可能产生的后果是( )
A.劳动力短缺 B.资源短缺
C.各国国防兵力资源不足 D.全球人口老龄化
5.要解决这种可怕的想象最根本的做法是( )
A. 停止使用自然资源 B.多植树造林
C.控制人口数量 D. 防止污染
C
B
世界人口增长图
增长迅速
疏密不均
过快过慢
世界人口分布图
世界的人口
处境艰难的地球
请指出字母代表的山脉名称及形成原因
太平洋板块
南 极 洲 板 块
非洲板块
欧 亚 板 块
美 洲 板 块
印度洋板块
喜马拉雅山
落基山脉
安第斯山脉
A
B
C
D
阿尔卑斯山
达标体验
1、造成地球上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是( )
A、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活动
B、全球气候的变化
C、大量的水土变化
D、 地壳的变动和海平面的升降
2、板块之间发生碰撞挤压时,地表产生的地理
现象是( )
A、形成裂谷 B、形成低谷
C、形成海洋 D、形成高山
3、几乎全部位于海洋中的板块是( )
A、欧亚板块 B、美洲板块
C、印度洋板块 D、太平洋板块
D
D
D
4、经常发生地震的台湾岛处在两大板块交界的
地带,这两大板块是( )
A、欧亚板块与太平洋板块
B、欧亚板块与非洲板块
C、欧亚板块与印度洋板块
D、欧亚板块与美洲板块
5、下列表述不符合板块构造学说的是( )
A、全球共分为六大板块
B、板块内部较稳定
C、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多火山、地震
D、大西洋是板块间相互碰撞形成的
A
D
9、在青藏高原上发现海陆变迁的证据是( )
A、青藏高原目前正在不断抬升
B、古代书籍记载此处曾经是海洋
C、在青藏高原的岩层中发现海洋生物化石
D、南部边缘的喜马拉雅山曾是海洋
10、澳大利亚、阿拉伯半岛所处的板块是( )
A、大西洋板块 B、印度洋板块
C、太平洋板块 D、南极洲板块
11、大陆漂移的原因是( )
A、板块运动 B、地震、火山
C、人类活动 D、水流冲击
C
B
A
12、提出“大陆漂移假说”的科学家是( )
A、赫茨 B、魏格纳
C、李四光 D、迪茨
B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