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0张PPT。新课导入作为战胜国的中国,我很愤怒,你们凭什么、凭什么把中国的山东省,送给日本人,中国人已经做到仁至义尽了,我想问问,这样一份丧权辱国的条约,谁能接受呢?所以我们拒绝签字,请你们记住,请你们记住,中国人永远不会忘记,这沉痛的一天!
——《建党伟业》中国外交官股畏惧在巴黎和会上的发言中国并未在巴黎和会上签字,那么对于山东问题、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的新矛盾和新问题,该如何解决呢?第3课 华盛顿会议 一、华盛顿会议的背景与目的
二、华盛顿会议的召开
三、 华盛顿体系
四、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课标要求:
了解华盛顿会议构建帝国主义和平体系的史实,剖析该体系的实质和不稳定性。
美日英亚太利益
海军竞争抵制
日本牵制俄国亚太利益
海军竞争争夺亚太
扩张海军一、华盛顿会议的背景思考:
⑴一战前参与亚太地区争夺的列强主要有哪些? 英国为了在争夺中获取优势地位采取了什么政治举措?
⑵一战期间,亚太地区的势力又有什么变化?
⑶一战后,列强在亚太地区的势力发生什么新变化?其中的主要矛盾是什么?列强争夺的主要是哪个国家?列强在亚太地区角逐的格局变化:由列强争夺到三家争霸;
美日矛盾成为亚太地区的最主要矛盾;
英日由盟友到开始对抗;
英美既是争夺远东地区的对手,又成为了遏止日本扩张的伙伴。材料一: 大战结束前,带着“十四点原则”打破美国总统不离开本国的一贯做法,亲自到巴黎参加和会,俨然以世界领袖自居。当美妙幻想遇上“老虎”讲求实际的强硬主张和“狐狸”斤斤计较的商人政策,变成“一个十足的傻瓜”、“又聋又哑的唐·吉诃德”。美国乘兴而去,最终败兴而归。材料三:美日英三国海军军备竞赛:美国国会批准,扩充海军计划,1924年将拥有38艘主力舰。日本每8年内增加8艘主力舰和8艘新式巡洋舰。——八八舰队计划 英国将花掉最后一个金币,使海军优于美国或任何国家—— 劳合乔治材料二:一战中,日本以对德宣战为名,夺取了德国在中国山东攫取的全部权益,占领了德国在太平洋上的岛屿属地。巴黎和会上将这些权益合法化。日本势力的扩张与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利益发生严重冲突,引起美国的强烈反对;也威胁到英国在东亚的利益。材料四: “五四”运动美国巴黎和会失利美英日在亚太地区利益发生冲突平息中国反帝怒潮,维护列强在中国利益美英日希望限制三国海军军备竞赛1.美国巴黎和会失利,外交注意力转向亚太地区
2.美英日在亚太地区利益发生冲突
3.美英日希望限制海军军备竞赛
4.平息中国反帝怒潮,维护列强在中国利益 缓和列强在亚太地区的矛盾,限制海军军备,重新划分在亚太的势力范围,建立在亚太地区的新秩序。背景:一、华盛顿会议的背景与目的目的:(主要原因)华盛顿会议会场二、华盛顿会议的召开1.时间:2.与会国:华盛顿会议与会各国代表1921-- 1922美、英、日、法、中、意、葡、荷、比主要问题:
3.议题:⑴亚太地区问题
⑵限制海军军备竞赛问题
⑶中国问题中心议题: 协调帝国主义列强在亚太地区的利益关系。探究一: 华盛顿会议首先讨论的是什么问题?为什么?在该问题上,会议首先签订了什么条约?其内容是什么?对美、英、日各产生了什么影响? ⑴英日同盟问题。
⑵原因:英国与日本结盟的意图是利用日本在远东牵制俄国,但英日同盟却有利于日本在远东的扩张,对美、英在远东利益构成威胁,美国决定拆散英日同盟,得到英国的支持。
⑶美、英、法、日四国签订了《四国条约》。
⑷内容:
美、英、日、法相约
“互相尊重它们在太平洋岛屿属地和领地的权利”…条约生效后,英日同盟终止.
◎亚太地区问题: 《四国条约》(1921.11.12) 美国海军部认为:“假如英日同盟继续存在,美国要维护其安全,就必须拥有一支相当于英日两国海军之和的海上部队,这就是说美国必须建立世界上最强大的海军。”
参议员洛奇则更明确地指出:“英日同盟是我们与远东太平洋关系中最危险的一个因素。 最明显的是在1905年的日俄战争,日本获得了胜利;又如,在英国的支持下,日本于1910年实现了对朝鲜的吞并。而日本势力的扩张也威胁到英国在东亚
利益。——《解读日本崛起奥秘之英日同盟》条约规定:
2.“缔约国之间发生有关太平洋某一问题的争端”,应召开缔约国会议解决。
3.缔约国在太平洋区域的权利遭受任何国家威胁时,缔约国应协商,以便联合或单独地采取应对措施。
__________4.在本条约批准生效后,英日同盟终止。
1.缔约国互相尊重它们在太平洋区域内岛屿属地和岛屿领地的权利。
葬礼?◎亚太地区问题: 《四国条约》 成功拆散了英日同盟,消除了它在亚太地区争霸的一个障碍,是美国外交的胜利。
Ⅰ、废除英日同盟,使其扩张野心受到了暂时遏制;
Ⅱ、使日本第一次处于与欧美列强平等的地位,在太平洋地区的权益得到其他国家的正式承认。保证其既得利益,表面上维护了与美日的关系,但也使英日矛盾进一步激化,由于自身在亚太地区的实力下降,最后只能选择妥协政策。⑸影响: 最有利于美国② 对日本而言:日本对《四国条约》十分不满,挖苦英国人说:“无论如何,你们已经给英日同盟安排了一个盛大的葬礼。”
——《华盛顿体系》① 对美国而言:③ 对英国而言:1.内容:《五国条约》规定的五国海军主力舰和航空母舰总吨位限额单位:万吨5 : 5 : 3 : 1.75 : 1.75◎限制海军军备竞赛问题 : 《五国条约》(1922.2) 伦敦《泰晤士报》记者科洛内尔·雷平顿写道:“休斯先生在35分钟内击沉的军舰,要比全世界的海军将领几个世纪中所击沉的军舰还要多。” 据英国记者沙利文报道:当休斯提到英国应停止建造“乔治五世号”主力舰时,英国代表、海军上将比蒂勋爵在靠椅上向前一趴,活像一只躺在门口太阳下打盹的猛犬被一个粗鲁的过路人踢了一脚的…… 11月30日,日本首席代表加藤友三郎正式向大会建议,英、美、日主力舰吨位的比例应改为 10:10:7。但休斯不肯让步,他宣称:如果日本坚持它的主张,那么日本每造一艘军舰,美国就要造4艘军舰。 ——《争夺海上霸权的<五国公约>》 按照休斯的建议,英、美、日三国要拆毁已建成或正在建造的舰只共66艘,合计187 万多吨。这在各国代表中引起很大震动 : 加藤友三郎就说:“如果没有真正充实的国力,不管有多么充实的军备也不能发挥作用。”《五国条约》对谁有利?如何评价该条约?思考 使美国取得了与英国对等的制海权,又达到了抑制日本的目的。 评价性质:世界现代史上第一个裁军协议美国:是美国外交的胜利,使英国承认美英海军力量处于同等地位。日本:限制了日本海军的扩张,但美英在海军基地方面对日做出了让步。英国:标志着英国海军优势的丧失。◎中国问题 :《九国公约》⒈中国山东问题问题的由来:① 1897年德国强占胶州湾
②一战时日本占领山东租借地、“二十一条”
③巴黎和会上把德国在山东的权益转交给日本解决:1922年2月《解决山东问题悬案条约》及附约解决原因:①中国人民坚持斗争的结果;
②美英和日本的矛盾。(主要)评价: ①是对《凡尔赛和约》中有关山东问题的不公正条款的重要修正,是中国人民坚持斗争取得的重大外交成果;
②日本被迫放弃了“二十一条”中的一些条款,但日本仍保留一些特权。顾维钧说,“中国所获已超过(预设目标的)百分之五十,……并第一次收回所丧失的部分国权。”材料二第一次世界大战曾经在一个时期内给日本帝国主义以独霸中国的机会……1922年美国召开的华盛顿九国会议签订了一个公约,又使中国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 《毛泽东选集》结合材料一、二,分析《九国公约》的内容、实质和影响?⒉ 《九国公约》1922.2材料一 ㈠尊重中国之主权与独立,及领土与行政之完整; ㈡给予中国以完全无碍之机会,以发展并维持一有力巩固之政府; ㈢施用各种之权势,以期切实设立并维持各国在中国全境之商务实业机会均等之原则; ㈣不得因中国状况,乘机营谋取特别权利,而减少友邦人民之权利,并不得奖许有害友邦安全之举动。 —— 《九国公约》
内容:①宣称尊重中国的主权与独立、领土与行政完整。
②规定了列强在中国的商务事业机会均等等原则。实质:①再次确认了美国的“门户开放”“机会均等”的侵略原则;②打破了日本对中国的独占,使中国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影响:
①对日本:打破了日本独霸中国的局面,不利于日本在中国和亚太地区的扩张。
②对美国:使美国长期追求的“门户开放”政策得到确认,为美国进一步对华扩张和控制亚太地区提供了重要条件,是美国外交的重要胜利。
③对中国:使中国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中国丧失海军优势;英日同盟被拆散受到帝国主义的共同宰割。美国是最大的赢家:
1、拆散英日同盟;
2、美国海军力量与英国并驾齐驱;
3、遏制日本在亚太地区的扩张;
4、在中国实现了“门户开放”政策。 综合探究4.华盛顿会议结果:哪个国家是最大的赢家?谁的利益受到损害?有何表现? 英日同盟被拆散;
海军力量受遏制;
独占中国局面被打破;日本代表抱怨“这哪里是什么谈判,这简直就是对日本的审判。”(最大受害国)◎华盛顿体系1.构成:2.与凡尔赛体系的关系:《四国条约》《五国条约》《九国公约》等 是凡尔赛体系的补充与完善,与凡尔赛体系一起构建了战后整个世界的国际关系新格局,被统称为“凡尔赛---华盛顿体系”3.华盛顿体系的定义、实质: 一战后,以美国为主导、在抑制英、日,宰割中国的基础上,帝国主义国家相互妥协,暂时缓和矛盾确立的帝国主义东亚、太平洋地区的统治新秩序的国际关系新格局。材料一: 1924—1931年,日本外相币原喜重郎,在华盛顿体系的框架内提出了 对英美的协调外交方针和“对华不干涉”原则,以免 引起与英美矛盾加剧。材料二:美国1923—1929年,整个工业生产率提高40%;法国1924年工业生产总量超过战前水平;英国1929年的工业常量也达到1913年水平。材料三:1927年,日本东方会议通过了《对华政策纲要》明确指出:凡对日本在“满蒙”的特殊地位权益有侵害之虞时,则不论来自何方,都要决心为“防卫”而采取断然措施。4.对华盛顿体系评价(影响)——+①定义、实质
②积极:调整了主要大国在亚太地区的关系,使亚太地区保持了暂时的稳定,军备也得到一定的控制,有利于各国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20世纪2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稳定时期)
③消极:该体系下隐含着许多矛盾(美日矛盾、英日矛盾、中国与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等) ,埋下了战争祸根。列宁曾评论到:
华盛顿会议为太平洋两岸的两个大国战争,埋下了第一批火种* 1931年日本发动侵略中国东北的“九·一八”事变,冲破了华盛顿体系的束缚,英法控制下的国联不能制止德、意、日的侵略。
* 1941年12月,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华盛顿体系彻底瓦解。*“华盛顿会议为太平洋两岸的两个大国的下一场战争,埋下了第一批火种”
---列宁本课小结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形成图示一战结束巴黎和会国际联盟华盛顿会议凡尔赛
和约奥保匈土和约国联盟约凡尔赛体系调整欧洲非洲中东格局构成国际关系新格局四国条约五国条约九国公约华盛顿体系调整亚太地区的利益所谓国际关系格局是指由世界各种政治力量(国家或国家集团)经过不断消长和分化组合,从量变到质变,形成的一种相对稳定的国际关系总体框架。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实质和影响实
质是一战后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体系影响改变了欧洲及亚太地区的政治格局1.德、俄、奥、土四大帝国被摧垮2.德国面积缩小,且东西互不连接3.欧洲出现新兴国家激起了帝国主义之间的新矛盾,埋下了新世界大战的祸根1.激起德国的复仇情绪2.战胜国内部因分赃不均,矛盾重重3.美日冲突加剧,埋下太平洋战争祸根列宁认为:“靠凡尔赛和约来维系的整个国际体系、国际秩序是建立在火山上”。暂时缓和帝国主义列强矛盾,并没有消除各大国间矛盾,相反埋下更大的冲突的种子。 建立在战胜国帝国主义剥夺战败国和利益再分配的基础上,是一战后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国际关系的新秩序 国际会议上的外交斗争方式与军事对抗的方式相比是一大进步;构成战后资本主义国际新秩序,使资本主义20年代进入相对稳定时期。对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评价1.实质2.作用3.不稳定性打开缺口---- 20世纪20年代凯末尔革命:
最早对凡尔赛体系形成冲击的是土耳其凯末尔革命,土耳其民族独立战争的胜利粉碎了构成凡尔赛体系的《色佛尔条约》,签订了《洛桑条约》。
名存实亡---- 20世纪30年代初:
在欧洲,1935年德国开始撕毁凡尔赛和约,扩展陆军,重建空军,建造军舰; 1936年,开进莱茵不设防区,进一步撕毁了凡尔赛和约。
在东亚,1931年日本发动侵略中国东北的“九·一八”事变,冲破了华盛顿体系的束缚,英法控制下的国联不能制止德、意、日的侵略。
彻底瓦解----二战爆发后:
1939年9月,德突袭波兰,英法对德宣战,凡尔赛体系彻底瓦解。
1941年12月,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华盛顿体系彻底瓦解。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瓦解选择题
1.“一战”后初期,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争霸斗争中矛盾最突出的国家是
A.美、日 B.英、日 C.美、英 D.英、法
2、下列条约中涉及到中国的有
①《凡尔赛和约》 ②《四国条约》
③《五国海军条约》 ④《九国公约》A. ①②④ B.②③④
C. ①④ D.②③练一练选择题3、华盛顿会议召开的目的是
①缓和美.日.英三国海军军备竞赛矛盾
②重新分割太平洋地区的势力范围
③缓和战胜国与战败国之间的矛盾
④重新瓜分欧洲和中东地区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练一练选择题4、使日本第一次处于同欧美列强平等的地位的是:
A、《凡尔赛和约》 B、《五国条约》
C、《四国条约》 D、《九国公约》
5.“又使中国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的条约是
A.《凡尔赛和约》 B.《四国条约》
C.《五国条约》 D.《九国公约》练一练6、“凡—华体系”所体现的国际关系的实质在于
A、战后必须建立新的世界秩序 B、战胜国残酷处置战败国
C、帝国主义任意宰割殖民地 D、帝国主义列强重新瓜分世界D7、中国在巴黎和会的外交失败,反映了
①帝国主义的强权政治;②弱国无外交; ③中国人民没有进行斗争; ④和会的分赃性质;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C8、在巴黎和会上,美英支持日本取得原来德国在中国山东的特权;而在华盛顿会议上,他们又表示支持中国要求收回山东的主权。美英转变态度的主要原因是
A,中国人民反日斗争的高涨 B,中国是国际联盟的参加国
C,英日同盟的宣告失效 D,力图遏制日本势力扩张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