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生物种群的基本单位―种群 第1课时学案、巩固案

文档属性

名称 4.1生物种群的基本单位―种群 第1课时学案、巩固案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58.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0-11-02 12:09: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高二 生物学科 第一节 生物种群的基本单位―种群 第1课时学案、巩固案
编制人:吴学华 审核人: 卞娟 编制时间:10月24日
学生完成时间:_月_日 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 第____小组
I 学习目标
1. 能掌握用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
2 列举种群的特征。
II 学习重难点
1. 种群的特征
2. 样方的选择和确定。
3. 标志重捕法的运用.
III 方法指导 (可根据学情或教学内容选用方法)
自学质疑、 交流展示、知识建构、基础检测、巩固练习、能力提升
一、【自学质疑/交流展示】1.生态学上把在, 称为种群。2.种群在 中的个体数就是种群密度。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 。3.调查种群密度常用的方法是 和 。4.出生率是指在单位时间内 数目占总种群个体数的比率。 死亡率是指在单位时间内 数目占总个体数的比率。5.迁入率或迁出率是指在单位时间内 占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6.年龄组成是指一个种群中 的个体数目的比例,大致可分为三种类型: 、 、 。7..通过本节的学习,你认为从那些方面可以从哪些方面控制人口增长 8..本节种群特征学习中,你认为保护野生濒危动物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二、【知识构建】 类型:增长、波动、稳定和下降 条件:理想条件下 “J”型曲线 数量计算公式:Nt=N0λt增长曲线 常见种群:刚迁入新环境的种群 条件:自然或通常条件下21世纪教育网 “S”型曲线 K值、增长度及实践应用21世纪教育网 常见种群 :在有限的环境条件条件下 自然因素:如气候、食物、被捕食、传染病影响种群数量变化 人工因素 种植业和养殖业发展,使人工控制的种群数量不断增长 砍代森林、猎捕动物和环境污染,使野生动植物种群数量急剧减少研究种群数量变化的意义三、【基础检测、巩固练习】1.以下属于种群范畴的是  (  )A.一座山上所有的马尾松 B.一块草地上所有的昆虫C.一个池塘内所有的鱼类 D.一个公园内所有的树木2.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杀害虫的雄性个体,破坏了种群正常的性别比例,该害虫种群密度将 A.明显增加 B.明显减少 C.先减后增 D.相对稳定3.一个种群中年轻个体非常多,老年个体数非常少,此种群属于哪种年龄组成类型 A.增长型 B.稳定型 C.衰退型 D.不定型4、下列关于种群密度调查的叙述,合理的是( )。A.宜选择蔓生或丛生的单子叶植物作为抽样调查的对象B.宜采用样方法调查活动能力强的高等动物的种群密度C.取样的关键是要做到随机取样D.种群密度能准确反映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5、运用标志重捕法对动物野外调查,下列哪一项假设不符合这一方面的调查( )。A.被标志的动物在种群中完全混合B.个体被捕捉的概率相等,与标志状况、年龄和性别无关C.被标志的动物物种明显地群聚D.动物在行为上不受标志物的影响,标志物不脱落二、【迁移应用】6、试根据下图所示我国人口年龄性别构成回答:(1)图形的左右两边大致对称,表明男女人数基本平衡,出现这一现象的自然生理原因是 。(2)图中I阶段表明当时我国人口发展的主要特点是 。(3)图中Ⅱ阶段表明我国人口发展的主要特点是 ,产生这一结果的主要原因是 。
二、A (1)新生儿中男、女可能性均为50%(2)人口出生率迅速增高 (3)人口出生率不断下降推行计划生育政策取得实效
种群数量的变化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